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菩薩,畫冊上是一個極為豔麗絕美的男子,用青色絲帶邦奇的髮辮隨意垂放著,隨風而起,衣袍敞開,露出六塊腹肌,條理分明,紅色的紗衣半遮住胯下,但隱約之間撩起無限風情。

此人容貌當可用“國色天香”四個字來形容,無論男女見了,都會臉紅耳赤並且想著收入囊中。

高照容當真的不知道高肇到底從哪裡找來這樣的人,而且名字也頗有幾分奇怪,高菩薩。

菩薩?呵呵,這年代還有什麼菩薩?

高照容將冊子合上,想想,為了保險起見,還是又將冊子放到火爐中燒掉。

只要簡單地配合高肇,將此人混入太監行列當中,引入宮中即可。

自從慶功宴的御酒事情發生之後,馮妙蓮更加小心地操勞馮太後的壽宴事宜,江沾和馮誕也極為配合,出入內宮也逐漸頻繁。

馮誕已經和拓跋恪見過幾次面,心中對這個侄子喜歡得不得了,每當進平城宮的時候,總會捎一些好吃的好玩的進宮裡。

馮熙也入宮來過,和馮妙蓮見面,也見一見小皇子拓跋恪,或是叮囑幾句,但偶爾也有感慨長嘆的時候,道的是自己膝下已經子女無多,但願人長久。

馮妙蓮心中知道他的感慨,他想的是馮妙蓮不要和馮妙清再做爭鬥,免得傷的是父母心,但,她不鬥,馮妙清卻想著要她死啊!

日子很快就過了,轉眼就到了九月。

秋高氣爽,百姓安居樂業,平城內外一片和氣。

但隱隱間,馮妙蓮總感覺眼前的宮廷帷幔會突然變成一團大火,然後將自己和小皇子吞沒!

危急仍在!

馮太後壽辰到了,宮廷宴會設在太和殿外殿,為慶賀馮太後壽辰以及改革政績現有的成效,拓跋宏大擺宴席,恭賀馮太後。

臣服於北魏的諸多小國或者部落都前來進貢祝壽,更奉上名貴禮物以及表明心跡臣服北魏百年,共同發展。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高車部落首領阿伏至羅親自率領使者團來到平城,親自給馮太後祝壽。

馮太後身穿太后禮服,頭頂太后鳳冠,盡顯身份,極為華貴,坐在帝君拓跋宏的右側,位子因為放了墊子的關係,竟然比拓跋宏的還要高,可見地位。

拓跋宏也從未計較過這樣的問題,而且他也知道,但,他始終尊敬著這樣一個撫育自己、教養自己的皇祖母。

他始終感恩,也格外孝敬。

皇后馮妙清坐在拓跋宏的另外一側,鳳冠皇后官服加身,穿戴全都是純金打造的首飾,也極為美麗動人。

再依次席上的,是馮妙蓮,對比皇后馮妙清,馮妙蓮身段行頭差一截,只穿淺金色右昭儀服飾,金簪一支,玉鐲兩個,還有一些不值錢的珠花簪子,便無其他。

拓跋宏尊奉馮太後意思,後宮費用從簡,各宮自然按照品級來給予俸銀,馮妙蓮的這身行頭自然比不得皇后馮妙清。

其餘能夠入座的嬪妃如鄭充華、李長華,自然也是比較簡單,佩戴銀簪,其他還需要佩戴則是以珠花代替。

能夠出席這壽宴的,也就是這幾個有點聲望的嬪妃了,剩下的,只能在後宮內院中祝福,並且明日更賣力請安和送壽禮等等。

酒宴上,文武百官以及各國使者紛紛祝賀馮太後“福如東海,壽比南山”。

一同恭賀之後,各國開始送上各自的特產壽禮,繼續恭賀馮太後。

輪到阿伏至羅的時候,阿伏至羅從席上起身,威武高大的身材就已經令在場的不少人望而生畏。

馮妙蓮更是蹙眉地看著他,這個傢伙,真的是給馮太後祝壽來的?不會給她添亂吧?

應該不會,他自從進了這個殿裡來,也沒有掃過她一眼——好自作多情,原本就是想著他這般對自己就宛若陌生人一般就好。

往日的情義,已經擺在心底裡了。

阿伏至羅箭步上前,挺拔的身軀站在庭前,他上前,對著高座上的馮太後和拓跋宏恭敬行禮,“臣阿伏至羅拜見太后娘娘,皇上,恭祝太后娘娘福如東海,壽比南山!祝賀大魏千秋萬代!”

周圍的人都點點頭,都覺得這蠻子也會說點好詞好句。

馮妙蓮看著阿伏至羅偉岸的後背,心中不知怎麼的竟然有著寬慰,她抬眸,看向馮太後和拓跋宏。

馮太後笑容可掬,顯然心情很不錯,她輕輕擺手,“國王的心意,哀家就收下了。”

拓跋宏儘管臉上有著幾分嚴肅,但也朝著阿伏至羅點了下頭,示意友好。

阿伏至羅再次一禮,道,“此番前來,必然不少得送上些壽禮,希望太后娘娘笑納。”他說著,側身。

側身的那一刻,正好是馮妙蓮坐席的方向,他的嘴角微微一咧,眼神已經看向門口,人也走到一旁。

使者尾圖一手捧著一個銀盤,然後上前來,銀盤上用紅色的帕子蓋著,倒也弄出幾分神秘感來。

但是這銀盤,比大魏的銀盤大多了。

這就引起眾人的好奇心。

眾人十分期待,紛紛翹首看著。

尾圖一已經走到阿伏至羅的面前,點頭一禮之後,再到了馮太後和拓跋宏的面前,再行禮,單膝跪下,將手中的銀盤托起舉高。

馮太後和拓跋宏等人都看著,馮太後笑著問道,“不知那是什麼?”

“請看。”阿伏至羅一禮,到了一旁將尾圖一捧著的銀盤上的紅色絲帕給一扯。

頓時,一把金色匕首亮了出來,還有一支純金打造的羽箭。

當即有的大臣已經站了起來,十分警惕,最怕阿伏至羅突然拿起匕首然後對馮太後和拓跋宏行不軌之事。

但,想想,阿伏至羅又怎麼會做這樣的事情?遂,又趕緊灰溜溜地坐下。

想自然是這樣想,但始終對阿伏至羅的用意不明。

拓跋宏卻已經猜到了他的用意。

“當初進城,臣送上羽箭作為友好臣服之物,今日,也依然。”阿伏至羅說道,聲音鏗鏘有力,渾厚好聽,他看向馮太後,“至於金匕首,臣十分佩服太后,因此送上引以為傲的寶物。”

“國王真是有心人,哀家甚喜。”馮太後點了點頭,十分欣慰地看著他。

趙繼虎上前將禮物捧到一邊。

“國王請坐。”馮太後也是別人敬她一尺她敬人一丈的,對於阿伏至羅送來的禮物,雖然不適合她,但是卻對兩國很有意義。

阿伏至羅行禮,然後回到自己的席上,尾圖一跟在他的身後。

拓跋宏看向阿伏至羅,阿伏至羅手中端著酒杯,剛想飲下,但,隨即地也抬眸,看向拓跋宏。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