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的米高梅雖然已經是內憂外患, 但是好在這些憂患還沒有爆發出來, 再加上米高梅的底蘊所在,又有“007系列電影”的光環加持,所以《明日帝國》首日票房成績相當理想, 一舉超越了上一部的作品《黃金瞳》。而且讓米高梅方面非常高興的是,影評人們紛紛表示新任007的飾演者皮爾斯布魯斯南是繼肖恩康納利之後最完美的007飾演者。

看到《明日帝國》在票房上大獲全勝, 很多影評人表示《明日帝國》將是整個聖誕檔期最“吸金”的電影,畢竟根據目前公佈的訊息, 《明日帝國》的上畫戲院總數略略超過《泰坦尼克號》。雖然最終票房成績是根據上畫戲院數以及上座率有關, 可是人家在戲院總數上已經超過了你,《泰坦尼克號》想翻盤就必須保證九成以上的上座率,這幾乎是好萊塢經典大片的上座率了。

1997年12月19日, 星期五。由銀河電影和派拉蒙電影擔任製片, 詹姆斯卡梅隆大作《泰坦尼克號》在北美2674家戲院正式上畫公映。而公映典禮自然還是在amc洛杉磯旗艦店舉行,不僅卡梅隆攜主演悉數登場, 席琳迪翁更是在戶外放歌一首《我心依舊》。

不少影劇記者發現, 不僅中青年影迷到場不少,一些年輕的觀眾也來了。有記者略微估算了下,在中青年觀眾群裡,《泰坦尼克號》和《明日帝國》打了個平手;但是在年輕觀眾族群方面,很顯然, 凱特萊溫斯基和萊昂拉多迪卡普里奧的顏更討喜一點,更何況《我心依舊》在年輕人關注的mtv、bet和viva三大電視網反覆播出,因此《泰坦尼克號》總體觀眾數量應該超過了《明日帝國》。看到這個陣仗, 不少記者都在暗自感嘆,“看來週末票房冠軍還有得爭。”

由於《泰坦尼克號》只舉行過內部的試映場,因此幾乎沒有外界的人知道《泰坦尼克號》的真實劇情到底是什麼,所以很多觀眾都是想來一睹為快的。雖然這種神秘感會吸引很多觀眾前來觀影,但一旦電影的質量有落差,那麼後續票房就是悲劇了。而《泰坦尼克號》前面那近乎紀錄片式的開場的確讓很多觀眾有些不滿,心急的觀眾已經在抱怨,“這拍的是什麼啊?別告訴我2億美元最後拍出來的只是一部‘泰坦尼克號’的紀錄片而已!”

不過觀眾的抱怨聲音剛落下,頓時驚呼聲就響了起來。因為當所有人看到完全被復原的泰坦尼克號出現在海港的時候,大家都被震驚到了。不少觀眾立刻就覺得2億美元的預算沒有白花,噹噹只是復原泰坦尼克號就不止兩億美元了。稍微懂行點的觀眾也猜到了這其實只是一部船模而已,除了內部少數場景是真實復原之外,其餘部分其實都是空的。但是經過導演的攝影處理和後期的電腦除了,這部巨大的郵輪還是極具衝擊力地展現在觀眾面前。

英國的港口上人來人往,無數人為這艘人類智慧的結晶而歡呼,幾乎整個世界都在嫉妒能參與處女航的遊客們。而當飾演蘿絲的凱特萊溫斯基從馬車下來的瞬間,影院的男人們都吸了一口氣,原來這個世界上還真的具有如此英國氣質的美女。美國對待英國有著很矛盾的心理,一方面他們想從歷史上與英國徹底切割,但另一方面他們又不得不承認凡是英國的東西都是高貴的。

就在男觀眾被蘿絲的登場給驚豔的時候,女觀眾們很快就發現了一個眉清目秀的窮小子。對於女觀眾們來說,窮有什麼了不起的?這樣的愛情才值得考驗和擁有。萊昂拉多迪卡普里奧在好萊塢一向就是奶油小生的定位,因此這個造型一點都難不倒他。他那略顯稚嫩羞澀的表情外是故意裝老成的面具,這樣的男孩子逗得女觀眾們不禁莞爾。

卡梅隆將電影的前半段略微地剪輯了下,但是節奏並沒有變得很快,劇情也讓觀眾覺得有些俗氣。叛逆的大家閨秀愛上了一個窮小子,這自然惹得出身豪門的未婚夫以及處處以貴族自居的母親的不滿,傑克彷彿成了一個人見人厭的臭蟲。不過這些所謂的豪門也沒讓觀眾留下好印象,自以為是的瞧不起人,做禮拜時的魂不守舍,這都讓觀眾們覺得豪門虛偽透了。

或許唯一讓大家覺得有些好感的便是電影裡一直被貴婦名媛瞧不起的瑪格麗特布朗夫人了,她熱情且仁慈,可是她的熱情被認為是“不莊重”,而她的仁慈被認為是“不體面”。而布朗夫人剛好就代表美國最早的那群新興資本家們,這樣一個亦真亦假的角色很快就讓美國觀眾喜歡上了。在布朗夫人的幫助下,傑克得以有機會接觸所謂的上流社會並進而接觸到蘿絲。而被束縛許久的蘿絲也終於被熱情的傑克所打動,兩人墜入了愛河。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可惜愛情並不是萬能的,泰坦尼克號在穿越大西洋的時候撞上了冰山。有觀眾忍不住罵起來,“看看那些該死的資本家們!為了上個頭版就不惜犧牲整船人的安全!”

而且很多觀眾也聽出了前面所鋪墊的弦外之音,比如:泰坦尼克號的隔水艙其實沒有那麼安全,而且重要的是,居然沒有足夠的救生艇!這就意味著將會有很多人死在這艘船上。

就在泰坦尼克號逐步沉沒的時候,泰坦尼克號的擁有者白星公司老闆布魯士伊斯梅爾居然下令封閉二等艙和三等艙的緊急逃生口,這樣的做法引起了觀眾的嫉妒不滿,有個女孩子忍不住在後排喊道:“你應該去地獄懺悔!”

除了這些讓人噁心的事情之外,卡梅隆也著筆在一些美好的事物上。在電影的最後,當死亡不可避免的時候,有很多場景從最初到現在一直在震撼著觀眾。

那對躺在床上靜靜等待死亡的老夫妻。很多人追求的愛情不就是“執子之手,與之偕老”麼?但是真的死亡來臨的時候,你能如此從容地相擁赴死麼?這個故事是根據真實事例改編,真正的當事人是美國高階時尚百貨梅西百貨的創始人伊斯多斯特勞斯和他的妻子。真實的故事是伊斯多將自己的妻子艾達送上救生艇,但是艾達拒絕獨自求生,便將自己的座位讓給自己的女僕。而自己則選擇和自己的丈夫坐在甲板上被大浪吞噬。

還有那個安慰自己孩子的母親。她無力挽救自己的孩子,她惟有陪著自己的孩子走完最後一段路,讓他們安詳地前往天堂。所有人都無法去猜測這個母親的內心有多絕望,但是她的表情卻如聖母般光輝。最後的最後,還有那支始終未曾停下來的樂隊。他們並非沒有機會逃生,他們已經數次“謝幕”。但是看到船上的慌亂,和人們的驚恐,他們義無反顧地演奏起《nearergodthee》,想安撫那些恐慌的靈魂。那個帶著人們做禱告的神父。你能感覺到他自己的驚慌,也能感覺到他周圍那些人的無助。但是他們依然在祈禱……他們的表情沒有影片開始時的不屑,他們真的在懺悔和祈禱。

伴隨這些鏡頭,電影院的氣氛變得有些壓抑,一些敏感的女孩都已經抽泣起來。但是所有的人都在祈禱,至少請讓男女主角平安,讓整個故事有一個還算完美的結局!但是卡梅隆扼殺了所有人的希望,傑克終於因為在海水中浸泡太久而死去。

當蘿絲數度呼喚傑克未果之後,只有含著淚將傑克推進了大海,讓他去尋求安息……但是蘿絲卻遵守了自己的承諾,她努力地向返回的救援隊求援並最終活了下來。沒有任何事情比電影主角死去還讓人絕望的了,這回不僅是女性們抽噎了起來,男性們的眼眶也開始泛紅……

故事最後的鏡頭是蒼老的蘿絲獨自一人將海洋之心拋進大海,去祭奠她的青春、她的愛情和她的傑克……然後便是那低低的風笛聲響起,《我心依舊》的旋律在電影院裡盤旋。在蘿絲的夢中,那些熟悉或陌生的人又復活了,他們在泰坦尼克號等著她,等著她和她的傑克在生命的盡頭最終相擁……

“是的,這是一部偉大的電影!”記者在採訪觀眾的時候,有人回答道,“起初我以為這是一部海難題材的驚悚片,但是影片的最初卻告訴我這是一部愛情片。到了最後,影片中‘小愛’發展成‘大愛’,卡梅隆導演不愧是好萊塢最優秀的導演。”

這樣的評價在每家影院都有,《泰坦尼克號》用一個悲劇讓所有人都記住了這個大海難裡的那個小小的愛情故事。也正是這樣一個美好甜蜜的愛情故事被海難所摧毀,才讓每個觀眾心中才能對當時的海難感同身受。沒有人會再懷疑週末票房冠軍的歸屬,因為已經勝利了!

“這是好萊塢歷史上的‘鉅艦大炮’時代!”《洛杉磯時報》以頭版頭條的形式對《泰坦尼克號》發表了影評專題。應邀撰寫影評的五位影評人都對《泰坦尼克號》給出了近乎滿分的成績,他們都認為這是這個聖誕檔絕對不應該錯過的電影。

“一切都彷彿是真實的,卡梅隆導演用兩億美元為世界觀眾製造一顆痛徹心扉的‘催淚彈’。”《紐約時報》同樣以頭版專題的形式對《泰坦尼克號》進行了點評。

而《華盛頓郵報》也在頭版刊出“她的預算已經創造了歷史,而她的票房正在創造歷史!”

“偉大的導演!偉大的作品!偉大的《泰坦尼克號》!”——《好萊塢報道》

“帶著你的妻子或女朋友去感受一次浪漫的愛情吧!”——《綜藝》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