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起那麼早幹啥?”房言問道。

“你爹爹是看咱們家店鋪沒有旁邊人家開的早, 去的時候縣城裡都有人了,所以想早一些。”

寅正, 也就是早上四點鍾。房言想了想,也行吧, 至少沒有三點多起床了。

“爹爹一想到縣城的生意,你讓我晚起我也睡不著。一醒過來就渾身都是勁兒。呵呵。”房二河道。

房言想勞動人民真可愛。

房大妮兒看了一眼雞圈裡的雞,說道:“而且,爹孃,你們可以多買一些雞了,你們沒看咱們家的雞現在有很多都是一天下兩個蛋了嗎,多買些雞, 雞蛋也能是雙份的。咱們可以在店鋪裡賣了, 生的熟的都可以賣,賣的多了,這些也是個進項。”

“爹,這裡面已經有二十幾只雞了, 您可以抽空蓋個大一些的雞圈了, 最好是兩層的。能把大小不同的雞分開。”房言補充道。她記得以前見過的養殖場的雞就是在雞舍裡面,分上中下很多層,外面再用網罩住。這樣不僅利於區分雞的大小和種類,還有利於管理,打掃。

房二河道:“這個簡單,爹一會兒就找人買些磚去。”

現在賺的錢多了,要幹的活也多了, 像原來的那種便宜的土坯,也不用再自己做了。累不說,還特別的慢。還是用好一些的磚塊吧,能用的久一些。即使雞圈壞了,還是拆開來翻修一下。

房二河看了一眼菜地外面的矮矮的圍牆,說道:“等咱們家再多賺點錢,外面的圍牆還是要壘的高高的才好。只用籬笆紮起來還是不行。”

對的!這也是房言一直操心的問題。之前因為沒錢,買不起那麼多的磚和土坯,所以外面還只是矮矮的一層。如今,也還是沒錢,所以還得等上一段時間才能把這一畝地全都圈起來了。

“不過,爹,咱們家可以養一條狗了。最好是兇一點的狗,晚上也能看著點菜地。”

王氏也道:“確實,孩兒他爹,你去找條狗吧。大妮兒和二妮兒兩個人在家,養條狗也好。”

房大妮兒道:“娘,哪裡就會有危險了,荷花跟她弟弟也是天天兩個人在家的,啥事兒也沒有的。”

房二河道:“養吧,也讓你娘放心。”

商量完事情之後,房二河就去找人買磚塊了。回來的時候,手裡就抱著一條小狗,是一隻土黃色的小狗,中間摻雜著黑色的毛髮。眼睛黑溜溜的看著房言。

房言驚喜的道:“爹,你這速度夠快的啊,說要找小狗,這就找到了。”

房二河笑著道:“這也是巧了,正好遇到你成叔,跟他聊了幾句。他家的狗剛出生沒多久,還剩下三隻小的,爹就去要了一隻。”

房大妮兒也走過來,驚喜的看著房二河懷裡的小狗。

第二天早上房言和房大妮兒不用早起,可是她倆還是在寅正的時候醒過來了。生物鐘真的是個可怕的東西,古代的晚上娛樂活動也比較少,睡得早,醒的也早了。

姐妹倆索性也不再睡了,起來幫忙了,等送走了房二河一行人,房大妮兒開始給雞和豬準備吃食了。

給小雞吃的是麩子,打麵粉的時候剩下的那種東西。在災荒年代,這種東西有時候是給人吃的。給豬吃的是糠。

這兩樣東西都要煮一煮,或者用熟水燙一燙才能給雞和豬吃。

房大妮兒就是在弄這些東西。

而房言,開始去菜地裡尋找比較老一點的野菜了,和房二河昨天下午切好的草混在一起,都給雞和豬吃了。

看著雞和豬吃的美味的樣子,房言眼裡看到的都是一個個銅板。

不過,這麼肥的豬殺了肯定很好吃吧。吃過靈泉浸泡過的草,味道一定特別好。還有雞,有一波公雞可以殺著吃了。買的時候自然是想買母雞的,但是這也要碰運氣的,有些看走眼了,養著養著才發現其實是公雞。

嗯,等兩個哥哥回來就可以提議了。

房言正幻想著呢,房大妮兒開始說話了。

“二妮兒,你有沒有覺得咱們家的豬長得好快啊!”

“啊?長得快?沒覺得啊。”她從前沒有養過豬,也不知道豬到底長得多快。

房大妮兒指著前段時間剛買的兩頭豬說道:“這兩頭豬好像比那頭最先買的豬長得快。我記得那頭豬長了一個月才長成這麼大吧,這才不到一個月呢,就這麼大了。”

房言驚喜的道:“真的嗎,真的嗎?那真是太好了。不過,它們吃的也多啊,長得快也是正常的。”

不料,房大妮兒卻搖了搖頭,說道:“不對啊,不止豬,就連咱家新買的雞都長得快了。”

反正這會兒也沒別人,菜地的秘密他們也沒說出去過。房言看了房大妮兒一眼,說道:“大姐,這還用想嗎,肯定是跟咱們家的菜地有關係的。雞吃了都能下兩個蛋了,沒道理不長肉啊。”

房大妮兒點了點頭,道:“嗯,姐也是這樣想的。最近咱們上午不在家,雞都餓的嗷嗷叫了。以後咱們姐妹倆在家,可得好好的養一養咱們家的雞和豬了。說不定能長得更快了。”

等到辰時的時候,有人來串門了,這人不是別人,正是荷花和她弟弟房林。

這也是她娘交代的,讓她過來這邊。昨天的時候李氏也跟王氏提過了,想要荷花跟著房大妮兒學一學繡花。李氏自己是不會繡花的,見房大妮兒繡花繡的活靈活現的,早就眼饞了。

她是沒必要學了,但是她女兒可以跟著學一學。正好,這幾個人還能聚在一起玩,大人們在外面做工也省心。

荷花比房大妮兒大一歲,今年十三歲了,在這時候,也該說親了。只不過之前家裡窮,她長得也一般,因此還沒說上。

李氏的想法就是讓女兒學學繡花,不說以後好說一個好媒,至少以後出嫁了餓不著了。還能算是一門手藝,拿出去賣錢。不過,她也知道,女兒的年齡太大了一些,這會兒學也有些晚了。但是,學一點總比什麼都不學的好。

房言已經被房大妮兒壓著繡了半個時辰了,這會兒看到荷花姐來了,趕緊領著房林出去玩兒了。繡花真的不如逗狗玩兒。遛遛狗,然後又去菜地裡拔了拔草。

一個時辰過後,房言讓房大妮兒和荷花都休息一下。這會兒,她開始實施自己醞釀已久的計劃了。

房言道:“姐,我今天聽你的話繡花了,你也得聽我的,多看會兒書。正好,荷花姐和房林也在,大家一起學吧。”

繡花什麼的只能算是一門生存的手藝,多讀點書才是硬道理。

荷花道:“言姐兒,我就不用學了吧,我這麼大了,學了也沒用。讓林哥兒跟你學。”

房大妮兒道:“二妮兒,姐也不學了,你手裡拿的那幾本書姐都學過了。我還是和荷花姐一起繡繡花吧。”

房言出聲阻止道:“不行,天天繡花有什麼意思,你們也要休息一下的。就這麼說定了,都得學。”

荷花這時候扯了扯手中的手帕,略微不好意思的說道:“言姐兒,不是姐姐不跟你一起學,這紙和筆也著實貴了些,咱們家買不起。還是只教弟弟一個人吧。”

房言一聽這話,笑著說道:“荷花姐,你想多了,咱們哪裡就用得到紙和筆了,就咱們這初學者的水平,拿著紙和筆也是浪費的。咱們就認認字,讀讀書罷了。咱們身為女子雖然不能考科舉做官,但是多識幾個字,多讀幾本書也能增長增長見識。你說是不是啊,荷花姐?你難道就不好奇外面的世界是什麼樣子的?咱們雖然不能走遍大江南北,但是書中都寫到了呢,多看看書咱們就能知道了。”

房言見房大妮兒和荷花都停下了手中的動作,一副思考的樣子,也沒再說些什麼。她知道的,這兩個人一定會被她說通的。她已經給房大妮兒做了那麼多思想工作了,她早就應該淪陷了。今天也就是礙於有外人在,所以想偷懶罷了。

果然,過了一會兒,房大妮兒道:“荷花姐,要不然咱們跟著二妮兒學一會兒?之前大哥他們教我的時候也是這樣的,認字、讀書,用不著寫字的。”

誰又不想讀書識字呢,在這個讀書人高人一等的時代,大家對讀書都是非常的渴望的。但是,因為讀書太貴成本太高,很多人都是望而卻步的。

荷花這會兒激動的手都有點抖,顫抖著聲音說道:“哎,好。”

見說動了這兩個人,房言又跟林哥兒說道:“房林,你年紀也不小了,我聽嬸嬸說麥收過後就要送你去學堂了。我就當是提前教教你吧。等你去學堂的時候就能輕鬆一點了。”

房林一副老實忠厚的樣子,跟他爹爹一樣。不僅性子,樣子長得也很像他爹爹。聽了房言的話,笑著點了點頭,說道:“嗯,好的。”

房言見他乖巧的樣子,也笑眯眯的點了點頭。乖巧的孩子最是惹人愛了。雖然房林比她還大上一些,可是非常聽她的話。剛剛也是如此,讓他幹什麼,他就幹什麼。

房言去書房把自己準備好的“黑板”拿了出來,說是黑板,其實就是一塊拼接起來的木板。這塊木板是房言讓房二河給她做的。黑板下面用幾根木棍立了起來,放在了院子中間。

然後房言又把自己準備好的“炭筆”拿了出來,這個炭筆就是房言拿著木棍沾著鍋底灰做成的。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房大妮兒、房荷花、房林三個人乖乖的做好。

她用炭筆在黑板上寫上“三字經”三個字,然後拿出來房大郎的《三字經》教大家讀了起來,她讀一句,其他三個人跟著她讀一句。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已專。”

對於初學者而言,先學習這四句就好了。學太多了也消化不了。

幾個人正學著呢,房言發現門口似乎來了個人。

她往外面看了一眼之後,那人從門口露出來頭了,說道:“言姐兒。”

房言一看,原來是房青。她笑著說道:“青姐,你來了。”

雖然房青從來沒來過他們家,也不知道她為什麼會過來,房言還是高興的跟她打著招呼。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