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州定陽城邊,烏溪江旁的石橋山,乃是中原道門,七十二福地之中排名第三十,喚作“爛柯山”的一處所在。

說起石橋山,或許除卻衡州百姓,甚少有人知曉;可要說起這“爛柯”的典故,卻是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流傳甚是廣遠的。前朝李唐,詩文大家劉禹錫的詩作之中,就曾有“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一句,用的便是這一個典故。

相傳古有一人,名作“王質”,入此山中伐木,偶見兩位老者,坐在樹下對弈。王質觀瞧兩位老者對弈,不知時日變化,待得一局棋畢,兩位老者憑空消失,只留下王質心中驚駭,倉皇下山,卻是發現自己隨身所帶的斧頭,斧柄已經朽爛;待得回到家中,才知曉人間已經過去數十載,家中親人盡皆謝世。

這一典故故事,說不得是後人穿鑿附會,牽強編造;然而這爛柯山作為道門福地,卻是真實不虛,著實有著一片不小的福地虛空,又是有不少道人在其中修行。

中原道門的十山三島,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之中,各個教門分支的實力其實不盡相同。底蘊深厚,歷史悠久,得天獨厚的福地洞天,可能會出現終南山那般一位天仙,三位祖師坐鎮,又或是像崑崙山那般有著五位壽元悠久的古老祖師;而要是底蘊稍差一些的洞天福地,卻是其掌教之人,也不過是個尋常教宗。一應弟子,很可能連教宗修為都不曾證得。

爛柯山福地,便是弱小福地洞天的一個代表,卻是其雖然地域寬廣,可其中的大能修士卻是數量極其有限,到得今時今日,爛柯山的掌教東陽道長,也不過是一名堪堪證得教宗修為的修士;除卻東陽道長之外,一應弟子更是個個都難證教宗手段,只不過是尋常修士而已。

平心而論,其實道門的教宗高人,也已經是著實了不得的存在。像是當年的靈均老道,也不過是一名教宗高手,就能夠肩負教導望舒師兄妹三人的重任,隨後更是前往南詔,開闢一方福地洞天,左右王朝興衰,教化西南百姓。尋常往日時候,一名教宗,其實已經是著實難得,修為高絕,放在凡塵俗世,已經能夠被稱為“仙人”的。

只不過是因著數百年來,末法浩劫逐漸臨近,一應道門高人,應劫而生,紛紛在苦海劫數之中掙扎,淬鍊自身,證得祖師修為,卻也是三百年來,除卻下界和轉世的仙人古神不算,證得祖師修為的道門高人,也不過是一掌之數,著實有限。

而事實上,爛柯山也不是一直都處於這種實力墊底的狀態。在最開始的時候,因著爛柯山一帶自然而然所擁有的些許宙光異常,在這一脈的修士其實是掌握著並不完整的宙光法門的。然而自從千餘年前開始,天地之間發生了些許變化,宙光法門傳承斷絕,才叫得爛柯山一脈再無特殊之處,一應歸於平凡,千年過去之後,甚至是在整個道門勢力之中,都是處於墊底的狀態。

當日,這一切,對於爛柯山掌教東陽道長來說,並沒有什麼太大的榮辱感,甚至叫他覺得十分舒服妥當,乃是因為這一位東陽道長,乃是與熊道人一般,不太追求神通法術,而是向內尋求心中的平和的。有這一種心態,其實爛柯山一脈的勢力強弱,對東陽道長來說並沒有什麼影響。

自從數月之前,妖族異動,攻入諸多福地洞天以來,東陽道長也是像其餘一眾掌教一般,死守自家福地洞天不出,一心只在其中修行教徒,講述道德箴言,日子倒也不覺得有多難過,反而是要比之前,輕鬆了不少。

之前的妖族異動之中,東陽道長得到了靈均老道的幫助,守住了爛柯山,故而他與靈均老道之間,彼此往來還算是比較密切,這段時間也是聽說,靈均老道打算聯合佛門一方的大德,商議對抗末法浩劫之事。對於此,東陽道長表示支援,但也沒有多餘的舉動,左右以他的實力,在這一件事情之中,是起不到什麼太大的作用的。

按照慣例,這一日午後,東陽道長依舊是召集了一眾修為尚且薄弱的弟子,前來自己面前聽經,乃是他自己不喜歡神通法術是一說,但是末法浩劫之前,還是要叫座下弟子多多增長手段,才能保證他們平安度過。故而爛柯山一脈之中,入門較晚,有些甚至還沒有修煉出任何神通來的弟子,這段時間都是忙著聽經修行。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講述了片刻虛空法門,見得一眾弟子都是滿臉迷糊,昏昏欲睡的神情,東陽道長也是在心中暗歎一聲,頗覺無奈,倒也不曾責怪這些悟性和努力都不是很夠的弟子,乃是他先前收徒的時候,不太關注弟子們的天資和根性,一應只要是有心向道的,他都願意收入門下。而東陽道長本人,又是沒有熊道人那般高深恐怖的道理,故而講述起太過玄妙的東西來,很多弟子都是難以接受,進展緩慢。

嘆了口氣,東陽道長便也強打精神道:“近日天時混亂,晝夜不調,忽冷忽暖,也不怪你們精神欠佳。既然無心聽講經文,為師就給你們講講神話傳說,醒一醒心神,也算是增長見識。”

原本已經上下眼皮打架,身子東倒西歪,快要在知識的海洋中溺水的一眾弟子,聽得師父要給他們講述傳說,一時間個個都是打起了精神,瞪大了雙眼,坐直了身子,滿臉上都是一副求知若渴的模樣,看得東陽道長心中一痛,差點一口氣接不上來,也知無法。

清了清嗓子,壓了壓心火,東陽道長看著弟子們,便也說道:“昨日,為師給你們說了《胡母班傳書》的故事,那麼今日,便說一說……”說到此處,東陽道長忽然看見下方一名年輕弟子高高舉起雙手,便也問道:“何事?”

舉手那人乃是東陽道長座下最小的一名弟子,自從出生以來,就被東陽道長收養在爛柯山福地之中,平日裡很得眾人疼愛,性子也是著實活潑而跳脫,往往有一些出人意料的舉動,大家倒也都習慣了。因著這名小弟子年紀實在太小,雖是百日築基輕鬆,要想理解大道卻是還很艱難,故而如今還沒有什麼修為在身。

聞得師父開口,這小弟子也是一時站起身來,用尚顯稚嫩的聲音說道:“師父,古老之事,我聽得太多,有些膩了。能請師父說說新近的事情,比如說幾位前輩師叔口中,所謂的‘末法浩劫’麼?”

東陽道長聞言一怔,隨即開口道:“此事與爾等無關,多說無益。許多事情,並不是你們知道得越多越好,就算是天塌下來,也有一眾前輩高人撐著,你們安心修行就是,莫要多想!”

那小弟子卻是好奇心強,不依不饒道:“前些日子,靈均道長來訪,弟子躲在一旁,也聽道長說起此事,卻是說浩劫之下,一切有情眾生都是難以逃脫。弟子也是眾生的一部分,著實想要知曉。”

東陽道長著實無法,暗道自己先前或許是太寵著這些徒弟了,卻是當日妖族攻入之時,因著爛柯山的一眾弟子,修為實在是太弱,妖族們並沒有太過上心,遣來的妖物修為著實平常,卻是還不等妖物發難,靈均老道便已經趕到當場,出手將其解決,許多弟子從根本上,並不曉得當日之事,自有疑惑。

又是從來爛柯山一脈,師徒之間的關係要比尋常洞天親厚,很多事情,東陽道長也沒有太多防範,卻是叫這小弟子偷聽了自己與靈均老道的對話,這下子問出口來,大庭廣眾之下,自己一個做師父的,倒也不好直接回絕。

無奈之下,東陽道長只得將一應有關末法浩劫之事,挑著能說的那一部分,跟在場弟子們說了,一時就見眾人都是緊張之中,竟是多少都帶著一些興奮,不住交頭接耳,已經將這一次的末法浩劫,當作了三千年前的封神之戰;而他們自己,更是自比為封神戰中諸神,都是想著要藉著這一次的劫數,建功立業,成就一番事業。

所謂“初生牛犢不怕虎”,大概便是這樣的意思,卻是這一群連教宗修為都不曾達到的弟子,從本質上還不能理解浩劫的恐怖之處,對一應大能者的認識也是很有些偏差,叫東陽道長自己也是著實無法,一時又是聽得自己的小徒弟開口道:“師父,這劫數,就不能消弭了麼?”

東陽道長搖搖頭,好生說道:“此番浩劫,乃是天發殺機,避無可避。我等修行證道,在某種程度上就是引發劫數的根源。這劫數或可渡過,卻也要是靠著無上法力,橫渡苦海,斷不可能將其憑空消弭。你們也要抓緊修行,才能在浩劫降臨之時,有了自保之力。”

那小弟子卻是一時朝前走來,說道:“弟子卻是認為,此番劫數,還有規避的機緣在!”

東陽道長見狀,一時好笑道:“一眾前輩高人,都沒有什麼辦法,你又能想出什麼法子來?你且說與我聽聽?”

小弟子已經站在了東陽道長的面前,卻是一時嚴肅了神情,開口道:“道統破滅,修士滅絕,洞天歸一,福地湮滅,浩劫自然消弭!”

東陽道長聞言一震,心頭湧起莫大恐怖,本能之下,翻手就是一掌朝著那反常的小弟子拍去,卻見那小弟子一時身形扭曲,化作煙霧一般越拉越長,最終凝固下來,由一名稚子孩童,變成了一名高大瘦削,衣著高古,面無表情的男人。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