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 吳宇森執導, 由銀河電影製作公司出品的電影《碟中諜》在全美3012個戲院同步首映。有了去年《勇敢者的遊戲》的成功案例,無論是是發行公司博偉國際,還是院線公司reg、amc等公司都紛紛看好吳宇森執導的這部動作片。不僅安排了旗下影院的旗艦廳在黃金檔強推這部電影, 同時還為這部電影推出了直到凌晨兩點的首映加播場。

當然,除了發行公司和院線公司對《碟中諜》看好之外, 原本吳宇森的影迷更是看好他再度迴歸動作片市場。不過有人高興,自然也有人不高興。米高梅公司在接受《每日綜藝》採訪的時候就表示, “詹姆斯邦德在任何一個時代都是這個星球上最偉大和最有名的間諜, 沒有之一!”

吳宇森在得知米高梅的言語之後,並沒有反駁,只是透過媒體表示, “‘007’的確是一個偉大的間諜代號, 但這和《碟中諜》無關。雖然兩個人都是間諜,但是兩個人卻是不同風格的間諜, 不存在可比較性。就像希臘文明和希伯來文明, 你能說明誰更偉大一點麼?”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看到吳宇森的回答,傑德哈哈大笑起來。果然在《勇敢者的遊戲》之後,吳宇森更適合好萊塢了。首先他知道如何表達自己的意思而不被媒體曲解,其次他也知道了如何利用媒體和對手進行適度的口水戰。對於任何一部電影來說,適度的爭議是有必要的, 這樣觀眾才有興趣去電影院裡看看這部電影的爭議點在什麼地方。

但如果沒有爭議或爭議太大,那麼對於票房就是有傷害的。毫無爭議的電影會引起觀眾的逆反心理,反而不去看, 《辛德勒的名單》當初就是因為這個原因而導致票房成立不理想。但是爭議太大的電影會讓家庭觀眾或情侶觀眾望而卻步,那麼剩下的票房就不多了。

不過吳宇森現在已經抓住了口水戰的尺度了,米高梅之所以在這個時候吐槽《碟中諜》為的就是讓人不要忘記《007》,吳宇森也抓住機會接《007》引起觀眾對《碟中諜》的注意力。這種尺度的口水戰,雙方公司不僅不會生氣,反而會樂見其成。《007》藉助《碟中諜》保持了自己一貫的知名度,而《碟中諜》也藉助《007》來引起鐵桿間諜片愛好者的注意,因此雙方都沒有吃虧。

因為熟知傑德的癖好和他的背景,博偉國際依舊將《碟中諜》的首映禮安排在了中國戲院。這次不僅北美的媒體都來了,甚至香港、臺灣乃至日本的記者也來了。作為傑德旗下的媒體,亞洲電視自然拿到了整個首映禮和放映之後見面會的整個直播權。亞視不僅拿到了比美國媒體更好的直播位,同時也安排了未來將在亞視英語新聞臺擔當主播的兩個主持人主持首映禮的紅毯秀。

雖然這個結果讓tvb方面非常不爽,但畢竟自己剛剛才擺了亞視一道,現在再來和銀河電影糾結這個就有點沒意思了。哪有剛剛打了人家小弟,現在又跑來和人家大哥抗議他照顧弟弟的?但是吳宇森電影在美國公映又是香港人關注的新聞,tvb只好捏著鼻子讓派駐洛杉磯的記者過來採訪。

首映禮上,不僅傑德和吳宇森這樣的制片方及主創人員齊齊登場,阿湯哥更是邀來一眾好友為自己助陣。這部電影雖然名義上是銀河電影獨立擔綱製片,但實際上阿湯哥也充當了製片人職責,他用自己的片酬投資了這部電影。

而且傑德跟阿湯哥承諾,只要第一部票房理想,續作他願意和阿湯哥聯合製片。其實傑德之所以這麼選擇,無非就是要將阿湯哥綁牢在《碟中諜》上。試想《007》如果沒有肖恩康奈利或布魯斯比爾斯南等人長達多集的演出,哪會有人記住那個神勇的間諜哦?因為電影的版權在銀河電影手上,所以傑德也不介意分阿湯哥一些收益。

而阿湯哥在得到傑德承諾之後,自然比片方更加積極地宣傳自己的這部電影。

能夠進入到中國戲院觀看《碟中諜》的除了制片方和演員之外,那就只有特邀嘉賓和少部分幸運觀眾了。按照習慣,見面會是要放在電影播出結束後,這樣影評人和記者才知道該問什麼問題。所以等大家入座之後,戲院的燈光逐漸暗淡了下來。

電影的一開始,便提醒各位觀眾,這個故事發生在基輔。間諜電影之所以盛行,除了“斗篷與劍”那樣的秘密英雄吸引人之外,便是間諜可以滿世界出任務,讓電影觀眾領略異域風情。與007開場就是搏鬥場面或某個任務場面不同的是,《碟中諜》的開場居然是一個電影片場,但是很快觀眾就發現這居然是利用電影片場拍電影的手段向目標詐取情報的場景。

這個場景讓不少影評人拍案叫絕,因為很顯然,《碟中諜》並不希望再度製造一個只會開槍和耍帥的間諜了。在成功詐取情報之後,便是電影的片頭。沒過多久,畫面轉移到了一個機艙內,一個空姐向一個乘客推薦了一部錄影。於是大家發現,這居然是一個接任務的場景。

透過這個錄影的介紹,觀眾很快釐清了剛剛出場人物的姓名和特長。影評人也對這個片段點頭,因為這個片段不僅恰到好處的介紹了出場人物,又沒有顯得格外突兀。隨著劇情的推進,大家發現《碟中諜》還真是一部和《007》迥然不同的間諜片。《碟中諜》更看重團隊的歷練和科技的輔助,因此很多人覺得《碟中諜》更像一部間諜片。

在第一個任務即將結束的時候,影評人覺得這個任務應該沒有那麼簡單,否則後續故事情節就沒法進展下去。果不其然,就在任務即將完成的時候,阿湯哥所飾演的特工伊森漢特的團隊出現叛徒,導致任務不僅失敗還讓整個團隊幾乎全滅。就在阿湯哥成功逃脫並向組織求助的時候,他發現自己居然被列為了叛徒,認為任務失敗完全是由於他的出賣而導致的。

於是整部電影便從間諜竊取變成了逃生和洗白自己的情節。這種主角被汙為“叛徒”並要在逃亡過程中自證清白的情節其實是個非常聰明的安排,因為這樣不僅可以讓電影情節更加豐富且增加跌宕起伏的元素,同時也可以讓主角在逃亡過程中豐富故事中的人物。畢竟在漢特人物失敗之後,大部分剛剛出場的人物就“死掉”了,很顯然,這不是一部唱獨角戲的電影。

漢特找到了另外一個間諜組織,希望藉助他們的力量來洗白自己,但是對方也提出了交換條件,漢特必須去一個名為“黑窖”的地方竊取情報。這個“黑窖”的設計花費了吳宇森團隊不少的時間,因為他們必須設計出一個無人能攻破的保險箱,但同時又要設計一個絕妙的方法去攻破自己設計的這個保險箱。

當觀眾看到影片中對這個黑窖的安全介紹時,紛紛感嘆這如何破解?正常進入這個黑窖需要兩張密碼卡,還要透過一個安檢人員的面前。但是如果用其他渠道進入的話,整個黑窖就只有一個通風口可以進入了。這裡設計的通風口自然被觀眾認為是唯一的突破口,可那遍佈的紅外線偵測該如何破解?而且在沒有透過正常渠道進入黑窖的話,黑窖對任何重力或溫度變化都會有所感應,並發出警報。

不過看到阿湯哥用神奇的裝置切斷紅外線之後,再看到讓雷諾用釣魚的方式將阿湯哥從空中放下去竊取情報的設計,不少觀眾紛紛拍手,對這個橋段的設計表示佩服。不過再拿到情報之後又該如何撤退呢?只見阿湯哥在通風口放了一個煙霧彈,然後觸發了整棟大樓的火警。

此時觀眾才想起來,原來他們剛剛是以消防隊員的身份進入大樓的,所以此時穿著消防隊的衣服自然可以大搖大擺離開。影評人也對這個情節設定很滿意,按照一般好萊塢商業片必然大小兩個高.潮的設計,在片子放映一半的時候丟出這個小高.潮自然是符合要求的。

不過影評人很想看看,既然小高.潮都這樣了,那麼挨著片尾壓軸登場的大高.潮又該如何設計呢?

隨著情節的推進,觀眾發現原來漢特和後來的情報機構其實並不是那麼相處容易,而且後來的這個情報機構正是導致漢特團隊全滅的罪魁禍首。為了替自己的隊友們報仇,漢特向這個情報機構發起了報復。但是原本合作過一次的讓雷諾此時就成了漢特的對手,兩人的你來我往到最後的追逐戰讓觀眾們看得如痴如醉。

在小小的火車隧道裡,火車裡是漢特要追逐的目標——情報機構的女頭子,而漢特此時正在火車上被雷諾追殺。最不可思議的是,雷諾居然開著小型直升機在追殺漢特。當然,實際上這段場景是在綠幕前拍攝的,有了工業光魔的特效支援,因此場景看上去更加真實了。

但是饒是在綠幕前拍攝,阿湯哥還是吃了不少苦,因為為了拍攝這段場景,吳宇森除了動用了一臺軌道攝像機和兩臺搖臂攝像機之外,更是有兩臺手搖攝像機跟著阿湯哥。搖臂和軌道車的出現其實就是為了替代手搖攝像機,因為攝像機不能有輕微晃動,所以才有了搖臂和軌道車。可是手搖攝像機的好處在於可以任何角度切入拍攝,結果吳宇森為了後期剪輯的需要,先是用軌道車和搖臂拍攝了好幾遍,然後再用手搖拍攝了好幾遍。因此阿湯哥和雷諾不得不用了好幾天的時間來拍攝這段場景,但是最終出來的結果卻頗為驚豔。

吳宇森設計出來的畫面感和流暢的剪輯配合在一起之後,這一段的打鬥變得格外漂亮,一個個彷彿舞者般在生與死的邊緣用生命在舞蹈……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