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妃帶著清嵐來到暢音閣,眾嬪妃相互見了禮。德妃找到相應的位置坐下,清嵐侍立於她身後,太后此刻還未到。

宜妃掩口笑道:“妹妹今兒可來得稍晚一些,不比往日積極了。”眉目往後一撇:“喲,妹妹帶了個新人過來,可是面生?”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榮妃笑道:“宜妹妹這就不知道了,她可是太后口中提過的老四府中的格格烏雅氏,還是德妹妹的遠房侄女呢!太后今兒個也是順便召見她。”

德妃對清嵐示意道:“雖然你剛剛隨眾和各位姐妹行了禮,但還未正式見過。”

清嵐會意,走到當下,恭恭敬敬地一福:“奴婢烏雅氏給榮娘娘、惠娘娘、宜娘娘請安,給各位娘娘請安,各位娘娘吉祥!”

榮妃笑道:“起來吧。看著是個乖巧的孩子,德妹妹也別拘束了她。賜坐吧。”榮妃聽胤祉口中提到過這個烏雅格格,曾對她的字讚不絕口,現下一見真人,印象倒還不錯。

德妃抿口笑道:“小孩子家最經不得慣,到底還是榮姐姐疼人。”又對清嵐:“榮姐姐抬舉你,你就坐下吧。”

“謝榮娘娘,謝德娘娘!”清嵐在德妃身後安排了座位坐下,心知依她的身份,本不夠資格坐,但太后態度不明,不知為何召見她,眾人也就先給她個面子。

少頃,一群人擁簇著太后進來。

“太后娘娘萬福金安!”滿屋子鶯鶯燕燕異口同聲。

“都起來吧。”

“謝太後!”

眾人奉承著太后點了戲,戲臺上便咿咿呀呀開唱起來。太后聽了一會兒便有些厭厭,她來自草原,本就不是愛聽戲的性子,但宮中妃嬪整日無所事事,時不時藉故聽個戲,賞個花聚會一下已是必不可少的專案。

四大妃分坐太后兩邊。太后隨意和她們有一句沒一句地閒聊,忽然想起什麼,便問道:“老四家的烏雅氏來了沒有?”

德妃立時回道:“回太后,人已經來了。”

清嵐見此站起來,畢恭畢敬地跪下行個大禮:“奴婢烏雅氏給太后請安!太后娘娘萬福金安!”

太后細細瞧了一會,清嵐今日的穿著打扮不濃不淡剛剛好,衣飾淡藍帶了蘇繡的錦邊,素淡又不失雅緻,頭上一白玉簪子,流蘇垂落下來,在一眾花團錦簇的嬪妃跟前,如一枝俏生生的玉蘭,盈盈而立。難得的是舉止落落大方又不失敬意,笑意從容無半分媚上。太后看慣了宮裡人的假笑,對這種天然去雕飾的笑容很是有好感。

太后點了點頭,很是滿意:“起來吧,是個齊全的孩子。”能做出如此神韻作品的人,應該配得上如此的品貌。

“謝太後!”清嵐站起又乖巧地立在德妃身後準備做背景。

宜妃瞧著太后的神情,很是有些不平,便抿嘴笑道:“難得看到太后娘娘看上這個格格,真真是她的福氣!我們瞧著也很是喜歡,太后的眼光自然是不差的,這格格必定有什麼出眾的地方,方不辜負了太后的一番看重。”

“宜妹妹忘了,前一陣子太后愛不釋手的那部《孝經》,就是這個格格寫的。字型別具一格,我們家老三也是誇讚得很!”榮妃笑道。

“不過是略盡孝心,榮姐姐過獎了。”德妃很是謙虛。

“喲,原來就是她寫的呀,怪不得呢!果真是好字!”宜妃怎能不知,故意這般說笑:“我真是眼拙!原來是寫得一手好的書法。”

惠妃見狀插嘴,話中有話:“話又說回來,這閨閣女子誰人沒有一兩手專長,比如榮姐姐的馬術、宜妹妹的舞姿、德妹妹的下棋,都是宮中一絕。”惠妃言外之意,清嵐只憑書法,不配得到太后特別的賞識。

“惠姐姐的花鳥畫萬歲爺也是贊過的。”德妃接著笑道:“她不過一小孩子家,怎能跟眾位姐姐比?姐姐們莫要太抬舉她。”

“聽說大阿哥的側福晉也寫得一手好字,好像去年在宮裡廣為流傳的一首《菩薩蠻》的詞,也是大阿哥府上的一個格格做的,真是好詞,我現在還記著呢!”宜妃眼波流轉,似是在回想的樣子,“喲,我好像還沒見過那個格格呢!”

惠妃淡淡笑道:“她哪裡能有烏雅格格這般福氣!”

宜妃故作未見,掩口笑道:“是啊,單有一手絕技又怎能得見太后鳳顏,孰不知哪個阿哥的後院裡不是各有所長。烏雅格格定還有別的擅長,德妹妹,也莫要藏著掖著,拿出來給我們眾姐妹開開眼界,也讓太后高興一下?”

德妃心下暗恨,平日在宮中,她和宜妃最為受寵,處處和她作對,如今又拿話擠兌她帶來的人。嘴上卻若無其事地笑道:“越說越抬舉她了,她不過一小小的格格,再誇下去定要不知天高地厚了。雖然其書法自成一家,並未延續前人的遺蹟,但可貴的是能憑著一片孝心上感太后,才帶她過來見識見識眉眼高低,已是她天大的福氣,當不得姐姐們如此的誇獎。”

惠妃笑道:“我們不過是有話說話,聽說老四對這個格格也是另眼相待呢,必定還有什麼特別出眾的地方,要知道老四可是一個十分嚴謹認真的人。”胤g是太子那邊的人,而胤|和太子的爭鬥已不是秘密,自然想找機會打擊一下。

“仔細瞧瞧,這烏雅格格真是容貌清麗,氣質不俗。”宜妃別有用心地笑道。

惠妃介面道:“宜妹妹莫不是說老四以貌取人了?”

“喲,妹妹可沒這麼說!”宜妃止了口,略顯得意。

太后一向不理會宮中嬪妃的爭鬥,她此次召見清嵐也並非是單單為了書法,還有那尊壽仙雕像,氣象神韻端地讓她印象深刻。只是雕刻之技已經答應康熙和胤g不說出去,此時也不能為清嵐多做分辯。

德妃已是明白,宜妃和惠妃今日定是要擠兌清嵐當眾出醜,若是清嵐再拿不出什麼特長來,老四便落下個以貌取人的名聲,也落了太后的面子,她的面子就自不必說了,不由皺眉,暗想說辭。

清嵐垂目沉思,她們用太后的面子,德妃和胤g的面子壓過來,不可能一點也不顧忌,否則以後就成為眾人的笑柄。況且她也不願意別人說她是以色侍人,也不願意別人千方百計地算計她當眾出醜尷尬。轉眼間,心生一念,遂一福道:“太后娘娘,各位娘娘,奴婢今日能得太后召見,得見鳳顏和各位娘娘,自是感賴天恩,心中無以為報,更是對太后感激在懷,願意為太后作畫一副,區區拙作,還望太后莫要嫌棄才好!”

“你還會作畫?”太后奇了,這女子倒真是多才多藝。

“略會一二。”清嵐笑道:“太后若不嫌奴婢粗笨,請容太后和諸位娘娘稍等,奴婢去後室作畫!”

太后含笑點點頭,想到清嵐之前的作品,有了幾分期待。

德妃倒是有些不安,不清楚清嵐的水平。

其餘眾人繼續看戲,臉上則帶了幾分等待和看好戲的神色。

清嵐來到後臺,命人將作畫的物件悉數拿來,還有一副足有一丈長的畫板。其實她哪裡會作畫,這個朝代的水墨畫更是一竅不通,這個身體的原主倒是學過琴棋書畫的基礎知識,但無一專精的。不過,修真者有一大長處就是過目不忘,哪怕她什麼也不會,什麼也不懂,照搬原樣可是她的拿手好戲。現下她的打算就是,用原主腦中繪畫的基本技巧,將方才場中的一幕畫下來。只要畫的分毫不差,她們自然就不會再說什麼。畫得像也是一特長不是?

清嵐調好顏色,命人支起畫板,一筆一畫地按著腦中的記憶畫起來。

一個多時辰過去了,臺上唱戲已接近尾聲。

宜妃笑道:“烏雅格格別是遁了才好!”

德妃捏緊了手帕。

又過了一會兒,清嵐回到場中:“太后,各位娘娘,奴婢的畫已做好。”兩個小太監抬了畫板入場。

眾人抬眼望去,一時間,倒吸了口氣。

“這不是咱們現在的情形嗎?”太后驚訝地差點站起來。畫面正中是太后,面容慈祥,臉帶笑意,旁邊四大妃和各位嬪、貴人,花團錦簇,濟濟一堂。不但將眾人的一顰一笑都描了下來,連眾人的頭飾、衣服的花邊,甚至桌上的茶杯點心也畫得一模一樣。眾人如同照了西洋鏡一般。

德妃笑得忙拿手帕掩住嘴:“就知道你這孩子出色,果然是不差!”

宜妃、惠妃眼中嫉恨之色一閃而過,其餘人也或羨慕,或驚歎、或嫉妒。

宜妃酸溜溜道:“可是恭喜德妹妹了,德妹妹家的人真是才貌雙全,也足見太后的眼光好。”

德妃笑而不應,嘴角卻是一直上翹的,連宜妃的挑釁之語也懶得搭理,眼中的喜意滿得都要溢位來。

太后笑得很是慈愛:“這幅畫哀家要掛到慈寧宮,烏雅氏可別心疼!”

“這畫能放在慈寧宮,沾沾太后的福氣,若畫有知,說不定是它再也想不到的福分。”清嵐笑道。

“烏雅氏真是會說話,賞!”

太后獎賞了,眾嬪妃也不會落下,清嵐這日滿載而歸。而後幾日,德妃又一連賜了幾回賞,毫不掩飾對清嵐的特殊對待。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