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一陣斗轉星移,空間扭曲,靈均老道帶著眾人一時出現在了三清觀門口,卻不進去,只在原地站著,等待劫數降臨。

對於靈均老道抬手挪移時空的手段,鳳鸞早就習以為常,只是委蛇和陰康多少還有些驚訝,一時接受不了。他倆方才根本就沒有反應過來,相當於是無意識就被靈均老道施法挪移,若是靈均老道有意坑害他們,豈不是一揮手就能將他們搬運到危險之地麼。

一想到此處,他二人心中多少還是產生了些許惴惴不安之意,卻是靈均老道這等手段,都要小心度過這天劫,管中窺豹,卻是從側面便能看出這天劫的厲害之處,實在不同凡響。

與一眾人類不同,妖族對劫數的感悟和理解都是要更強上一些。這一是因為他們就生活在自然山水之中,一應地震山火,豪雨成災見得多了,自是有所感悟;而二來,又是他們每五百年就有一次劫數加身,尋常更有諸多困難之處,可謂身經百戰,久病成良醫,自是頗有見識。

照理來說,靈均老道等人來著南蠻未開化之地傳道,相當於是擴充道門領域,可謂“開天闢地”一般地壯舉,劫數絕不是能夠輕易度過的。要知道,那原始盤王大帝開闢混沌,演化洪荒,受到天地間一切過去、現在和未來之因果糾纏,劫數之下,都險些隕落。靈均老道等人此番,雖不如元始天尊舉動,卻也是牽涉眾多,甚至能夠干涉南詔以外的地方氣數,實在不同凡響,這劫數自是要大得不可思議才是。

南詔的百姓只看見靈均老道講道說法,南詔王或許看得長遠些,能夠看到南詔大興,一統西南。可凡人始終是凡人,不懂得天地間一切氣機糾纏,牽一髮而動全身的道理。南詔的情勢變動,便要牽涉數十萬人的生死大事,若是靈均老道向皮羅閣承諾之事成真,只怕西邊的吐蕃,北邊的大唐都要受到影響,這關係不可謂不複雜,牽涉不可謂不廣大。

也正是因為如此,三清觀先前的兩次劫數能夠輕易度過,實在是叫三位妖王心中不解。要說是這南詔王降臨的人劫乃是三清天尊顯化幫忙,卻也不是十分厲害,若是靈均老道自己發狠,莫說是南詔王,六詔詔主聚集一處也不是他吹口氣的對手;更別提眾人親自勞作,流下汗水就能避過地劫,到底是這劫數輕鬆,還是觀中幾人實在不同凡響,滴滴汗水都是這般有價值?

隨著周圍空氣中的火氣越來越濃烈,天空中火雲的壓迫力也越來越強,靈均老道也不再似先前那般輕鬆寫意,臉上少有地帶了一絲嚴肅認真,說道:“諸位道友,此天火之劫,乃是三清觀落成,道門進入西南的最後一重劫數!此劫非同小可,諸位千萬小心!三清觀自有天尊法理之身庇護,不會有失;可天火一旦引燃山脈,風火之勢一成,山下蒙舍、蒙巂兩詔都會受到牽連!大家全力抵禦天火,解救生靈,劫數之後,必有進益!”

眾人連聲稱是,也是知道一旦天火降下,稍有不慎,就會將整條山脈引燃。這山脈乃是六詔根基所在,一旦燃起山火,不單山中一切野物妖族萬難倖免,就是山下緊鄰的兩詔,只怕也要毀於火海之中。靈均老道來西南傳道,若是因為他的緣故,導致天火焚燬了兩詔都城,只怕就算三清觀得以儲存,這傳道之事也是再不能繼續了。

說話間,就聽見天空中的火雲之中傳來陣陣悶雷響動,零零星星開始有霹靂朝著山中落來。

道家修煉之法,無論黃老也好,丹道也罷,都是為求長生,求超脫,求自有,故而各種劫數,都是歷代修道之人慎之又慎對待的,也留下了恆河沙數一般的記載,供給後人查閱學習,從中尋求渡劫躲災的法門。

雖然在場眾人,大多沒有親身經歷過天火之劫,可從前人的記載之中,大家對此番劫數多少都有一些認識和理解。眼下天雷滾滾落下,便是天火之劫的第一部分,尚不算是劫數開始,不過是空中火雲鬱積的燥熱火氣太多,天火相互交融之間,引動天地之間的自然變化,生出雷電霹靂而已。而就是這雷電霹靂,也要比尋常大妖五百年上的天雷之劫厲害上不少,卻是躲無可躲,避無可避,除了面對,別無他法的。

隨著第一道雷電落下,擊在三清觀附近的一顆大樹之上,將其一劈兩半,燃起熊熊大火,眾人也便開始各展神通,全力應對這一場劫數。

只見委蛇略一揮手,便有無盡水氣憑空而起,將周圍一切都浸潤其中,輕鬆就將熊熊燃燒的大樹打溼,撲滅火焰,以免其殃及周圍,形成連片的山火。與此同時,第二道雷火也是呼嘯著降下,卻被靈均老道一個揮手,將其遠遠挪移開來,落在數十裡外的一處水潭之中,正是委蛇洞府所在,藉著潭水化去雷電之力。

接下來,這雷火便像是下雨一般地,一道接著一道,近乎無窮無盡地從九天之上落下,或是擊中樹木,或是擊中山石,少數也落在溪流河水之中。因著雷火數量實在太多,饒是眾人紛紛出手,都無法將其全然接下,更多地還是落在了山林之中,一時引燃了許多樹木,火勢熊熊。

靈均老道此刻已經漂浮起來,手持一柄拂塵,左右揮灑,凝聚出一道道清光,施展無上妙法,將整條山脈籠罩在清光之中,叫那雷火落下之際,就被消減去九成九的力道,就算眾人阻攔不及,也不至於造成太大的破壞。

委蛇則是直接化作一道黑煙,從地面上消失,隨即在半懸空中凝出數十裡方圓的黑雲,更是顯露出真身,在黑雲中不斷翻滾。這黑雲覆蓋了周圍,硬生生接下雷火的同時,更是隨著委蛇粗大身子的翻滾,開始落下暴雨,澆滅燃燒起來的樹木山石一類。

陰康則是剛剛度過千年大劫,法力倍增,這下正好有了練手的機會。只見他亦是化作本體,卻是一隻幾丈來高,拖著兩尾的狐狸,雷火受到他滾滾妖氣的吸引,俱是朝著他的身上劈去,卻絲毫不見效果,只是叫他微微抖動皮毛。隨後,他更是抬起了偌大的前掌,朝著各處火情險惡之處拍下,將其撲滅。

鳳鸞修為最低,又是畏懼雷火非常,自是不敢硬抗天雷,卻也是幻化本體,顯出一隻身披五彩羽毛的雉雞模樣,在低空不斷盤旋。禽類之中,以鳳凰為長,擅長御使火焰,鳳鸞自然也不例外,卻是在飛行之中,直接將林中的火焰引到了自己身上,聚集一處,再靠著委蛇不是噴吐下來的一個水球,將其徹底滅去。

望舒和嘉月則是站立原地,兩人聯手,勾動五行之力,將陰康洞府所在的那寒潭之水憑空抬起數十丈,形成一個尖峰,利用雷火的天然性質,用池水將雷電引走,匯入譚中。也是委蛇一早就做了準備,自家寒潭之內的一切生靈都是被他轉移到了別處,否則這麼多雷電落入,譚中的魚蝦卻是要遭了大災。

皮羅閣看著眾人各自施展手段,苦於自己不過是凡人之身,沒有那麼多神通手段,幫不上忙,一時著急萬分,在原地團團亂轉。

片刻之後,雷火之勢稍稍減弱,無盡火雲之中,一團不紅不白,不青不紫的火球悄然凝聚,一時朝著靈均老道幾人所站之處轟然落下,便如天外隕星降臨一般,裹挾著無窮威勢,破空而至。

望舒見狀,大叫一聲“來得好”,自己便是掐訣唸咒,凌空飄起,朝著那團天火迎擊而去,卻是要仗著自己的五行法術,直接將這天火撲滅當場,消弭災禍。只是望舒剛剛飛起,就聽得靈均老道和大師兄齊齊喊了一聲“不好”,再轉頭看去,只見那團天火絲毫不受五行法術控制,直直突破了他的一切法力,朝著他飛撲而來。

眾人俱是一驚,想要救援望舒卻已是不及。委蛇從黑雲中探出自己偌大的蛇尾,朝著那天火掃去,卻還不曾觸及天火,就被其燒得皮肉消散,露出森森尾骨,一時痛呼一聲,縮回了黑雲中去;鳳鸞更是想撲上去,卻見委蛇那般慘狀,一時嚇得尖叫一聲,只不住運轉法力,吸引天火朝向自己,卻也是無功,急得咯咯直叫。

電光火石之間,就見一隻不曾動作的大師兄原地消失,瞬間出現在望舒身旁,一手拉住望舒,另一手不知從何處抽出一柄瀰漫著青光的寶劍,朝著那團天火劈去。只見那寶劍一時光芒大作,一道劍光以超越了一切的速度瞬間出現在天火旁邊,狠狠劈下。

原本無形無質,不受五行法術控制的天火被這道劍光一劈,頓時四分五裂,化作點點火星,朝著周圍落去。這劍光劈散天火之後,兇威不減,直直落在虛空之中,斬出一道漆黑深邃的裂痕,將零星天火吞吸進去,隨即消弭。

下一瞬,大師兄帶著望舒出現在了地面之上,一反尋常冷漠淡然的樣子,朝著望舒吼道:“你瘋了!這天火見樹燒樹,見石化石,就是落在水中,也能熊熊燃起,根本不是五行之物,乃是劫數法理顯化!你竟然想靠五行法術對抗,是找死麼!”

靈均老道一面揮舞著手中拂塵,一面也是說道:“天火落下之前,不是木中火,不是石中火,甚至不是空中火,不在五行之中。只有待其落入樹木山石之中,化作五行之火,才能以五行法術對付!”

望舒自己已經被嚇得說不出話來,卻是剛剛在鬼門關上走了一遭。這天火連委蛇千年修行的額身軀都能化去,若是落在身上,只怕他現在已經湮滅消失了。也是他生來衝動,又是仗著自己解除了束縛,想靠著五行法術渡劫,卻不料這天火根本不在五行之中,以他的手段無法掌控。

眾人忙著擔心望舒,卻是誰也不曾發現,大師兄劈出那一劍的時候,神壇上位於左邊的靈寶天尊神像猛地一動,似乎是有了些許靈性生氣。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