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太后
“奴才怎麼敢欺騙三皇子,三皇子若是不信大可前去皇上寢宮一看。”趴在地上的小太監顫抖著身體聲音也是顫抖的,如果不是為了利益,他又怎麼敢偷偷跑出來向三皇子告密?
如果不是為了三皇子許諾的那百兩黃金他又怎麼敢背叛自己的主子跑到這裡來。
“你做的很好,下去吧,去找我的貼身侍衛拿東西。”蕭臨沒有心思去分辨這個訊息的真假,他會了揮手讓小太監離開了。
不管眼下皇上是真的駕崩了也好還是假的為了試探他們也好最重要的問題就是搞清楚那詔書上到底寫的是誰的名字,至於皇帝那邊,他倒是已經有了主意去探一探虛實了。
“臨兒,皇上,皇上他真的……”
貴妃娘娘看著兒子陰晴不定的臉色心裡更是七上八下的,她對皇上倒是沒有多少感情,可是萬一皇上去了,她兒子豈不是要被外派去外地做王了嗎?這不就是要了她的命嗎?
蕭臨從自己的想象中被喚醒,他緩和了神情握住自己母親的手輕輕拍著示意她不用慌張。
“母妃我現在需要您父皇的寢宮看看,我很擔憂父皇的身體情況,你能幫我去看看父皇嗎?”
蕭臨當初一副孝子的擔憂模樣欺騙著他單純的母親,而毫無心計的貴妃娘娘也就真的聽信了自己兒子的這一席話。
貴妃娘娘換下了精緻的紗衣換上一身樸素的衣服,帶了兩個紅你就朝皇帝的寢宮走去,一路上看到太監奔走呼號已經是換上了白衣了。
貴妃娘娘帶著宮女匆匆忙忙的來到皇上的寢殿,只見裡面朝臣和太監跪了一地,他們臉上都帶著深切的悲痛,讓人看了不禁為之動容。
伺候皇上十幾年的大太監跪在皇上的龍榻前默默垂淚,不管那些朝臣們在質問些什麼他都是悶聲不答。
這個大太監是跟著皇上從少年時就一直陪伴著皇上左右直到今日,皇上駕崩估計最悲痛的就是這個大太監了。
貴妃娘娘看著這幅場景,雙膝一軟竟然直接跪在了地上。
皇上駕崩的猝不及防,他死前緊緊的盯著已經被廢黜的太子以及他口中湧出的鮮血,讓人不禁聯想到是有人謀害他。
眾多擁立三皇子的大臣更是紛紛上書,既然先帝生前已經廢黜太子,那麼唯有三皇子可以擔此大任。
早已經深居佛堂的太后聽聞皇帝駕崩的訊息這才不得不從佛堂裡面出來主持大局。
太后雖然已經年近五十但依然看起來充滿了慈愛和莊重,歲月對她來說是非常仁慈的,歲月在她的臉上並沒有留下過多的傷痕,讓她看起來還是那樣明豔動人。
幾乎朝堂上的每個人都知道太后和皇上的感情並不和睦,不和睦的原因已經無跡可尋。
但是自從皇上登基太后就一直身居佛堂從未與皇上見過一面,直到皇帝駕崩群龍無首而且儲君被廢,太后才不得不為了這江山從佛堂裡面走出來。
午後的陽光落在她充滿慈祥和端莊的面孔上,她的衣著樸素就像簡單的農家婦人,黑髮中夾雜著幾根白髮頭上沒有插任何的裝飾。但是這樣的她卻仍然讓人忍不住側目。
“哀家久居佛堂對朝廷之事並不瞭解,也不瞭解皇上他想要立誰為太子,想要誰來繼承的江山,但是歷代皇上都有一個習慣也是一種祖訓,那大殿的牌匾之後必然會放著寫著下一任君主的聖旨,你們與其在這佛堂前吵吵嚷嚷讓哀家來決斷誰做皇帝,不如就讓哀家去替你們把那聖旨拿出來,你們自己好好看一看。”
太后看著跪在下面的朝臣臉上沒有一絲的慌張,她的眼睛裡沉靜如古井沒有一絲一毫的波動,讓人很難相信這是一個歷經半載卻有如此深沉眼神的人。
因為那眼神實在太過沉靜,就好像已經在人間歷經幾百年滄桑一樣。
吵吵嚷嚷的朝臣們被太后一句聲音很輕的話給震懾了,與其說是被她所說的內容震懾,倒不如是被她強大的氣勢所鎮壓了。
這個歷經兩朝的女人當然是不能夠小視的,陪著先帝走過風風雨雨又一手扶植當今皇上繼位,現在有可能還會輔佐下一任皇帝的女人,該有多麼可怕的心機呀!
佛堂前的朝臣分為兩波,以紀宸為首的一派支援被廢除的太子上位,以兵部尚書為首的則支援三皇子上位。
他們的理由是三皇子比太子更加聰慧也為人更加正直,而且皇上在駕崩前曾經表示過他更加喜歡三皇子而非是被廢除的太子。
一群人浩浩蕩蕩地從佛堂走回大殿,一路上他們的心怦怦直跳,當年自己高中也沒有如此激烈。
在眾目睽睽之下太后派遣大太監上去取下了一份聖旨,那聖旨墨跡未乾顯然是不久之前再放上去的,但是開啟看的確是皇上的筆跡,而且還蓋著國璽,所以說肯定是真的聖旨不會有錯了。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感念先皇后為國為民付出巨大貢獻,廢太子蕭陽鍾靈敏秀,雖其智稍遜該擔當大任,此乃天之意志朕之所願。待朕百年之後,蕭陽登基爾等須盡心輔佐不得有任何質疑。”
大太監幾乎是顫抖著聲音念出的那分聖旨,而在那份聖旨之後還有一份信函。
那份信函裡面寫的正是命令紀宸輔佐蕭陽,也就是說讓紀宸成為了名義上的攝政王。
這兩道聖旨一出,滿朝譁然。
“不可能,這絕對是一個陰謀!皇上既然當著所有朝臣的面廢除了蕭陽的太子之位又怎麼可能在聖旨裡命令他繼承皇位呢?!這聖旨一定有假!”
兵部尚書見自己的一招謀劃被如此輕鬆毀去簡直怒不可遏,他立刻跳了起來大吼著指責那個大太監,一遍遍地嚷著那聖旨是假的。
“放肆!”太后臉色一沉一聲呵斥就讓兵部尚書安靜了下來,她的眼神掃過在場不滿的每一個人然後開口的聲音十分沉穩,說道:“哀家的孩兒,哀家還不認識嗎?這就是皇上的筆跡這也是皇上的意思,皇上有多麼深愛的先皇后,你們不知道嗎?你們的野心昭然若揭,如果接下來的時間安安分的哀家就不與你們計較,否則你們自己承擔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