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這般打算,卻是不料這樣一來,反倒是激起了五詔詔主的各種心思。

自從靈均老道一行來到南詔,迄今已經有了十幾年的光景,這中間南詔自然是得了靈均老道的不少好處,道門也在六詔範圍內傳揚開了道理。只是五詔詔主雖然也有緣得聞大道倫音,可是得到的好處,卻沒有他們所料想的那麼多。

平心而論,靈均老道的確是對南詔一支的照顧最多,不單親自出手為南詔王退去兵禍,更是在盛邏皮壽元將盡之時,替他求來了中原道門的還丹延壽,更是將他的兒子皮羅閣培養成了其餘五詔都不敢想象的一位英明君主,著實是花費了一番功夫。

這十幾年時間裡,五詔詔主之中也有壽盡身亡,傳位與子之人,靈均老道卻是不曾為他們逆天改命,扭轉壽數。特別是那蒙巂詔主照原,更是晚年眼盲,遍尋良醫而不獲,再也無力對抗南詔,幾番被皮羅閣率軍擊敗之後,不得不將自己的兒子都送入蒙舍城中作為人質,卻是比嫁了姑娘的那兩位詔主要慘上許多。

烏蠻人歷來都是重男輕女的,又是在六詔詔主統治之下,男孩兒能夠繼承家業,狩獵耕田,無論如何,都是十分重要的生產力,受到重視。相比起來,女孩兒的地位就要差上許多,就算是浪穹詔主那位聰明過人的女兒柏節,最終也是被嫁給了邆賧詔主的兒子。數年之前,老邆賧詔主也是急病身亡,傳位與子,這位柏節姑娘,倒是成了王妃,已然是一眾女兒之中,命數最好的一位了。

而蒙巂詔主將兒子送入蒙舍城中,卻是不像嫁姑娘這般簡單,看在外人眼裡,就相當於他已經向南詔俯首稱臣,將整個蒙巂詔的氣數交付到了南詔王手中,實在是屈辱得緊,卻也是無可奈何的事情。

只是這樣一來,五詔詔主心中也是愈發不平。原本他們同意道門傳教,乃是為了討好靈均老道,得到他的好處,個中算計,實在是深刻得緊。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卻是道家這十幾年來,只顧著教化他們的百姓,卻不曾顯露神通給他們,實在是叫他們心中憤憤。

當日皮羅閣鎮壓河蠻人,靈均老道派遣望舒同行,憑著神通法術,一夜之間就將河蠻人打得潰不成軍,立下莫大軍功。後來六詔大旱,最後也是南詔王求了靈均老道,才請動他主持做法,卻是不知從哪裡給南詔招來了一位龍神,暗合了六詔百姓在中原問話影響之下,對於龍的崇拜,為皮羅閣豎立聲威,也是十分要緊之事。

如今盛邏皮王身死,南詔這邊雖然還不曾公開此事,訊息卻是一早從南詔王宮之中走漏。畢竟數百上千人,誰也不能保證他們個個都是重臣孝子,五詔詔主經營多年,一兩個探子也還是有的。聽聞盛邏皮死後封神,更是叫五詔詔主心中驚惶,卻是南詔到得現在,已然出了兩位正神先祖,個中厲害之處,他們實在是知道,又是不敢小覷。

這麼多年來,五詔之間也彼此有些攻伐戰事,頗有仇恨累積,這下卻是在眼前莫大的壓力之下,不得不再一次團結起來,非得想出一個對策,應對眼前的局勢才是。上一次五詔詔主齊聚,還是數十年前,商議接納道門之時,乃是在蒙巂詔境內。而目前這般情況,眾人自是不好去蒙巂詔攪擾一個瞎子,卻是在邆賧詔這邊,齊聚一處。

對於阻止南詔與道門交好,五詔之前也商議討論過,甚至出了大軍,準備圍攻南詔,卻是被靈均老道揮手一場豪雨,生生阻止,便已經叫他們知道,凡俗之力,萬難對抗道家法門神通,僅僅靠著大軍,卻是難以抗衡有靈均老道撐腰的皮羅閣。

而要是說鬥法,五詔又的確沒有什麼高人,雖然養著一大群祭司畢摩,卻是個個都是烏蠻大祭司的徒子徒孫。如今大祭司就在南詔,要叫這些祭司畢摩去對付他,卻是無論從情理上,還是從功力上,都是不太現實,搞不好還會偷雞不成蝕把米,鬧得五詔失了巫教的庇護。

諸位詔主坐在一處,萬般糾結,不知喝了多少茶水下去,噴了多少唾沫出來,說得天花亂墜,卻也不曾尋摸到一個妥當的方法。凡人對抗仙道,本身就是無稽之談,加上眼下的局勢這般,卻是叫詔主們抓破了腦袋,也想不出什麼法子。

邆賧詔現任詔主皮羅登,乃是皮羅閣的血脈兄弟,六詔詔主之中,兩人關係最近,卻也是鬥得最厲害的。南詔與邆賧詔原本就是同祖同宗,如今兩人一同做了詔主,境遇卻是這般不同,也是叫邆賧詔主心中萬分不滿,又是怨恨,又是嫉妒。

眼看眾人商議半天,沒有得到一個結果,邆賧詔主皮羅登心中一橫,咬牙說道:“各位叔伯兄弟,單憑我們,想要抗衡南詔的一眾高人,已是不可能的事情。各位可還記得,十幾年前,河蠻人對抗南詔之時,是怎麼做的?”

諸位詔主聞言一愣,隨即便是大驚,個個嚇得渾身哆嗦,卻是聽懂了邆賧詔主話語之中的意思。當年河蠻人起兵造反,乃是借了吐蕃人的力氣,又是請來了吐蕃密宗法師,隨軍出征,對抗南詔一方的神通法術。當時要不是靈均老道派了望舒前去,更有誰也不知道的委蛇從中幫忙,只怕皮羅閣想要打下河蠻,也不是那麼容易。

邆賧詔主這樣說,話語之中便有了學那河蠻人一般,向吐蕃求援的意思。只是與河蠻人不同,五詔詔主都是李唐皇室冊封的一方刺史,雖然在自家地盤上作威作福,卻也真實不虛地是李唐臣子。六詔內鬥,李唐從來不管,又是樂得作壁上觀,看他們消耗自己的力量;可是若是五詔詔主私通了吐蕃,情況就是不同,卻是叛國之罪,一旦被李唐發現,只怕不等皮羅閣大軍攻來,中原天州就要有天兵降臨,狠狠鎮壓他們。

六詔如今還能勉強維持平衡,與李唐的作壁上觀,暗中挑撥離不開關係,眾人雖是知曉,卻也是無法。若是沒有了李唐的節制,只怕以如今南詔之國力,早將五詔吞併,哪裡還會有他們的好日子過。

諸位詔主現在雖然不滿南詔做大,卻也從來沒有動過要去溝通吐蕃的心思。他們尋常日裡,與吐蕃多少也有些往來,卻也只是貨物貿易,斷斷沒有涉及國事的部分。如今邆賧詔主這般說起,擺明就是要請吐蕃幫忙,一旦吐蕃應允,諸位詔主便是踏上了一條不能回頭的道路,一旦事敗,定將身死,萬無幸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這等道理,邆賧詔主自然是知道,還是提出,卻也是沒有辦法中的辦法。要說行軍打戰,大家都差不多,可是要對付教門高人的神通法術,除了依靠吐蕃,他們卻是再也沒有其他的辦法。當今天下,修煉神通法門的大教就只有三家,卻是道家、佛門以及巫教。

三家之中,道家內部早已達成共識,順應天數,輔佐南詔,全權委託靈均老道處理西南事宜,卻是五詔詔主莫說請來道家高人幫助,就是想見上一面,都是難比登天。而西南巫教勢力極大,卻又是十分分散,各自供奉自己的祖宗神靈,彼此之間甚少往來;六詔這邊,巫教教長就是烏蠻大祭司,卻也是一心一意支援南詔,萬無倒戈的可能。剩下的,只有佛門一支,卻是因為歷史悠久,分支眾多,在中原和吐蕃都有流傳,彼此又是不同,密宗顯宗,大乘小乘之間,多有爭鬥,卻不是一條心的。

吐蕃本土孕育有苯教,隨後又是受到佛門思想影響,兩教幾近歸一,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吐蕃密宗佛教,與中原的顯宗有著極大的差別。而密宗之中,六詔先前只有一位楊法律和尚,兼修顯宗密宗。如今楊法律和尚已經圓寂,其弟子卻是順應了李唐的意思,修持顯宗法門,已然與吐蕃密宗想去甚遠,彼此不同,倒是真還有可能,請動密宗高人降臨,對付南詔的教門中人。

先前河蠻人造反那次,吐蕃密宗高人身死六詔之中,其宗門長輩,就想要進入六詔,尋了靈均老道復仇。只是當時,六詔的詔主都是一心維護道家,卻是人王帝主,金口玉言,尋常修煉之人,神通再大,也很難對抗一方氣運,強自進入。加上當時崑崙山洞天福地的道門高人也是密切關注此事,吐蕃密宗才不得以放棄了復仇之事,未能進入六詔,尋靈均老道的麻煩。

而事到如今,若是五詔詔主去請了密宗高人出手,對方便能不計後果,不顧得失地派出真正的高人大德,一時進入六詔,對抗教門高人。只是這樣一來,便是引狼入室,著實危險,卻是密宗高人無論成敗,五詔詔主都要面臨著極大的風險。

只是目前這般,形勢比人強,五詔詔主沉默片刻,竟是真動了這等心思。也是天數使然,有些事情,成敗往往只在一念之間,又是只要稍稍想偏些許,結果就是大有不同。

正當五詔詔主密謀商議之事,邆賧詔主的妻子,柏節夫人卻是一時闖了進來,卻是先前在側室聽得清楚,一時心驚,不顧禮法,直接闖入,大聲說道:“諸位詔主,此事萬萬不妥!”

邆賧詔主見了自家妻子進來,當即就是心下一沉,卻是這位柏節夫人,自年幼之時就是聰慧過人,又是極有主見,巾幗不讓須眉,比他這位詔主還要厲害幾分。這件事情,他自然是知道不妥,可是無可奈何之下,也只得這般行事。可如今柏節夫人出來一鬧,倒是叫他有些難辦,原是他對自家夫人,還是敬佩有加,又是柏節夫人的哥哥,如今的浪穹詔主俟羅君就在一旁,更是叫他覺得難辦。

柏節夫人卻是不管夫君心中作何感想,也不看自家哥哥一眼,只是不住勸阻眾人,分析各種利弊,言語十分激動。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