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最後聞訊趕來的不僅是徐曼青口中所說的仵作,就連大理寺、刑部、都察院的最高長官都被德宗急傳入內宮,一道協同審訊這驚天一案了。

徐曼青一看這個陣勢,便知道眼前的就是傳說中大齊最高級別的“三司會審”了。

待徐曼青被皇帝傳喚進得內殿去,只見殿內一片肅殺之氣,在場的每一個人都是在大齊隨便跺一跺腳地皮就會抖上幾抖的人物。

只是太子之死若非出自意外,則茲事更為體大。而徐曼青的發現則直指太子是被人謀害而非死於意外。但究竟是誰謀害了太子?

是早就被關入天牢的翼王及其世子,還是另有其人?

若真兇不是翼王世子,那又有什麼人有這樣通天本事,能在大內禁宮中神不知鬼不覺地殺害了太子之後又嫁禍於翼王一脈?

諸多疑問讓大齊內宮浸置在一片壓抑的氣氛之中,而自驚動了三法司之後,徐曼青的遺體整形工作也被暫停,太子的遺體已經被經驗豐富的刑事官員會同勘驗,而徐曼青則被單獨帶到了內殿中,由皇帝親自審問。

徐曼青此刻正跪在正陽殿中,將如何在太子腦中發現細針的經過如實道來。而皇帝端坐正位,聽得是眉關緊鎖,似在辨別徐曼青所說之言的真偽。

見皇帝沉默不語,在大齊主掌刑獄的刑部尚書對徐曼青的陳述提出了質疑。

“微臣聽聞項夫人因多次被太后召入宮中伺候的緣故,與翼王素有交情,翼王甚至還以貼身玉珏相贈……”

“恕微臣直言,項夫人會不會因與翼王交好,而故意在替太子修容之時將細針放入遺體之中以混淆視聽,為翼王一脈脫罪?”

徐曼青早就料到自己的這個發現必會遭到朝中反對翼王的勢力的質疑,但卻沒有想到,這掌管刑獄的刑部尚書竟然就是反翼王一派的。被這種在刑獄場上混跡多年的老狐狸惦記上,若是思維稍微慌亂一些,估計就會被揪住錯處窮追猛打咬著不放了。

徐曼青道:“尚書大人此言差矣。”

“臣婦因受聖命替太子修容,在入得殮房之前,早就在宮女的陪同下淨身換衣,哪有本事在眾目睽睽之下藏得細針?”

“再者,在臣婦動手替太子修容之時,身邊還有數位專司斂葬的公公在場。臣婦有沒有在這事兒上動手腳,各位大人問問他們便知。”

徐曼青雖說表面上是鎮靜自若,可心中卻依舊十分不安。

若說德宗是真心要找出殺害太子的兇手那還好說,就怕向來精通腹黑之道的帝王無論事實真相如何都想將藉此置翼王於死地的話,那她的這個發現無異於就是橫在德宗剷除翼王道路上最大的絆腳石。

而皇帝若想將徐曼青這絆腳石踢開也容易得很,只需要暗中指使那些斂葬太監共同指證徐曼青是受了翼王指使,故意將細針置入太子遺體內以混淆視聽便可。那樣一來別說是查詢真兇了,恐怕就連徐曼青的命也得一道被搭進去。

聽了徐曼青的話,左都御使上前道:“根據臣等的會審結果,在場的斂葬太監皆說沒有看到項夫人在修容時將異物置入。”

徐曼青一聽,便又大略得知這左都御使可能是太后陣營的人,故而立刻挺身而出為她說話了。

那刑部尚書又道:“沒人看見不等於不曾為之。項夫人在封誥之前,不過是出身鄉野的送嫁妝師,如今在遇到此等撲朔迷離的命案時,竟又能立刻堪比經驗豐富的太醫和仵作,一下就看出這常人都看不出的端倪來了?!”

徐曼青的能力遭到質疑,但又苦於無法將自己有多年執業醫師經歷的事情和盤托出,便只能打落牙齒暗自受了。

徐曼青咬牙道:“臣婦愚鈍,自知在勘驗一事上與在場諸位大人不能相較。但臣婦若沒有其他證據佐證,也不敢輕易胡說。若大人認為是臣婦將細針事後置入太子遺體之內的話,請問大人又如何解釋在遺體頭皮上發現的那個已經發黑了的小針孔?”

“再者,金屬硬物被打入人體內,多少都會受血肉的沾染發生一些變化。只需請有經驗的工匠過來檢視那枚細針,應該就能辨別出究竟是後放的還是原本就在裡面的。”

又聽徐曼青鏗鏘道:“臣婦雖與翼王有幾面之緣,但每一次都是在眾目睽睽之下行的君子之禮,平日裡素無半點私交。”

“若真要論及恩澤,臣婦夫君被聖上冊封為從四品諸衛將軍,這才讓臣婦沾得榮光得以封誥,皇上才是臣婦最大的恩人,以此算來,翼王所贈的區區一枚玉珏又如何能及得上?”

面對像刑部尚書這樣的封建士大夫,沒有什麼直接用皇帝的大帽子壓他來得更痛快的了。

果不其然,那刑部尚書被徐曼青一通搶白,立刻一口氣就堵在喉嚨眼裡說不出話來了。

徐曼青道:“臣婦自知太子死因茲事體大,又如何敢在這事上做隱瞞?”

“臣婦是自太子出事之後才被緊急招入宮中來的,而在臣婦入得宮來的時候,翼王與世子殿下已經被關入天牢。而臣婦進宮之後一直都有宮娥太監陪同,又哪來這通天的本事策劃這等陰謀?”

若在徐曼青進宮之前高太后還未遭軟禁的話,或許徐曼青在高太后的幫助下偷天換日的說法倒有可能說得過去。可事實偏偏是徐曼青入宮之時高太后已病倒並被德宗軟禁,到現在安華宮還被圍得跟鐵桶一樣,在這種情況下,高太后也不可能給徐曼青授意,更別提是提供幫助了。

徐曼青對德宗言語懇切地道:“臣婦進得殮房之前,在神佛前為太子祈願。便見佛像頭上有一圈光暈,如同神明顯靈了一般。”

“臣婦當時還覺得奇怪,誰知之後進了殮房,不久之後便在太子遺體上發現了端倪。”

“臣婦當時便想,那一定是皇上仁德之舉為太子積了福德。如今感動了上蒼,這才讓臣婦在無意間發現了那枚細針。”

“陛下,這可是神蹟啊陛下!若太子真是被人謀害而亡,在九泉之下又豈能瞑目?而真兇謀害太子嫁禍翼王,其手段之高明用心之險惡,足以令人膽寒!”

“求陛下驗明真兇,莫讓親者痛仇者快才是啊!”

既然無法用自己之前的經驗來解釋,那徐曼青便只能將這一切跟虛無的神明扯上關係。加之之前正是德宗同意用乳豬之皮替換人皮給太子修容,當時就被徐曼青稱讚說是仁德之舉,如今又與神蹟相呼應,簡直是滴水不漏,讓人不信都難。

之前一直未表態的大理寺卿此時站出道:“以臣之愚見,若真兇並非翼王一脈,則之後勢必還會有所動作。”

德宗點頭道:“如今此事確實不宜聲張,待勘驗完畢後,項氏照舊為太子修容,按時發喪。翼王與其子照舊在天牢關押。”

“遵旨。”

德宗表態之後,這事兒暫時有了一個說法,徐曼青也沒被算入“包庇”翼王的同黨中,在方才的唇槍舌戰中得以儲存了下來。

但現在真兇依舊撲朔迷離,只要真兇一天沒被查出,翼王就無法洗脫罪名。

若是翼王滯留鹹安過久,東魯那邊難免人心浮動。

看來德宗在太子發喪之後必定會有大動作,只是這帝王之心到底是如何想的,徐曼青就不得而知了。

在相關人員勘驗取證結束之後,徐曼青又再度被請入殮房為太子遺體修容。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原本太子的臉部就已經離支離破碎四個字不遠了,如今又經歷了幾波人的查驗,臉上的傷口又比之前的擴大了不少。

想到這個死去的少年除去太子的光環之後,也不過是個年僅十一歲的未成年人。若是生在尋常人家裡,又怎會被捲入這種權力傾軋中隕於非命呢?

親眼見證了這宮闈之中的黑暗,徐曼青嘆了口氣,更慶幸自己當初的選擇並沒有錯,而高太后曾經說過的“潑天的富貴”到底也是不牢靠的。

若當初項望山沒能及時回來,她徐曼青說不定此刻便已經被高太后塞給翼王了。

想到這個可能性,徐曼青不禁打了個冷戰。

看了眼躺在冰床上的屍體,徐曼青只覺眼眶發酸,只想著趕緊將太子的遺容修補好便能回家就好了。

強自打起精神,徐曼青重新將破碎的傷口清理了一遍,又用烈酒做了清洗。

將傷口撐開之後,徐曼青動手將麻布塞進屍體的腦內。

看到徐曼青這詭異的舉動,一旁的大太監頓時嚇得面無血色。

“這,這是……”

以往給死者修容,從來只是做些簡單的梳妝,且由於死者死去一段時間之後屍體膚色發生變化的緣故,也只能用極厚且白的粉糊在死者臉上,最後再用胭脂在死者顴骨上撲上兩團紅色罷了,哪裡有見過徐曼青這樣拼命往人腦袋裡塞東西的?而那種傳統的死者妝容在徐曼青看來,簡直就跟鬼片裡面殭屍詐屍了一樣恐怖。

徐曼青一邊往裡塞東西一邊道:“非常之事須用非常之法,我也是不得已而為之,公公您便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罷!”

見徐曼青如是說,那大太監也只得噤聲不語。

直到徐曼青將幾乎拳頭般大的布團都填塞進屍體的顱腔之後,那大太監便驚奇地發現,那被馬蹄踩踏凹陷下去的窟窿,竟然被神奇地頂回原狀了!

作者有話要說:最近太忙,更新很屎,請大家多多包涵。。。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