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秋, 你在做什麼?哪怕只是對著你的後背,我都感覺有股怒火在蹭蹭的往上冒了。”室友問。

“我在向別人解釋為什麼《娛樂週刊》是一份帶有偏見的不專業報紙, 而安德烈·艾奇遜為什麼是一個譁眾取寵的傢伙。”瑞秋·柯林斯一邊全情投入地“啪啪啪”的敲著鍵盤一邊回答說。

“好吧,等你解釋完了, 我們能出去逛街嗎?”

“唔,不行。我和朋友們,我是指網路裡那些志同道合的朋友還有很多事情要做。”

“像是什麼樣的事?”

“我們正在製作一個網頁遊戲,開啟連結就能玩的那種非常有意思的小遊戲,類似於密室通關。當你開啟在網上發現,或是別人發給你的連結,會自動進入一個遊戲頁面, 分配到《遇見喬·布萊克》裡蘇珊的角色, 被困在一個古堡臥室裡,得收集隱藏的很嚴密的線索,在規定時間裡找到鑰匙才能透過,如果你在規定時間裡透過了, 威爾扮演的喬·布萊克會對著你念情詩, 安東尼·霍普金斯扮演的父親會在一旁祝福你們,然後‘噔噔噔噔’,你們就可以結婚了。”

“如果沒有在規定時間裡透過呢?”

“整個房間會變成一片血紅,安東尼·霍普金斯變成漢尼拔教授把你做成了一盤牛排,真正的死神戴著兜帽揮舞著鐮刀看著你被吃掉。”

“聽起來又可怕又有趣,如果你們真的做出來了,請一定要先讓我玩一玩好嗎?還有, 你不覺得自己有點太迷妹了嗎?維克多如果直到你對另外一個男人做了那麼多,八成會吃醋的。”

維克多是瑞秋的男朋友。

“恐怕並不會。因為,呃,維克多也有一起和我們做這個遊戲,並且他還找來了幾個相關專業大學生免費給我們幫忙,真不知道他是怎麼辦到的。總之如果要嫉妒,嫉妒的人應該也是我猜對,我迷威爾很正常,維克多?現在我時不時都要檢查他的衣櫃,看他是不是偷藏了幾件紫色的襯衫了。”

“……現在我知道為什麼你和維克多是天作之合了,看起來冷靜理智,其實本質上是迷弟和迷妹的瘋狂傢伙。”

“唔,謝謝誇獎?”瑞秋聳聳肩,繼續敲打鍵盤。

‘根本不是在稱讚你們好嗎!’室友無奈地嘀咕著,心裡卻有些羨慕:有這麼多的共同愛好,有這麼多事情可以一起做的戀人,也挺好的不是麼?

……

“嘿,麥克,快來看看這個短漫畫。網際網路上現在到處都是這個,我快要笑到不行了哈哈哈哈。”

明叫麥克的男人走近同事的電腦屏幕看了看,沒多久也發出了大笑聲,並且一直控制不住的笑到彎下了腰:“一部將《泰坦尼克號》和《遇見喬·布萊克》結合起來的短漫畫?關於死神如何不耐煩的等著泰坦尼克號沉沒,等著露絲既穿著救生衣又獨享著木板然後傑克什麼都沒有的泡在水裡被凍死,再一把抱住傑克的靈魂大叫著‘我得到這個男人了!’,然後漫畫又被取名叫《卡爾·霍克利的復仇》?我的天,這個贊到爆的漫畫是誰畫出來的?”

“似乎是威廉·布蘭德利的粉絲,漫畫最先是從他的個人網站上流傳出來的。還有這一張經過電腦處理的圖片,也很好笑。”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哈哈哈哈我的肚子要不行了,第一次發現死神梗也這麼好玩,還有嗎?”

“還有一些關於死神和驚聲尖叫、死神和莎士比亞、死神和簡·奧斯汀的短漫畫,如果我現在給你看的話你會笑昏過去的。以及一個密室逃脫的小遊戲,非常有意思,不過如果你沒能通關的話,結局大概會有點悲慘,以及嚇人。說實話我第一次玩通關失敗的時候,結局畫面和音樂出現差點沒把我嚇的從椅子上跳起來。”

“全是死神,全和《遇見喬·布萊克》這部電影有關?我開始對這部電影感興趣了。”

“什麼,你沒看過電影?”

“還沒有,你知道的,報紙上對這部電影的評價……”

“這是一部好電影,報紙上的那些抨擊,有些有點道理,有些完全就是胡說八道。”

“真的?好吧,晚上我就去電影院。”

“等我下班一起,我還要再看一遍。”

……

洛杉磯環球影城,執行總裁辦公室。

“施,施耐德女士!”助理吉姆幾乎是一路狂奔的舉著一張紙衝進了辦公室,並且完全忘記了敲門。

擱在以往,吉姆敢這麼冒失的話,斯塔西·施耐德早就厲聲將其罵出辦公室,或乾脆讓他去劇組跟片吃幾個星期苦頭了,但是現在,斯塔西·施耐德早已失去了維繫地位和懲罰別人的興致,她只是輕輕嘆了口氣,用掩蓋不住疲憊的聲音問:“你手上拿的是什麼,吉姆,朗·梅耶辦公室發來的傳真?我絕不接受自己以這樣的方式被辭退,他至少得親自給我打一通電話。”

斯塔西·施耐德今年運作的幾部電影都沒有取得成功,環球更是認為《遇見喬·布萊克》如今的失利是她當初沒有監製到位的緣故,而且如果不是影片經過重新剪輯,或許現在的成績會更慘,聯想到斯塔西·施耐德之前一直盲目的相信著馬丁·布萊斯特,在電影上投入了九千萬美元如今卻面臨連本錢都收不回來的局面,環球上下如今議論紛紛,都認為洛杉磯地區最高負責人的位置大概要換人來做了,就連斯塔西·施耐德本人有時候都會閃過這樣的想法,並在一直等待著既定命運的到來。

但是,吉姆接下來說出的話卻讓她有點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不是壞消息!”吉姆語無倫次地說:“票房,票房回升了!”

“什麼?!”斯塔西·施耐德立刻意識到了吉姆手中拿的是什麼:“給我資料!”職業生涯裡,她還從未如此不優雅的從辦公桌後面跳起來,並且一把搶過助理手裡的東西過,但她現在什麼都顧不得了。

而複印紙上所寫的剛剛過去一週的北美票房資料,更是讓斯塔西·施耐德不敢置信的睜大了眼。

在放映影院一間都沒有擴充的情況下,第二周的電影票房竟然比首映周還多出了八百萬美元?

“發生了什麼?”斯塔西·施耐德失聲問道,她的嗓音顯得過分尖利了。

“我不知道為什麼,它就這麼發生了!”吉姆也有點控制不住自己的音量:“不過很有可能和網際網路有關,因為電影是過去三天網際網路上最熱的話題!幾乎每個網站每個論壇都能看到它!”

‘網際網路?難道是營銷部的手筆?為什麼沒有人給我報告這個,難道他們已經把我排除在權利中心之外了?不,我還沒收到辭退電話,和這部電影有關的任何重要決定他們暫時還不能繞過我,所以無論網際網路上發生了什麼,都不是我們做的,也不會有其他人好心幫忙,這肯定是個偶然事件,是群體性的自發行為……我必須得先搞清楚到底是怎麼回事,使票房逆勢上揚的原因是什麼,營銷部呢?營銷部的那群蠢貨在哪裡,為什麼是吉姆先來報告的這件事!’

斯塔西·施耐德飛快的轉動著腦袋,喃喃自語,但她肯定無意識的將部分話說出了聲,因為吉姆已經一把抓起辦公室的座機去給營銷部辦公室打電話了。

斯塔西·施耐德死死的盯著手中的那張紙,研究著上面的數字,除了票房外,這張紙上面還有和電影有關的其他資料,像是在過去一週裡,《遇見喬·布萊克》的上座率從不足一半上漲到了百分之八十左右,在媒體中的口碑也在變好,而且最重要的是,imdb評分竟然出現了低開高走的情況,電影剛上映的時候imdb評分不足七點五分,而現在,評分竟然衝破了八點五!這必須得是在過去幾天裡有大量網民湧入imdb,並且都給電影打了非常高的分數才能造成的。

她一定得抓住這個機會,打一場漂亮的翻身仗!

……

舊金山,《舊金山紀事報》編輯室。

“一個臨時增刊的緊急專題。”主編將電影專欄的所有記者召集起來開會說:“《遇見喬·布萊克》在十天之前還是一部口碑票房上雙失敗的電影,一場會讓環球元氣大傷的災難,現在卻成為了本週的票房冠軍!這是多麼令人震驚的一次逆襲啊,我知道現在它已經成為了輿論最熱門的話題之一,人人都在討論它,討論網際網路上那些有趣的圖片、漫畫和遊戲,但是我把你們召集到這裡來,不是要讓你們在已經夠沸騰的熱鍋下再添一把火,而是讓你們找出這火是誰點燃的,又是怎麼燒的這麼旺的——《遇見喬·布萊克》絕地大逆襲的原因和過程!我需要和這個問題有關的報道,誰先完成了這個專題,誰的名字就能出現在頭版頭條!現在,小夥子們和女士們,去工作吧,時間不等人!”

記者韋斯利·莫里斯幾乎是帶著一種雀躍的興奮回到了自己的格子間裡,在其他同事忙著上網搜尋資料或是查閱資料的時候,他開啟自己一個小時前還在編輯的文件,忍不住扭著椅子轉了個圈,心中發出小小的歡呼。

主編剛剛要求的專題,他其實已經在做了,並且為此已經準備了快一週,幾乎就要完成了。

《遇見喬·布萊克》首映的時候韋斯利·莫里斯就去電影院看過了,並且認為這是一部雖然平淡但正是這份舒緩的節奏才打動人心的好電影,後來他還為影片寫了一篇影評,可惜後來被主編刪去了大半內容,對方當時給出的原因韋斯利還清楚的記得:“觀眾不會想要看到一部他們不感興趣電影的影評佔據大半個報紙版面,我想一百五十字就足夠了,空出的版面留給迪士尼的《蟲蟲特工隊》。”

主編的決定在當時看來是正確的,因為《遇見喬·布萊克》那時候口碑兩極分化,票房成績也不好。

韋斯利·莫里斯還曾經研究過電影為什麼會失敗,後來得出的結論裡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環球的宣傳策略從根本上就是錯誤的。在營銷階段,環球把宣傳的重點下在了電影九千萬美元投資和死神與人類女子之間唯美動人的愛情上面,這很容易令人聯想起《泰坦尼克號》一類的影片,但《遇見喬·布萊克》根本不是《泰坦尼克號》,它不僅沒有驚人的特效主題也不是只有愛情,錯誤的宣傳策略就註定了會喜歡這型別影片的觀眾不會走進電影院,而走進電影院的觀眾又有不少人會失望。

韋斯利·莫里斯沒有預料到《遇見喬·布萊克》還能打出一場漂亮的翻身仗,或者說,誰都沒有預料到這個。

不過,當他一週前上網瀏覽資訊,卻發現網際網路上到處都充斥著和《遇見喬·布萊克》有關的新聞、圖片或討論的時候,就意識有什麼不同尋常的事正在發生了,出於對天生敏銳新聞嗅覺的信任,韋斯利·莫里斯立刻就開始了尋找輿論源頭和資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然後韋斯利·莫里斯就發現了威廉·布蘭德利的個人網站,發現了對方擁有一群忠誠度無比之高的影迷,發現這群才華橫溢,行動力極高的影迷自發性的完成了一次偉大的電影營銷壯舉,經典程度可以直接寫進教科書——

威廉·布蘭德利的影迷們早就以瘋狂的熱情佔領了各類電影評分網站,不遺餘力的重新塑造著電影的口碑,這是影片能絕地逆轉最重要的基礎,也是第一個環節。

將《遇見喬·布萊克》和多部經典影片角色惡搞到一起去的圖片和漫畫,是讓每一個人看過後都會哈哈大笑,極易在網際網路上傳播和流行的東西,不論是誰最先創造了它們,他都想出了一個天才的主意,每一個看到這些有趣東西的網民都覺得很好玩,它們會津津樂道地向自己的朋友分享,一傳十十傳百,覆蓋整個網際網路的傳播鏈條就形成了。這是第二個環節。

當威廉·布蘭德利那張英俊的臉蛋風靡網路,人們自然會好奇,《遇見喬·布萊克》到底是一部怎樣的電影?誰製造了這些有趣的圖片?

當網民們對電影感到好奇,開始有意識的接收著和電影有關各種資訊的時候,報紙雜志和imdb等電影評分網站上的各種評論都會出現在他們面前,因為影迷們的不懈努力,電影在網際網路上的口碑早已發生變化,相信的網民多半會買張電影票,順便推薦給朋友,而哪怕是仍然對網路口碑持懷疑態度,也會有不少人抱著“我要親自看看這電影是好還是糟糕”的心態走進電影院。

這是一場從網際網路上發動的宣傳逆襲,以前在好萊塢從未發生過的事。

如果這件事背後站著的是一個人,那他無疑是個頂尖的傳媒人才,每一家電影公司或廣告公司都會迫不及待的想要得到他,如果背後站著的是一群人,那這必定是世界上最天才、忠誠度最高也最不可思議的粉絲群體,他們挽救了整部電影。

“如何評價《遇見喬·布萊克》在這段時間內發生的巨大變化?它是否是好萊塢真正意義上的第一部粉絲電影,還是說‘是金子總要發光’,粉絲只是在其中扮演了傳媒的角色?在報紙、雜誌、廣播、電視等傳統媒介之外,一股新的傳媒力量,正在從網際網路上……”

韋斯利·莫里斯重新修改了他所寫新聞的開頭,並在檢查了三遍以後發送給了主編,他有預感自己拿到了頭條位置。而十分鐘後,他收到了主編回覆的郵件,裡面只有短短一句話“幹得不錯。”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