龍島主見該喝的也都喝了,不想喝的,他也不強求,便開口說道:“四十年前,我和木兄弟相交,意氣相投,本想聯手闖蕩江湖,在武林中賞善罰惡,好好做出一番事業,卻不想初出江湖之際,便發現了一張地圖,從那圖旁所注的小字中細加參詳,得悉圖中所繪的無名荒島之上,藏有一份驚天動地的武功秘決……”

龍木二位島主終於是將這俠客島的緣由述說清楚,令得群雄得知了其中真相。

但李知魚運功至深,全然不理外物,好半晌之後,才被眾人離席的動靜驚醒。

“這是要去看太玄經了……”

李知魚目光一動,緊隨著人群,走入了一面屏風後的甬道內。

走進甬道,很快就來到一座石門之前,石門上刻著三個鬥大古隸俠客行。

這便是這座無名荒島為何會被兩位島主取名為“俠客島”的原因所在。

“洞內一共有二十四座石室,各位可請隨意來去觀看,看得厭了,可到洞外散心,一應飲食,各石室中均有置備,各位隨意取用,不必客氣。”龍島主淡然說道。

群豪應聲,李知魚亦邁入了第一間石室,瞧了過去。

這石室中有十多人,有的注目凝思,有的打坐練功,有的閉著雙目喃喃自語,更有三四人在大聲爭辯,桌上放了不少空著的大瓷碗,當是盛過臘八粥而給石室中諸人喝空了的。

而那石壁上便是李白的五字詩,“趙客縵胡纓”,一旁還有大量的註解。

比如在這五字的正下方,就刻著一行小字,上書莊子說劍篇雲:“太子曰:吾王所見劍士,皆蓬頭突鬢,垂冠,縵胡之纓,短後之衣。”司馬注云:“縵胡之纓,謂粗纓無文理也”;左思魏都賦雲:“縵胡之纓。”注:銑曰,縵胡,武士纓名。

除了註解之外,一旁還畫著好幾十個書生,雖然看不清面目,卻也不難分辨出這些書生其實是同一個人,卻見書生左手執扇,右手飛掌,神態甚是優雅瀟灑,似乎是在練一門精妙的武功,而更為要命的是,在圖畫旁邊還有為數不少的註解,比如第一個圖畫旁就寫著須從威猛剛強處著手。

“掌法確實精妙。”

李知魚讚歎道,雖然只有粗略的招數,沒有心法,卻能感覺到,這應該是一門精妙的掌法。

當年龍木島主就是將這些畫和一旁的解釋抄錄下來,就將妙諦大師和愚茶道長“勾引”到俠客島。

“俠客祖師的武功造詣,恐怕已經超越了先天級數,甚至是道家宗師、大宗師也不一定……”

李知魚搖搖頭,拋棄雜念,盤坐下來,五心向天,催動八卦圖,解析上面的武道真意。

他時間有限,三個月的時間,即便藉助八卦圖的異能,也實在不知道能不能參悟出《太玄經》。

要知道,當初他可耗費了三個月時間才參悟透那《天蠶神功》。

這《太玄經》明顯還要比《天蠶神功》更為神秘,亦是道家最強大,最神秘的一本經書。

“這些註解文字有害無益,想要有所得,需得忘卻文字,參悟圖形本身的道理……”

李知魚不僅是穿越而來,更是在大商世界獲得了司馬乾的《天地秘史》,對武功的認知更加深刻。

但凡高深的武功絕非文字可以述盡,而隱藏在圖形之中,更能寓意無窮。

這就叫做“武道真圖”!

那《天地秘史》中記載“奇功絕藝榜”上的武功,便是如此。

因而,越是高深的武功,便越是要悟性。

眼前的太玄經,無疑就是這麼一種武功。

他的目光追隨著那青年書生的軌跡,返本歸元。

八卦圖神光普照而下,一絲絲的清涼之意撒滿精神識海,為他加持悟性buff。

金烏西墜,玉兔升落。

李知魚雙目緊閉,一動不動。

那壁上的青年書生,已經飛了下來,鑽入了他的腦海,腦海內卻是書生飛舞,正在演練一門上乘武功。

他在八卦圖金大腿的幫助之下,終於是從其上的圖形之中提煉出來了俠客祖師隱藏的武學奧秘。

他將這種武功記憶在腦海之中,卻是不急參悟透徹,轉而去了其他石室。

“俠客行”一詩共二十四句,其中第五句“十步殺一人”,第十句“脫劍膝前橫”,第十七句“救趙揮金錘”,每一句都是一套劍法。

第六句“千里不留行”,第七句“事了拂衣去”,第八句“深藏身與名”,每一句都是一套輕身功夫。

第九句“閒過信陵飲”,第十四句“五嶽倒為輕”,第十六句“縱死俠骨香”,則各是一套拳掌之法。

第十三句“三杯吐言諾”,第十八句“意氣素霓生”,第二十句“喧赫大梁城”,則是吐納呼吸的內功。

“這種武道積累,絕對對我的道路大有裨益,乃是上好的資糧!”

李知魚越參悟下去,越覺此功非同一般,遠超自身的天蠶神功,簡直匪夷所思!

時間流逝,李知魚有時學得極快,一天內學了兩三套,有時卻連續七八天都未學全一套。

一經潛心武學,渾忘了時光流轉,也不知過了多少日子,終於修畢了二十三間石室中壁上的圖譜。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誰能書閣下,白首太玄經,果真微言大義……!”

李知魚終於從這種參悟之中甦醒過來,看了看自己亂糟糟的頭髮,衣衫,身體,又看了看身邊其他人那種“入魔”般的瘋狂,不由喟然一嘆。

他們早已將世俗的一切統統遺忘,一心鑽研石壁上的絕世武功。

其實何止是他們,到俠客島上的所有武林人士,哪一個不是如此?

他們大多有美滿的家庭,有世俗的種種牽掛,可是這些人見到這些武功之後,不也是將一切全部都拋下。

比如丁不四和梅文馨,為了找自己女兒下落,丁不四毅然接牌上島,踏上死亡之旅,現在已經知道自己女兒的下落,他卻又好似忘了這件事一樣,和其他人沒什麼兩樣。

如不出意外的話,這些人都會老死在這裡,而至今無一人離開!

朝聞道,夕死可矣!

好在李知魚有金大腿,要不然,他可能也會是那其中的一員!

“還有最後一間石室了……”

第二十四間石室之內並無壁畫,只刻了一篇蝌蚪文,這也是一副武道真圖,記載身軀穴位的圖譜,亦是把太玄經貫通一體的關鍵總綱。

此時,龍木兩位島主膝坐在錦墊之上,面對石壁,凝神苦思。

李知魚表達出對臘八粥的感激之情,二人卻渾然不予理會,顯然心神為之所奪。

他搖搖頭,兀自坐下,凝神瞧向蝌蚪文。

【感謝良哥愛看書打賞100起點幣】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