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是亞洲電視的《晚間新聞》, 下面播報一條本臺剛剛收到的訊息。”儘管有林百欣的強勢介入, 但是亞洲電視和無線電視之間的收視競爭也不過是“四六開”罷了。不過此時剛好李焯桃正好將電視調到這個頻道,於是就聽到了接下去的這條新聞。“美國好萊塢今日再爆一起收購案,老牌電影公司迪士尼影業集團宣佈旗下博偉國際發行公司斥資5000萬美元收購新興電影公司銀河影業子公司銀河電影發行公司和銀河家庭娛樂公司給15%的股份, 同時也宣佈將擁有銀河電影製作公司未來十年影片的優先代理權。在這次收購記者會上,銀河電影還向公眾公佈了今年下半年即將上映的兩部電影的片花, 其中就包括本埠導演吳宇森的作品《勇敢者的遊戲》,下面就讓我們來欣賞吳宇森導演新作的宣傳片!”

“吳宇森?”李焯桃吃了一驚。

李焯桃可不是普通人, 人家不僅是香港資深影評人, 更是《電影雙週刊》總編輯和香港電影評論學會主席。雖然剛剛建立的“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比較偏向文藝片,但是並不代表李焯桃對商業電影有什麼偏見,相反他也認為商業電影是藝術電影的基礎, 同時他對那些登陸好萊塢的香港電影人都頗有好感。

當吳宇森挾《縱橫四海》的風潮進軍好萊塢的時候, 李焯桃還對吳宇森有過很高的期待。要知道吳宇森是香港這一批導演中風格最接近好萊塢的,因此李焯桃還是很希望吳宇森能夠在好萊塢做出一番成績。可是他在好萊塢的第一部作品《終極標靶》的表現實在讓人談不上驚豔, 既沒有藝術上的突破也沒有在票房上收穫成績, 然後就聽說被電影公司冷藏。

雖然後來聽說吳宇森試圖在一家新公司東山再起,可是李焯桃心底卻已經不看好了。不過這次看到《勇敢者的遊戲》宣傳片時,李焯桃還是被片中流暢的畫面設計和亦真亦假的場景給吸引了。

“這應該是一部家庭冒險題材才對啊?”雖然宣傳片才一分多鍾,但是李焯桃還是很快就看出了這部電影的題材,“吳宇森怎麼會去拍這樣的電影?可這畫面的設計感還真是他的風格。”

其實不僅亞洲電視拿到了這條訊息, 同樣的,大陸的湖南電視臺、臺灣的中國電視臺、韓國的首爾電視臺和日本的朝日電視臺都拿到了這條訊息。此時的亞洲倒還沒有後世那麼多紛爭,對一個亞洲導演能夠在好萊塢推出新片還是頗與有榮焉的感覺。

不得不說, 林建嶽此時已經有了後世媒體梟雄的氣派了,雖然暫時收購亞洲電視受挫,但是他很快就組建起了一個所謂亞洲電視協作網。依靠在美國的東方電視臺,再聯合東風公司在亞洲有合作關係的幾家電視臺便拼湊起了這門一個組織。

因為首爾電視臺不是電視劇版權都是在東風公司手上,再加上東風公司與湖南臺和亞洲臺都有電視劇或電視節目的合作,因此憑藉這個組織,幾家電視臺都是互通有無。當然其中得利最大的莫過於湖南臺,不僅拿到了首爾臺和朝日臺的最新日劇和韓劇,也有亞洲臺的最新港劇,更重要的是這幾家外媒提供的娛樂新聞讓還沒有上星的湖南臺隱約有了後世“中國第一娛樂頻道”的氣象。

而對於當時力促與東風公司合作的湖南電視人來說,則是更加高興,不僅完成了政績工程(湖南國際頻道在美國和日本開播),更提升了自己的收視率。尤其是稽核尺度更加寬鬆的湖南經視,甚至推出了專門的日劇劇場、韓劇劇場和港劇劇場。

而當湖南臺在中國大陸第一個播出吳宇森新片片花的時候,中國大陸的電影人也震驚了,原來香港的同行已經在好萊塢站穩了腳而且還拍出了大片,更重要的是好萊塢的電影技術已經達到了如此高的地步了麼?早在1994年,中國大陸就啟動了海外電影分賬制度,允許每年進口十部大片。

而《勇敢者的遊戲》的未播先紅讓中影公司將目光瞄準了這部電影,在得知這部電影將在12月14日上映之後,他們準備引進這部電影並安排在元旦春節檔期播出。為了確保這部電影沒有任何“政治方面”的錯誤,他們透過位於香港的銀都機構向美國的銀河電影公司取得了聯絡。

相較於亞洲媒體和民眾為吳宇森歡呼之外,美國的電影人則開始分析起這兩部電影在電腦技術方面的運用。幾乎所有人都知道,銀河電影公司不僅擁有工業光魔公司的股份,而且還擁有一家專門研究電影特效的計算機實驗室。可以說,在電影特效以及電影電腦技術上,銀河電影走在了所有電影公司的前列。

原本還有人認為銀河電影在特效研究上的花費將不利於公司的資本運營,可是當《玩具總動員》和《勇敢者的遊戲》宣傳片一公佈,所有的反對聲都消失了。君不見《勇敢者的遊戲》那逼真的虛擬場景,此後意味著只有導演想不到再也沒有攝影拍不到的場景了;而《玩具總動員》更是成為動畫電影的里程碑,雖然它不是第一步三維動畫電影,可是從來沒有哪部三維動畫電影的角色能有《玩具總動員》這麼逼真。

甚至有些小朋友看了《玩具總動員》的宣傳片之後堅信真的有能像人一樣說話和動作的玩具,這逼得銀河電影後來再釋出《玩具總動員》系列的宣傳片時都不得不加上一句“所有玩具均系電腦模擬製作”,倒也成為了電影史上的趣聞。

銀河電影兩部電影宣傳片的公佈不僅出乎其他電影公司的意料,也讓迪士尼有些措手不及。負責發行及兼任博偉國際的總裁羅伯特倒是非常高興,因為他已經看到了無數美金在向自己招手。但是負責製作的總裁肖恩卻無比惱火,在公司的內部會議上冷冷地說:“這就是我們投資的盟友?為什麼他們不告訴我們他們的技術已經到了這個地步?還有,我總算知道當時我們接觸的皮克斯去哪兒了!難道不是現在的銀河動畫工作室麼?”

艾斯納雖然也有點反感銀河電影的多此一舉,但他還是為自己的投資辯護道:“貝利先生,你也說了,銀河電影只是我們的投資公司而已。他既不是我們的子公司,也不是我們的分公司,他們沒有任何義務向我們公開他們的技術。而且他們收購皮克斯也是在我們合作之前,不要將事情扯到一起來。好了,大家說說看,銀河電影這麼做的原因是什麼?”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此時名義上的迪士尼影業行政總裁伯格曼說道:“我們應該視為這是銀河電影的一次示威和邀寵。作為合作方,我們一直在矮化銀河電影的存在,因此他們就丟出他們引以為傲的作品告訴我們,他們並不是迪士尼的附屬品。我認為我們不應該大驚小怪,就好像你家的小兒子故意打破玻璃來吸引你注意一般,告訴他們你做錯了,然後我們就不用多說什麼了。”

“我支援伯格曼先生的意見。”羅伯特說,“我們和銀河電影的合作已經是既成事實,既然如此,與其想著如何吵架還不如想想如何彌補雙方的裂痕。此外從發行方面來說,這兩部電影的確引起了美國人的關注,有關這兩部電影的新聞和討論都在增加。此外我還有個很特別的訊息告訴大家,我從香港那邊接到訊息,中國方面很有興趣將《勇敢者的遊戲》納入他們的‘十部大片’計劃。諸位想想,連《亡命天涯》都能收穫100萬美元的票房,為什麼我們不去試試運氣?不說多了,200萬美元還是有的吧?如果再算上《玩具總動員》呢?”

“什麼時候連幾百萬的票房都被你看上眼了?”肖恩嘲諷道,“又不是幾千萬!”

“在那個神秘國度收穫幾百萬美元可不簡單哦。”羅伯特笑著說,“中國的票房不是一夜就能增長起來的,我聽一些朋友說,那裡的電影院還非常落後,人民也沒有培養起看電影作為日常娛樂方式的習慣。但是如果我們是第一批進去的電影的話,那麼我們就在那群看得起電影的人當中擁有了最大的影響力。別忘了,能負擔起高昂票價且願意看電影的人是什麼階層。今天我們或許只能從他們收穫幾百萬美元,但是以後呢?更重要的是,他們認同我們!”

“好了,事情就這樣吧!”艾斯納最後拍板了。“羅伯特,你去提醒下銀河那邊的人,要他們好好遵守我們的合作協議,不要再鬧什麼花樣了!同時你也吩咐你手下上點心,別將我們與銀河電影的第一次合作給弄砸了。至於中國方面的提議,你讓人好好去和他們談。”

中影公司主動聯絡《勇敢者的遊戲》的事情不僅讓迪士尼吃了一驚,連傑德也吃了一驚。

作為那個時代的過來人,傑德哪裡不知道中國當年的分賬電影制度。對於那個時候的中國大陸影迷來說,每年十部的海外電影(港片也算在其中)就成了大家爭相觀看的電影,可謂一票難求。而且那個時代的電影院裝置之爛可謂令人髮指,現在流行的多廳影院在那個時候簡直就是白日發夢。而且那個時候電影院已經墮落到靠放一些盜版的三.級.片來維持生存,有的時候去電影院欣賞一部電影還得小心別坐到一個用過的安全套。

但是傑德也認為中國大陸的市場必須培養,為什麼後世《玩具總動員3》能夠領跑月度票房?還不是《玩具總動員1》的緣故?因為作為這部系列的最終作,如果非常突兀地去看幾乎無法被感動,但是作為當年被影響的那群孩子在為人父母後再看最終作的時候,他們才能徹底被打動。所以傑德不認為現在一點點的票房就代表未來沒有任何收穫,傑德可是比任何人都知道未來中國大陸的經濟成就有多高。

在銀河電影那邊傳來訊息之後,傑德回應道:“為了符合中國的國情,我們可以為他們剪輯專門的版本,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問題。”

傑德很瞭解這個時候的好萊塢其實很看不起中國的電影市場,在他們看來除了北美市場之外可能稍微有點重要的市場就是歐洲和日本了。至於中國?或許香港和臺灣還有點價值吧。再加上此時中美之間的關係和美國遺留的歷史問題,因此好萊塢電影人故意醜化華人形象的鏡頭一點都不少。

不要說美國人瞧不起黃皮膚,為何日本人不再歧視的範疇呢?甚至在《星際旅行》這樣的國民科幻大作中,日本人還有一個非常正面的重要配角角色。

相反,在美國電影史上,華人的形象可不就那麼光彩了。稍微數得上來的經典的華人角色,不是邪惡的傅滿洲博士就是小丑一般的陳查理。至於在鏡頭中故意刺激中國人的地方就更多了,這些東西在傑德看來完全是沒必要的。

其實美國電影人此時的做法倒有點類似後世中國人所拍攝的“抗日神劇”,完全有點鬧“小孩子脾氣”了。如果你徹底抹殺甚至矮化你的對手,實際上你是對自己的侮辱。只有你的對手足夠強,你打敗他才有成就感吧?成天欺負一個小孩子,我想沒有任何成年人會有滿足感吧?

因此傑德在拍攝電影的時候就刻意地避開了這種有些惡意的調侃,一來傑德對中國的瞭解恐怕是整個美國人當中第一的,二來傑德對中國的票房市場也是覬覦不已。無論是基於自己的靈魂,還是基於自己的鈔票,傑德都不會犯錯誤的。

“對了,最近多安排吳宇森上一些美國的訪談節目,也多發一些通稿,我們要將他塑造成好萊塢華人導演的標杆。”傑德在電話裡吩咐道,“他上的節目的錄影記得整理成專門的稿子透過林建嶽弄的那個什麼亞洲電視協作體發到亞洲的電視媒體上去,讓他們知道吳宇森在好萊塢的地位。對了,一定要記住,所有的稿件上都要提及吳宇森的《勇敢人的遊戲》。”

麥瑞博是做日化產品出身,他哪裡不知道傑德打得是什麼算盤。亞洲人好面子的心理完全被傑德揣摩得乾乾淨淨,他就是要讓吳宇森成為亞洲人在好萊塢的典範,讓每個亞洲人看吳宇森電影的時候都與有榮焉。說白了,傑德就是要利用吳宇森成為銀河電影進軍亞洲市場的名片。

麥瑞博倒是覺得這個主意很不錯,何況吳宇森此時也在休息,安排他上節目為電影預熱也是應有的,只不過上的節目略微有點多罷了。其實吳宇森也是第一次體驗大片導演的待遇,還以為大片導演真的需要上這麼多的訪談,因此很努力地配合發行公司的需要。

好在吳宇森也是有話題的人,畢竟人家在亞洲也是大紅大紫的導演,不少作品也是美國觀眾的心頭好。再加上吳宇森對暴力場面的設計美感,讓他一時成為美國深夜談話節目裡最後歡迎的嘉賓。因為美國深夜談話節目的主要觀眾就是美國男性,而男人心底總有那麼一點暴力因子,但看到吳宇森用極富美感的畫面來呈現那些暴力的時候,觀眾愛死了眼前的這個中國男子。

每每吳宇森上完美國的節目或是訪談,亞洲電視都會以最快的速度在新聞上報道。儘管有香港電影人酸亞洲電視都要成為“吳宇森頻道”了,但是從亞洲電視穩步上升的收視率就知道這樣的報道其實很受香港觀眾的歡迎。

其實無線電視之所以在香港有優勢最主要的是香港觀眾的慣性收視率,因為大家習慣去看無線電視了。慣性收視主要體現在年齡較大的觀眾群體,因此亞洲電視就主打香港的年輕人群。從日本和韓國引進的最新潮的偶像劇,再加上亞洲電視自制的電視劇和電視節目,因此很快就開啟了局面。

林百欣眼前的收視報告顯示,雖然在總體收視率上亞洲電視還是落後無線電視,但是在14到19歲的年輕收視群裡,亞洲電視以及穩壓無線電視一頭了。不過林百欣現在糾結的是,由於東風亞洲公司一直沒有拿到亞洲電視的控股權,因此對亞洲電視並沒有太高的熱情。

林百欣可是知道東風電視製作公司和三星東風影視公司的製作能力,只要他們願意為亞洲電視打造電視劇,那麼在關鍵的19歲到45歲收視群中,亞洲電視逆轉成功的機率不是沒有。但是此時的新世界集團卻不願出售手上的股份,導致林百欣的股份一直沒有超過51%。

其實如果單算林百欣旗下的麗新集團倒是擁有亞洲電視50%的股份,可是麗新集團並不是林百欣一人所有,因此實際上林百欣的控制力還是頗有限的。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