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靈均老道的跟腳,在大家的眼中,都不是什麼秘密。始終大家都是有知識,有文化,有見識,有經驗的人物,這麼多年以來,靈均老道身上所表現出的一切種種,其實都在大家眼裡,無非是一個看破不說破的功德善念,並沒有什麼被矇蔽的感覺。

“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名餘曰正則兮,字餘曰靈均”。一千五百年前流傳至今的詩句,正是靈均老道前世親筆寫下的書文;身投汨羅江之後的一靈不滅,輾轉多年,便是屈原屈正則,化作了今時今日的靈均老道。

事實上,望舒等人的道號名諱,也都是出自靈均老道的詩文親筆,卻是“望舒”二字,得自於“前望舒使先驅兮,後飛廉使奔屬”一句;“嘉月”二字,得自於“陶嘉月兮總駕,搴玉英兮自修”。歸根到底,一切在最初的時候就有端倪;聰靈智慧的諸位,自然是一早就曉得的。

當日在拓東城外,靈均老道對陣外道祖師之時,已經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地說明了自己的本身緣由,又是引動天象,人盡皆知,其實此事,在道門內部,也算不得什麼隱秘。正是因著靈均老道的跟指令碼源如此,當年陳老道才會這般信任他,他在道門內部也才會有那麼多知心好友,卻是由他來肩負教養古神,開闢道場的重任,原是最合適不過的。

道門之中,知道靈均老道跟腳的高人很多,然而真正見過他前世面貌,與他前世有緣的人物,倒是除了剛剛出現的這幾位古老祖師之外,再也沒有。原是因為屈原所生活的年代,距離此時已經有一千五百年,超過了尋常修士一千三百年的壽元極限,眾人自是無緣得見。然而他今時今日,能夠轉生為靈均老道,踏上追尋大道之途,倒也不得不說是天地運轉的機緣巧合,十分奇妙。

乾明老道士,在一千五百年前的時候,還是一名接受了煉氣士傳承的普通修行者,因著仰慕楚大夫的文采和氣節,曾經與前世的靈均老道有過一番往來,多少有些因果。只不過是因為前世的靈均老道,只不過是一介凡俗,雖有文采,空有抱負,卻是沒有強大的手段,也記不住自己曾經與這位古老祖師相會過,直到此事,因果重現,他才稍稍有些映像。

看著靈均老道如今的模樣,已經是與當年大不相同,乾明老道士倒也不以為意,始終在煉氣士看來,肉身不過是皮囊而已,成仙還需要兵解或者尸解肉身,才能圓滿,與如今呂道長“性命交修”的道理不盡相同,自然也就不太在乎外貌。

輕聲笑了笑,那乾明老道士也就直接原地消失,精神又自出現在崑崙山洞天之內,原是他這一次進入虛無夢境,乃是依靠著西王母的神力和權柄;而西王母這段時間,已經因為浩劫降臨而陷入了沉睡之中,老道士也不好多用西王母的神力,便自退出了。

望舒他們見得乾明老道士意念迴歸,便也紛紛脫離了虛無夢境,又是與熊道人約好,不久之後,眾人就會一併降臨在巍寶山洞天之內,完滿這一次浩劫之中的關鍵。熊道人凡人一個,沒有絲毫法力在身,此刻卻是好不著急,只是微笑著道:“無妨,無妨。不用著急。機緣出現的時候,一切就已經成為了定數,就算老道現在敞開巍寶山洞天的門戶,時機不到,那上主也不會前來。”

眾人點頭,個個佩服熊道人已知天命,已能洞悉劫數關鍵所在,泰然自若,毫不著急,卻是要比眾人都清淨自然,叫一眾高人都是有些慚愧。

一時退出了虛無夢境,望舒便也不多耽擱,直接開口道:“諸位,事不宜遲,我這便降臨在崑崙山洞天之中,接引那三十六位古老祖師出來,大家共聚一處,再商討大事。”

眾人點頭,又見一名崑崙祖師走上前來,將手中一枚白玉雕刻的,巴掌大小的,流轉著玉清清光的圓形令牌遞給望舒,道:“你與西王母之間,自然是不分彼此;然而那崑崙山洞天,還有元始天尊的玉虛宮道場坐鎮,尋常也不能隨意出入了。我如今將這玉虛宮遺蹟的令牌交給你,也叫你好生守護。此物在你手中,比在我等手裡,都要安全許多。”

望舒聞言點頭,也知道崑崙山洞天與其餘洞天福地不同,本質上不是天地世界賜予道門的所在,而是西王母讓渡給元始天尊存放玉虛宮遺蹟,又叫道門奪得的。故而那崑崙山洞天之內,並沒有尋常的洞天權柄流轉,只有這一枚玉虛宮的玉牌,可以掌握其中的洞天之力流轉。

張老道見得這般,便也一時顫顫巍巍,走上前來,將終南山權柄凝聚為一柄如意,交到望舒手中,道:“老道剛才觀瞧熊道長的中原地圖,一時間心有所感,似乎已經摸到了成仙的門檻,卻是要閉關許久,或許在大劫中都不能幫上什麼忙。這終南山洞天權柄,便一併交給你儲存。”

望舒一時看著張老道,好生道:“願張祖師這一次閉關有成,一步登天。弟子雖是僭越,倒也暫且掌握了這終南山洞天權柄。待得張祖師證道成仙之後,弟子自當原物奉還!”

這也是張老道本身壽元已經枯竭,隨時有可能身死道消,而乾明老道士準備的不死藥,對他這樣即將成仙的人物也是沒有幫助。近些年浩劫降臨,打破了張老道原本坐的關口,叫他幾番出關,卻是影響了他的修行。剛才片刻,見得中原神州全貌,領悟浩劫真諦的時候,眾人都是很有些收穫,張老道自己也是感覺到仙道大門,逐漸朝著自己開啟,便也託付了權柄,打算坐死關去了。

因著之前羅浮山一事,望舒表現出了十足的手段和力量,已經能夠在與上主化身對抗之時,不落下風,甚至還佔了先機,自是叫一眾高人,對他十分信任,將洞天權柄託付給他,其實也是最穩妥的方法。而望舒自己,因為有虛無夢境的神像在終南山,便也不懼上主施展手段,阻隔他與終南山之間的聯絡,自是無礙,依舊行動自由。

好生接過凝結成玉如意的終南山權柄,望舒將其一時融入了自己的古神元神之中,感悟了洞天權柄之中存在的玄妙道理,便也一時施展出來,憑藉著玉如意和玉虛宮令牌,打通了終南山與崑崙山之間的虛空通道,自己一步邁出,就是消失在了當場。

望舒第一次道崑崙山洞天的時候,因著中原與吐蕃之間的法理屏障限制,虛空穿梭都是不能,生生繞遠路,走了將近一個月才到;這一次卻是心念一動之間,就已經從終南山直接跨越數千裡,降臨在了崑崙山之中,也不得不說是這幾百年來,望舒自己身上的改變著實不小。

然而改變更大的,還是那崑崙山洞天,卻是望舒一時踏足其間,就已經發現了與上一次的不同。

與自己上次來的時候相比,崑崙山洞天內部似乎是少了些什麼東西,無論是整個洞天內部的氤氳靈氣,還是生機勃勃的太陰之力,這一次都著實少了許多,更是再沒有天女天音出現相迎,原是因為此間本是西王母的道場所在,隨著西王母的沉睡,整個崑崙山洞天自然也就沉寂了許多。

當然,就算是西王母本身沉睡,這崑崙山洞天大概也是道門佔有的一切福地洞天之中,最為安全的一處。雖是失去了陰氣古神西王母的庇護,可這崑崙山洞天裡還有開天闢地之主,混元大羅聖人,太上無極元始天尊的玉虛宮遺蹟坐鎮,便是半個聖人道場,饒是此番浩劫再兇猛,上主神通再厲害,混元大羅聖人本身,也是無劫無量,不沾因果,自然不會受到影響的。

一路順著登天之梯,朝著盡頭處的玉虛宮遺蹟走去,望舒心裡莫名感覺到了一種平和安寧的感覺,外界的一切紛紛擾擾,此刻在他的心裡不留下一絲塵埃,又是心境不斷輕鬆,整個人幾乎感覺是漂在雲端一般,輕柔舒緩,最是妥帖不過。

這原是因為月御望舒乃是西王母的屬神,西王母本身對於望舒來說,既是上位大神,又是自己的母親一般,此間有西王母沉睡,望舒的心靈自然是平和安寧,卻是這等先天古神權柄之中的從屬關係,著實是如本能一般銘刻在每一位古神的心底,叫祂們自己都不能違背,又是順應這等奇妙的感覺,一應尊崇就是。

至於說嘉月在很久之前,對西王母的畏懼,那原是因為她作為青鳥之時,不過是西王母的部下和寵物,雖是與西王母親近,始終比不得望舒。這也是太陰星原本就是從西王母的陰氣之中孕育出來的,望舒更要與西王母貼近許多。同樣地,若是登上靈寶天尊,通天教主的禹余天中,那望舒和嘉月都要戰戰兢兢,卻只有大師兄如魚得水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不知不覺,那玉階便是走到了盡頭,望舒遠遠看去,就已經看見了三十六位衣著高古,豐神俊朗,又是個個修為高絕,每一個都不弱於尋常天仙的古老道門祖師,早已屹立當場,等候他的到來。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