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中,年貴妃隨著生產日期的臨近,身體沉重,越發是連宮門都不敢出了,太醫早就說了她這胎有早產的跡象,用了多少珍貴藥材才保到了現在這個月份,再也不敢出什麼差錯。宮裡的其他人心裡都明白她這胎就是能生下個阿哥,以後能不能養活幾乎都能確定,就算能養活一輩子也就是個病秧子了。

可能她自己也明白這些,輕易不出來走動,只是日常的用度份例上的要求更高了,身邊的大宮女有時一天幾次跑到淑芸這裡要東西,有些甚至本是只供皇后用的。

淑芸在宮中和瓜爾佳氏說話,永珩膩在淑芸懷裡玩耍,馬上就得進上書房了,淑芸還得好好看著他的身體才是。看著年氏又打發身邊的冬雲來要前段日子從洋人那進上的香水,說是聞著那個味道她心情舒暢用助於養胎,還望皇后娘娘見諒她有孕在身,這也是為了皇上的子嗣。

淑芸毫無不捨的把前面幾天剛送來的所有香水都讓冬雲帶過去,還細心叮囑道:“本宮這裡皇上總是拿東西過來,也不缺這一點,怎麼也不能讓貴妃養不好胎。皇上也是怕一直去她那裡打攪了,不然這些東西皇上一定是都給她的,本宮也不怎麼用這些東西。”這些東西她在現代時見得多了,現下也沒什麼稀罕的,就都給她也無妨。

看著冬雲出去,瓜爾佳氏開口:“皇額娘,這貴妃娘娘也太不把您放在眼裡了,連皇阿瑪賞的東西都敢明目張膽的來索要,這怎麼還能忍。”要是她,恐怕早就忍不住要訓斥了。

淑芸自進宮後就帶著瓜爾佳氏處理宮中的事務,和其他妃子的交往也不避著她,就是為了讓她能儘快適應皇子嫡妻甚至是日後皇后的身份,不能在一些小事上過分計較而失了分寸。

聽完瓜爾佳氏的話,淑芸笑道:“眼光要放長遠一些,一時的得失不代表什麼,這宮裡明面上的事難道還真有皇上不知道的不成,只是不想說罷了。你在這裡給她面子給的其實是皇上的面子,皇上在其他地方早晚會給你補回來。”

看著瓜爾佳氏若有所思的表情淑芸低聲道:“在這宮裡,一時的風光得意算不了什麼,只有能沉得住氣笑到最後的人才是勝利者,”又似耳語般輕聲道:“一如當年的孝莊文皇後和宸妃之間,更如後來的孝獻皇后和孝康章、孝惠章皇后。”

瓜爾佳氏聽著淑芸最後的兩句話渾身一冷,抬頭一看淑芸正在那逗著永珩,似乎剛才的話根本不是她說出來的,又瞄了一眼四周的奴才們都在各忙各的,誰也沒聽到皇后娘娘方才的話。至於是否真的聽到又有什麼重要,這宮裡啐嘴多事的奴才一向活不長。

因著齊妃喜歡洋人的東西,宮裡貢進來的西洋物品很多就都送到了她那,淑芸早就說過了自己對那些不怎麼感興趣。她這裡還是皇上按著她的身份特意賞的,什麼事也不能避過皇后不是,至於其他人那裡也就沒給。

年氏可能就是因為聽到只有齊妃和皇后有,她那裡卻沒有才心裡不舒服了。齊妃那裡她可看不上,向皇后要東西可是名正言順的,皇后管著後宮中的一切事務用度,自然也得照顧好有孕的妃子。自己此舉順便還能讓宮裡其他的女人看看自己的地位,皇后也得顧忌著自己不是,畢竟皇上知道這事不也沒說話預設了此事。

淑芸只是嘆惜年氏不知道收斂,年羹堯現在確實是封疆大吏,年家也勉強可稱得上權勢滔天,烏拉那拉家都要避其鋒芒。德明雖也在軍中卻遠不如年羹堯顯眼,諸多事務都被年羹堯接手,可越是這樣越會引得皇上猜忌,例來軍權都不好掌,可年氏她自己還不知道隱忍。

五月多的一天清晨,翊坤宮傳來訊息貴妃要生產了,淑芸安排好自己宮裡帶著身邊的人去年氏那裡坐鎮,宮妃生產不管最後平安與否她這個皇后都得親自坐鎮以表關切,不然只會被人說是不關心皇上子嗣。

到翊坤宮宮時,裡面的一切早都安排妥貼了,年氏也怕有人趁自己生產下手,早先就把要準備的都安頓下去,等她生產時只要按著她之前說的來就行了。

在翊坤宮呆到中午,產房內還是沒有生下來的跡象,淑芸都快坐不下去了,她不想在這陪年氏一整天,弘時本來是要去她宮裡和她一起用膳的,現在也只好先放下了。看著從宮門外進來的皇上身邊的一個小太監,淑芸讓翊坤宮裡年氏身邊的嬤嬤親自去回話,走時讓那個小太監回話給皇上,貴妃這裡自有我來照顧,皇上不必擔心。

一直到了快晚上時,產房內才傳出了動靜,一個嬤嬤出來稟告淑芸:“啟稟皇后娘娘,貴妃娘娘生了個小阿哥,只自己脫力昏過去了。”

淑芸松了口氣,總算是生下來了,自己也能回去歇著了,遂道:“好,這裡的所有奴才都有賞,等會讓太醫進去給貴妃和小阿哥都看看,你們需得用心照顧貴妃和小阿哥才是……”

話還沒說完,產房門重又開啟衝出了一個嬤嬤,見到淑芸立時跪下:“皇后娘娘,貴妃娘娘生的小阿哥沒了。”

產房中也是一陣慌亂,裡面的奴才都怕牽連到自己身上,霎時都有些驚惶,直到被一個嬤嬤喝止。期間年氏因著生產一天太累脫力昏迷,身邊那樣嘈雜也沒有清醒。

淑芸皺眉道:“好了,本宮知道了,小阿哥的後事你們先用心辦理,貴妃娘娘也要用心照顧才是,萬不可馬虎大意。”又轉頭對身後跟著的小太監道:“去養心殿向皇上稟報一聲。”

晚間時淑芸聽說皇上去了翊坤宮控望年氏,年氏醒來哭得不能自己,皇上賜了今天殤了的小阿哥名字——福沛,不多時就回了養心殿,只囑咐要好好辦理小阿哥的身後事。

這次年氏生子即殤讓雍正看到自己子嗣單薄,甚而一個女兒都沒有,因此動了收養的心思。大清的公主和親蒙古是慣例,這幾年西北一直不太平,以後蒙古那邊也少不了一仗,嫁個公主過去拉攏分化蒙古諸部就是必不可少的,沒有親生女兒就只好收養幾個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沒幾天,宮裡多了三位格格,分別是廢太子允i第六女、怡親王允祥第四女和皇上十六弟允祿第一女,這三位格格進宮後就放在了淑芸名下作為皇后養女住過了公主所,宮裡也算是多了點人氣。

淑芸日常時也叫那三位格格過來說說話,關心關心入了宮中生活可有什麼不適,這本就是該她這個嫡額娘做的。這三位格格前世時也是入宮中撫養的,只是那時淑芸已是心如死灰,和她們接觸不多,只是按慣例照顧。現在既然這三位格格要遠撫蒙古,和淑芸弘暉弘時他們也沒什麼衝突,淑芸也不介意對她們多花些心思,這對弘暉也是有幫助的。

年氏聽說後本來也是想要一個女兒放在名下,那樣自己也就算兒女雙全了,正好旺旺氣運,還是被皇上給拒絕了。既是要外嫁的公主,身份自然就不能低了,放在皇后名下以後就是名正言順的和碩公主,實在是再合適不過。加上年氏夭了三個孩子,在雍正心裡她和宋氏都是屬於不能旺兒女的,放個公主過去也還真說不好會不會再出什麼事。

年氏這次生子傷了身體孩子又夭了很受了打擊,一直在自己宮中靜養不曾出門,對福惠的照顧更是絲毫不敢放鬆,也就少了和齊妃的爭鋒,整個後宮依然是齊妃李氏那裡風頭最旺。

淑芸和弘暉對李氏想要讓雍正改變對西方科技看法一直是觀望中,有時還會推把手幫一下。這就導致李氏越發得寵,所有的西洋物品她那裡一定不缺,連很多西洋書籍也有,皇上也喜歡那些,宮中進來的泊來品越來越多。

弘暉看著他的皇阿瑪日漸對西洋物品和繪畫有興趣,幾乎忍不住就要去進言學習西方的火器操練之法了,還是被淑芸給攔了下來,直讓他再看看。

李若薇這段日子慢慢的開始信心倍增,雍正對她提議的一些西方的知識和物品都很有興趣,自身也懂得不少,弘昀也慢慢在他面前展現出了不同於其他幾個阿哥的見識。她相信,假以時日,她一定能讓雍正接受她的勸導瞭解到大清的落後,弘昀一定能出頭。

誰說古人猶其是清朝人都很保守了,雍正對這些東西接受的不就挺快,西洋繪畫、服飾,他都挺感興趣的。看來這穿越還是有優勢的,自己肯定就是主角,她就不相信那些穿越女能做到的沒道理自己做不到。至於皇后,就是再重生了也不是自己的對手。

所有的一切似乎都在向著李若薇想象的好的方向發展著,沒想到有一天,淑芸和弘暉卻聽說了雍正斥責弘昀不思專心功讀聖賢之書,卻玩物喪志專攻奇技淫巧之術。進了後宮又看到齊妃還在擺弄那些西洋物事,斥責齊妃帶累弘昀不走正道,把齊妃也斥了一通。

當時事情發生時弘暉不在,是弘時在那裡,他來了承乾宮後細細向自己額娘和哥哥說了事情的經過。

他和弘昀都在工部辦差,是以玻璃大批產出去賣的事二人都知道,因著二人各自的原因也都知道是誰提供了玻璃的製法。那日去見皇上,是因為工部這段日子製出的玻璃雖多,可京中差不多買得起的人家都買了,現下收益已是大不如前,想要詢問能不能向京中之外的其他地方賣些出去。

弘時只是單純詢問能否借皇家的名義向其他地方賣,弘昀卻是提出他懂得鐘錶、懷錶甚至香水等一些西洋物品的製法,他可以想辦法讓工部再做這些,到時收益也會更好。

當時皇上正看著一本摺子,聽到弘昀的提議立時就摔了手裡的摺子訓了他,說他堂堂一個皇子阿哥居然去學些匠人才學的下九流東西,不務正業。隨後發生的事就是淑芸他們知道的這些了。

弘暉和淑芸百思不得其解,這麼點事皇上不應該發這麼大脾氣才是,弘昀的建議雖有些有失身份但也是條解決眼下國庫緊缺的生財之道。肯定是還有他們不知道的事發生,弘昀只是正好撞在了這個當口上,但也應和他說的這些有關才是。

幾日後弘暉給淑芸解開了疑惑,起因是福建省福安縣的官員上折禁教。因為福建臨海,當地外來的洋人很多,來傳教的教士也不少,勢力也很大,甚至當地傳教士已經囂張到攬訟的地步,於是福建省總督上奏要求禁教。

這件事朝中又和聖祖朝時西方教庭的禮儀之爭聯絡到了一起,認為這是洋人在教唆百姓只認教庭不認朝庭父母祖宗,且對大清懷有不臣之心。

雍正當時在朝上就說道:這些傳教士就是想讓大清人人信教,然後以教皇為尊,以備將來有一日那些洋人從海上過來,沿海都是他們的教徒,藉機奪取大清基業,讓大清無以守疆。

這件事使得皇上對那些洋人格外厭惡,弘昀還把心思放在了那些物事上,正引得皇上不喜才被訓斥。

弘暉聽了這些也有些洩氣,他本來看皇阿瑪對西方物事的興趣,想著要再接受其他也該不難,自己一直想著的事也用了用武之地。沒想偏偏這時出了這種事,皇阿瑪只會對這些外來的洋人更加謹慎,海禁也會更嚴,實在是不利於學到那些洋人的火器之術和其他方面。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