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只需要觀察和充分分析,一個人大腦目前的狀況、形狀與神經元突觸的分佈情況,就可以確定他的人格、性情,以及他面對某些事情時,最可能做出的決定。

因為一切決定和行動,都建立在物質與肉體的基礎上,所以只要把握好環境這個控制變量,幾乎就可以將一個人的人格,看得一清二楚,抖得乾乾淨淨。

無論如何偽裝掩飾,無論怎樣學習效仿,大腦的物質結構在那裡,就沒有可以隱藏的秘密,甚至連“想要隱藏掩飾”這個念頭,都會被發現。

這樣的學科,被稱為人格分形解析,曾經中世紀時有一門偽科學叫顱相學,通過觀察顱骨形狀來推斷人的智商水平和大致性格,但那太過於粗糙和玄學了,沒有系統的嚴謹研究和科學證據。

而人格分形解析,確切的說是大腦分形觀察、解釋與分析學,則是一種在理念上與顱相學同源,可是科學嚴謹性上要高出無數次元的正經醫科分支。

它包含了大腦皮層的皺褶統計、分佈頻率、體積密度,神經元的排列拓撲圖形,突觸聯絡的數量和連結方式等等無數複雜的資料……最後得出一份綜合分析報告,來確定被測試者的智力、性格、習慣、處事方式,以及會做出各種行為的機率判斷。

這些看似複雜的被測專案,其實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對大腦外觀進行精確細緻檢測便可以得出結果,只是測量起來比較麻煩人力,卻並沒有什麼無法越過的科技門檻。

一份人腦分析報告的復雜程度,比一張詳盡的中國地圖,所包含的信息量還要翻倍,如果依靠人力引導測試的進行,很可能一整個團隊辛苦幾年,才只能拿出一份個人的大致完整報告。

起初,這還只是停留在實驗室中的企劃,但技術層面的問題,永遠不是大問題,一旦理論研究有所突破,配套技術的升級改造與完備,只需要一點點時間。

所以,隨著自動化技術的精研和發展,人腦分形分析實驗的門檻越來越低,需要額外花費的人力主導比例也不斷走低,終於到了某一天,只需要依靠機器自動檢測,就可以像給近視眼患者驗光一樣,用機器全面自動分析一個人的大腦結構。

而為了節省不必要的步驟和干擾,簡易化技術也誕生了,甚至不需要直接掃描完整的大腦,只需要透過抽血或者調取身體部分組織,得到充分基因樣本,就可以模擬其發育分化的大腦情況,從而得出一些簡單的結論。

比如——判斷一個人的善惡,和是否有犯罪可能。

那是那場末日之戰過去的十年後,巡邏的安防執行官,在外圍扇區發現了一具外觀慘烈的男屍。

本來,這其實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了,甚至可以說,這種不明原因的死亡,在這個世界上殘留的人類群體中,每天都在陰暗的角落中發生。

畢竟,這是被上天所遺棄的星球,被上帝所遺棄的人類——

在末日之戰結束後,所有殘留的倖存者們,無一例外都拋棄了原本的宗教信仰和傳統觀念,圍繞著那些唯一能給他們帶來繼續生存和延續機會的科學家,建立起了一個又一個的倖存者扇區,並且透過強硬而有效的手段,來維持這脆弱世界中僅存的秩序。

不能再讓無謂的紛爭爆發,埋下戰爭的種子,所以必須將一切不穩定因素,從源頭上就排除,一個很重要的途徑,就是先找出那些容易犯罪和與人產生嚴重矛盾的傢伙。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雖然科技發展在戰爭中有些停滯,但醫學領域這方面卻始終不曾落下,反而還藉著戰爭的由頭飛速發展,人們不斷在大腦分形上取得重要成就,甚至在還本質、更複雜的基因檢測層面上,也發現了所謂人性的惡之根源。

那些科學家們認為,大腦的物質結構分形,固然與後天成長環境有一定聯絡,但就像一顆蘋果的種子,不可能種出西瓜來一樣,很大程度上人類的善惡與性格,都是由基因層面所引導的大腦雛形,在出生前就決定好了。

一個天生容易為惡、寡廉鮮恥之人,他出生在一個滿是善良高尚之輩的環境中,在聖賢一般的教誨中長大,或許會暫時被早就接受的觀念所矇蔽,被習慣的行動模式所支配。

但只要一旦將其重新放回正常的社會人際中,他很快就會注意到,那些真正能引起內心共鳴的處世方式,很快就修改和重新構建兒時形成的世界觀,最後一步步走向基因早就決定的方向。

同理,一個天性善良的人,哪怕在汙濁自私的環境中成長,心中嚮往高尚與高潔的傾向,卻始終不會被徹底弄彎,一定的刺激就可以助其迅速調整。

於是,更可怕,也更直接和簡潔的結論誕生了。

所謂的善惡與性格,早在一個完整的人誕生之前,便已經有他的基因決定,就像是上天隨機投出的骰子,無關精神、意志和主觀能動性,只是一個無情卻有序的結果而已。

那麼,接下來發生的事,就更加理所應當了。

那些天生帶有惡意基因超過一定比例的人,或者大腦發育雛形中,隱藏著重大犯罪可能的人,都被執行官們用暴力手段,強制扭送到了外圍扇區。

這裡的物資更匱乏,現代化設施稀少,再加上因為靠近過去戰爭的殘骸遺蹟,所以環境也明顯更惡劣。

更何況,被送到這裡來的人,還都是有著明顯惡意天性的攜帶者,在惡劣的環境逼迫下,這裡就成為了充滿死亡、犯罪和廝殺的人間煉獄,一切卑劣和變態的罪行,在此處司空見慣,一個人的死亡,不過是呼吸一口帶著煙塵般的空氣,那樣平常的事。

但即便如此,眼前死者的死狀,也未免太過悽慘了些,甚至就連身經百戰的執行官們,都有些不由自主的反胃——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