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均老道聽得望舒發問,倒也不覺得奇怪,只是端起茶杯喝了口水,輕聲道:“當年你我在南詔之事,為師一直想著此事知道的太早不好;如今你我師徒都已回傳,也要面對此事,為師今日便於你們說說清楚,倒也算不得是什麼太過隱秘之事。”

說著話,靈均老道轉頭看向馮元清等人,問道:“幾位小友,此事不知你們師父是否與你們說過?”

馮元清曉得這是靈均老道謹慎,卻是他即將要說的事情,雖不是什麼隱秘,卻也不該叫尋常人聽見,若是自己等人不知,從他這裡聽去,卻是不好,便也說道:“我等因在中原,卻是早已知曉,道長請說就是。若是有不方便,我等可以先行離開。”

靈均老道笑了笑,說道:“那倒不必。幾位小友的師父,與老道也頗有交情,卻是我在南詔久了,說話有些直白,沒有別的意思。既然幾位小友都已經知曉,也請再聽我說上一遭,看看有否錯漏之處,也好指正些許。”

馮元清等人連道不敢,也是端正坐好,等著靈均老道開口。涉及末法浩劫的事情,他們都只是聽自家師父說過,卻是沒有從別人口中得知,能夠再聽靈均老道講述分析一番,對他們來說也是有益處的。

靈均老道轉頭看向望舒他們,說道:“天地間萬事萬物,有因有果。所謂因果,便是事物起源、發展直至消亡的原動力,是萬事萬物之間的聯絡,是天地自然運轉的根源。”

望舒他們聽著有些糊塗,卻是明明要說劫數,靈均老道又是說起因果,不知他葫蘆裡賣的什麼藥。不過誰人也不敢貿然開口,也都安靜坐好,仔細聽講。

靈均老道微微點頭,又道:“天地之間,因果無窮,小道一飲一啄,大道日升月落,都是因果迴圈,是事物演變,是規律運轉。而天地之間,最大的因果,有三個!其一為原始開天,是為一切起源,萬物之始;其二為女媧造人,是為生靈出現,靈智始傳;其三為聖人傳道,是為闡述天地,傳授道理。”

“這三個因果,造就了如今天下的一切人事物,支撐著我們所認知的世界維持存在。然而萬事萬物,有始有終,天地有重歸混沌之日,人族有最終消亡之時,道統也有斷絕的可能,卻是一切既然產生,就註定了消亡,有始有終,方為天地至理,就是聖人,也不能逃脫。”

“天地之數,蓋十二萬九千六百年為一元,一元按地支之數,分十二會。所謂‘一元復始,萬象更新’,每十二萬九千六百年,天地間就將迎來一次浩大劫數,是為開天因果完滿,一切重歸虛無混沌,一切重頭再來。”

“天地尚有終結,開天的因果也有完滿之日;其餘造人、傳道兩者,也有完滿終結之時。其中,人族主導世間,當有一會為一萬八百歲;道統流傳人間,則是每一千二百九十六年一個輪迴。”

“兩千年前,闡截二教相爭,商周兩國對立,三清天尊掀起封神之戰,以靈寶天尊化通天教主,渡截教萬仙補全天數,完滿殺劫,延續道統;一千年前,始皇帝焚書坑儒,有徐福出海,崑崙山玉虛宮出世,諸子百家破滅,留下道門獨存。而如今,千年既滿,大劫將興,所謂‘事不過三’,卻是一切道統,都面臨著一場浩大的滅法之劫。”

“千年前,曾有前輩先師曾經預言,下一次劫數來臨之時,天地間的仙道就將斷絕,一切道統將從人間消失,所有神通法術,人倫道德都將破滅,人道重歸混沌,再度茹毛飲血,直到聖人重新傳下道統,當有一千年的矇昧黑暗。”

“前兩次劫數,都有聖人出手相助,百般算計,以點代面,避開道統沉淪。近千年來,天地間法理變動,莫說聖人,就是尋常天仙也難以出手,卻是此番劫數,求人不得,只得靠己。從千年前,道門前輩就開始諸多綢繆算計,妄圖以人世之力,對抗天地之劫,將道統再度延續,渡過下一個千年。”

“此,即為滅法浩劫。”

靈均老道一番話說完,看完望舒他們已經呆愣在現場,也知道要接受這樣的資訊,著實是需要一段時間的,便不管他們,轉頭問馮元清道:“馮小友,老道說的,可有錯漏之處?”

馮元清此刻都是眼神有些呆滯,聽得靈均老道問話才驚醒過來,連忙道:“靈均道長所言分毫不差,有理有據,頗為詳細,竟是叫我都有些難以自拔……這等事情,聽在心裡,即使不是第一次,還是叫人覺得有些恍惚。”

靈均老道點點頭,自己也是這般過來的,知道他們的感受。雖然說修道人長生久視,尋常幾百上千年都能存活,可是在更大的時間尺度上,他們倒也與尋常的凡人一般。沒有文字記載的事情,幾百年就會被遺忘一空;就算有文字歷史作為參照,尋常想要預知幾百年後的事情也是十分困難。

故因此,時間跨度動輒千年的各種因果劫數,聽在眾人耳中,不單是難以置信,更是難以接受,卻是這一來天地終有寂滅之日,二來人族終有消亡之時,三來道統也難以長久維持,卻是有些違背了眾人一貫的“常識”,似乎與“天不滅,道不滅”的道理有些不同。

好半天過去,望舒才顫抖著開口道:“師父所說的意思,竟是聖人傳下的道統也有斷絕之時?難道幾百年後,人間真的會陷入一片昏暗矇昧之中,重歸上古時代那般茹毛飲血的日子?”

靈均老道點點頭,說道:“釋道儒三教一體,原本都是聖人的道理,仙道斷絕,人道自然也難傳承。屆時就算人道不滅,只怕也不復今日之繁榮。為師先前不告訴你們,就是因為此事太過駭人,叫人難以置信,若是早早知曉,只怕要動搖道心,影響修行。”

望舒痴痴點頭,卻是現在聽見此事,都是叫他心中亂成一片,甚至生出“早知道不要知道就好了”的念頭來,不斷折磨著他。莫說天地毀滅,人道消亡,就是自己的生死,尋常人都會刻意避免思考,就是因著一旦仔細想起來,總會陷入無窮無盡的恐懼之中,難以自拔,越陷越深,卻是十分折磨人。

凡人不想百年即死,還可以尋求一絲仙道的希望,只要證得長生,便有數百年的時光可供揮霍;道統面臨斷絕的危急時,也還有一眾混元大羅聖人出手相助,將其延續留存;然而這人道消亡,天地破滅之事,卻是叫人想想就覺得絕望,縱是有生之年,只怕永遠看不到那一日,單單知道這個結果,也是叫人沮喪萬分。

靈均老道看眾人都漸漸回過神來,緩過精神,也是開導道:“為師與你們說這些,不是要叫你們消沉,而是要告訴你們,劫數迫在眉睫,不是空口胡話。我等道門高人,千年前就開始綢繆準備,師徒延續道統,如今已經到了一個最為要緊的關頭,卻是你我都身在劫中,難以脫身,自要為之奮鬥,而非落寞消沉。”

眾人吶吶,不知說什麼好,卻是之前兩次的劫數,一次引動了封神之戰,一次則是留下焚書坑儒的傳聞,兩次都有聖人暗中出手,才叫道統得以延續,卻是這一次,天仙只怕都不能直接出手,單憑一眾凡人,又會有什麼法子呢?

靈均老道見狀嘆氣,輕聲說道:“你們之前不也都存著疑慮,覺得這李唐國運昌盛,國主英明,為何我道門非要想方設法,不惜一切代價敗壞其國運麼?為師今日既然要說,就將這事情與你們說個明白,卻是因著李唐國運雖然昌隆,然而萬事盛極必衰,若是叫李唐氣數,濃烈到一個頂點,隨後衰落,只怕兩三百年時間,便是轉瞬而過。屆時凡俗戰火將起,百姓生靈塗炭,活著都是困難,誰還有心思關心道統是否流傳?”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三教破滅李唐國運,正是為了叫李唐內部破裂,寸寸消解,保留中原人族氣數,延續到下一個面對浩劫的朝代來。無論是封神殺劫也好,焚書坑儒也罷,從來不是我等修道人單獨的事,卻是天地浩劫,非要集結所有百姓之力,一併抗之,才有一線生機。破滅李唐國運,就是保護人族氣運,靠著這等氣運,我等才有橫渡滅法大劫的一線生機,延續道統,到下一個千年。”

眾人明白靈均老道說得有理,卻也覺得此事只怕不是這般容易就能成就。當日望舒不過是想要助一人逃脫死劫,就差點叫自己身死道消;如今要維持道統不滅,難度比之救下鳳伽異不知大了多少,卻是聖人也要頭疼,更別提一群天仙都不到的修士了。

想到此處,望舒忽然渾身一個激靈,一時喃喃自語道:“聖人……壁畫……師父!若是人道消亡,三教破滅,聖人又該如何?”

靈均老道一愣,隨即笑道:“望舒我徒,你終於明白了這其中的要緊道理!聖人先天而生,開天闢地,創造生靈,傳承道統,只是等閒,又為何要百般相助人間,幾番保留道統,這一次更是不惜對抗自身象徵的天道,也要留下傳承?”

望舒聽著靈均老道的話語,如雷貫耳,一時腦中雪亮一片,口中斷斷續續說道:“因為……聖人之所以為‘聖人’……還需人道存續,記憶流傳,才能維持自身……否則……否則……”

一旁的馮元清也知道望舒的經歷,雖是不曾親眼看見壁畫,卻也聽過詳細描述,這下聽得師徒兩人對話,一時間也是被嚇住了一般,介面道:“否則人道消亡,聖人便將徹底融入天道,待得一元復始,才會衍生新的開天之聖人!”

一時間,整個蓬玄洞天之中忽然地動山搖,雷霆閃電從各處虛空之中湧現而出,更是隱隱傳來鬼哭神嚎之聲,卻是瀰漫此間的法理一時被某種莫名的東西擾亂,失去尋常狀態。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