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是如此,邱氏也曉得,大嫂的心是個好的。

雖說她丈夫如今能做到吏部左侍郎這個實權肥缺,其中不乏有丈夫自已的努力上進,也有公爹這戶部尚書的相助,可到底吏部不比其他五部,吏部是六部之首,直接被永安帝捏在手心裡。

除了吏部尚書位,著緊便要數吏部左右侍郎位了。

連丈夫私下都同她說,當初若非有大嫂在永安帝跟前為丈夫說幾句話,別說數年便爬上吏部左侍郎這位置,便是要在吏部站穩腳跟,都極其不易。

正想著,屋外傳來大丫寰仿冬的問候聲,似是她的長子來了。

夜瑞等仿冬替他掀起簾子,便大步跨過門檻,風風火火地進屋,直奔邱氏躺臥的南窗前,頗失了平日裡的沉穩。

邱氏見他如此,不禁先夜瑞出聲,急急問道:

“這是怎麼了?瑞哥兒?”

夜瑞禮過坐到榻上,指著榻几上的半碗紅糖薑湯問邱氏:

“母親,這可是大姐姐著人送來的?”

邱氏以為是什麼大事兒,當下大松,嗔怪道:

“你啊,就為這事兒,何需值得這般匆忙跑來!”

夜瑞眸子微垂,直落在榻幾半碗紅糖薑湯面上,與邱氏道:

“自大伯母薨了,大姐姐每日裡哭個不停,近時不哭了,卻是整日地做噩夢,也不知是不是魘著了,她送來的東西,母親可不能隨便吃!”

真是鄭重又鄭重,夜瑞把不能隨便吃五字咬得尤為重。

夜十一送半碗紅糖薑湯來,原本也就不是送來喝的,是給她看的,但邱氏覺得夜瑞年紀小,此又是內宅之事,便不想多言,只敷衍地應了聲好。

夜瑞同邱氏還未說上幾句話,伴著仿冬問候及簾子猛地一掀的聲音,夜祥跨進屋裡,像陣風似地跑到邱氏跟前,一把撲進邱氏懷裡,仰著小腦袋關切:

“母親!母親你可好些了?”

邱氏將夜祥抱了個滿懷,被倆兒子暖得滿面春風:

“好些了。”

夜瑞也想被母親抱在懷裡,可他自恃是長子,不能像他弟那樣不懂事,逐提點他弟道:

“好了,母親尚在病中,哪裡受得了你這般折騰,還不快鬆開,讓母親躺下,好好歇著。”

夜祥不服氣,不是不服氣這會兒他哥提點他的問題,而是不服氣他哥總是當面一套背後又一套,尤其今早請安他哥還那樣對待大姐姐,真是越想越氣。

邱氏躺臥下後,見次子氣嘟嘟的模樣,不禁打趣道:

“祥哥兒這是怎麼了?誰能把咱家的祥少爺氣成這般?”

夜瑞也發現他弟對他似是心有不滿,突然福靈心至想到什麼,正想開口拉著夜祥一起告退,沒想夜祥嘴特快: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母親,你不知道,哥哥對大姐姐總是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的,看得我氣死啦!”

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的?

邱氏狐疑地看向長子:“瑞哥兒?”

夜瑞沒想承認:“沒有的事兒,祥弟胡說的!”

“你才胡說呢!”不實話實說還倒打一靶,夜祥真真氣壞了,立刻對邱氏數落起他哥的惡行:“上回不是說釵表姐要來麼,結果大姐姐不同意,祖父順著大姐姐的意,釵表姐就沒來成,這不哥哥就記恨上大姐姐啦!”

夜瑞被親弟數落得臉色一白,再看向母親,已然是連看都不敢看了。

母親總讓他們兄弟倆好好跟大姐姐親近,要好好待大姐姐,他在母親跟前應了,可沒做到,是他的錯,本想瞞著,可他料想不到他弟會忽然告起狀來!

邱氏見狀,再加深問了幾句,便得知來朧去脈,連今早到松椿院向夜太太請安的過程,她都知個一清二楚,末了讓夜瑞跪下,寒臉道:

“我倒是不知道,你自已正經的表妹不去親近,反倒惦記起那勞什子的釵表妹來!”

夜瑞端端正正跪著,小腦袋不敢抬,嘴裡卻忍不住小聲辨解了句:

“母親,祖母是釵表妹嫡親的姨祖母,祖母也說,待釵表妹來了,往後我們便是表親了……”

“表親?”邱氏冷笑,“別說那八杆子打不著的表親,就是你正經的表妹,也越不過你大姐姐去!”

到了松椿院內書房,李忠早守在屋外廊下左側,見到夜十一連忙見禮,見完禮打起簾子,侍候夜十一進屋,阿蒼便跟著守在廊下,就站在另一邊。

內書房不比外書房講究氣派,只講究個舒適,連外書房都有個雅稱,叫瀚齋,內書房則無,據靜國公自個說,既是內,並非外,也就不必搞那麼多外在的東西,順眼舒適最是要緊。

於是內書房不僅沒個雅稱,連屋裡擺設也是一切從簡,雖是從簡,但大至雕花楠木案,小到筆架筆洗硯臺,卻都古樸大方,價值不菲,這便是世襲罔替的公府底蘊了。

再怎麼不講究不氣派,細處仍處處彰顯貴氣。

夜十一見禮後,與靜國公同在扶手椅坐下,中間只隔一張桌几,桌面是兩盞茶,正熱氣騰騰,如漫煙雲。

進來時,她祖父便在自斟自飲,初見之桌面擺著的是整套的酒具,她便以為是酒,走近了看清黃澄澄的液體飄出來的不過是茶香,方知是茶。

這會兒坐下端起抿了一口茶,夜十一盯著問:

“祖父吃茶,何以用到酒盞?”

靜國公素來對夜十一這長孫女頗為偏愛,從前是因著她母親是葭寧長公主,現如今則因著她舅舅乃當今永安帝。

他一生都在追逐名利,亦為名利所驅使,若只僅圖個富貴,他生而襲爵,已是富貴至極,榮華一生,倘非如此,如今他也不會官居一部尚書,掌的還是國之命脈的戶部。

長孫女聰慧,四歲便見端倪,他心甚喜,如今長媳早薨,已是六歲的長孫女更見天姿,他心更喜。

如今聽夜十一這般問他,靜國公只一笑,未答,便靜靜地看著夜十一。

這酒盞本該盛酒,卻用來裝茶,表是酒,裡非矣,靜國公卻這樣光明正大地做給夜十一看,正所謂正大光明行表裡詭事。

她問,祖父不說,只是笑看著她,這擺明了是祖父想考校於她,也是拐著彎想向她表明一二。

夜十一道:“祖父是想同孫女兒說,祖母非林公之流,祖母無心之失,真乃無心,這點孫女兒原本就曉得,祖父無需特意喚孫女兒過來,只為說明這一點。”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