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密歐與朱麗葉現代版》的拍攝結束後, 威廉暫時沒有接新戲,就連平面廣告也沒有拍一個, 因為他還要考大學,不得不將下半年的所有精力都放在sat考試和申請學校上面。

經紀人哈迪曼對威廉的決定表示不滿, 不過在想到考上一所名校能使威廉身價升值,並且現在為他簽下一堆不高不低的代言,不如等身價升上去來幾筆大買賣後,也就勉為其難的同意了。

——這就是亞蒙·高夫曼,這就是好萊塢的經紀人,讓他們拒絕當前利益的,除非能在未來兌現的更大更多的利益。

在美國, 想上一所心儀的大學並不容易, 大多數人僅是準備和申請的工作就要忙碌半個學年,更有不少志在常青藤名校的學生,從十一年級,不, 甚至更早的九年級十年級就開始為此而奮鬥了——因為九年級之前的考試成績不會紀錄在檔案裡, 九年級之後,不僅學生的每一門課的成績,都會紀錄在gpa成績裡面,而且他們已經可以參加sat考試了。

sat和gpa成績,對申請大學至關重要。

gpa指的是高中平均成績,sat指的是教育考試服務社主持的“學術水平測驗考試”。

美國沒有國家組織的統一大學入學考試,所以大學錄取新生, 一看gpa,也就是學生的日常學校表現,二看的就是能比較出不同地區學校學生水平的sat——當然,也有一些大學,比如中西部的大學更偏好act成績。

威廉gpa拿到了4.0,sat考了2350分(滿分2400),其中sati的部分(數學和英語)得到了雙滿分1600——在今年參加sat的全球考生中,只有不足三十人得到了sat的雙滿分。

並且,他在過去兩年裡還選修了ap,也就是大學預修課程。

越來越多的大學開始把學生在ap考試中的表現,作為衡量對方是否能夠勝任大學學習的根據,然後決定是不是要錄取對方,特別是那些常青藤名校。

對於志向高遠的學生來說,在繁忙日常學習和sat考試的同時多修一門ap,固然會讓他們變得更加忙碌,但是好處也是多多的,一是能顯出對學習的積極主動,和深度的與眾不同,在名校錄取過程中脫穎而出,二是ap成績不僅在錄取中加分,秋季入學後,還可以轉為大學選修的相應課程的學分。

總之,威廉在學業上取得的成績真的很不錯,聖莫尼卡中學的大學申請指導老師對他說過:“美國大部分的大學你已經通行無阻了,如果申請信寫的漂亮一點,再能有一份高質量的推薦信的話,那麼最頂級的那幾所也會向你敞開懷抱的。”

威廉用了兩個月時間圈定自己想上的大學,篩選,再篩選,將數量控制在五到八所,向這些大學的錄取辦公室寫信索取學校資料和申請表格,花費了大半個月時間精心填寫,然後一一郵寄了出去。

寫申請信的時候,他還和瑪德琳發生了一些爭執,瑪德琳不想讓威廉申請哈佛。

“哈佛是所很棒沒錯,全美國,或者全球最頂級的大學之一,但是,我不認為它強過其他所有的常青藤高校,像是普林斯頓、耶魯或者斯坦福大學。你知道哈佛的教授都很自私嗎?他們只關心自己的研究,對普通學生一點也不上心,特別是本科生,給本科生上課的都是助教,如果有學生想去請教教授問題,教授們只會擺出一副狗屎臉對著他們,用目光指責學生浪費了自己寶貴的時間。”

瑪德琳擺出了最嚴肅的表情:“哈佛的學位確實很值錢,只是那個h就保障了畢業生最低幾千刀的月薪,但是你缺這每月的幾千刀嗎,威廉?耶魯就很好,寶貝,耶魯的所有教授都會參與本科生的教學,可能你大一的導師就是一位諾貝爾獎的獲得者。”她自己就是耶魯畢業的。“或者斯皮爾伯格畢業的南加州大學和喬治·盧卡斯畢業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你不是很喜歡他們麼?”

“你是不是有點偏激了,媽?”

“我才沒有偏激!我知道這些,是因為你**老爸——”

“不能說髒詞,媽,這是你教我的。”

“好吧,你的死鬼老爹就是哈佛畢業的,所以我當然知道這些,哈佛的學生都是一群自大狂,他們眼裡只看得到自己,認為自己就是上帝最優秀的作品,是全世界的王,其他學生只配當跟班。”

“你對哈佛有偏見,媽。”

“沒錯,我是有偏見。”瑪德琳很乾脆的承認了:“因為哈佛教會了學生不可一世,卻沒教會他們應對挫折,就像你父親,他太驕傲了,驕傲到只是摔了一跤大的,就再也承受不住了,居然敢去自殺!他是這麼殘忍,丟下我和你……”

瑪德琳捂住臉,她的聲音哽咽了。

威廉默默的抱住她。

“我也不想干擾你的選擇,寶貝,只是……”瑪德琳深吸口氣,鬆開威廉:“算了,我的話已經說完了,剩下的事你自己考慮吧。”然後她轉身回臥室了。

威廉知道瑪德琳想說什麼,“哈佛把你老爸培養的過於自大,所以他一破產就遭受不住打擊自殺,我對哈佛有陰影,所以不希望你申請那裡。”諸如此類的。

威廉能理解瑪德琳的心情,不過,他之所以會想申請哈佛,也是因為埃德溫曾在他很小的時候,曾對威廉說過,希望他能子承父業考進哈佛讀書。

哈佛,或者說美國的很多大學都有子承父業的傳統,並且如果父親是校友的話,兒子申請學校的成功機率也會比普通人高一點。

瑪德琳大概已經把這件事忘了,但威廉還記的很清楚。

這幾個月,威廉經常想起埃德溫死前的一些事。

埃德溫剛剛宣佈個人破產的時候,瑪德琳和威廉各自默默做了很多事,瑪德琳在盤點自己的資產,退掉了所有預定的衣服鞋子包,甚至考慮連車子也賣掉,而威廉,他查了好幾所紐約的公立學校,準備挑個時間告訴父母自己想轉學——不能直接告訴他們自己想轉學的原因是因為卡爾蓋特太貴了,他還得在那之前找一個好的理由——威廉還絞盡腦汁的想幫家裡緩解財政,不過要想出個能在短時間內籌集到上億美金的辦法,太難了,哪怕威廉對未來有模糊的印象也不行,因為無論是上輩子還是這輩子,他都對華爾街瞭解不多。

當然,無論是瑪德琳還是威廉,最初都很避諱在家提任何和破產有關的事,正如瑪德琳所說,埃德溫·布蘭德利是個極其驕傲的人,在埃德溫摔得最慘的時候告訴他家人已經準備好開源節流了,會讓他接受不了,會打擊他的自尊,會讓他覺得妻子兒子看不起他,認為他不可能東山再起了。

所以瑪德琳和威廉一直在等埃德溫平靜下來,再進行談話,只不過誰也沒想到……埃德溫從狂躁狀態中掙脫出來後幹的第一件事,不是和家人坐在一起聊聊天,而是跑去自殺。

“嘭!”他就那麼自私的從華爾街的摩天大樓上一跳而下,留下一個獲知這個訊息後幾近崩潰的家庭。

四年過去了,告別紐約,用時間撫平傷痛,瑪德琳和威廉都開始了新生活,威廉找到了他的興趣,做一名演員,而瑪德琳雖然沒有再婚的意思,但有時候週末也會和新結識的男性朋友出去喝一杯了。

但埃德溫仍然存在於兩人的生活當中,並時不時的影響著他們,所以瑪德琳不想讓威廉申請哈佛,所以威廉想申請哈佛。

——威廉有負罪感,真的。

——有時候他甚至在想,既然重生這麼不科學的事情都發生在他身上了,那為什麼不讓他擁有在華爾街點石成金的手段呢?那樣的話,最起碼他可以避免埃德溫破產和……自殺。

但是現實是,上帝不會因為他說了一句“讓我發財吧”,就從天上扔下幾億美金給他。

威廉只是一個普通人。

——好吧,或許比普通人要強上那麼一點點。

無論如何,他已經將申請信寄出去了,能不能完成埃德溫曾經的心願,接下來可不是由他做決定了。

……

聖誕節將至,《理智與情感》的首映也快要舉行了。

好消息和壞消息是連著來的,第一個好消息,索尼·哥倫比亞電影公司將日期暫定在12月13日,最火熱的“奧斯卡檔期”,在各大頒獎禮的提名名單出爐前公映電影,或許能增大獲得金球獎和奧斯卡肯定的機會。

奧斯卡判斷送審影片合格的標準是,必須是前一年1月1日到12月31日在洛杉磯地區的影院首映過的電影,並且連續放映不能少於七天,而哥倫比亞將首映日定在12月中旬,可見其用心良苦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壞消息是,因為不敢確定這部電影“錢途”如何,哥倫比亞不肯投入更多的院線資源,七十二家影院,迷你公映,只比一些低成本的獨立電影或文藝電影的首映禮好上那麼一點點。

第二個好消息,雖然沒有盛大的全球公映,但由於奧斯汀作品的影響力,艾瑪·湯普森等著名演員的名氣等原因,《理智與情感》並不默默無聞,只要是經常關注電影或文化新聞的人就能知道——又一部奧斯汀的電影要上映了!

十月份,美國新市場出版社出版了艾瑪·湯普森的《理智與情感》劇本,以及她的電影日記,一個月內,僅精裝版本就在美國售出了將近三萬份,購買者多是簡·奧斯汀的書迷,也有一些電影從業者。

劇本是對奧斯汀原著的深加工,既原汁原味,又讓不少古典文學和電影雙重愛好者大叫改編的精妙,而《艾瑪·湯普森的電影日記》,則是眾口一致的笑稱有趣了。

艾瑪將她改編劇本和拍電影時發生的所有趣事都寫進了電影日記裡,而且大部分文字不是在說她為了這部電影付出多少多少努力,而是圍繞著她和朋友們展開,比如說從未出現在電影裡、或只是出演了一個只有寥寥鏡頭的小配角,但給予過她很大幫助的斯蒂芬·弗萊和休·勞瑞,以及艾米·帕斯卡爾、艾倫·裡克曼等等。

作為搭檔,威廉當然也在艾瑪的書裡佔有重要位置,艾瑪提到他的字數,甚至比提到格雷·懷斯的還要多——也可能是出於英倫式的羞澀,她是故意不在書中多提自己的未婚夫。

但是那種欣賞之意,從字裡行間都要滿溢出來了,瞧這些句子:

“威廉並非我心中愛德華的第一人選,那時我更青睞休·格蘭特,甚至在寫劇本的時候,愛德華就是直接以格蘭特的形象在我腦海中出現的。但是劇組製作費不多,格蘭特有點昂貴,威廉的試鏡征服了李和艾米,他們選擇了他,我起初接受的不甘不願,但等電影正式開拍後我發現,我錯了,威廉棒的超乎預料,他的愛德華比文字形象的多,更紳士,更可敬,也更可愛。”

“唯一不足的是,威廉英俊的太過火了,我不得不每天在化妝間裡多呆一個小時,把自己化的漂亮點,好在鏡頭裡看起來和他比較登對。:-d”

“在電影最後,我和威廉有一場吻戲,拍完那場戲後他面紅耳赤,看起來純情極了,我敢打賭任何一個女人看到威廉羞澀時那雙水波盪漾的綠眼睛時,心跳都會小小的失控一下——只要她們不是蕾絲邊——g,親愛的,如果你正在看這段文字,不要吃醋,威廉可愛的就像我們的弟弟。”

“吻戲是哥倫比亞公司在拍攝中要求的,等到後期剪輯的時候,我和李本來都覺得這個鏡頭太過羅曼蒂克,想要剪掉來著——我們不希望觀眾片面的將《理智與情感》看做是一部大團圓結局的愛情片,它應該被賦予更深刻的意義。”

“但當兩個版本分別進行試映的時候,大多數影評人和市場分析師卻認為有接吻鏡頭的版本更好,從商業性上來講,‘只是將威廉·布蘭德利接吻時的樣子印刷成大幅海報貼在影院門口,就能吸引無數對時代愛情電影充滿好奇的迷妹進影院’市場分析師們這樣說。從藝術性上講,多數影評人都表示接吻鏡頭除了過於羅曼蒂克一點外,其實更有助於觀眾清晰的認識到影片主題——理性和感性的相互轉變。在《理智與情感》裡,愛琳娜和愛德華都是理性的代表,但在最後他們卻情不自禁的做出了充滿感性的舉動,人性的變化就是如此美妙,如果刪掉後,這個轉變的主題就會變得晦澀難懂了。所以,這個鏡頭在爭議無數後,還是被保留了。”

如果說艾瑪的文字讓威廉·布蘭德利這個名字走入不少電影從業人員視線的話,那麼11月份在nbc、abc、cbc、fox、cw等多家電視臺播放的《理智與情感》預告片,則帶來了爆炸般的宣傳效果——預告片剪的太棒了,古典,唯美,充滿英倫風情和清新的田園氣息,看起來和兩年前橫掃奧斯卡的《霍華德莊園》一樣好——每個知道威廉名字的人,也都記住他的臉了。並且深入人心。

湯姆·克魯斯能靠英俊的臉蛋和麻麻的演技征服大半個好萊塢,那麼其他人同樣能。

更別提在這個表面看來公平公正,實則歧視遍地都有的洛杉磯,威廉的出身和長相都沒有硬傷。

不是黑皮膚不是新移民也不是猶太人——這點在部分人眼中是缺點,但在更多的人眼裡卻也是優點——祖上三代都在美國出生長大,無論按照東海岸還是西海岸的標準,都算純粹的美國人,深色頭髮翡翠眼睛,聰明人的長相,雖然英俊的過火,但只要不是金燦燦的金髮,就不會被形象定位成低智商的花瓶,接戲的範圍也大的多。

埃德溫·布蘭德利的破產自殺?這也不是什麼大問題,在好萊塢,父母窮困潦倒、是吸毒者、離婚者、骨肉皮的都大有人在,說實在的,童年不幸的明星多了去了,反倒是父母婚姻完好,並且出自中上階級優渥家庭的明星非常少見。除非明星們的父母是罪犯,比如被irs(國稅局)指控並落實了偷稅漏稅罪名之類的,否則就連最卑鄙的小報記者,也不會緊抓明星父母大做文章。

總之,電影預告片的播出,讓威廉名氣大增,亞蒙說他現在每天接到詢問威廉價格以及檔期的電話,比過去足足多了兩倍。

“等電影公映後,電話會更多的。我現在不會為你接任何一個新工作,現在的價格太低了,他們都想趁著你還沒紅起來的時候佔便宜,我們要再等幾天,等到你的身價也翻幾倍!”亞蒙自信的說,眼中閃爍著對更大名氣和更多金錢的渴望。

12月初,電影正式公映的一週前,哥倫比亞邀請洛杉磯的眾多媒體,舉行了一場小型的試映會,試映結束後,包括《紐約書評》、《電影評論》、《娛樂週刊》在內的多家媒體出版物都對李安執導的這部作品給予了好評,《時代》雜誌甚至直接宣佈《理智與情感》可以和《勸導》一起,並列成為1995年的最佳電影。

高話題度和高見報率是最好的營銷妙招,作為一部美國觀眾其實並不怎麼感冒的文藝古典電影,《理智與情感》已經引起越來越多人的興趣了。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