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孫四娘就在長孫皇后的身邊,因為程懷亮當著,所以外面的人根本看不見,長孫四娘輕聲提醒,“你先現在是孔穎達的師弟,也是孔聖後人,好好說,說給外面的孔聖門人聽聽,這是你在孔門立威的最佳時機……”

程懷亮微微一皺眉,但隨即對著長孫四娘點點頭,給予長孫四娘一個堅定的眼神。

“娘娘,臣是響起當年無意中去過一次岳陽樓,和公主殿下吃肉的時候有感而發……”程懷亮說的很大聲,生怕外面的人聽不見一樣。

孔穎達聽聞程懷亮又要作賦,急忙靠近書店的門口,一百孔聖門人也是一樣看向書店,這個孔聖門人來路不正,而且在長安城內簡直是惡貫滿盈,他們很難想象,這樣一個人怎麼會成為他們的同道中人?

這些孔聖子弟,也想要驗證一下程懷亮的真正實力……至於謙遜書院的學子們更是把期待的目光對準了程懷亮……程懷亮大才,謙遜書院的人都知道……可偏偏別人不知道……這一直都是謙遜書院學子的一塊心病……

在其他牛人看來,去謙遜書院讀書,就是玩物喪志去了……還是一點都不風雅的玩物喪志,說好聽的是學習,其實骨子裡和去種地有什麼區別?

謙遜書院的學子們,心裡也窩著一把火,一次說你行,兩次說你也行,可次次都說,就算是佛也有火啊……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皇后娘娘、長孫姨娘,那懷亮就獻醜了……”

程懷亮說完,小胖丫跳下長孫皇后的懷抱,興高采烈的站在椅子上,親自為自己的未來姐夫研磨……

“貞觀八年秋,政通人和,國運昌盛。憶岳陽樓有感,晉陽公主殿下研其磨,清河縣公執其筆,書詩賦與紙上,以作記之!

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遷客騷人,多會於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若夫淫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曜,山嶽潛形;商旅不行,檣傾楫摧;薄暮冥冥,虎嘯猿啼。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鬱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程懷亮寫完,長孫皇后一個眼神,長孫四娘找來孔穎達,“孔大人,這裡最有話語權的就是您了,您乃當世大儒,懷亮又是您的小師弟,敢請孔大人過目……”

孔穎達接過宣紙,臉色一下子變得激動起來,就連呼吸也像是錯亂了一樣,先別說內容,就是上面這一手不知名的字型,就足以堪稱一絕了……

龍騰虎躍,氣勢如奔水,連綿不絕,一氣呵成。

那張宣紙,就好像是一篇廣闊的寰宇,程懷亮直抒胸臆縱橫馳騁,簡直就是寫出來銀河落九天的恢弘氣勢……

那怪斐俊非要找程懷亮給斐家祠堂寫一篇碑文……

心裡雖然佩服的五體投地,可在看向內容的時候,孔穎達再次震驚了……

看了看門外的孔聖門人,看了看那些翹首以待的學子,孔穎達來到門口,清了清嗓子,洋洋灑灑,有節奏帶感覺的把這篇賦給讀了出來。

尤其是,最後一段,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擇憂其君……進亦憂退已憂……

孔穎達念的那叫一個聲淚俱下,激動的雙手和聲音都在顫抖……

聲音落下帷幕,在場的孔聖門人以及書院的學子們,都沉醉在這篇賦裡面,仔仔細細的回味著……

“師叔祖,請受學生們一拜……”

一百孔聖門人率先清醒過來,主動的站在書院的門口外面,對著程懷亮深施一禮。在裡面走出來一名學子,“師叔祖,我代表一百文士給師叔祖道歉。,我們最初瞧不起您,都認為您沒有真才實學,都認為您不配進入孔聖門下,更不配做我們的師叔祖……現在,我們發現我們錯了……”

說完,此人把手中的論語放進懷裡,“師叔祖,我們一直在追求的就是孔聖之學,把孔聖之學研究的無比複雜,今日有幸得師叔祖至理名言,讓學生們茅塞頓開,其實學生們一直追求的,不正是師叔祖您說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嗎?學生們受教了……”

“謝師叔祖名言指點……”一百文士再次施禮,聲音幾乎響徹整個長安城。

長孫皇后和長孫四娘相互對望一眼,程懷亮這犢子還是很明白事理的,知道應該把兕子的名字寫進賦裡面,那麼,以後小胖丫想要入空門就方便多了……這一百文士要是把這篇賦給宣揚出去,那麼,不出七天,幾乎就天下文士盡知了……

晉陽公主和程懷亮的名字將會響徹整個大唐,如果小兕子做的事情要是得到孔聖門人的支援……那麼,明槍暗箭什麼的……都不足為據了……

講道理,噴人這種事,氏族門閥真心不是孔門士族的對手……

“師弟,師兄受教了……這篇賦師兄想把它……”孔穎達有些尷尬,“師兄想把這篇賦請進孔家祠堂,還望師弟同意……”

啥?請進孔家祠堂?那不就是代表程懷亮的這篇賦已經成為孔門日後流傳的必要行為準則了嗎?

長孫四娘和長孫皇后都沒想到,一篇賦居然能起到如此轟動的效果……

程懷亮有些不知羞恥的撓撓頭,絲毫沒覺得自己剽竊是一件很難為情的事情,“師兄,我也是孔門之學子,師兄想怎麼做就怎麼做,師弟一百個贊成……”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