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時間,整個道門內部都是對此事表現出了十分的警惕,又是一眾高人,靠著符篆傳書,彼此間溝通交流,商議今後應該如何是好,定是不能叫這一次的事件再度重演,卻是以道門底蘊深厚,也經受不住這等斷絕道統傳承的災難一再發生。前事不忘,後事之師,也是中原道門自始皇帝以來的千年,已經很少遇上能夠叫他們吃這樣一個大虧的對手,多少還是放鬆了警惕,大家心中都是將神通法術看得太重,許是少了些對未知的敬畏。這一次的損失,也是給一眾高人們提了醒,叫他們有了警惕和準備。

元神降臨的法門,在弄清楚對方究竟是如何封閉福地洞天,斷絕內外聯絡之前,是不可能再貿然使用了;而單純靠著玉符傳書,又是效率太低,比不上面對面交流來的那般痛快和迅捷。然而這也是無法,眾人都考慮著如何解決此事,卻又是受限於當前神通層次,很難在這上面有更多的新意和建樹。

好在如今的道門之中,還有望舒和呂道長這樣擁有千年萬載記憶,見識廣博得遠超尋常人的古神化身存在,又是臨近末法浩劫,自然要有些新的理念和神通應劫而生,才展現出大道五十,天衍四九的一線生機來,不叫眾人徹底陷入了一籌莫展的境地之中。

在福地洞天之變發生的第三天頭上,望舒經過一番與呂道長的仔細商量,最終想出了一個可以暫時取代元神降臨交流的法門,卻是他以自身的古神權柄為基礎,利用了月光遍照大千世界的特性,結合先前他證得時光中絕對唯一之時,陳老道傳授給他的夢觀成就法門,嘗試著在現實世界之外,單獨開闢出一小片層次略高,介乎虛幻與真實之間的境界來,提供給暫時不能施展元神法門的道門高人們使用。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這一個境界的開闢,乃是望舒古神記憶之中所存在的一種秘法,卻是在上古時期,天下普遍存在著類似於“託夢”一類的法門,乃是古聖人絕地天通之後,天界眾神與人間百姓取得聯系的一種法門。後因著闡截二教大興封神浩劫,天仙金仙損失慘重,周天正神也一一歸位,這等法門才逐漸見得少了,到如今也只在佛門的小部分分支之中流傳,倒是叫望舒將其想起並且運用,一時解決了目前的困局。

只是提出這等法門的理論或許不難,要將其實現出來卻也著實不易,饒是以望舒一尊古神的力量,都不敢說能夠靠著自己將這等法門徹底完善並施展出來,要說支撐這一小片虛無境界長久存在,更是超出了他的能力範圍,可謂是天數無窮而人力有窮,僅憑他單獨一人,難以將其順利實現。

靈均老道一直都是在一旁聽著望舒和呂道長商談此事,汲取兩人談論之中所蘊含的深刻道理,融入自己的體會和感悟之中,卻是三百年風水輪流轉,以前是他給望舒講道,現在輪到望舒回報與他了。對於此,望舒和靈均老道都是變現得十分坦然,卻是“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兩人之間的師徒情誼真實不虛,自是不必為著維持師父高高在上的身份,捨本逐末,在這等無關緊要的細節上糾結。

最開始的時候,靈均老道都是保持著一言不發,乃是望舒所說的這等設想,他雖是能夠理解,卻也只能停留在想象之上,個中繁複細節,並非是現在的他所能幫得上忙。到得望舒和呂道長都開始考慮如何實現此事的時候,靈均老道才尋了個話頭,輕聲道:“此等法門,既有望舒的月御權柄精妙,也有佛門的夢觀成就法蘊藏。月御權柄,好生掌握在望舒的手中;這夢觀成就法們,或許可以向佛門一方尋求幫助。”

靈均老道此言一出,望舒和呂道長都是相視而默然,卻是他倆也早就考慮到要尋求佛門一方的幫助,卻又是因著這一次道門所遭逢的浩劫之中,佛門不僅沒有出手相助,本身也不曾受到任何波及,個中或許還有些許更深的考慮在,卻是不好直接在這個時候,提出與對方合作的意圖來,免得叫佛門一方以為道門吃了大虧,再向他們示弱,便是不美。

佛道兩家,從來都是相輔相成,而又彼此競爭的。兩家同為混元大羅聖人的道統,在當年封神戰中也是很有些糾葛,傳聞之中,如今佛門的許多神佛菩薩,都是當年封神戰中,與西方有緣,被準提道人和接引道人渡化的三千紅塵客。封神之後,闡截二教演化了中原道門,西方教則是逐漸演化為了顯宗密宗,大乘小乘佛門。

這等渡化傳說,與“老子化胡”一般,都是道門內部流傳著的秘聞說法,佛門本身並不是十分認同,而望舒和呂道長作為見證了一切的古神,自然是曉得此事真實不虛,只是不能宣之於口,卻是愈發能夠明白佛道兩家明裡暗裡的爭鬥由來,曉得神佛歸神佛,修士歸修士,凡俗人間的事情,卻是要比上古神話複雜許多。

任何一個教門要發揚壯大,傳播道理,滲透天道,進而參悟天機,都是離不開世俗權力的支援和幫助。修士們移山填海容易,飛天遁地輕鬆,可要說服百姓信仰,卻也不得不藉助著世俗之中的權力。始終在老百姓的眼中,神仙之說虛無縹緲,九五至尊卻是真實不虛,皇帝的一份詔書,比之修士弄出多少神蹟來,都要有效得多。

當年南詔傳道之事,無論是佛門還是道家,都是得到了蒙氏皇族的不少支援,也是給了他們諸多的好處,卻是諸神諸佛,大羅聖人,都曾經為蒙氏皇帝加冕正冠,冊封名分,就是要爭取到世俗權力對於教門的支援。

南詔之事,靠著靈均老道運籌帷幄,虛懷若谷,不爭不搶,勉強維持了最初的道家、佛門和巫教和諧融洽,各司其職,無有諸多爭端,幾家高人之間甚至私交也很不錯。然而這一切的實現,是因著南詔本身的情況特殊,放在中原之地,卻是不可能這般操作,佛門和道家之間,始終存在著一個此消彼長的關係和狀態,卻是歷朝皇帝,就算是要信仰教門,也只能選一個信仰,做不到兼顧,更不能端平。

自魏晉年間,佛門傳入東土以來,佛道兩家之間便是一直爭執不休,消長交替,彼此間開壇講道論法,辯論道理真相,唇槍舌劍甚至演變為流血衝突的情況,都是屢見不鮮。前朝武瞾時期,佛門在中原達到了一個空前的鼎盛,氣焰壓過了道門一頭,又是隨著李唐的逐漸衰敗,到得五代十國之時跌落到一個谷底,直到火宋大興,才又得到翻身崛起的機緣。

在這一個過程之中,道家與佛門之間很是有些摩擦,特別是那些維持寺廟道觀的僧侶道士之間,更是彼此間很有些仇視,一時半會兒也化解不開,影響著兩家高層的大能者之間,也是往來甚少,很少有溝通交流的時候。

到得今時今日,道門在妖族衝擊福地洞天一事之中,遭逢了千年來未有的莫大損失,卻是已經處在下風,若是此時向佛門尋求幫助,卻是將自己擺在了一個著實不利的位置上。望舒和呂道長或許可以接受,其餘的道門高人卻是不見得個個贊同,要是放在世俗道觀之中,更是會引起一場軒然大波,對於道門本身來說,個中利弊還需要再多做權衡。

沉默了片刻之後,呂道長才開口對靈均老道說道:“你所說的意思,自然都是好的。只是我道門剛剛遭逢一番劫數,吃了些虧,若是貿然與佛門一方接洽合作,只怕會叫道門中人心不穩。越是這等關頭,越是要凝聚眾人為一心,若因此事叫他們有了爭執,卻是得不償失的。”

靈均老道微微點頭,始終他也是道門高層大能者,對於自家內部的情況,自是十分曉得。他提出這等想法,便是已經有了詳細的考慮,聽得呂道長開口,靈均老道便是說道:“在天地世界面前,萬物眾生都是螻蟻芻狗一般。佛也好,道也罷,到了浩劫降臨之時,都是一應要化作飛灰消弭的。佛道兩家之間的合作,從長遠來看乃是大勢所趨,既然如此,不如就趁著如今這個機會,將此事促成了,也免得浩劫臨頭,悔之晚矣。”

呂道長微微點頭,道:“你既然這麼說,便是已經有了法子。你且說出來,大家一起參詳。若是能夠在此時便促成佛道的合作,對最終的浩劫之爭,是極有利的。”

靈均老道微笑點頭,道:“我佛道兩家,到得一定的高度,都是修得神通,證得大法,飛天遁地,無所不能。而在世俗之中,那些不曾修成神通法術的弟子們,倒也走出了另外一條道路,單純靠著肉身之力,能常人所不能,謂之曰‘武’。僧道之間,的確是很有些爭執;武者之間,卻是更多了一些灑脫。在武道一層上,佛道之間的關係還算是比較融洽。”

說著話,靈均老道自己也是好笑起來,繼續道:“武瞾年間,我曾假託三才變化之名,在俗世間傳承有一門道家武功,延續至今,不曾斷絕。天地要有浩劫,人間也難以逃脫,火宋國力文昌武衰,即將要有大亂降臨。大亂之中,武道必將合流一統,齊心對外,我從其中稍稍引導,或許能叫佛道兩家之間消弭些許齟齬,多上幾分合作。”

望舒聽靈均老道這般說著,一時有些發愣,道:“原來師父在凡俗間,還有另一支道統傳承!卻不知我那些師弟師妹,如今身在何處?待我運轉權柄,仔細一觀!”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