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位詔主關心靈均老道等人,靈均老道等人也在關注著他們。

此刻,蒙舍城外,三清觀中,靈均老道帶領著三名弟子,三位妖王,一眾七人,正站在門外,遙遙看向壠玗圖山方向,俱是神情嚴肅,細微間還有些緊張。

委蛇一改往日懶散模樣,運起神通,藉著眼、耳、鼻、舌、身、意,一道感知著壠玗圖山,松明樓中發生的一切,一時小聲說道:“道長,你說皮羅閣這一場,能做成麼?我等空在這裡等著,是否隔得太遠了一些?壠玗圖山據此,尚有數十裡距離,若是事情一時有變,以我等的手段,只怕是相救不及。”

靈均老道只是看著壠玗圖山方向,好半天才說道:“無妨。今日之事,乃是天數所定,又是皮羅閣償還三清天尊的因果。天理法理,俱在一方,萬無差池。怕只怕,皮羅閣自己心志不堅,會有動搖,若是不能依照誓言,一統六詔,只怕氣數就會發生變化。”

望舒聞言一愣,雖是眾人一早就知道,當年三清觀經歷天火劫數之時,皮羅閣為了拯救貿然闖入山中救火的族人,同時也為了幫助靈均老道等人對抗劫數,曾在三清天尊面前立下誓言,竟是勾動三清法理降臨,點化南詔先祖,細奴邏王,破滅劫數,著實幫了道家一番。只是事後,無論眾人怎麼問他,皮羅閣都不願提起自己的誓言,也是叫眾人好生疑惑了許久。

今日靈均老道說起,想來他是知道的。望舒出於對兄弟的關心,還是出言問道:“師父,皮羅閣他到底在三清天尊面前立下了何等誓言,竟能勾動法理降臨不說,氣數還能延續至今日?”

靈均老道輕嘆一聲,說道:“他自己不願意說,為師倒是不好告訴你。這孩子也是個有大恆心,大毅力,大堅持的人物。天地道理,從來都是有得有失,萬無不勞而獲之理。三清既不會因凡人心念降臨,也不會為尋常誓言所動,只會從劫數向氣數轉化,或是以神通驅使凡人作為。皮羅閣的誓言有那麼大的作用,所要付出與承擔的,卻是比之,只多不少。”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眾人聞言都是一驚,卻是除了文狸之外,在場眾人都是親身經歷過那一場劫數的。三清觀所立的天火之劫,鳳鸞險些隕落其中,委蛇和靈均老道也是耗損了本源精神,就是望舒等幾個小的,都是全力以赴,都難以撼動分毫。按照靈均老道所說,皮羅閣以誓言請動三清,豈不是要承擔比這劫數還要恐怖的因果麼?

雖然皮羅閣與眾人,分別代表著王權與化外,原是風馬牛不相及的,可是大家認識久了,彼此間還是有些守望相助的意思。望舒與他交好,時刻想著幫忙,自不用說;而委蛇鳳鸞等人,連著嘉月和大師兄,雖然平日裡甚少與皮羅閣來往,卻也不願意他遭受了劫數,若能幫忙,還是願意幫他一把。

見眾人這般樣子,靈均老道又是一嘆,說道:“化解因果,又結下因果;因果越積越深,直至殺戒降臨,何苦來哉?南詔王自有天命,又是受了三清天尊的照拂,乃是天意鍾愛之人。若有他解決不了的問題,我等盡數出手,也難扭轉分毫。”

眾人又是沉默,知道靈均老道所言不差。卻是那凡俗之中,人王帝主,雖是不得長生,也修不出神通法力,可在位一日,便有無盡氣運糾纏,原不是閒雲野鶴的修道之人所能比擬,那是真真正正的手握王爵,口含天憲,心想事成,言出法隨的人物。在其氣數衰減之前,莫說是在場眾人,就是三十三天之外,無盡混沌之中,混元大羅聖人,也不能撼動其分毫的。

一向保持沉默的大師兄,聽聞靈均老道講述道理,一時也是難得開口道:“師尊指點皮羅閣三年,我等又幾番相助於他,所得因果,已經足夠道門在南詔長盛不衰。無謂再多糾纏,害人害己。”

望舒聞言又是一愣,卻聽得一旁的文狸問道:“道長,我雖未曾經歷道門立足之事,卻也得了道長的諸多指點。心中有個疑惑,不知是否應該問出。”

靈均老道看了文狸一眼,難得露出微笑,輕聲說道:“問罷。你的疑惑,也是眾人的疑惑。今日大局已定,告訴你們,已無大礙。”

眾人皆是驚疑,就見文狸抓了抓腦袋,仔細斟酌了言辭,小心說道:“這天下無有長生不死之人,故而一切人造,無論虛實之物,一切種種,亦不可能長存不滅。道家襄助南詔王一統六詔,可南詔也終有滅國那一天,區區數百年,對於道長來說,究竟有什麼意義呢?”

靈均老道環視眾人,見大家都是露出了些許不自然的神色,也知道他們心中存有這個疑惑日久,只是不敢問出。如今文狸無知無畏,大膽發問,倒是叫眾人一時側耳傾聽靈均老道指點。靈均老道也就不再隱瞞,輕聲說道:“南詔數百年,李唐數百年,先前的歷朝歷代,最久也不過八百單八載。區區歲月,對於‘道’來說,的確不算什麼。”

說著話,靈均老道看向壠玗圖山方向,只見那邊已然隱隱有煙火之氣升騰起來,一股黑煙直插雲霄,這才繼續說道:“道家進入南詔,只是為了借南詔王的聲勢,傳播道德理論,進入百姓心中。南詔終有國滅之日,三清觀也有塌毀之時。可是我等傳下的理念,卻隨時代流傳,萬古不滅。只要南詔……不,只要西南,還有一名百姓在,道家就永遠是西南的諸多信仰之一。”

此時此刻,壠玗圖山上已經冒出了火光,松木畢剝之聲,凡人哀嚎之語,百獸驚惶動靜,一一傳入眾人耳目之中,一時叫他們忍不住轉頭去看,又聽靈均老道繼續說道:“待得有朝一日,不再區分什麼中原、西南和吐蕃之時,所謂一國之君,蒼天之子不存,我等道家,依舊永存不滅,流傳在百姓口耳相傳之間,便是道家所要的結果,也是天意所需的導向。”

壠玗圖山之上,火光越來越盛,熱浪穿過空氣,穿過溪流,穿過城池,幾乎要撲在眾人臉上。眾人俱是神情一變,卻是區區一座松明樓,就是用火油澆透了,泡得飄起來,也不至於燒成這般樣子。靈均老道直若不聞,依舊輕聲說道:“天道無私,而人道至私。若是說傳揚道德,乃是無私之舉,那麼對於我等,也是有著莫大好處。”

原本心神已經被壠玗圖山局勢吸引過去的眾人,聞言又是一驚,紛紛轉頭看向靈均老道,靜候他說出前來南詔傳道,最根本的原因。靈均老道看著眾人,緩緩說道:“天下有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等,乃是古老相傳。老道前來傳道,卻是希望腳下這座山脈,將來也能位列諸多洞天福地之中,你我諸位,皆成一方洞天開闢之人。唯有這樣,才能……”

靈均老道驟然停口,又是抬頭看向壠玗圖山方向,眼神穿過無盡空間,落在松明樓上,輕笑一聲,說道:“哪有萬古長存之理!萬事萬物,只要存有實體,不上三清天上,都有重歸破滅的一日。”

嘉月也是被靈均老道先前的話語說得心中恍恍惚惚,一時也是介面說道:“眼看他起高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這松明樓,還是燒起來了……”

望舒也是點頭,輕聲說道:“他終於還是點火了……唉……雖然早已知道,可是親眼見了,還是心中不忍。卻不知今後如何……”

靈均老道轉頭看了一眼望舒,一時說道:“松明樓上一把火,贏來南詔千秋業。此話或許誇張,不過從今日起,所謂‘六詔’,便已經不復存在。一切名分,一切國度,詔主也好,南詔王也好,大蒙國也罷,都要被‘南詔國’所替代了。”

眾人聞言點頭,卻是在場眾人,多少都是有些道行,又是身處南詔之中,稍稍用心推算,都是一早就預見了今晚這把大火的。當年三清觀前的一場天火,奠定了道家在西南的根基;如今松明樓上的一把火,卻是了斷了五詔的國運氣數,成就南詔一統西南,使其升格為能與吐蕃和大唐平等對話的國度。

遠遠看著壠玗圖山,眾人都是心有所感,一時沉默。只是片刻之後,那鳳鸞忽地驚叫起來,一時叫道:“道長,這火怎的越燒越大?區區一座松明樓起火,如今卻是要將整座壠玗圖山,燒成平地了!”

望舒聞言看去,又是運起五行法術,細細感應,一時也是臉色大變,驚聲喊道:“這火不似木中之火!一旦壠玗圖山燒燬,山下蒙舍、蒙巂兩詔,只怕難逃浩劫!”

靈均老道神情一肅,沉聲說道:“天數在此,爾等莫慌!三位道友,你們也是南詔氣數的一部分,如今五詔詔主慘死,冤魂困於松明樓中不散,掀起滔天火海,荼毒山下百姓,正是你們出手之時!南詔王曾助我道門渡得一場天火,今日,我等也當出手,助他了斷五詔殺孽,償還他的因果!”

一言既出,眾人轟然領命。就見委蛇一把拉住文狸和鳳鸞,一手一個,轉瞬便化作一道黑霧,沖天而起,朝著壠玗圖山方向飛馳而去。望舒等人則是被靈均老道抓了手腕,一把破去鎮壓其真靈的符篆,顯化出不似凡人的模樣,隨即或是化風,或是化影,或是騰雲,或是駕霧,一時也是緊隨三位妖王之後,飛馳而去。

松明樓上那把火,已然怨念升騰,侵蝕了整座壠玗圖山,叫靈均老道都沒有辦法,挪移空間而去!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