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 投資銀行分為四種:第一種是隸屬大型金融集團下的投資銀行, 例如巴克萊資本就是巴克萊銀行的投資銀行;第二種則是獨立的投資銀行,比如高盛銀行、美林銀行和雷曼兄弟銀行等等;第三種是私募基金,比如赫赫有名的黑石集團和凱雷集團;第四種就是國家主權投資基金, 比如中國的中國投資責任有限公司和新加坡的淡馬錫控股。

傑德要組建的就是第一種投資銀行,雖然自己的外祖父將華美銀行交到了自己手裡, 但是明確說明不能用於投資。所以仙妮蒂和約翰才建議將華美銀行連同謝爾曼家族發展基金及傑德名下的幾家投資公司該組成華美國際銀行集團。但是涉及投資這塊暫時還沒有找到合適的旗艦公司,所以改組事務一直停頓在那。

但是約翰的提議無異於為傑德開啟了另外一扇窗, 既然華美銀行主打華人銀行業務, 那麼大中華及東南亞地區就是不能放棄的市場,而香港無疑就是核心城市。約翰提議收購香港一家中型規模銀行的想法,已經被傑德要求去評估可行性, 而集團內部的分析師們很快就給出了一系列的名單, 其中一家名為第一太平銀行的公司落到了傑德的眼裡。這其實是一家不大的銀行,但勝在它不僅在香港, 甚至在臺北、臺南和臺東都有分行。有趣的是, 它的聯盟銀行東亞銀行則是主打東南亞市場,因此兩個聯合起來倒是頗有聲勢。

“我的建議是,如果我們看中第一太平銀行的話,那就兩家銀行一併吃掉。”約翰道。

“我贊成約翰的意見。”仙妮蒂點頭道,“第一太平銀行的母公司第一太平商業集團其實一直無心於經營銀行業務, 如果不是東亞銀行暫時沒有足夠資金的話,這兩家銀行便已經徹底合併了。林紹良常年居住在印尼,而且他的主要產業是農業, 估計他也在尋找合適的機會脫手第一太平銀行。不過李國寶那邊缺乏足夠的資金,估計收購第一太平還有些難度。”

對於傑德來說,這些人的名字實在是太熟悉了,畢竟自己在重生前就是香港的投行分析師之一。李國寶的東亞銀行曾經是華人最大的銀行,但是家族經營在這個銀行最後慢慢淪為了二流銀行。而且李國寶這個人的私德並不值得恭維,他的髮妻是陪伴他一起打天下的糟糠妻,但是他卻在2002年被人拍到與小三瀟瀟灑灑逛巴黎。而且李國寶身為道瓊斯公司的董事,卻不懂自愛,最後因為涉嫌□□交易被美國證監會調查,弄得晚節不保。

而相較於李國寶來說,林紹良則完全是一個大悲劇。由於林紹良壟斷了印尼國內的許多農產品生產,趁著1998年的大排華事件,林紹良大量資產被印尼政府充公,最後他也只能在新加坡鬱鬱而終。但是林紹良的兒子卻是個人才,在大量資產或被印尼政府充公或被印尼暴民瓜分的情況下,居然重組了他父親的三林集團,到了2004年,林紹良兒子林逢生的新三林集團已經達到盈利200億人民幣的規模。

所以傑德對於東亞銀行的手腳可能不會那麼光明,但是對於第一太平銀行,傑德還是覺得儘量能交好這個東南亞的林氏家族。

“不過即便如此,我們想狙擊軟銀在中國的事業還是沒有戲。”約翰分析道,“我們缺乏運作上市的能力,所以我們必須和一家投行合作。金融集團名下的投行是不屑與我們合作的,私募集團的風險又太大,所以我們只能與獨立投行合作了。高盛、美林、雷曼兄弟和摩根士丹利都是值得我們合作的夥伴,我個人推薦高盛公司。他們在中國有良好的合作關係,而且他們本身在美國的勢力也是值得我們藉助的。如果要狙擊軟銀,高盛是最好的盟友。”

“除了高盛,其他投行都可以考慮。”傑德忽然插嘴道。傑德不希望和高盛合作的原因當然不是所謂的“高盛陰謀論”,持這個觀點的人認為高盛是美帝潛伏在國內的超級經濟間諜。傑德反對和高盛的原因就是在於高盛的政府背景太濃厚了,因此合作的時候難免處於弱勢。雙方如果不能長期處於平等位置的話,那麼要麼是被吞併,要麼就是很難看地分手,因此傑德才排斥和高盛合作。“美林的能力不弱於高盛,而且由於收購了貝萊德資產管理公司,他們在資產管理方面也具有優勢。重要的是,我們和美林的合作會比較對等。”

“這也是個問題。”約翰很快就明白了傑德憂心的是什麼,“和美林合作也有好處。”

“我還有個建議。”傑德知道在次貸危機中,美國的獨立投行中除了高盛和摩根士丹利因為得到了美國政府的注資而逃脫破產命運之外,其餘的獨立投行不是倒閉就是被大型金融集團吞併。“我希望如果美林集團倒閉,不會牽連到我們與他們的合作公司上來。最好是附加上,如果美林集團倒閉,我們有權按照市價回收美林集團手上的股份。”

“有一條保險條款也好。”仙妮蒂等人並不認為美林集團會倒閉,但是萬無一失總是好的。

在內部談妥之後,傑德一行人便直接飛向美國的銀行集中地,紐約曼哈頓。曼哈頓是美國最大的金融中心,在國內唯一能構成威脅的就只有芝加哥了,畢竟芝加哥的期貨交易中心在全球也是赫赫有名的。傑德沒有免俗地出現在了華爾街的大銅牛面前,雖然這個行程讓仙妮蒂和約翰都嗤之以鼻,但是傑德居然非常有興致地與大銅牛合影了好幾張,弄得仙妮蒂和約翰都想裝作不認識這個老闆。

然後傑德自然看到了世貿中心大樓,他很清楚,在新世紀的第一年,這棟樓給所有的美國人留下了一個永生難忘的清晨。傑德在重生前曾經因為美國遇襲而歡呼,認為這是打倒美國霸權主義的勝利。但是隨著年紀的增加,他才明白這是一起針對平民的恐怖襲擊。無論在什麼情況下,針對平民的襲擊都不應該被鼓勵。雖然傑德在前生不會矯情地說“這一夜我是美國人”之類的話,但是他的確不願看到悲劇重現。

“怎麼,你也想投資世貿中心的物業?”約翰看到傑德對世貿中心看了許久,便問道。

“約翰,你有沒有想過某一天,美國的本土遭到襲擊。比如,世貿中心?”傑德說。

約翰一愣,隨後用典型的美國方式回答道:“上帝保佑美國,這種事情永遠不會發生。”

但是傑德卻沒有這麼想,而是打算明年在吳宇森的電影中假如一段飛機撞摩天大樓的場景。不過傑德不會選擇世貿中心,萬一自己沒有阻止成功,真的再發生九一一,那自己豈不是最容易被懷疑的人?傑德等人在華爾街附近逗留了一會之後,便出發去了新澤西州。

很多人都以為美國的投行都應該位於華爾街,事實上沒錯,但是由於這裡寸土寸金,所以在這裡的一般只是常駐辦公室,真要談什麼事情的話都是去附近的新澤西州辦公室談。也正是由於曼哈頓金融業的興起,新澤西州也有了美國銀行大管家的美譽。要不然以新澤西州的地貌,還真沒啥好發展的。但是如今一批銀行家紛紛在這裡設立公司總部,地產業和物業管理便成了當地重要的支柱經濟了。

從曼哈頓前往新澤西州非常方便,高速公路、軌道交通、海底隧道和輪渡都十分齊全,甚至還有全球獨一無二的超短途支線飛機。從曼哈頓飛往新澤西只要短短幾分鐘即可,對於某些人來說,這的確是個不錯的解約時間的方法。

美林公司那邊自然也獲悉了傑德等人的來意,他們對於和傑德組建一個合資公司前往亞洲撈金還是滿看重的。雖然華美銀行在北美排不進前十,但是他們專門針對華人進行業務讓他們在香港就具有先天優勢,美林公司自然覺得還是個不錯的合作伙伴。畢竟眼看著亞洲市場即將成熟,而高盛公司卻幾乎一家獨大,這讓美林等公司自然很吃味。如今有盟友相邀前往香港,美林自然拿出了誠意與傑德等人會面。

幾天的談判結果是,美林與華美銀行共組投資銀行的前提條件是華美國際銀行集團能夠將東亞銀行和第一太平銀行收購完畢。因為這樣的結果對於美林銀行的風險最小,不過同樣的,美林公司在未來的投資銀行裡的話語權也會相應減小。其實這或許和美林公司本身的定位有關係吧,他們的主要的業務重點都在北美,其次就是歐洲,相對來說,亞洲市場有些無所謂了。所以亞洲市場成了高盛公司和其他一些中小型投行的天堂了。

拿到和美林公司合作的備忘錄之後,傑德吩咐道:“仙妮蒂,你還是繼續加快集團內部的重組。——約翰,我們倆飛香港一趟。不僅為了收購銀行,同樣也是為了明年的事情做準備。”

約翰當然明白明年的事情是什麼,於是從紐約國際機場出發後,一行人回到了洛杉磯,而另外一行人則前往了香港。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在傑德的行程表上,香港的行程赫然有三件事。第一件事便是收購東亞銀行和第一太平銀行;第二件事則是組建一個投資基金,為明年的亞洲金融風暴做準備;第三件事則是參與亞洲電視集團旗下的亞洲衛星電視有線公司的開臺大典。

根據林建嶽的回報,亞洲衛視旗下的中文臺、新聞臺、財經臺和電影臺都已經準備完畢。中文臺和電影臺針對的是大陸地區,而新聞臺和財經臺則是針對臺灣和新加坡觀眾。好在大陸方面的關係已經談妥,現在的問題就是談妥臺灣和新加坡方面了。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