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西蘭媒體在後來統計過, 整個惠靈頓地區大約有八萬多影迷參加了《指環王:魔戒再現》的首映禮,這不僅是整個紐西蘭從未出現過的電影盛事, 哪怕放在電影產業最發達的歐美地區,也是不可思議的壯觀景象。

首映禮前一週, 世界各地飛往紐西蘭,包括紐西蘭國內通往惠靈頓的航班就已經全部售罄,就連威爾洛特和負責電影發行的環球公司都得到了市政廳管理部門的通知,要他們為首映禮上極有可能出現的參與影迷數量爆棚的情景做準備。

惠靈頓市政廳的意思本來是要《指環王》劇組做好安保工作,畢竟首映當天影迷太多萬一出現意外怎麼辦,威爾洛特防患於未然,為所有演員都增加了保安人員。

不過, 在導演彼得·傑克遜的提議下, 他們還緊急聯絡了一批曾經參與過電影拍攝的紐西蘭臨時演員,讓他們穿上盔甲、騎著駿馬、舉著旗幟扮作《指環王》裡人類王國的軍隊,甚至是戴上假髮穿著精美的長袍扮演精靈——當然,道具全是劇組曾經用過的真品。——在首映開始之前舉行了一場遊街活動來滿足人們的期待, 也分散影迷對演員們的過多注意。

有一家惠靈頓本地電視臺曾在這一日, 用直升機記錄下了這樣的鏡頭:

大使劇院周邊四五條街道的每一棟房子的陽臺和窗臺上都擠滿了人,甚至連房頂和路燈上都是,遊/行的隊伍路過哪兒,人們就歡呼雀躍著湧向哪兒,半空中俯瞰,數不清的人在這鋼筋水泥的城市了彙集成了一條蜿蜒的河流。

用當時在直升機上進行直播報道的記者的話說:“全新西蘭人都為《指環王:魔戒再現》的盛大首映瘋狂了,彼得·傑克遜導演僅僅用一部電影, 就製造了連國慶日都沒有的熱鬧。”

這句話有點歧義,紐西蘭的國慶日是二月六日,在每年的慶典活動裡,除了總理發表講話、海軍空軍閱兵儀式外,還會經常出現本地土著毛利人集結起來遊/行抗議的場景——其中涉及到長達兩百多年的土地歸屬權糾紛和種族糾葛——所以這名紐西蘭記者的意思大概是國慶日慶典政治味道太濃了,還經常有衝突發生,沒有今天這麼純粹的歡樂熱鬧。

不過第二天,當其他國家媒體報道《指環王:魔戒再現》的首映時,則直接引用了紐西蘭本地電視臺的新聞,一時之間《<指環王>惠靈頓舉行首映儀式熱鬧非凡趕超紐西蘭國慶》的新聞被轉發的全球到處都是。

這裡面當然少不了威爾洛特和環球的推波助瀾,電影的全球首映宣傳之旅剛剛開始,這個時候多少和影片有關的正面報道都不嫌多。

而且,這樣盛大的首映儀式,是喬治·盧卡斯的《星球大戰前傳》都沒能擁有過的。

每一個在惠靈頓參加首映的演員人都不會忘記今天所見到的一切,尤其是以前從未經歷過這種大場面,或者說從未以主角的身份參與其中過的伊利亞·伍德,奧蘭德·布魯姆和麗芙·泰勒他們,走下加長凱迪拉克,邁上紅地毯,回首跟影迷打招呼的那一剎那,填滿整個視線的人潮和山呼海嘯般的歡呼聲,看的他們簡直都要目瞪口呆了。

雖然知道人們大部分的歡呼更有可能是獻給彼得·傑克遜這位紐西蘭導演,或是威廉·布蘭德利這樣的超級巨星的,但是一想到自己也是《指環王》中的一員,影迷的熱情同樣也是奉獻給自己的後,那份驕傲與自豪的榮耀更是在心中上下激盪不已,彷彿飲下了一杯陳年佳釀般令人熏熏然的陶醉。

……

“成千上萬的人!好像整個城市都出動了一樣!我想我一輩子都忘不了今天了,哪怕是以後拿到了奧斯卡影帝,哪怕等到老了記憶開始退化了,我也會清楚的記得今天的一切的。”

直到肩膀被奧蘭多·布魯姆狠狠拍了一下,耳邊響起熟悉的帶著幾分英國口音的話語,伊利亞·伍德才從夢遊一般的狀態裡回過神來。

“是啊,我也不會忘記第一次成為電影明星是什麼感覺。”伊利亞·伍德笑著撞了下在劇組感情就一直頗為不錯的奧蘭多的肩膀,才有幾分感慨的回答說。

伊利亞·伍德從八歲就開始拍電影了,算是童星出道,但一直都不溫不火,作為童星時他遠比不上同期走紅的麥考利·卡爾金,進入青春期後,更是不停在電影裡打醬油,極少受到媒體關注。

但是在接下了《指環王》中弗羅多一角後,尤其是今年以來,託兩版影響力極大的電影預告的福,和威爾洛特與環球宣傳部門的不停發力,他終於在北美乃至全球地區都擁有了不低的知名度,開始經常遇到能認出他的記者,剛剛在紅毯上,也享受了一把被各國媒體圍堵採訪的待遇。

奧蘭多·布魯姆搖搖頭,真心地說:“我不覺得我是電影明星,老天,這才是我拍的第一部電影。”

“別這麼說,奧蘭多,剛剛那群記者們對你的熱情可一點都不低。”

大概是精靈的造型太佔便宜,雖然以前沒有任何代表作品,但現在的奧蘭德·布魯姆知名度已經不比伊利亞·伍德、肖恩·賓、麗芙·泰勒等任何一個小有名氣的明星低了,戛納電影節舉行的時候,他在imdb演員搜尋榜上的排名更是直線上升,還排到過月度前三的位置。

奧蘭多·布魯姆默默看向了威廉的方向。

“額,雖然威爾也是電影明星,但他是超級的那種,要變成他那樣可有點難度,夥計——好啦,別瞪我,我明白你的意思,人總得有個目標,對吧。”

不,奧蘭多·布魯姆並不是想變成威廉,他是想說自從他大學畢業進入好萊塢後,見到的最符合電影明星這個詞的人大概就是威廉,就連他是同性也不得不承認,對方似乎專為銀幕而生,鏡頭前的一舉一動都奪目吸睛,在鏡頭下也引人矚目,像是比周圍人都多了一層說不清道不明的光環,不過這並不意味著奧蘭多·布魯姆就想成為威廉·布蘭德利——好吧,其實是有那麼一點由羨慕嚮往產生的渴望,所以奧蘭多最終也沒有反駁朋友的話。

伊利亞·伍德面對朋友總是話多,鑼濾盜艘淮蠖訓幕埃恢彼檔揭簧賢逄氐鈉放芡輳亍げ祭記刑嘏湟艫吶園紫炱穡胖棺x嘶巴貳

奧蘭多·布魯姆也終於能安靜的看自己主演的第一部電影了。

影片開場用莎士比亞十四行詩一般優美的語言,講述了魔戒的誕生,和黑暗魔君索倫妄圖用魔戒統治中土世界的可怕陰謀,當人類與精靈聯軍與索倫的半獸人大軍對抗,千軍萬馬對壘的戰爭場面讓電影院裡的觀眾瞬間覺得提神不少。

擁有至尊魔戒的索倫力量無人能敵,他的半獸人大軍所向披靡,就在人類與精靈聯軍快要看不到勝利的希望之時,人皇之子埃西鐸撿起他父親的寶劍,斬下了索倫戴著魔戒的手指,索倫的肉身灰飛煙滅,魔戒落入埃西鐸的手中,蠱惑了他,又背叛了他、害死了他,埃西鐸死去後,魔戒沉入河底。兩千五百年後,在命運巧妙的安排下,魔戒落入了一個新的持有者手裡,而這個人,是個居住在夏爾的霍比特人。

這是一段時間非常長的序幕,整整八分鍾,而且僅僅只是交代了魔戒的起源,這和好萊塢許多電影公司奉為準則的“序幕決不能超過兩分鍾”的製片原則相悖,但是卻一點都沒有讓觀眾們覺得漫長無聊而產生離場的衝動,相反,他們一個個都興味十足,注意力被完全集中起來了。

魔戒的誕生歷史被描述的猶如神話,詩般優美的預言與極富韻律的臺詞擁有濃重的宗教感,本來會給大多數並不擁有虔誠信仰的普通觀眾帶去一種飄在天上、裝逼太過的感覺,但是下一秒鐘,鏡頭就被推向戰爭,千軍萬馬即將遭遇毀滅的畫面,不僅立刻中和了前面預言一般旁白的儀式感,結合震撼人心的配樂,烘托出了史詩一般的悲劇氣氛,不僅確定了電影基調,還像是在拉著每一個觀眾的手,對他們的心說:“來吧,來欣賞這部與眾不同的奇幻電影,徹底淪陷到中土世界來吧!”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熟悉又陌生,震撼加驚歎。

這就是奧蘭多·布魯姆此刻的心情。

在今天之前,奧蘭多·布魯姆還從未完整的看過《指環王》的成品,而現在,就算他早已熟知影片裡的每一個角色與故事,卻仍然被震驚,被吸引的不可自拔。

正片簡直太讓人驚豔了!

奧蘭多·布魯姆也是電影主演之一,以前拍攝結束後,也經常會看到彼得·傑克遜和剪輯師整理當天拍完的鏡頭素材,彼得並不避諱演員們提前看到這些,所以奧蘭多見過不少未經剪輯過的鏡頭,說實話,那時候因為有紐西蘭的無敵美景,奧蘭多覺得很不錯。

但是現在看到電影正片,不對比不知道,一對比才明白什麼是真正的出色!《指環王》這種擁有大量非現實場景的奇幻電影,果然還是要在經過電腦特效後期制作後才能凸顯出真正的魅力,特別是一些在拍攝時被導演指揮著做的不知道具體意圖的動作,現在奧蘭多也明白了。

說到驚豔……

奧蘭多·布魯姆又忍不住看了一眼坐在前排的威廉·布蘭德利,想到了對方在序幕中的那個鏡頭——黑雲密佈的天空中隱隱透出血色,戰爭現場猶如世界末日,在這壓抑的人幾乎喘不過氣的黑暗中卻有一抹亮色。

格洛芬德爾淺金色的髮絲哪怕在昏暗的光線下仍然光彩熠熠,俊美的容顏甚至淡化了畫面的陰冷黑暗,筆直的身姿像一隻蓄勢待發的獵豹,回身殺敵時的動作銳利凜冽如同冬日的寒冰,金髮飛揚猶如網住了天地間的最後一抹日光。

雖然只是短短的一個鏡頭,但絕對是電影開場前三十分鍾裡,最讓人難忘的一個鏡頭!

彼得·傑克遜絕對是故意的,他知道《指環王》的開篇始於夏爾,而夏爾篇的節奏又太/安逸舒緩,所以他故意在序幕裡剪輯了太多令人難忘的鏡頭,比如中土世界的地圖、戰爭、索倫、凱蘭崔爾和格洛芬德爾,當然還有一閃而過的咕嚕。

這麼多誘惑加在一起,無論是原著書迷還是觀影經歷豐富的資深影迷都無法不被吸引,就算是對奇幻文學極度不感興趣的觀眾,也會因為這些懸念,而在電影院裡心甘情願的坐下去。

連主演之一都被震撼到了,可想而知電影院裡其他觀眾的表現。

……

本傑明傻傻的盯著銀幕,聽到周圍觀眾發出的小聲驚歎,自豪驕傲與後悔不跌兩種情緒同時充斥在他的身體裡,把他的心情搞的亂糟糟的。

感到自豪,是因為身為一個出生在惠靈頓的新西蘭人,一個有著豐富閱片經驗的電影愛好者,沒有什麼比看到自己的家鄉以一種人間仙境的模樣呈現在影片中,更讓人感到驕傲的了。

很多人都知道紐西蘭是世界上對自然風景儲存最完好的國家,就算已經發展成為了現代國家,自然風光還保持著幾萬甚至幾十萬年前來的樣子,但因為位於偏僻的太平洋西南部,是距離南極最近的國家之一,紐西蘭的旅遊業遠沒有歐洲發達,甚至還比不上鄰居澳大利亞,沒來過這裡的人,一般不知道這裡的自然有多瑰麗多姿,雪山、峽谷、冰川、海角、火山、湖泊、峽灣、地洞……紐西蘭其實地貌豐富,應有盡有。

感謝彼得·傑克遜,他的鏡頭把紐西蘭純淨秀美的一面發揮到了極致,本傑明早就遊覽過全國了,他發現很多他去過的地方都被拍進了電影裡,不知道是不是光環效應,看起來和記憶中的都有點不一樣了,現在他想從北島到南島,把紐西蘭重新再走一遍。

惠靈頓市政府應該給彼得·傑克遜頒發一塊榮譽市民勳章的,因為肯定還會有更多的人和本傑明一樣,因為這部電影,而想去看看電影的發生地的。

至於讓本傑明感到後悔不跌的事,則是他剛剛預見到,自己正在失去一項可以誇耀一輩子的談資——

就在幾分鐘前,影片進行到了比爾博·巴金斯的111歲生日宴會的劇情,整個夏爾的霍比特人都聚集在一起,為他舉辦了個超大的生日派對,帳篷搭的到處都是,超大型的煙火把整片森林草地連同湖泊照的燈火通明,璀璨的煙花映襯著世外桃源般的田園景色,畫面美不勝收。

這也是本傑明在電影裡最熟悉的一個場景,因為劇組拍攝這一段戲的時候,他就在現場。

“就在這裡!就是這場戲!”本傑明激動地說,他儘量壓制著自己的聲音,卻還是讓坐在旁邊的朋友們聽了個清楚。

“是嗎?”朋友們也激動起來,一個個眼睛瞬間睜大,焦急地盯緊了每一個銀幕上閃過的畫面,在那一群歡樂的霍比特人中尋找著本傑明的身影:“哪一個是?”

“我穿了黃色的上衣!”本傑明回答的同時也在努力尋找:“褲子是棕色的!”

本傑明把本來就睜大的眼睛瞪的更圓了,他看到眼睛因為乾澀都有點發紅了才在畫面的一個角落裡,發現了個穿黃色上衣的霍比特人背影。只是個背影,甚至連側臉都沒有,等他想要看的更仔細的時候,畫面又切換了,影片已經又進入了新的劇情。

“本,我好像沒看到你的臉?”

“角落裡那個穿黃色上衣的霍比特人是你嗎?噢,他沒有把臉轉過來!”

“天啊。”本傑明最害怕的噩夢成真了:“我唯一一次正面對著攝像機的鏡頭被刪掉了!”

只剩下了一個背影,還是混在其他無數人中間的,如果不是只有他一個人是穿黃色上衣的,恐怕連他都不能確定飾演那個霍比特人背影的群眾演員是自己。

沒錯,本傑明曾經為《指環王》劇組當過群眾演員。

那還是發生在他旅行途中的事,當時本傑明剛剛辭去上一份工作沒多久,暫時沒事可做,想起大學時想要走遍全紐西蘭的夢想,乾脆就背起揹包來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當他來到瑪塔瑪塔的時候,剛好遇到《指環王》劇組在那裡拍攝並招群眾演員,本傑明立刻就心動了。

對《魔戒》有過一點瞭解的本傑明很想飾演一名精靈,因為這絕對能吸引女孩子們的關注,可惜劇組只選專業模特扮演精靈,最後他得到了一個扮演霍比特人的機會。

穿上中世紀的服裝,戴上一頂捲曲的假髮,再給自己粘上雙大腳是段很新奇的體驗,本傑明是第一次參與電影拍攝,表現的挺努力的,一天的群眾演員工作結束後,聘用他的工作人員還告知他如果他最近沒工作的話可以留在劇組裡,過幾天要拍攝的戰爭場面還需要大量群眾演員扮演洛汗國士兵,甚至是精靈士兵或半獸人。

但是當時的本傑明覺得自己有一次體驗機會就夠了,婉拒了工作人員的好意後又繼續了自己的旅行,直到一年多以後,他發現《指環王》已經火到一塌糊塗,人人都在談論這部被譽為新世紀最值得期待電影,才想起了自己曾經的經歷。

偶爾有一次當他說起自己的群演體驗,立刻成為派對上焦點、並被所有人追問細節後,本傑明才意識到自己當初到底錯過了什麼。

今天朋友們邀請他一起來看電影,除了是真的對《指環王》感興趣外,另外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想從電影裡找到本傑明扮演的角色——過去幾天裡,報紙上關於《指環王》的新聞越多,本傑明在派對上的人氣就越高,親朋好友都迫不及待地想從他那裡得到更多的拍電影和好萊塢明星們的故事——現在他找到了,卻只是一個蕭索的不能更蕭索的背影鏡頭,坐在朋友們中間,本傑明感覺自己的尷尬病都要犯了。

“鏡頭被刪掉了也沒關係,起碼我們都知道那就是你!”朋友們安慰他。

“而且你親眼見過伊恩·麥克萊恩和伊利亞·伍德,還有彼得·傑克遜!快告訴我,除了他們你還見過其他明星嗎?”

“快告訴我們本,你見過雨果·維文嗎?他在《黑客帝國》裡簡直酷呆了!還有威廉·布蘭德利,上帝啊他的存在就像場夢,我迫切希望有人告訴我這場夢是真的!”

“不,我沒有見過雨果·維文和威廉·布蘭德利。”本傑明只能對朋友期待的眼神搖頭:“他們當時在另外一個攝制組,而我只拍了霍比特人這一場戲。”

朋友們沒有再說話,但他們的失望已經溢於言表。

這時本傑明的周圍又響起一陣驚呼,他看向銀幕,金華領主格洛芬德爾騎著白馬,在昏沉暮色中閃爍發光,頭髮如同融化流動的黃金,在步步緊逼的戒靈危機下前來拯救遊俠阿拉貢和四個霍比特人來了——的確如同他的朋友所說的那樣,像場美夢。

但是本傑明無法和朋友一樣沉浸在電影編制的美夢中去,他還沉浸在現實的懊悔中無法自拔。

本傑明知道自己將很快就要失去“派對人氣王”的光環了——今天過後,所有人都不會因為他在《指環王》裡演過角色而高看他了,去酒吧不再會有朋友請他喝酒,姑娘們也不會主動找他聊天了,因為人們是不會追捧一個在電影裡正臉都沒露過,只是出現了個背影的群眾演員的。

如果當初他有遠見,多在劇組留幾天,見到更多的明星,再要個簽名什麼的,興許就有了可以吹噓十年,甚至是讓子孫後代也調侃的資本:‘我爸爸在《指環王》裡演過角色,還見過所有的演員呢!’

本傑明重重的嘆了口氣,接著是第二下,第三下,心情是前所未有的後悔。

……

a.o.斯科特匆匆走進自己位於紐約時報大樓的辦公室,進門前沒忘了提醒秘書:“給我一杯黑咖啡,謝謝。”

幾分鐘後秘書端著咖啡走進辦公室,看見自己的上司已經開啟了膝上型電腦,看樣子是要加班趕稿的樣子,她把咖啡放在桌子上,問道:“電影很糟糕嗎,斯科特先生?”

a.o.斯科特從膝上型電腦前抬起腦袋,詫異的看向秘書:“為什麼這麼問?”

秘書指著牆上的時鐘說:“據我所知,《指環王》電影時長有整整三個小時,而您從出門到回來用了還不到三個半小時,就算電影院隔壁商場樓下就有一家,您的速度也太快了,於是我猜是電影太差,您還沒看完就回來了?”

“因為一些原因,我沒看電影最後的片尾字幕就回來了,所以才顯得快了一點。”a.o.斯科特解釋道:“不過《指環王:魔戒再現》這部電影一點都不糟糕,相反它棒極了,我現在正要為它寫一篇大大的好評傳給編輯部——我向你強烈推薦這部電影,翠西,你可以提前下班,最近的帝王影院一直到凌晨都有放映場次。”

“我相信您的推薦,下班後會去看的。”秘書告別說:“那麼,明天見了,斯科特先生。”

“明天見,翠西。”

等到秘書離開後,a.o.斯科特才松了口氣——盡職的專業影評人一般都會看完影片的片尾字幕再起身離開,不僅僅是對電影創作者的努力表示尊重,還因為片尾字幕經常會透露出很多細節資訊,比如演職人員表、花絮甚至是彩蛋,都是影評人們研究電影、寫作評論時需要用到的,他有點擔心秘書會一直追問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的他沒等片尾字幕放完就離開。

幸好秘書沒有堅持下去,因為a.o.斯科特實在說不出口自己是被尿憋得不行才提前離開的。

都怪那杯可樂。

a.o.斯科特在看電影之前有點口渴,就給自己買了杯可樂,本來他想的是大不了中途出去上個廁所就行了,缺席個幾分鐘也不會影響到理解劇情,但是沒想到《指環王》太棒了,超乎他想象的棒,讓他看的漸漸入了迷,就算感到膀胱發漲也不願意起身去上個廁所。

就這樣,直到正片播完,片尾字幕開始播放,a.o.斯科特才發覺自己的膀胱就快要爆炸了。

其實《指環王》的片尾做的很棒,不像大多數電影一樣是無聊的黑白字幕,而是一張張的手繪演員肖像,但當時a.o.斯科特實在是無法再忍下去了,從電影裡回過神來後,再多一分鍾他覺得自己就要尿褲子了。

幾乎是微彎著腰快跑出的放映廳,同一個放映廳還坐著幾個他的同行,從座位上站起來跑出通道的時候,a.o.斯科特能感覺到他們投來的詫異目光,像是在說“他居然要提前退場?”或“大新聞!《紐約時報》的斯科特不喜歡這部電影!”。

a.o.斯科特認識那些同行,他們全是紐約影評人協會的會員,偶爾會在一起參加聚會,《紐約客》曼諾拉·達吉斯、《華爾街日報》的喬·摩根斯特恩和《電影評論》的大衛·湯姆森等等,他們肯定正在猜他要給《指環王》差評,但是不,他絕對要給這部電影十分——如果他是《娛樂週刊》的安德烈·艾奇遜那種喜歡誇張的傢伙的話,說不定還會打上十二分。

然後等到明天,他絕對還要再去電影院一次,把沒看完的《指環王》片尾補看一遍,不過當務之急,是先把明天要發在《紐約時報》專欄裡的影評寫出來,趕上電影的第一波評論出爐。

打開文檔,a.o.斯科特敲出了一個的標題:“史詩級鉅製《指環王》:預告驚豔世界,正片震撼世界”。

但從標題看,就能知道a.o.斯科特對《指環王》的讚揚度有多高了,縱觀他過去多年的職業評論生涯,同時把“史詩鉅製”、“驚豔”、“震撼”三個完全正面的評語用來描述一部電影,還是絕無僅有過的——雖然《指環王》影片本身極其符合a.o.斯科特的審美可能是一個原因,但也足以說明電影本身是毋庸置疑的出色。

剛剛看完的一幕幕電影畫面還停留在心裡,此刻猶如流水一般淌過a.o.斯科特的腦海,加上他對《魔戒》原著有過研究,十指剛剛放在鍵盤上,文思就泉湧不絕,清脆的敲擊聲立刻響起,一直到結束寫作都沒有中斷過。

“如果非要給《指環王:魔戒再現》打分的話,我打滿分十分。”

“好萊塢每年都會誕生幾部用電腦特技和大場面堆砌出來的所謂大片,上映前宣傳陣勢鋪天蓋地,上映後卻發現影片仍然在商業爆米花電影的範疇裡打轉,《指環王:魔戒再現》是為數不多的牛皮沒有吹破的大片,是一部真正意義上的史詩電影。”

“托爾金吸取古希臘神話、北歐神話、盎格魯撒克遜神話,加上莎士比亞般優美的預言寫出《魔戒》,‘最不可能被改編成電影的小說’是讀者們給與這部作品的評價,因為龐大的中土世界及對應的世界觀,是無法單純用攝影棚和道具就能展現的,必須得依託強大的視覺特效才能辦到。”

“幸虧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電腦特效技術飛速發展,給《魔戒》的改編之路帶來了一絲曙光。不過雖然有高科技做後盾,《指環王·魔戒再現》也並沒有刻意賣弄電腦特效,哪怕是最耗費想象力的場景,也都在細節上下足了功夫、力求真實。”

“像是精靈庇護之地瑞文戴爾,彼得·傑克遜賦予了瑞文戴爾歐洲古典派風格,大到恢弘的建築群、雕花的穹頂和大理石地面,小到純橡木手工雕刻的椅子、精靈領口上的珠寶和袖子上的繡花,電影每一個場景裡的佈景、道具,人物的服裝、髮型、配飾都結合的絲絲入扣,精細程度完全不亞於任何一部有歷史依據可循的年代電影,正因為劇組下足了功夫,電影才能做到除了少數幾個鏡頭外,基本上都沒有什麼明顯的電腦痕跡,一切看起來都是美好又真實的。 ”

“《魔戒》小說太過厚重,如果電影百分之百按照小說來改,恐怕拍上100個小時都講不完,彼得·傑克遜無疑是個非常稱職的‘魔戒迷’,他有品位的進行了取捨,只保留個小說裡最精華的部分,護戒小隊護送弗羅多摧毀魔戒依舊是電影的主線,在完成最終目標的旅途中,主角們的一次冒險後立刻迎來下一場冒險,解開一個謎題後面緊跟著另外一個謎題,影迷們在觀影過程中絲毫不會覺得無聊。”

“原著改編方面,影片的選角無疑是非常出色的,弗羅多仍然扮演著貫穿主線的角色,伊利亞·伍德演繹出了霍比特人複雜多層次的心理狀態;伊恩·麥克萊恩彷彿就是巫師甘道夫本身,同時,維果·莫特森的阿拉貢表現出了比原著中更多的王者風範,亞玟的有勇有謀與萊戈拉斯的俊美敏捷也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而威廉·布蘭德利所扮演的格洛芬德爾與凱特·布蘭切特扮演的凱蘭崔爾,簡直就是托爾金筆下美貌絕倫、智慧超人、壽命極長的精靈一族的代言人——每個角色都性格鮮明、造型出眾,即使你記不得他們的名字了,也會清楚地記得他們的形象和故事。”

“影片的攝影和對配樂的運用更是出眾。彼得·傑克遜處理鏡頭的技術無以倫比,他選取的每個角度、拍攝的每個鏡頭都凝聚著驚人的美——威廉·布蘭德利的五官非常具有男性魅力,但在影片中卻呈現出一種超越性別的美,就是最好的明證——可以說電影的每一幀畫面都能製作成精良的海報。”

“加上瓦格納音樂的磅礴大氣,合唱的大規模運用賦予電影的史詩氣質,以及融入格裡菲斯、弗裡斯朗格等巨匠大師的電影風格,彼得·傑克遜打造出了一部無以倫比的電影,完美將托爾金小說帶進了現實世界,給人們提供了一個完全虛幻的逃避空間。”

“總之,這是一部能讓人忘記現實中一切不愉快的電影,美輪美奐的中土世界對於奉行逃避主義的影迷來說,是一道良藥、安慰劑。”

敲下最後一個單詞後,a.o.斯科特重新校對了一遍,立刻把稿子發給了編輯部,過了一會兒得到編輯部透過以及正在安排版面等待印刷的回覆後,他才算徹底松了一口氣。

a.o.斯科特有預感《指環王》肯定會大爆,這也是他為什麼要加班寫稿,趕上明天報紙第一波影評出爐的原因——影評人界的競爭同樣很激烈,無論是正面還是負/面/評/價,先發言的那個獲得的關注度肯定是最大的,就算你有同樣見地,評論發表的太晚,也變成了跟風。

……

《指環王:魔戒再現》會大爆。

劇組從導演到主創人員,現在全都有了這樣的共識。

惠靈頓大使劇院的首映結束後,觀眾直到最後一行片尾字幕放完,才全部站起身,並報以整整五分鐘的熱烈掌聲,之後的媒體見面會因為會場人數太多一度陷入混亂,不得不提前結束。

彼得·傑克遜帶著演員們從劇院後門匆匆逃離,就這樣,還有七八輛媒體與影迷的車輛緊跟他們到酒店門口才離開。

回到酒店後,威廉與彼得·傑克遜的手機就開始響個不停,分別接完電話後,威廉說:“北美提前場的票房成績出來了,超乎想象的好,環球想要把公映影院數量擴充到3700間,還希望我們能從這周開始進行全球宣傳。”

彼得·傑克遜說:“紐西蘭總理想和劇組主要演員見個面,他好像剛剛在私人影院裡看完電影,應該是紐西蘭的發行方給他送了個複製。”

兩人同時沉默了一下,消化完對方的資訊後,威廉先致歉說:“見面的話沒問題,不過我已經買了明天的機票回紐約,劇組的歐洲第一站宣傳我要缺席了。”

“那我一會兒給總理官邸回個電話,確定下地點,等等——”彼得·傑克遜詫異地問:“你不和我們一起去倫敦宣傳?”

“我要回紐約參加首映啊,皮特。”威廉朝彼得·傑克遜打了個手勢,又走到一旁接電話去了。

電影首映?哪部電影?

彼得·傑克遜冥思苦想了好一會兒,才想起來對方說的是《美麗心靈》。

雖然這部電影令威廉獲得了歐洲三大電影節之一的戛納影帝,但沒過多久美國就發生了911,然後是一陣讓新聞界雞飛狗跳、好萊塢業績慘淡的災難時期,那幾個月裡美國觀眾根本無心關注電影,好不容易現在藉助感恩節-聖誕節檔期,票房大盤開始回暖,人們的視線又多數集中在大片上,像是正在熱映的《哈利波特與密室》、《瞞天過海》,《指環王》原本熱度就高,今天過後肯定更是媒體爭相報道的物件。

彼得·傑克遜有點不理解《美麗心靈》為什麼非要選在現在公映,他現在已經有《哈利·波特》和《指環王》正在上映了,這兩部電影無論是題材、受眾還是話題度上都佔優勢,三部電影相比較,媒體和影迷的關注度勢必發生偏斜,就算同樣是威廉主演,《美麗心靈》也有可能會受到冷落。

看他自己,不也差點忘了威廉今年還有一部電影未上映的事情麼。

為什麼非得選在現在呢……

對了,時間!彼得·傑克遜猛然意識到,現在已經是十二月中旬了,如果《美麗心靈》月底前再不上映,可就沒辦法參加明年奧斯卡的評選了!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