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是美國最大的黃金產業之一, 好萊塢每年生產數百部電影,輻射面遍佈全世界, 影響力更是巨大,想要在好萊塢撈金的當然不止好萊塢人, 事實上從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起,就不停有富豪用鈔票當敲門磚,試圖擠進這個圈子來。

其中最好的一些,是投資商,他們只管開支票,不管電影製作和發行的所有過程,這種投資商大多都和製片廠們建立了良好的友誼關係, 而第二種富豪, 他們對好萊塢瞭解不多,對拍電影更是一竅不通,揮舞著鈔票大刺刺的闖進好萊塢,收羅一批蝦兵蟹將辦好公司後, 就以打破行業記錄的金額邀請大導演大明星拍電影, 這種劇組出品的電影裡,十部得有九部是大爛片。

製片廠最頭痛的,當然是第二種富豪,七大影業不會無緣無故給自己樹立敵人,其他比較大型的電影公司也不會,所以沒有業內資深人士從旁指導,這些富豪大多在好萊塢呆不了幾年就因為賠了大錢灰溜溜的離開, 但是他們對好萊塢造成的影響也遺留了下來,最明顯的一點,就是演員片酬的大幅提升。

美國這幾年的通貨膨脹並不很嚴重,但是好萊塢明星們的片酬卻在節節攀升,不,或者說是在跳躍式增長著,最明顯的,九十年代初千萬片酬俱樂部裡一個明星都沒有,而現在,不僅千萬俱樂部裡已經塞了好些人,就連兩千萬俱樂部都有金·凱瑞和湯姆·克魯斯在呆了。

而一旦有一個超a或a-list的演員打破了行業記錄,其他和他/她地位差不多的就都也要求漲片酬,a-list們片酬上去了,b-list也不願意讓自己顯得太便宜,於是他們也要求漲片酬,然後是c-list、d-list甚至是電視劇演員們……多米諾骨牌效應就產生了,電影公司製作一部影片的成本可能就要翻上一倍。

1995年,哥倫比亞計劃籌拍一部本該是低成本的喜劇電影,但哥倫比亞聯絡的富翁投資商非常喜歡金·凱瑞,並且表達出了只要金·凱瑞主演的意願,於是哥倫比亞以打破世界影壇記錄的2000萬美元片酬,邀請到金·凱瑞出演《有線電視修理工》(歷史上兩千萬票房俱樂部的第一人),這一行為直接讓好萊塢其他所有製片廠集體破口大罵哥倫比亞坑爹。

所以七大影業們,是特別討厭不懂電影的富豪來好萊塢攪風攪雨的,既怕他們又用無止境的鈔票打破點什麼行規,又怕他們萬一真的將公司做大威脅到自己的地位。

所以威爾洛特影業創立起初,是讓七大影業心生忌憚的——誰讓蘭斯·羅德裡克太有錢了呢?他一個人簡直頂的上十個其他富二代了。

但是隨著時間的慢慢推動,七大影業又將警惕心全部打消了。

第一,威爾洛特影業註冊創立後半年,除了購買了兩家小公司充實片庫外,沒有任何大動作,不像是特別有野心的公司。

第二,真的開始籌拍電影後,威爾洛特影業創立的第一個電影專案居然是吸血鬼題材的青春愛情片,這就更讓七大影業產生不起任何敵意了。

所以當電影還未開拍,威爾洛特影業的臨時執行官找上門來談電影的發行事宜的時候,七大影業都對發行《相濡以血》表現出了很大的興趣——《泰坦尼克號》的票房大賣也起到了一部分的促進效果。

要麼威爾洛特想走像是米拉麥克斯或獅門影業那樣的獨立電影路線,要麼就是威廉·布蘭德利想走湯姆·克魯斯走過的老路,七大影業當時是這麼想的——

湯姆·克魯斯和他的經紀人寶拉·瓦格納在1992年一起合作成立了克魯斯&瓦格納獨立製片公司,掛靠在派拉蒙旗下,因為湯姆·克魯斯當時已經是聞名全球的巨星,寶拉·瓦格納在好萊塢又人脈深廣,兩人的動作很是讓製片廠們感到了一段時間的緊張。

但是克魯斯·瓦格納公司製作的所有非湯姆·克魯斯主演的影片,在好萊塢都濺不起半點水花的緣故,最終這家公司還是沒有做大,近年來更是淪落成了只為湯姆·克魯斯一人服務的公司——參與製作每一部湯姆·克魯斯主演的影片,幫助阿湯哥得到更多的票房分成之類。

威廉·布蘭德利的威爾洛特影業,以後八成要變成和湯姆·克魯斯的克魯斯&瓦格納一樣的公司,在摸清楚威爾洛特影業第一部獨立製片電影《相濡以血》的投資成本,特別是威廉·布蘭德利還同時擔任主演、編劇和掛名製片人後,大半個好萊塢都這樣想。

不過儘管好萊塢對威爾洛特影業的前景不太看好,《相濡以血》的籌拍還是受到了所有人的追捧。

無他,因為在這部電影的演員名單上,威廉·布蘭德利、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凱特·溫絲萊特三個名字已經赫然在列,《泰坦尼克號》三名主演再聚首,已經足夠使好萊塢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投資商連劇本都不看,都敢立刻籤支票了。

整個好萊塢都想不明白,連史蒂文·斯皮爾伯格都做不到的事,威廉·布蘭德利是怎麼做到的——《泰坦尼克號》橫掃奧斯卡之後,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和凱特·溫絲萊特簡直已經紅到發紫,成為所有導演與投資商眼中迫不及待想要合作的演員了,據說史蒂文·斯皮爾伯格曾在前段時間試圖邀請兩人共同出演自己的新片,但被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和凱特·溫絲萊特不約而同的拒絕了,理由是不想被《泰坦尼克號》徹底束縛,所以兩人現在根本不想再演情侶了。

但是威廉·布蘭德利真的辦到了,他辦到了連史蒂文·斯皮爾伯格都沒辦成的事,就算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和凱特·溫絲萊特不在《相濡以血》中扮演情侶,整個好萊塢也見識到了威廉·布蘭德利的魔力——這小子絕對有當製片人的潛力。真的。

《相濡以血》劇組在美國演員工會掛出招聘通知開始選角後,好萊塢所有條件適合演員都在蠢蠢欲動,特別是那些拋下一切來好萊塢打拼的年輕演員們,他們渴望著一夜成名,更渴望和目前好萊塢最紅的三位明星合作。

不太長的選角期後(據說由威廉·布蘭德利的經紀人、同時也在劇組擔任製片的亞蒙·高夫曼親自把關),《相濡以血》的主要演員名單出爐了。

威廉·布蘭德利、娜塔莉·波特曼、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凱特·溫絲萊特、託比·馬奎爾、拉爾夫·費因斯、查理茲·塞隆、道恩·強森、保羅·沃克,以及其他一些幾乎毫無名氣的演員瑞茜·威瑟斯彭、克里斯·埃文斯等等。

《綜藝》稱這份名單“讓整個好萊塢都感到吃驚”,因為“除了拉爾夫·費因斯一個人是60年代出生外,其他所有主要演員竟然都是70年代以後出生的,而且多多少少都有點名氣,《相濡以血》劇組是怎麼一口氣簽下這麼多未來之星的?”

現在只是“整個好萊塢都感到吃驚”,如果時光再向後延伸十幾年二十年,《相濡以血》大概就會變成全世界電影人口中的一個傳奇,因為在那時《相濡以血》已經貢獻出了四位奧斯卡影后和兩位奧斯卡影帝,這還僅僅是第一部,如果算上整個系列,和歐洲三大電影節,恐怕在這個系列電影中出鏡過的影帝和影后數量會更多,達到兩位數字也不是什麼稀奇的事。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還有出演過這部系列電影的演員超過一半日後成為了好萊塢的a-list電影明星,一個系列,卻幾乎囊括了好萊塢未來二十年裡所有最火最有前途演員的成就,使《相濡以血》系列成為了後世影迷心中真正的“神作”——快來看可以論斤賣的奧斯卡影帝影后和a咖大腕來談戀愛!——《相濡以血》就是一部半爆米花電影,但在十幾年後,dvd光碟銷量卻賣到了影史前十,這是另一個奇蹟。

視線轉回現在,當媒體們將目光再次聚集到演職人員名單上的時候,他們尋找到了答案:

亞蒙·高夫曼,《相濡以血》製片人。

凱瑟琳·肯尼迪,《相濡以血》製片人。

亞蒙·高夫曼是好萊塢歷史最悠久的經紀公司威廉·莫里斯公司的合夥人兼金牌經紀人,也是一手發掘並培養威廉·布蘭德利走紅的人,據傳和威廉私交甚篤,現在兩人繼續將合作升級,並不算太稀奇的事。

讓好萊塢行業內人士更感到吃驚的是製片人名單上竟然有凱瑟琳·肯尼迪的名字!

誰是凱瑟琳·肯尼迪?

如果問任何一名跑好萊塢新聞的娛樂記者,他都能立刻給你背出一長串的頭銜名單來:好萊塢金牌製片人;史蒂文·斯皮爾伯格曾經的左右手,並和他一起創立了鼎鼎大名的獨立電影公司安培林娛樂;和馬丁·斯科塞斯、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等傳奇導演有良好的私交;肯尼迪&馬歇爾獨立製片公司的首席執行官。

並且,耶,沒錯,凱瑟琳·肯尼迪的姓氏正是來自於那個出過一任美國總統的政治世家肯尼迪家族。

《相濡以血》正是威爾洛特影業與肯尼迪·馬歇爾公司聯合製作的,當然是拍攝是以前者為主,但有了肯尼迪&馬歇爾公司這個合作者,影片之後在北美的發行、上映都將不成問題。

那麼,威廉·布蘭德利又沒拍過史蒂文·斯皮爾伯格的電影,他是怎麼和凱瑟琳·肯尼迪搭上線的?

好萊塢金牌公關芭芭拉·威爾遜的名字也出現在了報紙版面上,她和凱瑟琳·肯尼迪是閨蜜。並且,芭芭拉·威爾遜的父親還是好萊塢最大的公關公司創始人。

“威廉·布蘭德利背後的男人/女人”,新一期的《美國週刊》上這麼戲謔的稱呼亞蒙·高夫曼和芭芭拉·威爾遜。

一個好漢三個幫,不知不覺間,威廉·布蘭德利身邊已經彙集起了如此難得的人脈資源。

哪怕不以演員價值去衡量,好萊塢的任何人都不會再小覷威廉·布蘭德利這個名字了。

……

“娜塔莉,你直視鏡頭,威爾,從後面摟住她的腰,緊一點,帶點不願放棄的那種感覺——很好,就是這樣。”

綠色背景板前,穿著很普通的襯衫牛仔褲,一頭長髮被打理成自然垂直帶斜劉海造型的娜塔莉·波特曼正對著鏡頭,她五英尺三英寸(160cm)的身高,發定恰好夠到威廉的下巴處,威廉單手摟著娜塔莉·波特曼的腰,微側著左臉,眼神落在娜塔莉·波特曼臉上,構成一幅充滿保護欲的畫面。

當攝影師“咔嚓咔嚓”的一口氣拍攝了好幾十張後,兩人又換了個姿勢,變成面對面對視的模樣。

娜塔莉·波特曼要非常集中注意力,才能不在那片墨綠色中迷失。

‘任何男人有這樣一雙眼睛都是犯規,姑娘們會爭先恐後的投入他們的懷抱的。’娜塔莉·波特曼忍不住想,然後沒多久,她就感覺到了後背上有一片灼熱的視線,表情沒有發生任何變化,娜塔莉·波特曼心中卻在悄悄翻白眼:“拜託,媽媽,可以不要再用力瞪著我了嗎?我知道我還沒成年,威廉又不是猶太人,我本來就不是因為迷他迷的要死才接下這個劇本的,可以不要像其他那些未成年少女的父母擔心孩子一樣擔心我了好嗎?我又不是什麼都不懂的無知少女。”

沒錯,在娜塔莉·波特曼身後不遠處,正用一副緊張又警惕的神情盯著拍攝程序的就是娜塔莉·波特曼的媽媽,也是她經紀人的波特曼女士。

波特曼女士從娜塔莉·波特曼拒絕了她建議的一個有關未婚媽媽堅毅生活的劇本,堅持選了《相濡以血》開始,就一直在擔心娜塔莉·波特曼是不是對威廉·布蘭德利有特殊的迷戀——畢竟威廉·布蘭德利實在是太迷人了,而且又很聰明,從外表到智商再到性格簡直挑不出一點毛病來,娜塔莉·波特曼雖然是個與眾不同的女孩,也很難不被這樣的男人吸引。

和電影中總是聰明美麗、受人喜歡的少女形象不同,生活裡的娜塔莉·波特曼除了學習外幾乎沒有任何業餘生活,在學校裡也不是特別受歡迎,一些女生背地裡甚至叫她“書呆子中的書呆子”,當然也沒有男朋友。一部分原因是波特曼是個學術家族,家風堪稱猶太人家庭裡的保守派,另一部分原因,也是因為娜塔莉·波特曼以前遇到的男孩不是太年輕沒魅力就是太蠢,大部分還兩者兼備。

娜塔莉·波特曼非常瞭解自己父母的想法——未成年前不許交男朋友,就算你要談戀愛,娜塔莉,也要找個猶太人!——但是她想說自己是個非常理智的女孩兒,就算對哪個男人有點迷戀,也會自我調節到做出最正確的選擇的。

而娜塔莉·波特曼之所以會推掉未婚媽媽題材的獨立電影選擇《相濡以血》,一部分原因是她很愛表演,但今年夏天她就要開始準備大學的申請事項,選一部表演起來難度不是那麼大的電影有助於她在不那麼忙的時候復習功課,第二個原因則是因為威廉·布蘭德利。

當然是因為威廉·布蘭德利——好萊塢眾所周知《相濡以血》是徹頭徹尾的“威廉·布蘭德利作品”,他開的公司製作、他找來的英國新人導演、他最大牌的朋友客串,就連其他演員,很多都是他的經紀人亞蒙·高夫曼旗下的。但是娜塔莉·波特曼卻不是想和威廉·布蘭德利發生一段羅曼蒂克的關係才接下這個劇本的,而是因為好奇。

好奇威廉·布蘭德利是怎麼申請上哈佛的,好奇他能否適應哈佛的學業生活,好奇他在學校裡是否像她一樣因為特殊而被孤立(不過看威廉性格比較熱情而她性格比較冷淡,威廉應該沒有這方面的問題),好奇他是怎麼兼顧學業和工作的,以及,娜塔莉·波特曼雖然不到十歲就開始拍戲了,但她在好萊塢真的沒幾個朋友,和她各方面都類似的威廉或許能成為她的朋友?希望如此,因為娜塔莉·波特曼真的很喜歡和自己差不多的人交往。

這些都是娜塔莉·波特曼在看劇本之前的考慮,而在看到《相濡以血》的劇本之後,她有一點小小的驚喜:劇本寫的真的很不錯。

雖然主攻戀愛的故事在她看來真的有點弱,不過很多優秀的影片劇情也都簡單至極,但是經過導演的精細處理和後期剪輯,也能由不出彩的作品變成精品的,而且角色真的太吸引人了,像是女主角艾瑪·布朗,也就是娜塔莉·波特曼將扮演的角色,就是一個聰明、獨立、善良、平凡但絕不普通的姑娘,這樣的角色設定在目前的青春電影中還是很少見的,現在的青春電影最偏好的就是甜心傻大姐,類似於《老友記》瑞秋那樣,要麼就是略帶點女權色彩的角色。

“現在,威爾,露出你的犬齒放在娜塔莉的脖子上,然後直視鏡頭,至於娜塔莉,你——”

走神了老半天的娜塔莉·波特曼一回身,就感覺自己的脖子上有一道炙熱的呼吸,她的臉瞬間變成亮粉色了——天啊她不想臉紅的,但是對著威廉的那雙眼睛她真的控制不住!

“噢,你現在半眯著眼微微顫抖的表情就很好,非常棒,娜塔莉,保持住。”

合照之後,又是分別的一組個人照,威廉·布蘭德利的服裝雖然選的簡單,但是襯衫釦子系上就是禁慾,加上馬甲和西服外套就是正式,加上套頭毛衫是學院風,外搭皮衣夾克還可以很不羈。

至於女演員,服裝花樣就多了,襯衫、毛衫、牛仔褲、短褲、連衣裙、禮服裙不同的造型至少有數十套,初步估計只每個演員的定妝照拍完就要整整一天。

威廉·布蘭德利拍照的時候,全攝影棚的女性都忍不住停下了手中的活計來觀看,就連波特曼女士,目光都忍不住飄過去了好幾次。

好不容易拍攝結束了,娜塔莉·波特曼緩了口氣剛想去找威廉聊聊天們,問問哈佛請教一下學業之類的,就看到對方的身旁不知道在什麼時候已經圍起了滿滿一圈的人。

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託比·馬奎爾、凱特·溫絲萊特、瑞茜·威瑟斯彭、一個和導演克里斯托弗同名的大男孩、導演克里斯托弗·諾蘭本人,哈,威廉的經紀人亞蒙·高夫曼太有意思了,他居然和另外一個男人從外圍擠了進去,一人架起威廉的一條胳膊拉著人就走?

“那是哈維·韋恩斯坦。”波特曼女士對女兒說:“我們一起做過禮拜。”

其實不用母親提醒,娜塔莉·波特曼也知道那是哈維·韋恩斯坦,好萊塢大名鼎鼎的最會討奧斯卡胃口的韋恩斯坦兄弟,還是猶太人,之前她主演的《美麗佳人》就是米拉麥克斯的電影,可惜是沒有被韋恩斯坦兄弟親自擔任製片。

等等,娜塔莉·波特曼突然想起來上個月她去製片廠為《芳心天涯》配音的時候,似乎聽人談起過,韋恩斯坦兄弟現在正在製作一部關於莎士比亞的電影?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