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舒做菜的手藝,也還真算是一絕,畢竟掌握著五行變化,刀工火候什麼的都不是問題。不多時,一大桌飯菜便已經做好,也是有葷有素,有菜有湯。大家辛苦了一天,也沒正經吃什麼東西,這下真好坐在一起,填飽肚子。

委蛇一開始還十分不好意思,知道自己不是凡人,進食習慣與大家不同,比不得老雞婆接觸人多一些,知曉禮數。靈均老道看他又饞又害羞的樣子,哈哈大笑道:“委蛇道友,莫要顧忌太多。我等化外之人,不拘那等虛禮。你也來嚐嚐人間煙火,品味下凡俗的生活。”說著話,靈均老道甚至站了起來,邀請委蛇落座。

委蛇實在盛情難卻,只得坐下,不住搓著一雙胖手道:“我這粗人的,平日裡都是吞食山間野物,生熟不忌,毛髮不除。道長厚愛,我實在不好意思……”

鳳鸞塞了一雙筷子在委蛇手裡,說道:“說過多少次了,你們蛇族不能自稱‘粗人’……來來來,我教你用筷子。修煉了幾千年,連個人樣子都沒有,你這日子也過得太委屈了不是?”

委蛇難得的沒有對鳳鸞發脾氣,只是小心的拿著手裡的筷子,看著這兩根小木棍兒犯難。這玩意兒他不是沒有見過,幾千年來也看過人族使用。只是這東西御使起來實在非常困難,遠遠比不上手抓牙啃來的痛快。加上他本體原是一條大蛇,手腳都沒有,又用什麼筷子呢?

鳳鸞也是耐心地教委蛇擺弄手中的筷子,教他怎麼拿捏,怎麼用力,倒像是老孃教兒子一般仔細,看得旁邊幾人都是忍俊不禁。靈均老道微微點頭,暗道這鳳鸞果然是三妖中造化最大的一個。昨日望舒一語道破關鍵,卻是鳳鸞平平無奇,最有人味兒,修為已經到達了一定水平。這也就是她沒有委蛇的龐大身軀和高深修為,沒有陰康的幻化天賦和聰明才智,卻能與二妖平起平坐,相互制約幾百年的原因。

靈均老道來南詔傳道,不僅要教化人族百姓,也要引導一眾妖怪修行向善,這第一步,就是幫助他們脫去妖神,得了人道,才是正道之始,功果之初。只有引導這些大妖主動融入人類社會,讓他們接受人道,學習人道,才能保證兩者之間的平衡。像委蛇這種大妖,打打殺殺很難解決問題,所謂打蛇不死,反被蛇咬,便是如此。

夜深露重,一群人便在道觀之中,三清道尊眼皮子底下,吃了這一頓飯。

隨後幾天,蒙舍城中的信善百姓還在源源不斷地朝著道觀之中趕來。靈均老道在招待百姓的同時,也透過傳書與南詔王取得了聯絡,表明自己想要在城中開壇講道德意思。對此盛邏皮自然是支援,也是這事情的基調一旦確定,便不再顧慮其他,全力支持靈均老道在南詔傳揚道法,以期為皮羅閣繼位之後的一切種種做好準備。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因為兩邊都有高人,道觀和王宮中的交流自是十分簡單,特別藉著鳳鸞那幾隻話說的比人還流利的鸚鵡,這件事情不多時便已經安排妥當,一切就緒。

時間飛逝,七日光景,轉眼便過去。

這幾日間,蒙舍城裡已經傳遍了靈均老道的名聲,百姓們對他十分信服,又是上山求告的,只要一心虔誠,多多少少都會有些回報。除去求搖錢樹那位不論,其餘求母豬多產的,果然那母豬乖巧懂事,安心懷胎;求兒女姻緣的,更是上下山路上便尋到了合適的親家,雙方忙著溝通婚事;至於求頑疾痊癒的,雖沒有徹底斷根,夜裡總算能睡得好些,少受了一些痛苦。

這些事情,不過是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大部分都可以用巧合來解釋。不過這麼多微小的巧合聚在一處,也就叫一眾百姓看出來了些許端倪。就如靈均老道自己所說,要是百姓求告無果,誰會願意上山來參拜供奉呢?可若是百試百靈,有求必應,又會叫百姓們不思勞作,整日裡燒香拜神,自是不好。故而在這件事情上,道門的把握極其微妙,其中既有靈均老道的出力,卻也少不了冥冥中天道對此一方的照拂。

南詔王盛邏皮也從下屬的口中聽聞了這些事情,對靈均老道的神通法力有了一個新的理解,一時間也是愈發推崇,更加出力幫著準備老道開壇講道一事。又南詔王幫忙,一應宣傳場地自是不在話下,蒙舍城外一片偌大的空地上,已然平整了土地,搭起了臺子,準備了道場,指點百姓們去那裡聽靈均老道的大道倫音。

雖說這講道德時間定在正午,可一大早天還沒亮,便有不少信眾百姓前往了道場所在,都想著佔一個靠前的位子,到時候能得到靈均老道的賜福才是最好。早來的百姓中,以年老婦人居多,卻也有年輕人摻雜,也是眾生有情,皆是有欲有求的。

望舒等人也是知道師父講道之事十分要緊,不敢懈怠,一大早便同鳳鸞一起,下山到了南詔王宮殿之中。那南詔王自是親自出來迎接,又是帶著烏蠻大祭司和楊法律和尚兩位高人。一見鳳鸞,南詔王倒是沒什麼反應,烏蠻大祭司和楊法律和尚卻俱是齊齊一震,猛地拉著南詔王後退了一步,原是從鳳鸞身上感覺到了強大的妖氣,似乎就是山上三位妖王中的一位。

這種事情,修行人知道,卻是不好跟凡人講明。南詔王被兩人一把拉著後退,滿心疑惑,百般追問,兩人卻又是一言不發,也是害怕這妖王兇性未除,要是不甚洩露了她的身份,只怕這一城百姓都要遭殃。聯想起這幾日飛來傳話的鸚鵡,南詔王自己也不傻,見兩位高人死活不說,也就不再追問,只是對鳳鸞愈發恭敬,已然將她抬到了靈均老道一個級別上。

徒弟們到了南詔王宮,靈均老道自己卻是還在道觀之中,拜倒在三清天尊神像前低聲誦經,似乎對城中的事情並不放在心上。隨著靈均老道誦經,三清天尊神像上的清光也是愈發瀰漫,幾乎要有了那日顯化之時的威能。

到得正午時分,從山上道觀之中瀰漫出的清光已然覆蓋了整個蒙舍城,道場所在之處的百姓已經是人山人海,喧鬧不休,有的席地而坐,有的直直站著,更有的爬上了一旁的樹枝去,翹首以盼。南詔王一行也是早早來到了道場正中,在清光瀰漫之中,烏蠻大祭司和楊法律和尚都是臉色不是太好,卻是自身力量被天尊威能壓制了許多;鳳鸞更是臉色蒼白,雖是她一心向善,奈何修道時間還短,妖氣不曾根除,自是受到天尊威能的壓迫。

相比起這三位,望舒等人和一眾凡人卻是得了莫大的好處。眾人沐浴在清光之中,只覺得渾身輕鬆,神思靈動,心念又是平和。一時之間,原本嘈雜的道場之中漸漸安靜下來,眾人浮躁的心靈得到了撫慰,慢慢衝和淡定,安靜等待靈均老道來臨。

正午時分,道場中的清光一時強烈許多,連帶著天上的日頭也是明亮。眾人心神一震,只聽得遠方天空之中,縹縹緲緲傳來靈均老道的聲音道:“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

聲音越來越近,眾人抬頭開去,就見靈均老道從遠處踏空而來,一步一步踩在虛空之中,每一步落下,都有法理交織成金紋,隨生隨滅。最後一句話音落下,靈均老道也是堪堪站在了道場中央的蘆棚之上,朝著四周施禮,隨後緩緩坐下,開始講道。

眾人都被靈均老道的出場鎮住,心中俱是瀰漫起見了神仙的激動。只是靈均老道沒有給大家激動的時間,一落座便開始講述道家的各種傳說,又是說得活靈活現,吸引住眾人心神,教大家都無從分心思考其他,安靜傾聽。

老道的聲音不大,卻是藉著清光,清清楚楚地傳入了每一個人的耳中。就連城中忙於生計,無暇抽身前來的眾人,都是聽到了老道的聲音,心有所感。

望舒悄悄拉了拉嘉月的袖子,說道:“師妹,師父這一手可真不賴。嘿嘿,神仙下凡,踏虛而至,裝得一手好逼啊!”說話間,望舒眼中放光,似乎想到了將來自己講道之時,能有這等威風的出場,受到萬民敬仰,卻是越想越覺得歡喜。

嘉月聞言一笑,小聲答道:“什麼叫‘裝得一手好逼’?師弟你果然是長大了,這等隱秘之事都能懂得,還敢說出。不過你我修道之人,養氣存真,師弟還是應該愛惜自身才是。”說著,嘉月更是抬起袖子遮了嘴,咯咯直笑,看向望舒的眼神變得十分猥瑣曖昧。

大師兄則是眉頭一皺,低聲呵斥道:“噤聲!大道所在,不得妄言!”言語冷峻之中,神情也是無奈。

靈均老道此次所講的東西,並不是十分深刻飄渺,只是從道家各種神話傳說入手,講述各路神明解救百姓的種種事蹟,吸引著在座的尋常百姓傾聽,叫他們個個都是心馳神往,暗歎道家神仙眾多,又是慈悲心腸。

隨後,老道又是講解了《道德經》中的幾句經典語句,並對其加以闡述。其言語生動簡單,深入淺出,並不涉及一些太過形而上的東西,只是藉著經文,引導百姓們對“道”有一個理解,又是舉了許多生活中的例子,倒是十分有趣,不顯得枯燥。

不過一個時辰,靈均老道便也講道結束,起身朝著一眾百姓行禮道謝,眾人也是連忙起身,紛紛感謝。南詔王在一旁看著,只覺得原本隨性的一眾百姓,現下有了些許禮數規矩的意思,心中也是高興,知道這是百姓被開啟心智,開始追求道德禮數,卻是對南詔莫大的好事。

就在這時,一道人影從盛邏皮身後竄出,幾步便跑到了靈均老道面前,噗通一聲跪下,大聲喊道:“弟子皮羅閣,仰慕道德已久,請道長成全!”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