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如何,望舒這一次的遺蹟之行,總算是有了一個比較圓滿的結果,不單提升了自身的修為水平,還幫助陳老道一朝悟道,打破了天地之間的限制,成為近千年來,第一個證得天仙果位的凡俗修士,也算是功德圓滿。

原本陳老道此番趕來,是要與望舒好生交流遺蹟之內的種種經歷,為他答疑解惑,也從他的經歷之中,推測出些許事情來。如今陳老道已經成仙,眼前關於壽元的問題已經解決,隨之而來的,卻是更多的事情,更多的麻煩,叫他不能再逗留在三清觀中,卻是要儘快迴轉終南山才好。

中原道門,近千年來只出了陳老道一個仙人;在此之前,人世間最強大的力量就是一眾祖師。如今祖師的修為已經跌落到第二階梯,真正掌握話語權的變成了仙人陳老道,卻是牽涉了道門之中諸多利益分配,甚至福地洞天的歸屬,這下子只怕都是要動一動了。

陳老道作為事件主角,不得不暫時離開,迴轉中原去坐鎮大局,穩定人心,震懾外道,同時將道門先前的計劃更進一步,繼續將天下大勢牢牢把握在正統的手中。

靈均老道等人自是知道陳老道如今身份不同,地位特殊,也不好再多留他,只好眼睜睜看著他率領一眾弟子虛空挪移,跨越數千裡,以一名仙人的神通手段一時離去。好在陳老道臨行之前,也曾與望舒約定,如果他對望舒遺蹟之內的所得有了什麼別的感悟,一定會第一時間叫望舒知道,不讓他吃虧就是。

如此一來,陳老道倒是來也匆匆,去也匆匆。先前花費了接近十天的光景花費在趕路上,好不容易到了西南,卻是只待了一天就要迴轉。不過他這一天,幾乎要比尋常人一輩子都精彩,卻是逆轉死生,得道成仙,常人相比也比不過他,算得上是求仁得仁,功德圓滿了。

臨行之前,陳老道也與靈均老道再度觀望了南詔的國運氣數,一時間兩人又是相顧無言,好半天之後才聽陳老道說道:“中原動盪,西南也要多災。當今天下,又將有大亂生起。你坐鎮西南,也難免受到中原之事牽扯,凡事多忍讓些,熬過這幾十年,又是清平人間。”

靈均老道也是嘆氣道:“弟子謹遵祖師教誨。南詔國運,乃是開國之初便早早定下的,卻是與李唐息息相關,緊密相聯。如今中原大亂,南詔自是不能偏安。弟子恬居西南教宗之位,左不過是保他國運不滅罷了。”

陳老道微微點頭,也是無奈,卻是以他此刻的仙人神通,自是預知了南詔之後百餘年內的諸多變化,也是叫他感慨,又是隱隱為靈均老道等人擔心。南詔的國運,照理來說是蒙氏一族的事情,與靈均老道關係不是很大;只是三清觀落成,南詔建國之初,道門與蒙氏有了太多的因果牽連,真要到了南詔危難之事,要叫三清觀眾人忍住不出手,卻也是十分困難的。

天道人道,天心民心,從道門扭轉星辰,左右李唐國運那一刻起,這天下之事,幾乎就已經註定了。南詔作為李唐的屬國立國,藉助中原道門的幫助穩固,其因果國運,已經與李唐密不可分,一旦李唐在中原動盪,南詔地處西南也不能偏安。這一點,陳老道知道,靈均老道更是明白。

陳老道率領一眾徒子徒孫離開之後,三清觀中的大部分外道修士也就紛紛告辭。他們這一次見識了聖人遺蹟的出世,聽聞了不少難得的經歷和故事,更是有幸親眼見證一位道門祖師成仙,又比一眾道門高人幸運,以肉身存在蹭了一次仙人講道,著實收穫豐富,也是心中歡喜萬分,只需回去好生消化體會,實力進步也是在意料之中的。

至於熊道人,則是決定留在三清觀中,與靈均老道談論道德理論,也避開中原如今面對的戰火紛飛。

去年年底安祿山舉兵叛亂之後,半個中原都陷入了戰火之中。雖然一眾修士們將目光集中在了聖人遺蹟之上,未曾太過關心李唐的國運走向,可以熊道人這般道德理論,自然是能夠看得出中原大亂方起,一時半會兒只怕不會平息,他一個沒有任何法力在身的修士,還是躲在西南受靈均老道庇護的好。

再加上先前一眾道門高人降臨三清觀中,已經有不少人看見了熊道人的身影。這些人中,不乏有當年與如霜道姑一道針對熊道人的人物,如今見他依舊健在,道德理論愈發高深,似乎還與已經成仙的陳老道有些關聯牽扯,未必就不會生出斬草除根的意思。至少在南詔這邊,靈均老道把握福地洞天,又是新晉祖師修為,幾近無敵,還是能夠保護熊道人的周全。

望舒則是十分鬱悶,卻是先前在女媧陵遺蹟之中,他遇上了不少奇奇怪怪的事情,也有許多未解難明之事,原本還打算向陳老道好生討教,卻不料陳老道一步成仙,反而俗務纏身,不得不提前離開,卻叫他憋了更多的疑惑和不滿,一時也是無法。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其實要說起來,陳老道自然是年深日久,經驗豐富,可要論道德理論,靈均老道和熊道人也是不差,以兩人的見識,為望舒解答些許疑惑倒也不是什麼困難之事。只可惜女媧陵遺蹟之中牽涉的,大部分是上古時候的隱秘傳聞,除了陳老道那等活了近千年的活歷史,其餘人很難詳細解答,更不能保證正確,自然也是無法。

就在陳老道離開的第二天,南詔國主閣羅鳳也與烏蠻大祭司和惠民法師一道,上山前來探望望舒,卻是從離開的外道修士口中,聽說了他此番受了重傷,差點身死的事情。

先前閣羅鳳幫著李唐的使者傳遞詔書,卻是被一眾外道修士著實捉弄羞辱了一番,不單詔書被他們出手毀去,更是無人響應唐王號召,叫他難以向李唐的使者交代,落了個好大的不是。閣羅鳳打心底裡不願意再來觸這群外道修士的黴頭,可望舒畢竟是他南詔三代國主的座上賓客,也著實給南詔提供了不少幫助,如今他身受重傷,閣羅鳳作為南詔國主不前來探望些許,卻是有些說不過去。

無奈之下,閣羅鳳只得求了烏蠻大祭司和慧明法師一道,與他前來三清觀中。烏蠻大祭司先前受了望舒等人的救命之恩,也思圖報,自是滿口應允,更是暗中叫巫教一眾人等準備了不少罕見難得的藥材寶物,一併送來,聊表心意,順便探探望舒的口風,看能不能得到些許聖人留下的傳承,以此壯大巫教,延續西南巫教的道統。

至於慧明和尚,則是先前感應到釋迦摩尼如來降臨在遺蹟上空,心中驚駭,也想過來看看,到底是因為什麼事情,才能驚動世尊降臨,自也答應。至於聖人傳承,這一次佛門根本就沒有抱有這等心思,慧明和尚自然也就無欲無求,左不過是上來看看老朋友罷了。

一時間,南詔國主和國師前來,更連同著巫教教長,卻是聲勢浩大,儀仗驚人,雖然閣羅鳳等人已經竭力輕裝簡行,奈何三人身份放在這裡,竟是弄得更上次傳達唐王詔書一般隆重,從太和城下趕來三清觀中,百餘里路,也是十分繁瑣,驚動了沿途不少百姓。

閣羅鳳等人到來之時,望舒正在與熊道人討教上古封神時代的些許秘聞,卻是熊道人雖然沒有法力在身,也被逐出道門正統多年,可理解經意,從隻言片語之中瞭解上古秘聞的本事還是著實厲害,厲害到陳老道如今一個仙人都要請他迴轉道門,所知倒也眾多,與望舒談論起來,雖然不能三言兩語就給他很大的幫助,卻也著實提供了不少獨到的見解。

而靈均老道與嘉月等人,則是身處丹房密室之中,卻是先前為了挽救望舒,嘉月和大師兄強行掙開了兩道符篆,動用自己還不能駕馭的力量,雖然表面上看著無礙,其實已經對肉身和元神造成了一定的負擔,有些暗傷,需要靈均老道為其好生調理。

感知到閣羅鳳等人前來,靈均老道也是不得不出外迎接,也是從來的規矩,南詔國主受得起他這位西南教宗的出門相迎。閣羅鳳一時落下儀仗,見先前熱鬧非常的三清觀又重歸了冷清,一時間有些唏噓,更多的卻是慶幸,暗道終於不用再面對那些性情古怪的修士,能夠與平易近人的靈均老道和熊道人好生談論些許。

一時之間,靈均老道將眾人引入了三清觀中,又著望舒奉上茶水點心,眾人一時相聚,也是著實難得。

自從上一次南詔先王盛邏皮壽元耗盡,得到中原道門賜予金丹之後,西南三方大教的教宗,卻是直到今日才又在三清觀中相聚。只是當年三人之中,楊法律和尚和現任烏蠻大祭司已經先後離世,三位教宗之中只有靈均老道壽元無盡,傲然長存,卻也是叫烏蠻大祭司和慧明和尚心中感慨,一時追憶往事,神情也是複雜。

眾人此番前來,原本是為了探望望舒,想著他身受重傷,只怕還在床上躺著。不想一時進來,就見望舒生龍活虎地站在眾人面前,看其臉色氣數,甚至比之先前還要好上許多,更是忙著為眾人端茶倒水,一時弄得大家都是有些尷尬,卻是探病不成,反而受了病人招待,著實叫他們心中有些不安,一時也是不知道說什麼才好。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