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花洛》剛開始看,可能給人武俠的感覺,並不像是仙俠,這也可以理解,因為最開始我寫這本書的書名叫《遊龍鳳舞》。

本來是想寫武俠,但武俠如今並不賣座,所以經過慎重思考後決定改寫仙俠。

我在寫作之初就借鑑了《冰與火之歌》的作者喬治馬丁“慎用魔法”的理念,儘可能呈現出奇幻的場景,但不氾濫使用,而是一點一點呈現出來。

所以,在作品之初我就設立了要成為神仙並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

自姜子牙封神榜之後,仙班已滿,各司其職,所以對封神或者成仙就漠不關心了。

在我的這個小說的體系裡,要成為神仙並不是僅僅自己修仙就可以成的,而是成千上萬的修仙者不斷修仙,做好成仙的準備。

最終要成仙還得靠“提拔”,或者“仙緣”的契機才能真正成仙,否則難成。

《神花洛》的是由三大線索組成。

一條明線就是《星雲先書》,兩條暗線,賣個包袱,先不說。

線索我就點到為止,具體每一條線索下的交織,故事的發展還需要讀者自己挖掘。

情節充滿了曲折,也有反轉,苦情,恩怨,情愛等等。

當然也有很多恢弘的場面和厲害的神功,以及四個主人公的修仙歷程。

我之前也寫了一篇番外篇,講的是《俠盟初始》。

便是對於“武俠”的初心,也是“仙俠”的初心。

總歸還是落在“俠”上,繼承了“墨俠”“任俠”的大義。

《神花洛》最終要呈現的是“俠義”的價值觀,也是對階級,階層的抨擊,有一種“普世”“大愛”的情懷在裡面。

整個故事框架已經完整,在這個框架之上有很大的創作空間。

所以我在開始也有姜子牙關於《星雲圖》的鋪墊,讓整個作品的縱深更長,更有立體感和厚重感,未來會講到《星雲圖》所代表的含義。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神花洛》整部作品所代表的不僅是“俠義”“正義”,也是對金庸,古龍等前輩武俠小說的致敬,是對中國傳統神話故事的繼承和發揚。

以前也有很多優秀的仙俠故事出現,比如《誅仙》,《仙劍奇俠傳》,《蜀山劍俠》等等。

我也想嘗試,盡自己一點筆力,向眾多前輩致敬。

我也試著將講“武俠”和“神話”有機地結合在一起。

寫出一本有生命力,有東方神話魅力,繼承傳統文化精神內涵的作品。

為傳統文化的繼承發揚添磚加瓦。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