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向北回到縣城就住了一晚上就走了。這就不錯了, 在家待了二十多天。

二月初二,顧琳熙小朋友和顧辰希小朋友一周歲, 孩子爹顧長官出任務去了,回不來。顧琳熙是可心兒的大名兒, 戶口本兒上的名字。明子到底沒好意思讓她叫愛明。改了個同意的艾名。後來一想,不看字的話,改不改不都是那麼回事兒嘛。落戶口的時候到底沒叫那個名字。不過平時除了叫她小名兒可心兒,明子還挺愛叫她顧艾名的,算下來,這孩子都四個名兒了,平時候叫她什麼的都有, 有不知道她小名兒叫可心兒的, 就叫她小鳳兒。家裡人平時就叫她可心兒。別人問她大名兒,就說叫顧艾名。現在孩子自己還不知道自己叫顧琳熙呢。能知道那三個名兒都是叫他,就不容易了。

還是小龍兒省心,就兩名兒, 小龍兒和顧辰希, 好記。

大哥和小文哥一直在買房子,都沒找到合適的。

“哥,要不別分開買了。咱買一塊兒大的地,自己蓋樓吧。蓋七層的,讓姐姐們也都搬城裡得了,互相還有個照應。”明子有一天晚上,趁著小文哥一家三口來小樓吃晚飯的時候, 就跟大哥還有小文哥提議。

“你咋想的呢?”大哥就看著明子,他知道明子肯定還有後續的相法兒,不然她不會突然想花那麼多樓蓋樓,他是業內人士,知道現在蓋一個樓,加上拆遷費用,加上各種證件,土地,沒個三五十萬的別想蓋起來。

“嘿嘿,還是大哥瞭解我呀。我尋思著,幹運輸也不用小文哥天天跟車跑,在家裡看著就行。孩子也大了,我也不能整天在家待著啊。幹建築咋樣?咱們買房子這半年多,對市場也算瞭解吧,現在想換大點的房子,甚至投樓的人很多啊。大哥就是幹磚廠的,咱們馬場裡還囤著那麼多鋼材和水泥呢,直接賣了多少錢,要是蓋成房子又是多少錢。是吧?”明子總不能說未來二十年之內,房地產將是國內最暴利的行業之一吧?

“嗯,這想法不錯。咱們也做一把終端產品,別老當下游的供貨商,讓那些個老闆們壓價兒,竟給他們抗活了。”小文哥覺得明子想法可行。

“你倆現在有本錢了,實際幹實業還是最保險的。現在幹啥都能掙錢,就是掙多掙少的事兒。咱是趕上好時候了。”大哥看樣子也沒啥異議。

“哥,我還有個想法兒。”明子又說。

“還有啥想法?說吧。”小文哥在他們兄妹三個裡,比較傾向於執行者,一般大方向都是明子跟大哥定的。

“我想開個飯店,特別高階的那種,特別貴的那種。讓那些有身份的人不管是自己消費,還是接待親戚朋友,一想到有檔次的地方,就能想到的那種高階的飯店。這樣兒,也利於咱們擴充套件人脈。咱家畢竟沒有什麼強大的背景,我覺得多認識一些人還是有好處的。再說小文哥也擅長這個。”明子邊說邊看著小文哥笑。

開酒店這個事兒,是明子想了很久的,以前是時間不對,現在已經進入九零年代了,以後生活兒只會越來越好。下館子吃飯店也不再是只有上層人士才能享受的特權了,普能人家裡過個生日或是接代特別重要的客人啥的,也都開始下飯店了。明子覺得,這比一三年之後斷崖似崩塌的房地產行業能做得長久多了。

“嘿嘿,這個行。我能幹了。”小文哥一聽開飯店,樂了。他現在在外面待的,嘴特別饞,家常菜不愛吃了,哪頓飯要是沒有肉,就咽不下去飯。一天不吃飯店,就饞著不行。

“瞅你那點兒出息。”大哥先埋汰了小文哥一句,轉頭又跟明子說,“開飯店也行。但是你就要搬回市裡去了,有時間管這些事兒嗎?我今年也要去市裡帶工程隊,都交給小文兒,我可不放心,沒人看著他,他可不靠譜。”

“沒事兒,哥,孩子已經不吃奶了,我不用綁著死身子了。顧向北他堂姐到時候幫我哄孩子去,我再僱個保姆,來回通也能跑過來。再說也不用我整天的在這邊兒看著,有啥不行地。”明子可不想以後就只待在家裡看孩子了,她是不想做女強人,可也不想黃臉婆呀。

“那就這麼定了。蓋大樓的話,那地的事兒就好辦了。直接找政府辦批文拆遷就行了,這些事兒我都能辦。咱們主要選地方就行。那你說咱自己家蓋,是蓋在一起新舊,還是單獨一棟啊?”大哥拍板。

“蓋一起吧,咱們單獨一個單元,也算是相對獨了。咱自家的單元,格局單獨設計就行了唄。咱蓋大點兒,住也住的亮堂兒地。”小文哥現在屬於是財大氣粗的一類了,口氣很大。

“對。大點兒蓋著,以後孩子們結婚想住一起啥的也能住開。”明子也同意面積大一點兒,她向來不愛住小房子。

於是,進軍地產界的事兒就這麼定下來了。

現在這年頭兒,說幹就幹了,註冊個公司啥的,對明子來說,那還不是小事兒嘛,她認識的人那麼多。一週時間,手續在一路綠燈的情況下就都辦好了,還是省城的公司。縣城裡的事兒明子不如大哥有力度,但是省城裡嘛,嘿嘿,小來小去的事兒,還是難不倒她地。每回一有個同學聚會啥的,明子都忍不住要感慨一遍,八十年代的大學生,含金量,槓槓地。

之後,明子跟大哥選定了地方,在城中心,離實驗小學,一中,和實驗中學步行都在十五分鍾之內的距離。背後兩條街就是中心商圈。離車站、醫院全都不遠。絕對的黃金地段兒了。這也就是他們幹的時間早,現在縣城裡能蓋樓的開發商就兩三家,到處都是處女地,沒到搶的程度,要不然能不能搶到這種地段,真不好說。

那地方原來就是居民區,沒有政府機構,拆遷也不難。這時候也不流行釘子戶,只要按合同把拆遷款給到位了,沒人會磨磨嘰嘰的不搬。明子為了以後的居住環境著想,雖然只蓋一棟樓,也要做成帶院子,有小區的。就是要做高階住宅了。所以不接受回遷戶,想買樓的,也得拿了拆遷款之後再回來買,能不能排上號,那就不知道了。

與小區有一道圍牆隔來,臨街的那一面兒,直接蓋成了獨棟的三屋樓,怎麼豪華怎麼建,直接就開飯店了。來回上班都方便了。

在小文哥負責搞拆遷等前期準備工作的時候,明子找人幫忙設計建築圖。外觀到是好說,這時候也沒多少選擇,都是方方正正的,要麼直接水泥表面了,高檔點兒的貼上瓷磚。主要是內部結構。商品房那部分也好說,就大眾規格唄,你整太特殊了,不符合現現人的審美,到時候樓都賣不出去。

著重設計的還是自家這個單元。

為此還專門開了個家庭會議,兄弟姐妹幾個全都到齊了。一呢是商量一下怎麼跟明子娘過生日。二呢就是研究一下樓層的分配和內部設計。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關於給明子娘過生日的部分,都沒啥意見。小文哥說了,爭取在明子娘過生日之前,就把飯店開起來,到時候就在自家飯店擺酒。

關於分樓的事兒,幾個姐姐姐夫當然不肯白佔便宜,白住樓。大哥跟小文哥勸了一頓,最後說不讓他們白住,一起照顧老人。再一個也是為了孩子。也就都同意了。呵呵,其實之所以這麼好勸,還有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四個姐姐家,都是姐姐們當家,姐夫們都是聽指揮的選手。

大方向定下來了,接著就是選樓層了。

“爺爺和爹孃歲數大了,上不了樓,肯定得住一樓了,我呢,回來住的時候不多,就把一樓給我吧。”明子最先說話。一般住樓都不愛住一樓,明子就想把一樓留給自己。一層樓二百多平的使用面積,足夠大了,她們一家四口,加上三個老人,咋住都住開了。再說她一年能回來住幾天。

“還是我們在一樓吧,你大姐腿腳也不好,現在上樓都費勁,過幾年兒就更上不動了。我們在一樓正好兒。”大姐夫接過了話。

“那我們要二樓,我下樓做飯啥的也方便。”大嫂就說要二樓。

“把二樓給我吧,我也奔四十的人了,樓層高過兩年兒我也上不動了。都住一起了,也不能還可著淑仙一個人用。以後給爺爺和叔嬸兒做飯的事兒就歸我了。你們要是想在自家吃呢,就在自家吃,不願動彈呢,就一塊兒下來吃,我一塊都做了就行了。”二姐照顧人照顧得習慣了,她在孃家待的時間最長,知道大嫂這些年伺候老人不易。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