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麗特效下的蒼白劇情。”這是最新一期《紐約時報》對《雷神》的評價, 當然, 紐約的媒體人不喜歡傑德及謝爾曼影視娛樂集團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了。作為傑德“一輩子的黑”——《綜藝》也不負眾望地刊出了“一大堆電影特效和一小撮故事情節”的影評。《華盛頓郵報》也沒有落後地登出了“爛俗的愛情電影”的影評。總之,《雷神》這部電影是被影評人們送進了十八層地獄。

但即便如此,《雷神》還是以7000萬美元的票房拿下了首周週末票房的冠軍, 對此影評人只能歸咎於影迷們太“追求感官刺激”了。整部電影裡的cg特效情節都快佔到三分之一,而且為此燒掉的錢都佔了製作成本的一半, 那麼最終出來的效果自然是華麗至極。對於暑期檔的觀影大軍——學生族來說,誰在乎這裡面有沒有對社會的批判和對人性的自省, 人家要看到的就是華麗的視覺效果和極富衝擊感的大場面。

而且謝爾曼影視娛樂集團在挑選演員們的目光也是非常獨到, 男主角索爾和男反派洛基的演員剛好符合現代女孩子們審美觀的兩個方向,一個是傳統的肌肉壯男,一個是現代流行的花樣美男, 重要的是兩個角色之間若有若無、欲說還休、纏綿悱惻的兄弟感情更是點燃一眾腐女的內心。演員有顏, 情節賣腐,這簡直就是“官方逼死同人”嘛!

原本四、五月檔期出的應該是愛情喜劇, 這種喜聞樂見的故事才是票房主力軍。可偏偏在《雷神》七千萬的票房壓力下, 索尼的《婚禮大鬥陣》和華納的《大婚告急》的首周週末票房都沒有超過1500萬美元,甚至連《速度與激.情5》都未能擊敗,只能含恨排在了第三、四名。第五名依然是謝爾曼影視娛樂集團出品的《裡約大冒險》。雖然這部電影沒能坐穩週末票房冠軍的寶座,可是連續數週都在週末票房榜的前五名,倒是讓各家經理看到了這部電影的長期吸金能力, 於是院線公司紛紛要求延長上映週期。因為按照好萊塢的潛規則,電影上映的週期越長,那麼院線分到的票房比例也就越高。

在另外一個時空裡, 中國五大院線公司的總銀幕數其實在2010年的時候就超越了北美市場的總銀幕數,按照一般的發展規律,中國國產電影應該有一個飛躍的發展才對。畢竟你有這麼大的市場,再爛的電影都有機會上映,為什麼國產電影反而更加虛弱?其實說白了,中國電影市場是院線公司主導,這剛好和北美市場相反。北美最早的電影市場是製片公司自己擁有發行公司和院線公司,因此發行公司和院線公司就成了製片公司的支援部門,因而在票房分成上是絕對側重於製片公司的。

所有人都清楚,一部電影的90%的票房是集中在前三週,而好萊塢的規則是前三週票房(除去影院的運營成本之外)的90%要歸電影製片公司所有。也就是說,製片公司至少能拿到總票房的八成左右。但反觀國內呢?國內票房就是一刀切,三七開。所謂的“三”還是給製片公司,這無疑就就加大了製片公司的成本壓力。

中國市場可不比北美市場,北美這邊院線放完了還有電影付費頻道(或網站),電影付費頻道之後還有有線臺、電視網,最後還有dvd和錄像帶市場。除此之外,還有廣大的周邊市場。比如傑德拍《玩具總動員》在票房上其實是虧損的,但是玩具市場上的授權卻讓銀河動畫電影公司旗下的皮克斯工作室賺得盆滿缽滿。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可在國內呢?最賺錢的周邊市場早就被盜版商給蠶食了,電視臺方面也只有超級大片才能享受,至於dvd的話,那就只能祈禱這部電影能有幾個死忠粉絲願意買了。因此在沒有合理的票房分成比例下,祈禱中國電影復甦簡直就是個笑話。一句話,不賺錢的生意沒人做。這也是為什麼老謀子等導演越來越拍符合好萊塢口味電影的緣故,既然國內賺不到錢,那就只能祈禱去外國賺錢了。當然其中也有被騙的,比如韋恩斯坦兄弟坑過的中國導演就不要太多哦。

《雷神》上映第二周遭遇到了環球影業的愛情喜劇——《伴娘》的狙擊,這部喜劇電影由克里斯汀韋格等新人擔綱演出,但是傑德絕對不會小看這樣一部電影。因為克里斯汀可是美國長壽綜藝節目《週六夜現場》出來的演員,能在這檔綜藝節目佔有一席之地又有幾個是小角色?果不其然,這部電影在上映第一周就拿下3000萬美元的好成績,僅僅以400萬美元的差距敗給了《雷神》,這個成績已經讓傑德這邊驚出了一身冷汗。畢竟《雷神》的製作成本是《伴娘》的五倍,如果在上映第二周就被擊敗那就太對不起這筆製作費用了。不過就在《伴娘》上映的當週,美國各大電視網和報紙上紛紛登出了《加勒比海盜4:驚濤駭浪》的宣傳海報,電影業界公認的“2011年暑期檔”正式來臨。

原本很多電影人士都認為《加勒比海盜》在三部曲之後就會宣告完結,再出的話要麼是前傳要麼是後傳,可約翰尼德普在去年接受採訪的時候卻表示,“這是一部非常有野心的作品,按照謝爾曼先生的設定,這部電影是七部曲。沒錯,我的合約也是七部。除了我目前已經拍完的第四部之外,我也接到了第五部和第六步即將開拍的通知,劇本估計會在2011年年初的時候提供給我。雖然很多人都認為在‘世界盡頭’之後故事應該完結,但是你們卻忘記了那張尋寶圖,那裡會有未來故事的發展方向。是的,我只能說這麼多,再多的話,你們就只能去電影裡尋找了。至於我會不會厭倦這個角色,我想說的是,這是一個充滿各種挑戰的角色,就好像故事情節那樣。如果有機會的話,歡迎明年去電影院觀看第四部。”

事實上作為整部電影導演的吳宇森卻知道“加勒比海盜”系列的背景世界有多麼宏大,傑德和他的編劇們已經私底下寫好了整個故事的小說版,只是一直沒有出版而已。目前“加勒比海盜”系列電影的時間線是從小說第四部開始的,等於是小說的第四部到第七部這四部小說就支撐起了電影七部曲。而小說的前三部自然是“加勒比海盜”系列的前傳,電影公司將根據最終七部曲的票房成績來決定是否開拍前傳。當然,整個故事的開放性也決定了一定會有外傳系列的出現,不過怎麼拍或者說拍什麼,那就是要看市場反應了。不過吳宇森是已經決定拍完第四部之後就不再接拍這個系列,因此傑德也聯絡好了羅伯特馬歇爾作為接下來三部曲的導演。為了讓馬歇爾更快上手,因此馬歇爾也在這部電影裡擔任了藝術總監的職位。

儘管約翰尼德普宣佈將會有更多“加勒比海盜”電影上映,但是影評人們卻認為這個系列的票房價值已經壓榨乾淨,不過傑德卻不這麼認為。《加勒比海盜:黑珍珠號的詛咒》北美票房3.5億美元,全球票房6.5億美元;《加勒比海盜2:聚魂棺》北美票房4億美元,全球票房11億美元;《加勒比海盜3:世界盡頭》北美票房4億美元,全球票房10億美元……面對這樣的成績,哪家影視公司能放棄製作續集?何況傑德知道《加勒比海盜4:驚濤駭浪》雖然在北美僅僅只拿下2億美元票房,可它在海外市場卻狂撈8億票房;所以才會有《加勒比海盜5:死無對證》的籌拍。不過這一世傑德不會讓“加勒比海盜”系列電影在北美失去市場,因此傑德稍稍更改了《加勒比海盜4:驚濤駭浪》的故事背景。原本這個故事的背景依然是加勒比海,可是傑德卻將故事稍稍移到了大西洋,更是將西班牙和英格蘭這兩個國家牽扯了進來。因此這部電影的看點成了英格蘭海軍、西班牙海軍和加勒比海盜三方的角力,故事情節也因此被修改得更加飽滿了。

2011年5月20日,《加勒比海盜4:驚濤駭浪》宣佈全球同步上映。因為這將是吳宇森執導的最後一部“加勒比海盜”電影,因此謝爾曼影視娛樂集團還特意為吳宇森送上了祝福。在正片正式上映前放映了一段大約20分鐘的紀錄短片,記錄了吳宇森從第一部到第四部之間發生的一些事情。雖然紀錄片並不走煽情路線,但還是讓劇組成員看得眼眶泛紅。要知道“加勒比海盜”立項的時候,這可是一部沒有任何人看好的電影,除了傑德的支援之外,沒有人覺得在這個時代還有海盜電影的生存餘地,很多分析人士都認為吳宇森之所以接拍“加勒比海盜”電影,就是因為當時銀河電影公司裡就他會接。但是讓所有人始料不及的是,這部看上去沒有市場的海盜電影卻成就了吳宇森好萊塢一線導演的地位。雖然很多人都認為《變臉》是最具有吳宇森暴力美學特點的電影,可讓好萊塢製片人們服氣吳宇森的卻是這部爆米花電影。也是因為有了吳宇森這個成功的範例,倒是讓後世徹底沒落的香港電影好歹苟延殘喘地活了下來,不至於最後只剩下一個周星馳還在獨立扛著香港電影的大旗。

《加勒比海盜4:驚濤駭浪》在北美的首周週末票房成績是9000萬美元,基本上已經呈現出“賣座電影”的先兆。基本上按照這個節奏走下去的話,這部電影虧本的可能性幾乎為零,而分析人士感興趣的是這部電影是否又能繼續破10億美元的門檻呢?畢竟這樣對今年年底謝爾曼影視娛樂集團的上市可是有非常好的幫助。

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