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言瞪了童錦元一眼, 蓋上了盒子的蓋子,拿起來之後下樓去了。因為她剛剛看到她爹在找她了。

到了自家的店鋪, 房二河見女兒手中抱著一個盒子,疑惑的問道:“言姐兒, 你這盒子是哪裡來的?”

房言道:“哦,童大哥給我的賣機器的分紅。”

房二河剛剛自然是看到女兒又跑到對面去了,而且,見女兒待得時間久了他還出去提醒了他們一下。

等到去後院的廂房轉了一圈兒,然後把盒子裡的東西全部都轉移到空間裡面之後,房言又走了出來。

剛剛出去了一趟,還沒去旁邊的水果齋去視察一下。

到了水果齋之後, 房言看著來來往往的客人, 站在櫃檯裡面跟掌櫃的道:“看來今日的生意不錯啊。”

掌櫃的笑著道:“是啊,今日天兒好,有太陽也不像前幾日那樣冷,所以出來的人多了些。”

賬本的話房言早就看過了, 每個月掌櫃的都會把賬本送到她的手中的。她來店鋪裡是要看看店鋪的實際情況, 看看還有什麼需要改善需要提高的地方。

如今葡萄酒每日都能賣出去七八十瓶的,逢節日的話,有時候一天能賣出去不止一百瓶。但是,因為之前的限制,所以,並沒有賣出去那樣多。最多賣一百瓶,有些人當天實在是買不了那樣多, 第二日再來就是了。

他們家今年葡萄酒釀的多,有幾萬斤。光是他們家後院的那幾畝地就產了兩萬多斤葡萄,還有收購來的五萬斤葡萄,加起來七八萬斤的葡萄,最後產出來五六萬斤的葡萄酒。再加上前兩年的產出,他們家的地窖、後院的平房裡面,可全都是葡萄酒。

從九月份至今,他們家店鋪的葡萄酒賣出去也就一萬斤左右。縣城的店鋪賣出去的更少了,還不到府城的一半。所以,庫存是非常的多的,足夠應付京城的店鋪。

不過,即使每日只賣出去七八十瓶,這間水果齋以及縣城的水果齋收益也非常的客觀。

看完店鋪,房言又回到了野味館。下午趁著太陽還沒落山,房二河和房言趕回了家。

今年過年,房大郎沒能回來,只有房二郎回來了。一家人過了一個不是非常團圓的年。

年底結算的時候,收益又更上一層樓了。因為房大郎、房二郎和房言三個人沒有成親,所以野味館的收益並沒有給他們分成。但是水果齋的分成房言卻是分好了的,不過也只給了房大妮兒,並沒有給房大郎和房二郎。房言準備等他們以後成親的時候再給他們。

房林考了幾次秀才都沒有考上之後,一家人索性商量了一下,不再讓房林繼續讀書了。如今好歹也算個童生了,不至於完全只是個白身。這倒不是房南不讓他讀,而是他自己不想讀了。說實話,在兩年前他就不想讀下去了,要不是他爹以及堂哥讓他多讀一些書,他可能早就不讀了。

年後,房林被房二河放在了縣城的店鋪裡面當個學徒。當然了,對於自己的侄子,房二河不會讓他永遠都當一個學徒的。剛剛做事的年輕人還是要腳踏實地一些比較好。

等房林跟著掌櫃的學好了之後,肯定是會讓他獨當一面的。畢竟大家都是一家人。

過了年之後,房二河就開始聯絡鏢局往京城護送他們家的葡萄酒了。兩萬斤葡萄酒全都運到了京郊的莊子上,光是路費就花費了幾百兩銀子。剩下的酒要在後期陸陸續續的送過來。等到所有的葡萄酒都已經差不多運送完畢之後,房二河一家人也來到了京城。

京郊的莊子上如今是一片白色的大棚,打開門之後,裡面暖烘烘的,跟外面彷彿不是一個季節。野菜也長得非常的好,綠油油的,很是喜人。

這裡的土已經不是原來的土了,自從房大郎考上了狀元之後,房二河和房言他們回家之後,就把家裡的土運送過來一些。如今經過幾個月的過度,早就已經長得非常的好了。

李大槐之前一直都在侍弄著這些土地,其實也有些不太明白主家為何會花那麼一大筆錢來安裝大棚這樣的東西,安裝上不說,裡面種的也不是什麼值錢的東西,而是野地裡生長的野菜。這也是因為他一直住在京城,沒有見識過房言家在鎮上、縣城以及府城的生意,如果見識過的話,就絕對不會覺得這樣非常的浪費了。

不過,說實話,主家種的這些野菜的確是要比外面的好吃的。

開張前的準備事宜還有很多,房言忙得團團轉。京城是天子腳下,他們行事也更加的小心謹慎。

蕭如玉知道這件事情之後,也在蕭夫人的默許下跟房言一起忙一些開張的事情。一開始看到房大郎的時候蕭如玉還會覺得有些不好意思,但是慢慢的,見的次數多了,也就好了。

蕭如玉越跟著房言做事,越覺得房言不是一個簡單的姑娘。算賬、盤點,這些事情都是信手拈來的。開張那麼忙的事情,可是到了她的手裡都變得井井有條起來。而且那些下人們還都非常聽她的話。

這讓蕭如玉越發的好奇起來。

下午回到將軍府,蕭夫人問起來房家開張的事宜,蕭如玉道:“也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錯覺,我總覺得他們家的生意好像是言姐兒在做主一樣。”

蕭夫人似是覺得自己聽錯了,問了一遍:“你剛剛說誰?”

蕭如玉抿抿嘴,看著她娘,道:“或許是女兒看錯了吧。言姐兒今年才十三歲,怎麼可能家裡的生意都是她在忙呢。”

蕭夫人這回算是聽清楚了,道:“言姐兒在做主?”

想了想,蕭如玉又覺得真的是言姐兒在做主,於是道:“是啊,女兒覺得是言姐兒在做主。我看房叔和房嬸兒都沒怎麼在管事兒的,就連,嗯,房……房翰林都好像對店鋪的生意不怎麼上心。”

蕭夫人聽了女兒的話,第一反應也是不信的。但是,她沒急於否定,而是想了想房言那個小姑娘。越想越覺得房言聰慧的不像個小姑娘似的。不過,若是說她才是掌管家裡店鋪的人,會不會有些誇張了?

“你可知其實房家並不像京城中傳言的一樣窮?”蕭夫人看著女兒問道。

蕭如玉聽了這話愣了一下,說道:“不知道。不過,女兒為什麼要知道這個,只要能讓我嫁給房翰林就好。”

蕭夫人點了點頭,道:“嗯,看他們下聘時送來的禮就知道了。而且,娘去打聽過了,他們家在京郊有好幾塊地。府城的店鋪一年也賺不少錢的。估計一年能有幾萬兩銀子的收入。說不定比咱們家一年賺的還要多。”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這樣的話蕭如玉不太愛聽,有些生氣的說道:“娘,您打聽這樣的事情做什麼?我是喜歡房翰林,又不在意他們家有錢沒錢。”

蕭夫人聽了女兒的話卻有些放心下來了,說道:“娘為什麼去打聽?既然要結親了,不打聽清楚怎麼能隨意把你嫁過去。而且,娘跟你說這些話,也是想告訴你,就算房家的生意真的是言姐兒在管,你也不要在這個上面生事。總歸房翰林前途無量,咱們家也不缺吃喝,到時候多給你陪送一些,你這輩子都能安安穩穩的過下去。”

蕭如玉很不雅觀的想要翻個白眼,但是想到她娘最近的話,她還是忍住了,說道:“娘,您放心,女兒不是那樣的人。”

蕭夫人點點頭,道:“嗯,娘也相信你不是那樣的人。不過,若是言姐兒真那麼厲害的話,我看你還是要跟她多學一學。”

第二日一大早起來,蕭如玉吃完飯又去找房言了。今日房言要去找印刷的地方,京城人的文化程度相比於府城還要高一些的,識字的人也多。所以,除了派人去發放水果之外,房言還打算印刷一些所謂的“傳單”。

雖然說印刷的價格比較高一些,但是為了自家店鋪的生意,她覺得做這些都是非常有必要的。要知道,廣告打得好,對於第一階段的生意而言,那可是會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的。

活字印刷術如今已經在這裡流行了,印刷起來也比較方便一些。房言新奇的看著這間小小的作坊,深覺古代勞動人民也是有智慧的。而蕭如玉,已經捧著一本書激動的看了起來。一邊看,一邊還在笑,一臉甜蜜的樣子。

房言好奇的問道:“蕭姐姐,你在看什麼呢?”

蕭如玉的眼睛從書上移開,臉色微紅,眼睛亮亮的,說道:“在看房翰林的書。”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