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迦摩尼佛祖顯化了真身在金沙江之上,望舒看得懵了,兩邊大營卻是亂成一片。無論是南詔也好,蠻族也罷,都是聽說過不少佛門故事。畢竟自佛門進入西南,已經有了數百年時間,比之道家長久許多,那南詔的國師已經是兩代僧人,信仰傳達之處,自是不同凡響。要不是因為佛門神祈不怎麼顯化神通,一眾僧人也都是清修為主,只怕靈均老道想要推廣道家信仰,遠沒有現在這般容易。

還在愣神的功夫,望舒面前的一片虛空便傳出了陣陣波動,又是浩大法力擴散開來,將他一時包裹其中。望舒自是感覺到靈均老道的氣息,知道是他要召自己迴轉山上,也不曾抵抗,只是又朝著已經空空如也的半懸空中看了一眼,便自顧上前一步,身形憑空消失,下一刻便出現在了巡山土主廟之中。

此時此刻,眾人都已經齊聚在了巡山土主廟之中,都是看著剛剛凝結而出的皮羅閣法理神像,見其栩栩如生模樣,又是維持了三十餘歲盛年光景,身著大氅,手持寶劍,頭戴金冠,也是威風凜凜,倒是與眾人印象之中相差不大。

靈均老道站在最前面,感受著法理神像上不斷傳來的絲絲波動,又是感覺到望舒已經迴轉,就在自己身後,倒也不轉身去看,只是輕嘆一聲:“唉!始終未盡全功,著實可惜!我等雖是修士,卻始終是血肉之軀,比不得諸天神佛,法理之身,竟是多年辛苦,只為他人作嫁衣裳,做了棋子罷了!”

委蛇也是神情凝重,卻是釋迦摩尼佛祖顯化金身的一瞬間,他便是清晰感受到了那股浩大不可匹敵的莫大意念,憑藉著兩千年的修為感知現場,也是被佛祖金身的宏偉浩大震懾得不能自已,若非這些年來他跟隨靈均老道修行道法,早年間也不曾作下太多惡事,反而積有功德,只怕這一時窺視之下,就要被無邊佛法鎮壓,也是叫他著實害怕。

聽聞靈均老道這般話語,委蛇也是輕聲道:“凡人始終不能與大能相比,道長還是少些掛懷為妙。畢竟我等辛苦輔佐皮羅閣這麼多年,又是把握天機,運轉天數,個中煩惱辛苦,不足為外人道,如今被佛祖一時顯化,佔了名分去,卻也是無可奈何之事。好在佛門慈悲,不曾徹底抹殺我等功績,一切‘現實’,都還‘存在’,分一杯羹去,也不算什麼。”

靈均老道微微點頭,只是臉上神情依舊不甚好看,繼續說道:“這莫大氣數,你我獨吞,自是不可能的。只是被人當作了棋子,心中始終有些不快,莫說還是凡俗,就是仙人,也還舍不去七情六慾。”

聽靈均老道和委蛇對話,眾人多少都是知道了剛才發生了什麼,卻是佛門一早將佛祖舍利安排在了皮羅閣身邊,靜候時機,一直隱忍到皮羅閣成就大業,壽終正寢,英靈封神之時,才表現出了舍利的厲害之處,一時引動佛祖金身降臨。神祈顯化,必然會影響百姓的心念,卻是在不知不覺之中,見皮羅閣的諸多成就與佛門聯絡了起來,叫他們得以分潤一份氣數,得了好處。

靈均老道十分開明,又是大方,修道多年,原不是小肚雞腸之人。自從他到了南詔,這麼多年以來,師徒幾人一直都是與其餘教派信仰和平相處,彼此促進,雖有爭鬥,卻也不曾傷及顏面,都是好生往來的。此刻的他,只不過是惱火自己把握天數,卻不能像那諸天神佛一般看遍過去未來,遠遠算計,數十年前就做下了佈置,卻是這麼多年,辛辛苦苦,到頭來還是比不過對方算計,心中多少有些不快罷了。

把握一國氣數,輔佐開國之君,開闢蠻荒之地,傳播道德信仰,所能帶來的氣數,實在是不可估量。若是這股氣數,被靈均老道一眾人全數得到,混元大羅那是奢望,立地飛昇卻是十拿九穩,省卻無數年的苦功不說,更是打破了數百年來無人飛昇之事,不單對於眾人,對整個中原道門,都是一個極好的訊息。

不過獨吞氣數,也是太過招搖,月盈則虧,倒也不是中庸之道。靈均老道也就嘴上說說,心裡到沒有多少隔閡,只從中吸取教訓,又是隱約有了莫大志向,暗道終有一日,自己定要擺脫棋子身份,不再為諸天大能所掌握,才是真實不虛的自由。

無論如何,如今皮羅閣凡人之身已死,這三十多年的安排準備,運籌帷幄,奔走辛苦,總算也是得了一個結果,卻是如今的南詔之地,比起靈均老道等人初來之時,已經有了巨大的改變,又是天數昭昭,氣數旺盛,一派興旺紅火模樣,眾人自然也是功不可沒。

站在歷任南詔詔主神像面前,靈均老道一時閉眼掐訣,口中喃喃誦唸道:“巍巍道德尊,功德已圓成。降身來接引,師寶自提攜。慈悲灑法水,用已洗沉迷,永度三清岸,常辭五濁泥。”

望舒等人聽聞,也知道此乃接引渡魂的咒語,非是正經經文,而是類似於祭祀言語一般的東西,靈均老道唸誦這等咒語,也是感念皮羅閣一生傳奇,如今終於封神,算是功德圓滿,以此咒文,安撫他心,同時也是一種希冀與祈求。

就在靈均老道唸誦咒文的時候,整個南詔境內的異象也是越來越明顯,一時又是在釋迦摩尼佛祖消失之後,天花天香天音又重新佔據了上風。而其中最為明顯的,當要數三清觀所在的這一整座山脈之上。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此刻的山脈之上,從山腳到山頂,從前山到後山,覆蓋幾十個山頭,都是天花亂墜,直如傾盆暴雨一般,幾乎每一朵花,每一株草,每一寸土地上,都有無語飄緲的天花落下。這些從虛空之中,以法理凝聚而成的天花,並不是中看不中用的幻想,而是真實不虛的法理顯化,擁有改易天地自然,賦予靈性,扭曲虛空,增進修為等等各種神異作用。

一時之間,在渺渺天音之中,整條山脈的空間處處扭曲,扭曲虛空之中便自然生出了遠勝外界十倍百倍的洞天福地,其中各種奇花異草,上界仙株虛空生成,更有諸多原本平平無奇的動物一時開竅得了靈智,脫胎換骨,鳥類化作仙鶴,蛇類化作蛟龍,一時盤踞其中,飛騰鳴叫,歡喜非常。

隨著越來越多的法理天花墜下,一片片彼此隔離的微笑虛空漸漸擴充套件相連,逐漸合併成一片偌大的虛空洞天,將整個三清觀周圍方圓數百裡都包括在了其中,形成了一片獨立與自然空間,又處處與自然空間融合歸一的洞天福地,便是靈均老道初時所言,要將此山化作道家另一處根基所在的真正意思。

洞天生成,自然也就有大量靈氣從虛無之中湧出,一時將其填滿,其中靈氣氤氳之處,甚至形成了靈泉噴湧,灌溉一方世界,卻是這等靈氣,凡人吸上一口,就能延年益壽,若是啜飲靈泉,直接就能打破壽元限制,超凡脫俗,個中玄妙,卻不是人間所有一切,所能相比。

天地如此異變,整條山脈都被雲霧包裹,山中一切生靈,卻絲毫沒有覺得動盪不安,只在潤物細無聲之中,細細體會著自身變化,又是眼見著周遭環境,一時改變,內心歡喜,隱隱知道這是數千年來最大的一次機緣,幾乎不下於委蛇得道之時,自是個個奮力神融天地,希望能從這等變化之中,參悟出些許至理出來,一時精進道行。

而巡山土主廟之中,引發這一切變化的靈均老道等人,更是得了莫大好處,卻是天花一時穿透屋頂,一朵朵聚合一處,直接凝聚成七顆圓潤飽滿,在虛空中滴溜溜亂轉的金丹出來,這七枚金丹,俱是半虛半實,由內到外,都是由一層層難以理解,蘊含無盡玄妙的文字收尾相連而成,又是其中六枚大些,一枚小些,無論大小,散發出來的無盡氣勢,都是鎮得殿中包括靈均老道和委蛇在內的眾人心神不穩,腳下虛浮,幾乎神魂都要被其吸走,一時也是叫人畏懼非常。

緊接著,就見這七枚金丹一時下降,一枚小的歸了文狸,六枚大的融入其餘眾人體內,一時與眾人體內的元神妖丹結合,將其改造,使得原本虛無縹緲的元神有了凝聚的實感,使得原本妖氣瀰漫的妖丹變得浩然正大,更是隨著法力運轉,抵達眾人周身四肢百脈,三庭七竅,改變著他們的肉身形態。

委蛇和鳳鸞原是蟒蛇和雉雞,雖有機緣,始終脫不了本相,多年來幾番行那假扮龍鳳之事,今日終於一朝心願得償,一個頭上鼓出肉包,孕育犄角,身上長出幾隻細小爪子,雖不成形,卻已經有了些許氣候;另一個更是直接脫去渾身羽毛,身形都被拉長些許,隨後重生出五彩羽毛加身,上面更是纏繞著一層淡淡的虛無火焰。

靈均老道原本已是百歲高齡,雖是天資過人,也是六七十歲才證得的長生,又是受歲月侵襲,肉身皮囊早就老朽不堪,這一下也是有了返老還童的徵召,卻是滿頭銀髮開始轉黑,一臉皺紋也消減下去不少,神采愈發清明,手足皮膚更是重歸白皙緊緻,遠遠看去,倒像是個四五十歲的中年人,不似先前那般老邁。

望舒等人則是一時掙脫了體內鎮壓元神的符篆,只覺得身子輕盈之中,元神也是愈發凝實,與那奇妙文字形成的虛無金丹合二為一,一時只覺得法力宛若源源不絕,感受周遭天地自認都明晰了許多,甚至有一種身融天地,虛空挪移的衝動,自是修為暴漲之下,省卻常人多年苦功,直接被法理引導,朝著最正確,最玄妙的境界大踏步而去。

眾人感受著自身變化,一時都是覺得驚喜不已,又是頗有收穫。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