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的火炕,每年都要扒了重新再砌一遍,為的是把煙洞裡的灰都掏出來,不然,第二年,灶就不好燒了,還費柴禾。

因為沒有多餘的屋子,扒炕的工作必須在一天之內完成,不然一家子晚上就沒地方住了。

新炕砌好了,還要燒很多柴,把炕給燒乾了。晚上才能住人。

為了省柴禾,扒炕得醃酸菜,都是同一天進行了。因為酸菜入缸之前,要用水焯一遍的,兩大缸的酸菜,也要好幾鍋才能煮出來呢。正好,炕也燒乾了,白菜也煮出來了。充分利用的柴禾。

酸菜是東北冬天最重要的一種菜了,跟大醬一樣,是家家戶戶都要做的。

關家今年也跟往年一樣,要醃兩大缸。那兩個大酸菜缸比快八歲計程車容姐還要高上那麼一點點呢。刷的時候,要兩三個人一起,先把缸放倒了,才能刷。爹孃一起刷酸菜缸的時候,明子看著清楚,那缸的直徑總得有七八十公分了。

滿滿兩大缸,能裝兩百多棵白菜呢!

醃酸菜的那天,一大家子早早就起了,大冬天的,四點多鍾,天還沒亮呢,明子就被二姐從被窩裡拎出來了,娘早就起來做飯去了,被窩裡就剩她自己,就睡得沉得,一下子離開被窩,屋子裡還沒生爐子,凍得呀,瞬間清醒。

天剛矇矇亮的時候,爹和爺爺就開始扒炕了,八爺爺也過來幫忙了。他不來不行啊,別說畢竟是打斷骨頭連著筋的親兄弟了,還有個更重的原因,他家醃菜和扒炕的時候,也得需要明子爹孃和爺爺的幫忙啊。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屋裡,男人們忙著扒炕,掏灰,砌炕,屋外,英子姐和東屋的三姑姑就開始一桶桶的挑水,待會焯白菜的時候,得用好多水呢。明子娘和八奶奶帶著幾個小的,收拾白菜,最外面那層蔫兒了的菜葉子是不能要的,還有些壞掉的葉子也是不能醃的。都要摘掉,收拾到一起,留著餵豬。

再小一點兒孩子,比如明子這樣的,就沒人管了。屯子裡這麼大的孩子好幾十。天天在一起瘋玩兒。明子來了之後,真是長了見識了。一大幫孩子到一起,啥都能玩兒得可開心了。男孩子們用土和泥做出來牛眼大小的泥球曬乾了彈著玩。大坑裡的水十一月的時候已經凍得很實了,有家裡寵孩子的,用幾塊木板給做個冰車,一群孩子羨慕得不行,沒車坐,拉著車跑得也很開心。沒有冰車的,直接在冰上站著滑,也能一玩兒一整天。

實在沒啥玩兒的時候,就釘丁子,並不是真的拿著釘子到處釘,其實也是一種遊戲。分成兩夥兒,石頭剪子布,贏的一夥兒跑,輸了的一夥兒追,被追上的人就算被釘住了,要站在被釘住的位置不動,等著同夥兒過來救,如果全部被釘了,那就換邊。角色交換,追人的換成被追的,被追的換成追人的一方。這是最受歡迎的遊戲了,不管年齡大小,也不管男孩女孩,都愛玩這個。

有些大孩子,最遠的都能路出去十幾裡地去。

玩得也是盡了全力了。

女孩子們玩的文靜一點,扔口袋,擲嘎拉哈啥的,都是常盛不衰的經典遊戲了。還有把夏天吃杏子剩下的杏核兒都洗乾淨了晾乾,每人一次出多少個,放在一起,擲出去,就一支手的姆指和食指延著擲出去的杏核軌跡仗量所有的杏核,兩個手指離開平面或是碰到杏核就算輸,沒有量過所有的杏核也不行。這個遊戲,就叫擼杏核。成功一次,可以贏走一個杏核,拿的時候也不能碰到其它的。然後直接開始下一次,直到失敗,下一個人開始。一個傳一個。誰先誰後也是石頭剪刀布決定的。有時候運氣不好,還沒有開始玩呢,杏核就都被前面玩的給贏走的情況也並不少見。

還有踢口袋,踢毽子。

都是很費體力的活動,玩一會兒就一身汗,所以,孩子們都抗凍的很。

明子這個年齡段的,玩兒啥其實都是跟著混。

別的孩子混得開心,傻樂呵。讓她也跟著混?三十多歲的老阿姨表示,真的混不下去啊!

所以,明子很少出去玩,就是出去了,也是看熱鬧的時候多,幾乎沒有參與過。更多時間,她都是在家裡,拿著哥哥姐姐們的書本翻。她當然是看得懂的,別人不知道啊,還以為她就是喜歡書上的那些圖畫呢。就這樣,娘也高興得什麼似的,說她老閨女將來必定是個爭氣的,肯定能做個有學問的人,考進城裡去吃公糧,不用再在農村刨土過一輩子。

以前明子沒見過醃酸菜,有這種熱鬧,她就更不會出去玩了,所以她就留在家裡,湊熱鬧。她幹不了什麼,娘也不讓她跟著添亂,就在邊兒上看著。

菜都收拾完的時候,新炕也砌好了。正好開始燒水燙白菜。

別看說得簡單,做起來可沒有那麼容易,還是有點技術含量的。燙得時間長了,白菜就熟了,沒法醃了,燙的時間短,白菜心沒燙透,醃一段時間就容易爛掉,不能吃了。

明子娘身體不好,可幹不了這個活兒,關家醃酸菜焯白菜的活兒向來都是爺爺幹的,爺爺可是在大鍋飯時期做過廚師的人,雖說就是簡單的大鍋飯,也不是誰都能做好的。英子沒長大之前,冬天明子娘不能做飯的時候,家裡的飯也都是爺爺做的。

燙好菜放在外面涼得差不多之後,就可以入缸了。壓得實實的。最後再放上涼開水。壓上木板,木板上再壓上兩三塊大石頭,過上個把月。就可以做菜了。

等著酸菜醃好的時候,也就到了殺豬的日子了。

明子以前一直以為,殺年豬是在小年之後,過年之前才做的事情,這一次,才知道,各地的風俗不一樣,高官屯這一帶,都是入了臘月就殺豬的。後來,明子待了更多年之後,才明白過來,之所以,進了臘月就殺豬,是為了省下些餵豬的糧食。少喂一個月,能省不少糧食呢。人都吃不飽了,省一點是一點唄……

漸漸的,就成了習俗,不管能不能吃飽,總是進了臘月就殺豬。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