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份的時候, 京城的童府,童老夫人讓人回來帶了一個訊息。說是京城皇明寺的高僧最近遊歷回來了, 他是得道高僧,讓他給童錦元去去晦氣, 正好也來京城散散心。

江氏聽了之後,立馬就答應下來了,第二天就收拾好東西跟兒子一起去了京城。

童家的老宅是在府城,也就是童錦元家住的地方。京城的童府是童大老爺做了官之後買的房子,童老夫人跟著童大老爺住。

童家祖上一直都是商戶出身的,等到了童錦元的父親這一代,童錦元的大伯童大老爺在科舉上大放異彩, 順利的考上了進士, 在京城做了官。而且還娶了京城官家的小姐。

童大老爺的成功,也帶動了府城童家的生意。本來在府城屬於二流商家的童府,因為童大老爺的緣故,一躍成為了府城一流的商家。這也是因為自古以來都是朝中有人好做事。

反過來, 童二老爺在府城生意做的越來越大, 童大老爺在京城做官也做的原來越順利。在處理很多事情上,錢都是一個好東西啊!

就這樣,倆兄弟互相幫助,童家也漸漸的在京城嶄露頭角了。

童大老爺的名字叫童未初,這都是已逝的童老爺的智慧,下面的孩子全都按照出生的時辰來起名字。

童三老爺雖然是庶出,但是也沿用了這一傳統, 叫童子正。不過,他早就被童老夫人分出去了,住在府城的一戶宅院裡面。府城的老宅只有童二老爺一房人。

童老夫人看到童錦元,心疼的不得了,眼淚不自覺的就流了出來。她的大兒子因為科舉考試,成親成的晚。反而是二兒子先成親的,所以童錦元是她第一個孫子。

俗話說得好,老兒子大孫子,老太太的命根子。童錦元可不就是她的命根子嗎?第一個劉家,老太太還能埋怨是兒媳婦找的人家不好。但是第二個張家,可是她親自挑的,結果,還是這樣的結果。這可真是作孽啊!她好好的孫子怎麼就有了這麼一個名聲了,這樣他以後怎麼辦啊!他們童家以後怎麼辦啊!

童錦元任由自己的祖母抱著自己哭了一會兒,然後從丫鬟手中拿過來手帕給老太太擦了擦。

“祖母,都是孫兒不孝了。”說著,童錦元跪了下來。

童老夫人道:“這怎麼能怪你!說句難聽的,她們的死都是自己造成的,跟你又能扯上什麼關係。那是她們命裡注定的東西。你可別把這樣的罪名往你自己身上擔。”

童大夫人常氏也說道:“是啊,元哥兒,你沒看那兩家人都對咱們家愧疚得很嗎,讓了不少利給我們家,顯然是他們自己做了虧心事兒,跟咱們家沒有干係的。”

不過,不管別人怎麼說,童錦元心裡多多少少是有些愧疚的,他覺得這二人是他克死的。

童老夫人看著大孫子的樣子,說道:“元哥兒,皇明寺的渡法大師近日回京城了,明日祖母就帶著你去找他算上一卦。”

江氏在一旁抹了抹眼淚,說道:“多謝娘了。”

等到第二天一大早,童老夫人就帶著家眷去了城郊的皇明寺。到了之後,先上了幾柱香,然後童老夫人就帶著童錦元去渡法大師的院子了。

渡法大師是一個頗具傳奇色彩的人,傳聞有一孩童在山間曾經見過渡法大師,等到這個孩童五十多歲再見到渡法大師的時候,渡法大師還是原來的模樣。

所以,他究竟多少歲了,至今都是一個迷。

這也更加加重了他身上的神佛之光,不只寧國人,鄰國的人也都想要來見一見渡法大師。

只是,渡法大師一般不會見外人的,卜卦的話也只卜有緣之人。

所以,童老夫人帶著童錦元過來也是碰碰運氣的。

到了門口之後,門口已經排了一百多人了。有小沙彌站在門口道:“請施主們回去吧,今日大師不卜卦。”

那些等了許久的人,聽了之後,失望的離開了。

童老夫人見狀,趕緊上前去了。

她知道的,要上前抽一根籤,然後渡法大師決定要不要卜卦。

小沙彌示意童錦元去抽籤,抽完之後,童錦元看了看,不過是一根細細的木條。

此時,院子裡走出來一個小沙彌,對著童錦元說道:“施主,今日大師不卜卦。”

童老夫人一聽,臉上露出了失望的神情。剛剛圍在這裡還沒有走的人聽到了跟剛剛一樣的話,也就心理平衡下來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沒想到小沙彌後面又補充了一句:“不過,大師說了,施主是大富大貴之命,所求之事,弱冠之後即可達成。”

童老夫人聽到這句話,眼前一亮,大師竟然指點他們家元哥兒了。這可真是天大的福分啊!即使不卜卦,能得大師的指點,也是一般人求都求不來的事情。

“那,大師是說弱冠之年我孫子就能成親了嗎?”

“阿彌陀佛!”

“大師到底是不是這個意思?”

“阿彌陀佛!”

接下來,不管童老夫人問什麼問題小沙彌都是同樣的一句話。說完之後,他就進了院子裡面。

童錦元扯了扯祖母的衣袖,說道:“祖母,既然大師已經說了,咱們就離開吧。”

那些沒有離開的人此時看著童錦元的眼神都不一樣了,心裡都在暗暗猜測,這個人到底是什麼身份,竟然能得到大師的指點。他們這些人當中不乏是大富大貴的官宦人家,下到販夫走卒都有。而他們相同的一點是都沒有得到大師的指點,可是這個人卻得到了。

有那好事之人上前來詢問了一下,童老夫人可不會告訴別人他們求的是什麼事情,她巴不得所有人都不知道她孫子的命數。因此,只告訴了別人他們的身份。

回到家之後,童老夫人的喜悅依然溢於言表。

能得到高僧的一句話,這是她孫子的福氣。不過,高僧說要等到弱冠之年,這確實有些晚了。

江氏聽了卻道:“娘,今年元兒已經十八歲了,也就還有兩年的光景。只要到時候真的能找到一個合適的姑娘,真等上兩年也沒什麼的。”

童老夫道:“那是肯定的。既然大師說了,咱們元哥兒肯定能遇到的。而且大師還說咱們元哥兒是大富大貴之人,命數好的很。咱們不用在意外人的看法。”

童錦元這幾天被高僧以及祖母說的也看開了許多,在京城住了一段時間之後,童錦元和母親江氏回了府城。

**********

而遠在房家村的房家,此時也面臨著一個重大的抉擇。

眼看著還有不到一個月就要考試了,房二郎終於說出了自己的心裡話。

“爹,娘,大哥,我今年不想參加鄉試了。”

房大郎皺了皺眉,說道:“二郎,都已經報名了,你卻說不參加了,你心裡怎麼想的?”

雖然被大哥說了,但是房二郎想到自己心中的想法,還是說了出來:“大哥,我今年肯定考不上的,有很多知識點我都沒有學到。這一次去了也是白去。”

房二河道:“二郎,總要去試一試的。”

“爹,您不用說了,我已經決定了。”房二郎梗著臉說道。

房大郎嘆了一口氣,說道:“二郎,你的想法大哥早就知道了。從去年年前,大哥就知道你的想法了。你最近的表現也不錯,學習就是應該這樣,循序漸進的學,不能一口吃個大胖子囫圇吞棗的學,爭取學多少就要記住多少。”

房二郎心中的想法並沒有明確的跟自家大哥說過,沒想到大哥卻全都懂的。

“我知道你也沒指望這次考上的,不僅僅你,爹孃和大哥也沒有逼你。但是,不參加考試卻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你只看過歷年的考題,知道考試的流程,但是卻從來沒有去考場上考過試吧?既然你已經決定了下一場再去考,那麼你更應該去參加考試,去提前感受一下考場的氛圍。到三年後也能有所準備。”

房二郎不想參加考上 ,是不想被打擊一次,他怕自己考試時題目太難,他會被打擊到的。但是,他卻從來沒有像他大哥一樣的想法。提前去感受一下考場的氛圍嗎?這的確是增加經驗的一種方式。還記得第一場縣試的時候,他緊張的差點沒答出來題目。

聽說鄉試更加的難考,更加的折磨人。要是他提前去試一試的話,是不是就能增加一些對考場的經驗呢?別人說再多也是別人的感受,只有自己去了,才能親身體會到裡面緊張的氣氛。

想到這裡,房二郎朝著房大郎拱了拱手,說道:“大哥,是小弟考慮不周了。八月份我會跟大哥一起去考試的。”

房大郎聽到房二郎的話,滿意的點了點頭。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