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上的圖案順序,比起之前在一樓的狀況,又都逆時針行進了一格,現在的順序變為了:飛鳥、明月、繁花、蝴蝶、太陽和浮雲。

但還沒等古琳琳來得及細想,就聽到耳旁傳來一陣廣播聲,裡面是執行官的聲音:

“古琳琳,現在輪到你的回合,可以開始破解謎題了。”

與之同時,那六扇門上的圖案,便又再次閃動了一下,接著繼續逆時針轉動,順序化作了“月花蝶日雲鳥”這樣的排列。

看來,至少有一件事可以確定,那就是每過一回合,這六扇門上的圖案都會逆時針移動一格,剛才自己爬上二樓時,還屬於元筱雨的回合,所以和第一輪的圖案情況相比,只移動了一格。

而此刻,剛好切換到了自己的行動回合,所以這些圖案便又遵循這個規則,再度進行切換。

只是,這一次古琳琳注意到了,另一個有些異樣的現象。

那就是門上的這些圖案,比起最初進入塔中時,看到那明亮鮮豔的模樣,似乎都顯得萎蔫了不少。

例如太陽和月亮的圖案不再散發出柔和的光芒,蝴蝶和飛鳥也收起了翅膀,不再拍動,原本活靈活現、令人稱奇的雕紋,似乎變回了尋常的、沒有生命的普通裝飾。

她清晰的記得,在自己從一樓離開時,最後朝腳下回眸的時候,也看到一樓門上的圖案,同樣變得有些黯淡,那時她急於攀登,並沒有細看究竟,但現在卻發現,二樓竟也是這副樣子。

這之中又隱藏著什麼資訊麼?又或者,只是自己想太多而已,剛進塔時看到的那些豐富逼真的光彩特效,只是烘托氣氛,等比賽正式開始後就關掉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更重要的一點,就是圖案的逆時針旋轉,和它們的明滅變化之間,是否有什麼特殊的關係?

不過,現在經過的回合數還太少,能夠蒐集到用於參考的情報十分單一,暫時還沒法給出什麼像樣的猜測。

因此,古琳琳決定先將這疑惑放在一旁,扭頭看向頭頂那兩塊石板,繼續前進。

左邊的石板上,仍舊如同兩行現代詩一般寫著:

“永遠都在接近,永遠卻無法到來。【】”

它的下方是英語字母鍵盤,沒有切換拼音的選項,似乎是要直接輸入英語。

而右邊的石板上,文字則簡單許多:

“有口難言,揮手告別。【】【】”

這邊倒是可以輸入拼音來檢索漢字,而且有兩處空格,看來又是一道類似字謎的題目,前後兩個半句各自對應一個答案。

雖然題目內容不一樣,但形式上卻跟第一輪如出一轍,讓古琳琳心中不禁有些嘀咕,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巧合。

不過,這一次身旁沒有執行官的提醒,古琳琳不敢再額外浪費時間,先將注意力集中在了題目本身之上。

左邊那一題的答案,顯然是指某種抽象的概念,因為具體的實物,只要不斷接近,終究有可以觸碰和到達的時候,不至於用上“永遠”這樣的詞彙。

那麼,是怎樣的概念,才讓人永遠都在接近它,卻總是觸碰不到它呢?

這一刻,古琳琳的心中,忽然閃過了“希望”這兩個字。

那名為“希望”的東西,在遙不可及的遠方,閃耀著微弱的光芒,讓匍匐於黑暗之中的人不斷前行,卻最終在可望不可即中,沉淪到疲憊和絕望的泥潭中,就像是當初的自己……

不對……自己怎麼這麼多愁善感了!

古琳琳不禁暗自在心中罵道,都什麼時候了,還有這麼軟弱的想法。

而且,“希望”這個答案也並不正確,因為題面中說“永遠都在接近”,但世界上有些人,顯然是在不幸和絕望深淵中越陷越深的。

所以同理,類似於“真理”、“本質”這樣的答案,雖然乍一看好像說得通,但其實都只能符合後半句的描述,而無法完全契合前半句,因為世界上有的是人與其背道而馳。

一定有某種概念,有著這樣一種讓所有人都向其前進的普世性,正常情況下所有人都會不斷的接近它,卻沒有一個人可以到達它,那才是真正的正確答案。

所以,應該把思考重心,放在前半句,而不是後半句上。

就在這時,古琳琳忽然想到,後半句其實也可以有兩種解釋:一是這種概念太過極端,本就到達不了,二是它本身就在移動和遠離,你靠近一點,它便遠去一些。

再結合前半句的提示,答案幾乎就要呼之欲出了——

“是【明天】,所有的人都在不斷接近,卻永遠不可能真正到達。”古琳琳若有所思的說道,“因為,一旦到達了‘明天’,‘明天’就會變成‘今天’,新的‘明天’仍舊還在不遠的未來。”

沒錯,這就是她所能想到的,最完美的答案,由於時間的單向流動性,所以每個人都在接近明天,但由於明天這個概念的特殊性,它永遠都處在可遠觀而無法伸手觸控的前方。

把明天翻譯成英文單詞,就是tommorow吧,只要輸入這個的話,這塊石板就會開啟了。

不過,似乎還有些時間,古琳琳有些不死心的望向右邊另一塊石板。

這上面的問題,自己能破解麼?

她下意識的感覺,想要贏得這場比賽,並不是一味的挑選自己會解答的題目,簡單的不斷前進就可以了。

兩塊石板的佈置,兩種不同的答案,這些看似無意的設定之中,或許藏有什麼關鍵的提示。

也就是,自己因為率先一輪行動,而錯過的執行官給予元筱雨的提示。

好在,右邊石板上的題,這一次倒是反而簡單了不少。

“有口難言,揮手而去。”古琳琳一眼就看出了後半句的謎底,是一個“軍”字。

這又是一道只需專注文字的表面結構,就可以破解的字謎,“揮”字去掉一個提手旁,不就是“軍”字麼,可以說很容易破解了。

不過,前半句就稍微有些難解了,因為它雖然似乎也是要靠拆字法來破解,但並不像後半句那樣,是透過減少筆劃來達成目的,從而使得玩家一目瞭然,從“揮”字直接入手。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