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

正當人們懷疑是不是看花眼的時候,荒山上層浮空飛了起來,就是巨劍斬過的那一層,證明就是那留下的地面,光滑如未打磨的銅鏡。

“聚!凝!”

荒山上層隨聲而縮,方圓七八裡,薄處數尺,厚處十數丈,重達上萬億斤(數十億噸)的土石逐漸凝聚,形成一座巨大的石質院子。

……

院呈九宮,中心大殿宏偉高大,殿基二丈,四面有臺階各18層,殿頂離殿腳足有十丈高。

前庭是大廣場,坊門高九丈,兩柱粗三尺,廣場上立了36根方柱,上面畫好了格子,為將來的除魔衛道英靈碑。

左前院右前院皆為宿舍,男弟子左,女弟子右,左右各有六排120間大通鋪,外加廚房飯廳倉庫茅廁。

中左中右是弟子精舍,兩層的小樓獨院各12個,供輔助管理青城下院的優秀弟子使用。

後院是教習宿舍,四個大院子,掌教,書塔長老,丹房長老,器房長老。

左後院右後院都是教導院,都有書塔與煉房,既是以防毀壞,也是男女避嫌。

……

院子落在山頂,青城下院就算是有了。

人們的心也跟著落下了,一直張著的嘴巴,也合上了。

但心中卻一遍遍回憶那一劍斬山的那一霎那,那種傲視蒼穹,劍斬山嶽的氣勢,令人深深的戰慄,令人無限嚮往。

山崎沒露面,放大了聲音訓示。

“這就是你們以後的宗門,掌教與長老們都要修煉,無事時一般每七天開課一次,進行答疑,對於大家都有疑問的方面,才會開講。”

“你們主要是自行學習修煉,自行看書領悟道,自行抱團辯論討論。”

“在這裡,你們要自己動手,掃地挑水燒飯洗茅廁,你們可以讓僕人上山幫忙,但僕人不準在院中過夜。”

“允許你們下山,你們可以回家修行,但是要記住兩點,一是法不可外傳,二是不可為惡。”

“若是想渡什麼人,要麼等你成就元神,自己去渡,要麼去行善積功,獲取名額。”

“不要以為做了什麼,宗門會不知道,以你們的修為,長老只要掐指一算,就什麼都知道了。”

“宗門不會輕易殺了你們,但宗門的懲罰,會讓你們比死還痛苦,比如把你們變成一隻豬。”

弟子們聽得臉色發白,若是之前他們可能還不會相信,現在卻是堅信不移。

……

青城的大動作,各方高人就算沒看到,也推算到了。

驚異於青城的實力,就連峨嵋也決定了,暫時放棄為朱梅討因果。

實際上,各方都以為那斬山飛土,凝山聚院是事先安置了陣法進行取巧,並不知道山黛是純用力量做到的。

這差別是一與無窮的距離,陣法是一,陣法可以把切下來的山頭作為一體,託舉就託一個。

而若沒有陣法,那託舉的就是整個方圓七八裡的山頭所在空間區域,每一分的地方都在力量的籠罩下。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更別提凝聚一個院子了,那力量所及的地方就更廣大了。

……

青城劍宗的弟子們在山上的青城下院住下了,諸芳露郡主的隨從們巴巴趕來供應物資。

山腳下,很快來了大群人馬,開荒建鎮,為主子修仙提供高質量的後勤保障。

吃人嘴軟,拿人手短。

在弟子們的共舉下,諸郡主成為首位精英弟子,入住精舍獨院。

……

山崎沒管他們,這事情在所難免,早在預料中。

修道大派與朝廷之間的紐帶已經建立了,諸芳露能不能成就元神,皆無所謂,她的任務已經完成了。

青城下院的建立,就是把修道凡俗化。

讓人們知道,大部分仙人跟人一樣,他們看到的仙人,只是力量高強的人。

這些仙人一樣有喜怒哀怨,一樣有善有惡有無私有自私。

由此,慢慢把仙道功法傳開,尤其是《一元清微顯幽心經》。

最終配合朝廷,把門派納入管制中,至少可以制約。

就像凡界,無論江湖上的門派多強,都只能老老實實的遵守朝廷律法。

邪魔惡人只能躲著,被正道追殺。

而不是如地界此時一般,邪魔惡人可以逍遙的坐等應劫,期間仍然能毫無顧忌的為禍一方。

這是山崎最看不慣的地方,最想改變的地方。

山崎所做的一切,可以說就是以此為最終目標,結果卻惹來因果,全是麻煩。

而地界的局勢,看似欣欣向榮,峨嵋即將橫掃天下邪魔。

但其實更加糟糕,因為若正邪失衡,正道越來越多,沒了外敵,肯定會出現內鬥,也就是道佛之間的教派之爭。

這還算好的,飛昇的仙佛越來越多,那麼地界靈氣就會越來越少——都帶上天了。

這是山崎卸了皇帝任期才發現的,人丁旺了,他的因果卻多了。

而等地界靈氣變少,因果報應,先遭遇的自然不會是修士,會是普通人。

一個修士活著,就得死很多人,甚至於一個高手活一天,就得死幾十人才能讓靈氣平衡。

最終,人是不會死光,但地界會變成凡界。

其中的無邊因果,恐怕得由峨嵋,由道教擔著。

個中具體緣由還不得知,但會坑道教的,自然是佛門了,為的就是將來正道內鬥,道佛之間的教派之爭。

按山崎猜想,這一局是佛門設下的,也許策劃了幾千年。

從大老爺與長眉接觸,不,應該在那之前,然後正好成全了長眉。

這些天賦異稟的棋子,想來就是從各個凡界找來的功德之子。

凡界各域,每360年至540年一劫,能得大功德並擺脫因果的人,若不是運氣極好,想來至少也得有三五十歲,恐怕都不是童身。

來了就安排他們修行,等有了元神就安排他們轉世,順便洗去他們對凡界的記憶,讓他們融入地界,慢慢渡他們飛昇。

他們是成佛成仙了,但他們已經不是他們自己了,天界尤其是佛門要的是他們的人,不要他們的過去。

這登仙門事情,搞不好就是佛門提議的,打著善有善報之類的旗幟,度功德之子上天。

道門想必沒發表意見,天庭也就同意了。

二老爺的闡教管天庭,三老爺的截教名義上是協助,都有事做,於是就交給了大老爺。

八仙,恐怕就是八景宮特意找來幹事的弟子。

……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