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金花高興的就跟年輕了好幾歲一樣,臉上一直帶著笑容。

而馮白荷一家請了村長,還請了馮家和白家的兩位老人來做見證。

因為馮老栓一家人自己心虛,所以這幾天一直都躲在家裡不敢出來。所以根本就不知道馮白桃一家已經把自己給過繼出來去。

說是過繼儀式,其實就是一個改口的儀式。

先是請村長幫忙把戶籍上面的資訊給改了,然後再從馮家的族譜裡面把他們一家給遷出來。

這些東西都用不著馮老栓。

這就是住在村子裡,有德高望重的老人的好處。

馮家的族譜在馮家年紀最大的老人家手裡,按照輩分,就連馮樹根都要管他叫做曾祖父,這在古代已經算是長壽了。

他頭髮全花白了,臉上長滿了皺紋。據說已經快七十歲了,但是精神依然十分的抖擻。

聽說馮樹根一家要遷出馮家之後,他沉默了片刻,也沒有不同意。

只是問了一些問題之後就說道:“我知道你那麼多年受了委屈,你爹孃沒有盡到做爹孃的一個責任,當初分家的時候也對你們十分不公平。”

“但是那些田地都是我馮家的,所以我們想花點錢把這些地給買回來,收回族裡。”

馮樹根夫婦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馮白桃倒是不知道還有這種說法。不過既然決定要不姓馮了,那麼那些田地收回去就收回去吧。

免得老宅那些人找麻煩。

反正馮白桃現在自己有錢。

雖然說這個東西原本就是她爹該得,但是族裡的長輩也沒有直接說要回去也算是客氣了。

最後以一畝田地平均四兩銀子的價格買了回去。

馮樹根分家的時候一共就分到四畝地,兩畝最貧瘠的良田,還有最荒蕪的兩畝山地。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一共賣了十六兩銀子。

交了地契之後,馮家的長輩就從族譜裡面把馮樹根一家的名字全部都劃去了。

其實能夠上族譜的也就只有馮樹根,周氏,馮建林而已。

未出嫁的女兒是不能上孃家的族譜的,而是等出嫁之後寫到婆家去。但是也沒有名字,就比如馮白桃就是一個“馮氏”。

然後相比較而言,白家的長輩就對他們更加的和顏悅色。

畢竟哪怕是過繼,只要過了門,那就是認祖歸宗了,是自家人了,以後也要自稱姓白了。

等那邊勾了之後,白家很快就給寫了上去。

名字全部都改了。馮樹根改成白樹根,馮周氏改成了白周氏。馮建木則改成了白建木。

順便也把馮安康改成了宋安康。馮白桃和馮白杏也給自己把馮字去掉了。

白杏這個丫頭好像是去掉了馮這個字就松了一口氣似的。

不過在戶籍登記那邊,白桃就直接變成了宋白氏了。

白杏還沒有出嫁,戶籍那邊暫時還是掛在孃家。

一切手續辦完之後就是改口了,白樹根和周氏一句娘,把馮金花直接給喊哭了。

“還愣著幹啥?還不快叫奶啊?”白桃說道,白杏和白建木立即就說道:“奶奶!”

“奶奶!”白桃也喊道。

馮金花是真的高興,她還以為這輩子自己都會對不住白家,卻沒有想到到了這個歲數了,有了兒子了。

白家總算是後繼有人了。

等趕明兒她要去告訴自己的三個女兒,讓她們也回來見見兄弟一家子。也算是正式認親。

雖然說大家原本都是表親,但是現在不一樣了,是真正的親兄弟了。

“娘現在還有兩畝地種著,買回去不怕,以後娘這兩畝地都給你們。”

馮金花想起兒子被馮家收回去的地,有些辛酸。

雖然說是應該的,但是給馮家做牛做馬那麼多年,還是少分的,現在又被廉價買了回去。

心裡就愧疚。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