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罷了這些事情,眾人又是閒聊了片刻,用了些瓜果,倒也覺得一時輕鬆自在。委蛇最近對鳳鸞的瓜果也是十分感興趣,經常用上許多,雖然平日裡該吃的血食還是不少,口味始終有了轉變,還是叫鳳鸞十分高興,經常給他送些去,想著多用些瓜果,總比多吃些野獸來得好。

次日清晨,靈均老道招呼眾人沐浴焚香,卻是望舒這邊幫著皮羅閣爭得了封位,嘉月和大師兄也完成了六詔傳道的第一步,道門更是守住了六詔氣脈所在,未叫佛門上了山來,幾人此番前來西南,卻是已經有了些許成果,自是需要好生向三清天尊稟報一番。

靈均老道一直對幾名弟子宣稱,自己乃是得了上界的符詔,才帶領眾人前來西南,傳播道法。到得如今,眾人多少知道了一些所謂“上界符詔”的細節,知道此事只怕是三清天尊親自定下的因果,而不是眾人之前認為的某些神祈。

原本靈均老道雖說得了符詔,卻沒有詳細提起,個中一切經過,也只有他自己知道。經過了大半年的事情,大家多多少少能夠看出一些端倪,卻是這三清觀建立至今,三清天尊幾番顯化,多次出手,更是連佛家的準提佛母都驚動了過來,若說此事與三清天尊無關,只怕是誰也不會相信的。

眾人沐浴薰香之後,靈均老道帶著一眾小的一起,來到了正殿之中,仔細奉上了香燭供奉,又是誦唸經文許久,這才稍稍直起了身子,朗聲說道:“弟子靈均,奉上界符詔,前來西南傳法講道。弟子不才,拖延時日,到得如今,總算叫我道門在西南站穩跟腳,開化民智,輔佐明君,開創歷史。弟子懇請天尊慈悲,庇佑一方百姓,謹叩首!”

說著話,靈均老道一頭磕在了地上,身後眾人見狀,也是連忙伏拜。

領受了三清的符詔,一切行事自然有三清庇佑,卻也需要時常向三清天尊稟報事情發展,是為“述職”,卻是領受符詔之人,雖還是塵世之間的血肉之軀,卻也是擁有果位,說得通俗一些,就是給三清天尊賣苦力的。

原本以三清天尊的身份和神通,在這塵世之間,幾乎可以說是洞悉前因後果,通曉過去未來,不需要凡人稟報,自然就能夠知道一切的。只是靈均老道作為領受符詔之人,自然要表現出自己對三清,對天道的尊重,完成了一件事情,總要親自向三清天尊稟報的。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之間靈均老道話語還未落地,三清天尊的神像就散發出了淡淡的清光,卻不似昨日那般強烈,只是在神像之前,緩緩凝聚,形成了四道飄渺玄奧的大羅符篆,一時飄飛到靈均老道、望舒、嘉月以及大師兄的密切乃求你,隨即融入了他們的身軀,叫一旁看著的皮羅閣心驚膽顫,又是不敢言語只得靜靜看著。

那大羅符篆片刻便融入了四人的身軀,就見靈均老道領著三名弟子,又是叩拜,隨即緩緩起身,朝著三人說道:“天尊賜福,爾等自當珍重思量。天道最是公平,有功必賞,你等傳道西南,功德無量,才有今日之福報。”說著話,靈均老道又是轉頭看向皮羅閣,說道:“你的功德,不在現在,而在將來。你當謹遵與三清天尊立下的誓言,定能叫你南詔蒙氏一門,得有無盡光耀。”

眾人俱是點頭稱是,又自拜謝了三清天尊,卻是方才短短一瞬之間,天尊賜予,已然叫他們修為大漲,卻是前來至今不過一年左右,道行卻是增長了數十年一切法力流轉,元神運動,俱是十分如意,又是澄澈非常。

皮羅閣一早就已經得了三清天尊賜予的好處,這下知道天尊賜福,沒有自己的份,倒也不覺得委屈,更沒有絲毫的嫉妒。卻是那日天火降臨之時,他在三清天尊面前許下了宏願,才得以請動天尊出手,渡過劫數,眼下卻是不敢再多奢求什麼。

到得今日,靈均老道師徒幾人在西南傳道的事情總算是有了一點收穫,又是將道門的種子播散在了六詔百姓的心中,今後百姓們民智開啟,自會選擇信仰,的確也是功德無量。

先前六詔土地之上,只有本土衍生的原始巫教,雖然也是庇佑一方百姓,教會他們祭拜山水和祖先,卻始終是一家之言,又是沒有完整詳細的道德理論作為支撐,正如望舒當日在蒙舍城中所說,烏蠻百姓卻是還處於無道無福的狀態,不知自我為何物,無從應對天地自然的災害,卻不是理想的生活狀態。

如今道門已然進入西南,佛家在先前菩薩現身之後,也有了新的動作,今後的西南土地之上,倒也真是諸教並立,雖不敢說百花爭豔,卻也是有了更多的選擇。按照靈均老道所說,百姓有選擇,並且自己選擇的信仰,才是真正的信仰。

望舒等人都是得到了莫大的好處,一時歡喜非常,紛紛內視己身,一時又是面色詭異,看向靈均老道。靈均老道看著他們的神情,已然知曉了他們心頭所想,嘿嘿一笑,說道:“你們得了天尊的好處,求得了諸多帝王百載千年都不曾求得的東西,還不高興麼?”

望舒卻是一時哭笑不得,原是發現自己的身子已然在三清天尊的大羅符篆作用下,有了些許轉變,卻是壽元大增,已經超出了尋常之人,怕不是有個數百年的壽數。原本他們修道之人,求長生乃是第一步,只是如今得了大羅符篆,將他們的修為一時提升,卻是助他提前達到了長生之境,不敢說幾百上千年,卻也是百年之內,此身不衰了。

修道人長生久視的,倒也不在少數,眼前的靈均老道就是其中一人,卻是看上去也就六七十歲,其實年紀已經超過百載,這也就是委蛇之前所說,自己渡劫之時還能請靈均老道指點的原因。只是望舒年紀原本就還小,相貌略顯稚嫩,這一下子得了好處,卻是能夠維持現在的容顏多年,長久保持這般少年模樣,卻是叫他有些難以接受。

原本在望舒的心裡,乃是希望自己好生修道,等著到了六七十歲,證就長生之境,也是鶴髮童顏,仙風道骨,白髮白鬚,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是飄忽輕盈,一派高人風範,豈不快哉?可是如今這般情況,豈不是要叫他一直維持少年之身?所謂嘴上沒毛,辦事不牢,望舒可是十分羨慕自家師父的一把飄飄長鬚哩!

相比起望舒,嘉月就是歡喜了不少,卻是少女總希望自己容顏不衰,能夠一直保持青春美貌的。如今她心願得償,又正是在二八年華,最是青春靚麗的時候,又如何叫她不高興,不歡喜呢?要說起來,三清天尊降下的好處,卻是叫嘉月一個人歡喜去了,對望舒多少有些不公。

看著皮羅閣一臉疑惑的樣子,望舒心中一片悲涼,卻是想到數十年後,眼前這位好友已經長就成熟模樣,自己卻還一直是個少年樣子,無論實際年齡如何,別人一眼看上去,總要覺得他比自己年長些。再往後推想幾年,一想到皮羅閣滿頭白發,自己還是如今這般,兩人看上去倒不像是朋友,而像是爺孫了。

望舒哪裡肯吃這個虧,又是想要求靈均老道。只是話還沒說出口,他便一時閉緊了嘴巴,生怕皮羅閣現在就知道了此事,拿他取笑,卻是叫他臉上有些過不去了。

靈均老道看著望舒和嘉月的神情,也是知道他們歡喜憂愁是為何,自不說破,也就一面捋著鬍鬚,一面微笑,看著眾人。他們這一門乃是玄門正宗,就算不得三清天尊賜福的機緣,好生修煉,也是有證就長生的機緣。如今這機緣早到一步,雖是眾人自有歡喜和憂愁,卻也是真實不虛的好事,叫他們省了許多年的苦功夫。

要說這靈均老道,在中原道門之中,也算是有數的高人上師,早已行由心至,貌隨心轉,長生久視之處,尋常修道人比不了他。到了他們這個境界,逆轉老少只在一念之間,百載千年也是彈指而過,又是苦修道法之人,避開三災九難,洞悉過去未來,自是事事順遂如意的。

不過饒是如此,眾人還是不敢攜帶,卻是所謂“行百里者,半於九十”,如今六詔百姓都聽聞了大道倫音,卻還沒有多少真正養道存真之輩,自是需要道門不斷傳揚宣講,渡化人心的。三清觀建立至今,也是受了百姓們日夜不斷的香火。六詔百姓雖是忙於生計,沒有幾人能夠日日上山來膜拜供奉,卻也是經常有米麵香油之類的送了上來,供養一眾道門之人,十分虔誠。

眼見著眾人都得了不小的好處,靈均老道也是繼續安排許多,只待年關過去,再叫嘉月等人下山講演道法,叫世間一切與道有緣之人有機會修行,自是大功一件,不可懈怠。

如此,眾人這一年也算是臨近了尾聲,俱是各有收穫,也算是天道至公,不叫他們白白忙活一場。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