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闌人靜,半輪明月的清輝透過摺扇窗照入屋內,祁潛坐了起來,垂頭看了看正閉目熟睡的賈環,月光在他臉上落下明明暗暗的光影,挺秀的鼻子微微有些翹,連影子都變得俏皮和可愛了起來。

若說以前還不明了的話,此時祁潛也已經洞悟來:原來我喜歡上了環兒!

祁潛搞不懂自己為何會對環兒這樣一個小孩兒動心,要論長相,祁潛見過不少的美人,環兒算不上是美得叫人一見傾心的那種,而且以祁潛的性格也不會對誰一見傾心,要論才華,那祁潛見過就更多了,可是沒有對其中任何一個人產生過什麼綺念。

但是,環兒身上有一種特別的聰明,很靈動的感覺,他不會滿腹經綸、頭頭是道,想出來的點子初聽來荒誕不經,卻是非常實用而有效;他身為一個大家庭出身的庶子,受了許多的不公正的待遇,算是身處逆境,他卻從不唉聲嘆氣,也不憤世嫉俗,而是以一種奮發向上的態度來對待和試圖改變;最最難得的是,他的心一直是善良而熱忱,似乎明臺鏡一般不染塵埃,積極地去幫助身邊的人,呈現出一種怒放的生命形態,在見慣了朝廷汙濁和宮內傾軋的祁潛眼中簡直就是一泓清泉,蔓延過他長久以來孤寂到荒蕪的心……叫祁潛如何不喜歡?如何不想靠近他再近一點?再近一點……

可是,再怎麼意亂情迷,到了這即將迴歸、面對現實的時刻,祁潛過熱的頭腦也不能不冷靜下來:是了,他喜歡環兒。可是,他應該將環兒放在哪個位置?

喜歡男人不是什麼大事,大晉朝尚男風,就是祁潛的皇叔裡面捧戲子、寵男寵的多了去了,忠順王忠勇王那些人誰不是在家裡家外豢養了十個八個的?他們的妻妾也不能有任何的質疑和不虞。

可是,祁潛絕不願意那樣,連想想都覺得是對環兒的褻瀆。祁潛喜歡的是眼睛會說話、每一根頭發絲都在冒著機靈古怪的鬼點子的環兒,而這樣的環兒,應該是驕傲的、不為世俗瑣碎侵擾的、和祁潛自己擺在平等的位置上的。

那個位置上的人,應該定義為“伴侶”——攜手一身、相伴左右的人。

可是,那個位置現在已經被人佔了,肚子裡還懷著祁潛的孩子。

所以,那句傾心的表白“你是我最在意的人”到了嘴邊,卻生生變成了“你願意做我最好的朋友嗎?”

不是祁潛裝傻,在發生了超友誼的親密行為之後還要矯情地說出那樣的話,而是,現在祁潛能拿得出手的只有這個。

也許祁潛應該放手,可是,孤寂了這麼久的祁潛怎麼捨得放手,讓自己重歸孤寂?所以,祁潛想要為心愛的環兒鋪設仕途,同時也滿足自己的私心:可以將環兒圈在自己身邊,時時都能見到他,等待……以後的轉機。

——————————分割線———————————

秦王在金陵遇刺的事情別人不知道,可是秦王的一部分沒帶走的侍衛還寄寓在林府,故而林如海也知道了此事,一見祁潛帶著賈環回來,便忙忙地親自迎了進來,關切地問長問短,知道祁潛和賈環因為躲避在房內的大水缸而毫髮無損地逃過一劫後,林如海才舒出一口氣,說:“殿下安然無事就是萬幸,不然下官只有以死向聖上謝罪了!”

祁潛撫慰他說:“此事與林公無關,更何況林公尚在病中。我回去會向父皇陳清的,毋須擔心。”

林如海又望著賈環說:“環兒也無事啊,可把姑父和你姐姐擔心壞了!”

賈環撓了撓頭,不好意思地說:“我這便去見姐姐,好叫她放心。”

黛玉正在窗下練字,一見賈環回來了,頓時喜出望外,一激動,墨筆一歪,頓時在她一身嫩嫩的鵝黃色的衣裳上畫了一道墨痕。

雪雁“哎呀呀”地衝上來補救,可惜來不及了,不禁咂嘴心疼地說:“這還是將將才做好、第一次上身的新衣裳呢,姑娘也太不小心了。這墨跡可不好洗,好好的一件衣裳就毀了。”

賈環笑著說:“不值什麼。正巧我在金陵給姐姐帶了些特產回來,裡面有上好的冰蠶雲絲鍛和石榴紅聯珠對孔雀紋錦,就做是賠姐姐的衣裳吧。”

黛玉微微沉下俏臉說雪雁:“看你眼皮子淺的,一件衣裳而已,卻要大驚小怪,叫三爺臉上如何掛得住?本來就是送我的衣料,卻只好說是賠我了。”說著忍不住又是“噗哧”一聲笑,道:“環兒,你可真會取巧。”

雪雁忙說:“姑娘教導得很是,是婢子一時心急,對三爺無禮了。”說著,雪雁便給賈環躬身福了一福,說:“三爺見諒,是婢子唐突了。”

賈環笑著擺擺手,說:“無事。你快帶林姑娘進去換衣服。”

等黛玉換了一身乾淨的衣裳出來,便拉著賈環又笑又說:“環兒,你可把我嚇死了,好在全須全影地回來了。”

黛玉又回頭嗔著雪雁說:“還不快去給三爺上茶,愣在這裡幹嘛?”

雪雁笑嘻嘻地提步要走,賈環止住她,說:“不用了不用了,王爺和姑父還在那邊等著我呢,我就是來和姐姐說一聲,好叫你放心的。”

黛玉不肯,非要賈環坐下喝茶,神秘地說:“環兒坐下,我才好告訴你一件機密的事情。”

賈環最愛聽八卦,馬上就挪不動步子了,一屁股坐下,催著黛玉快說。

黛玉微微蹙眉,扭著手裡的一塊帕子,遲疑著說:“我爹爹可能要娶個繼母,你說這是好事還是壞事?”

賈環還真是吃了一驚,忙問:“怎麼回事怎麼回事?說詳細點!”

黛玉這才款款地將事情的經過說清楚了:原來自從賈環那日和林如海說了可望幫他們老林家續接香火,林如海的身子便一日比一日好了,現在都能出門去辦差了,只是要拄個柺杖。

因為如今父女倆相依為命,林如海凡事都和黛玉商量著行事。林如海的意思是既然將來有望有子嗣可以承家業,不若再續個弦,黛玉也好有人教導,將來才好說合人家。

黛玉雖然對父親續絃有些心存疑慮和畏懼,不過說真心話,續娶繼母,不光對林家好,對黛玉其實也是個很好的安排。因為黛玉眼看著而今十三歲了,過兩年到了及笄的年紀就一定要相看親事了。林如海原本打算叫黛玉如賈老太君之言嫁與那賈寶玉才故意不續絃的好保持住與賈府的關係的,現在既然不作那個想法了,自然要將黛玉好生安排,續娶一房繼室雖然不如親母那般盡心竭力,但是,林如海一個男人,又成日忙於公務,身子也不甚好,若是有個正經八百的繼母照應著黛玉,並且幫著挑選合適的人家的話,要知道林如海續娶的女人馬上就是三品誥命,可以參加揚州城內的官太太們聚會,並操持林府一應迎來客往的事情,比現在這般父女兩個相依為命、兩耳不知窗外事的要好很多。

不過,主意打定了,實際操作起來難度也很大,最叫林如海在意的便是女方的年紀、學識、氣度了,其中最麻煩的是年紀。按著林如海前科探花、三品大員的身份,娶個門第低一些的官宦人家的女子為續絃未為難事,只是一般人家的女子十來歲就要行婚娶,若是續絃的女子比黛玉大不得幾歲,黛玉不自在不說,也擔當不了教導黛玉之責,故而十分躊躇。

黛玉倒是提議爹爹不若從原有的幾個姬妾中提一人上來扶正。林如海卻不同意,倒不是他嫌棄那些姬妾顏色舊了,而是林如海的想法妾就是妾,上不得大雅之堂,既不知書又不達理,如何教導得黛玉?續絃的一半緣故也是為了黛玉好,若是那樣草草行事,便失了意義了。

這事兒擱淺了幾日,不料前日卻有官媒婆報來的好消息,說是有一戶姓吳的人家,祖上也做過官的,家裡有一位嫡出的次女,因著幼年體弱,被高人大士批字說是須得代發修行、潛心禮佛到成年後才可望全好。結果這吳家的二姑娘果然是入了揚州城外的一座尼姑庵裡修行了十多年,現今二十五歲了,身子已無大礙。這二姑娘本說就長伴青燈一輩子算了,可是吳家太太哪裡捨得?還是接了回家,想著找個妥當人家嫁了。可惜年紀磨大了,高不成低不就地,最後姑娘給別人家挑揀得生氣了,鬧著不肯嫁,依舊要出家去。吳家才放出風聲來說這會子不論男家根基如何,只要姑爺有點學問修養,也信佛就成,恰巧遇上林如海也託人說媒。

媒婆一邊和女家說的是林大人的學問修為這揚州城裡只怕找不到第二個來,又在高位上,正是意外之喜,也是姑娘有福氣;一邊又和男家說這姑娘模樣是沒得挑的,就是性子溫吞,不愛生事,喜靜得很。可是,這年紀二十五六、又知書斷字還一心向佛,沉靜知禮的性格卻也投了林如海的所好了。這可不正是雙方的條件都恰好附和,正是瞌睡遇上枕頭,皆大歡喜嗎?

賈環擊節道:“還真是天生一對呢。年紀比姐姐大個十多歲,做個繼母也配得上了,免得太小了惹人閒話,又不懂事和姐姐尋事生氣地。信佛的一般心善,她還不是一般的信佛,是真正修行了十多年的,想來性格一定對姐姐的脾胃,如此一來,姐姐倒是有了極好的相伴的人了,我也就好放心地回去了!”

黛玉忙說:“環兒你怎麼要走了?”

賈環說:“是啊,林姑父都要娶親了,身體也向著大好了,我還不回去,不得招我娘罵我嗎?”

黛玉依依不捨地拉著賈環,說:“爹爹不是說要指導你參加會試的嗎?”

賈環說:“那個倒是無所謂,我年紀還小呢,就是這一次的趕不上,也可以趕下一次的。”其實,賈環的真實想法是不想給人家添麻煩,林如海一旦要娶妻,後面的事情肯定是多得不得了,他一個外姓親友在這裡,委實不便,偏偏他於林家有恩,林如海和林黛玉再怎麼麻煩都不會說什麼,可是,人要自覺點不是嗎?

再者,祁潛那情形,雖然沒有明言,卻是十分地依戀,叫賈環心裡被煽得癢癢地,很想衝動一把,要不,今天再試試他?賈環暗暗地拿了主意。

等賈環進了內院安慰了林黛玉一番出來,林如海還在和祁潛擺談。賈環聽了一會兒,倒是聽出大意來了,姑父在委婉地暗示祁潛該回京城去了,萬一在揚州出了事,姑父哪裡擔得起這個責任!

祁潛肯定也是聽懂了這意思的,但是他就是八風不動般繼續飲茶,不表態什麼時候離開揚州。

一會兒,有下人來報,說是吳知府請林大人去府衙議事,林如海經過這些天的調養身子也好了許多,偶爾還可以拄著柺棍去府衙內轉轉,故而吳知府有要緊事的時候就會來請他一起去決策決策。

林如海一走,賈環便笑著說:“你什麼時候走啊?我姑父就差直說‘殿下求求你快些走吧’了!”

祁潛不慌不忙地說:“那要看環兒什麼時候走了。行李收拾好了沒有?收拾好了咱們馬上就走。沒收拾好就等你收拾好。”

賈環故意裝作氣得跺腳,說:“我什麼時候說了要跟你走了?”

祁潛馬上是一臉鬱悶落寞的表情,叫賈環心裡暗笑不已,暫時不鬆口。

晚飯過後,侍衛總管龐強便帶著一眾侍衛們過來,跪了一地,苦苦哀求秦王即刻返京。

龐強頓首說:“殿下去金陵之時,皇上就派了人來探問殿下的差事可否辦好,何時歸京,屬下們好容易才遮掩住的。要是,殿下在金陵遇刺的事情傳到了皇上的耳朵裡面,加上之前的欺君之罪,屬下們便要粉身碎骨了。現在,行刺的賊人不明,只怕他們還要動手,此地不可久留,不如儘快回京為宜!屬下們的性命全在殿下一念之間,求殿下開恩!”

龐強知道賈環和殿下交好,便往前膝行了幾步,跪在賈環的腳下,哀求道:“請賈公子幫著勸勸我們殿下吧?在下知道,您說一句話,比我們說一百句還管用呢。”

等侍衛們退下去之後,祁潛一臉鬱卒地看著賈環,說:“你到底怎麼打算的給個準話吧,再過兩天我還不回去,就會有聖旨來了,不想走也得走。”

賈環決定先叫他鬱悶鬱悶,等晚上再給他一個驚喜,便故意愁眉苦臉地說:““你先回京城去嘛,這邊我姑父身子還沒有全好呢,我既然是來陪護他的,至少要等他病好些了再走吧。”

祁潛不以為然地說:“你姑父不是都能去府衙辦差了嗎?算是好了吧。這‘病去如抽絲’的,你要一直等他全好了才肯走,那得等多久去了?”

賈環沒有話說,祁潛見四下無旁人,便走過來拉著他的手,說:“咱們後天走,你不說話我就當你允了。”

賈環果然沒說別的,祁潛大喜過望

夜闌人靜,半輪明月的清輝透過摺扇窗照入屋內,祁潛坐了起來,垂頭看了看正閉目熟睡的賈環,月光在他臉上落下明明暗暗的光影,挺秀的鼻子微微有些翹,連影子都變得俏皮和可愛了起來。

若說以前還不明了的話,此時祁潛也已經洞悟來:原來我喜歡上了環兒!

祁潛搞不懂自己為何會對環兒這樣一個小孩兒動心,要論長相,祁潛見過不少的美人,環兒算不上是美得叫人一見傾心的那種,而且以祁潛的性格也不會對誰一見傾心,要論才華,那祁潛見過就更多了,可是沒有對其中任何一個人產生過什麼綺念。

但是,環兒身上有一種特別的聰明,很靈動的感覺,他不會滿腹經綸、頭頭是道,想出來的點子初聽來荒誕不經,卻是非常實用而有效;他身為一個大家庭出身的庶子,受了許多的不公正的待遇,算是身處逆境,他卻從不唉聲嘆氣,也不憤世嫉俗,而是以一種奮發向上的態度來對待和試圖改變;最最難得的是,他的心一直是善良而熱忱,似乎明臺鏡一般不染塵埃,積極地去幫助身邊的人,呈現出一種怒放的生命形態,在見慣了朝廷汙濁和宮內傾軋的祁潛眼中簡直就是一泓清泉,蔓延過他長久以來孤寂到荒蕪的心……叫祁潛如何不喜歡?如何不想靠近他再近一點?再近一點……

可是,再怎麼意亂情迷,到了這即將迴歸、面對現實的時刻,祁潛過熱的頭腦也不能不冷靜下來:是了,他喜歡環兒。可是,他應該將環兒放在哪個位置?

喜歡男人不是什麼大事,大晉朝尚男風,就是祁潛的皇叔裡面捧戲子、寵男寵的多了去了,忠順王忠勇王那些人誰不是在家裡家外豢養了十個八個的?他們的妻妾也不能有任何的質疑和不虞。

可是,祁潛絕不願意那樣,連想想都覺得是對環兒的褻瀆。祁潛喜歡的是眼睛會說話、每一根頭發絲都在冒著機靈古怪的鬼點子的環兒,而這樣的環兒,應該是驕傲的、不為世俗瑣碎侵擾的、和祁潛自己擺在平等的位置上的。

那個位置上的人,應該定義為“伴侶”——攜手一身、相伴左右的人。

可是,那個位置現在已經被人佔了,肚子裡還懷著祁潛的孩子。

所以,那句傾心的表白“你是我最在意的人”到了嘴邊,卻生生變成了“你願意做我最好的朋友嗎?”

不是祁潛裝傻,在發生了超友誼的親密行為之後還要矯情地說出那樣的話,而是,現在祁潛能拿得出手的只有這個。

也許祁潛應該放手,可是,孤寂了這麼久的祁潛怎麼捨得放手,讓自己重歸孤寂?所以,祁潛想要為心愛的環兒鋪設仕途,同時也滿足自己的私心:可以將環兒圈在自己身邊,時時都能見到他,等待……以後的轉機。

——————————分割線———————————

秦王在金陵遇刺的事情別人不知道,可是秦王的一部分沒帶走的侍衛還寄寓在林府,故而林如海也知道了此事,一見祁潛帶著賈環回來,便忙忙地親自迎了進來,關切地問長問短,知道祁潛和賈環因為躲避在房內的大水缸而毫髮無損地逃過一劫後,林如海才舒出一口氣,說:“殿下安然無事就是萬幸,不然下官只有以死向聖上謝罪了!”

祁潛撫慰他說:“此事與林公無關,更何況林公尚在病中。我回去會向父皇陳清的,毋須擔心。”

林如海又望著賈環說:“環兒也無事啊,可把姑父和你姐姐擔心壞了!”

賈環撓了撓頭,不好意思地說:“我這便去見姐姐,好叫她放心。”

黛玉正在窗下練字,一見賈環回來了,頓時喜出望外,一激動,墨筆一歪,頓時在她一身嫩嫩的鵝黃色的衣裳上畫了一道墨痕。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雪雁“哎呀呀”地衝上來補救,可惜來不及了,不禁咂嘴心疼地說:“這還是將將才做好、第一次上身的新衣裳呢,姑娘也太不小心了。這墨跡可不好洗,好好的一件衣裳就毀了。”

賈環笑著說:“不值什麼。正巧我在金陵給姐姐帶了些特產回來,裡面有上好的冰蠶雲絲鍛和石榴紅聯珠對孔雀紋錦,就做是賠姐姐的衣裳吧。”

黛玉微微沉下俏臉說雪雁:“看你眼皮子淺的,一件衣裳而已,卻要大驚小怪,叫三爺臉上如何掛得住?本來就是送我的衣料,卻只好說是賠我了。”說著忍不住又是“噗哧”一聲笑,道:“環兒,你可真會取巧。”

雪雁忙說:“姑娘教導得很是,是婢子一時心急,對三爺無禮了。”說著,雪雁便給賈環躬身福了一福,說:“三爺見諒,是婢子唐突了。”

賈環笑著擺擺手,說:“無事。你快帶林姑娘進去換衣服。”

等黛玉換了一身乾淨的衣裳出來,便拉著賈環又笑又說:“環兒,你可把我嚇死了,好在全須全影地回來了。”

黛玉又回頭嗔著雪雁說:“還不快去給三爺上茶,愣在這裡幹嘛?”

雪雁笑嘻嘻地提步要走,賈環止住她,說:“不用了不用了,王爺和姑父還在那邊等著我呢,我就是來和姐姐說一聲,好叫你放心的。”

黛玉不肯,非要賈環坐下喝茶,神秘地說:“環兒坐下,我才好告訴你一件機密的事情。”

賈環最愛聽八卦,馬上就挪不動步子了,一屁股坐下,催著黛玉快說。

黛玉微微蹙眉,扭著手裡的一塊帕子,遲疑著說:“我爹爹可能要娶個繼母,你說這是好事還是壞事?”

賈環還真是吃了一驚,忙問:“怎麼回事怎麼回事?說詳細點!”

黛玉這才款款地將事情的經過說清楚了:原來自從賈環那日和林如海說了可望幫他們老林家續接香火,林如海的身子便一日比一日好了,現在都能出門去辦差了,只是要拄個柺杖。

因為如今父女倆相依為命,林如海凡事都和黛玉商量著行事。林如海的意思是既然將來有望有子嗣可以承家業,不若再續個弦,黛玉也好有人教導,將來才好說合人家。

黛玉雖然對父親續絃有些心存疑慮和畏懼,不過說真心話,續娶繼母,不光對林家好,對黛玉其實也是個很好的安排。因為黛玉眼看著而今十三歲了,過兩年到了及笄的年紀就一定要相看親事了。林如海原本打算叫黛玉如賈老太君之言嫁與那賈寶玉才故意不續絃的好保持住與賈府的關係的,現在既然不作那個想法了,自然要將黛玉好生安排,續娶一房繼室雖然不如親母那般盡心竭力,但是,林如海一個男人,又成日忙於公務,身子也不甚好,若是有個正經八百的繼母照應著黛玉,並且幫著挑選合適的人家的話,要知道林如海續娶的女人馬上就是三品誥命,可以參加揚州城內的官太太們聚會,並操持林府一應迎來客往的事情,比現在這般父女兩個相依為命、兩耳不知窗外事的要好很多。

不過,主意打定了,實際操作起來難度也很大,最叫林如海在意的便是女方的年紀、學識、氣度了,其中最麻煩的是年紀。按著林如海前科探花、三品大員的身份,娶個門第低一些的官宦人家的女子為續絃未為難事,只是一般人家的女子十來歲就要行婚娶,若是續絃的女子比黛玉大不得幾歲,黛玉不自在不說,也擔當不了教導黛玉之責,故而十分躊躇。

黛玉倒是提議爹爹不若從原有的幾個姬妾中提一人上來扶正。林如海卻不同意,倒不是他嫌棄那些姬妾顏色舊了,而是林如海的想法妾就是妾,上不得大雅之堂,既不知書又不達理,如何教導得黛玉?續絃的一半緣故也是為了黛玉好,若是那樣草草行事,便失了意義了。

這事兒擱淺了幾日,不料前日卻有官媒婆報來的好消息,說是有一戶姓吳的人家,祖上也做過官的,家裡有一位嫡出的次女,因著幼年體弱,被高人大士批字說是須得代發修行、潛心禮佛到成年後才可望全好。結果這吳家的二姑娘果然是入了揚州城外的一座尼姑庵裡修行了十多年,現今二十五歲了,身子已無大礙。這二姑娘本說就長伴青燈一輩子算了,可是吳家太太哪裡捨得?還是接了回家,想著找個妥當人家嫁了。可惜年紀磨大了,高不成低不就地,最後姑娘給別人家挑揀得生氣了,鬧著不肯嫁,依舊要出家去。吳家才放出風聲來說這會子不論男家根基如何,只要姑爺有點學問修養,也信佛就成,恰巧遇上林如海也託人說媒。

媒婆一邊和女家說的是林大人的學問修為這揚州城裡只怕找不到第二個來,又在高位上,正是意外之喜,也是姑娘有福氣;一邊又和男家說這姑娘模樣是沒得挑的,就是性子溫吞,不愛生事,喜靜得很。可是,這年紀二十五六、又知書斷字還一心向佛,沉靜知禮的性格卻也投了林如海的所好了。這可不正是雙方的條件都恰好附和,正是瞌睡遇上枕頭,皆大歡喜嗎?

賈環擊節道:“還真是天生一對呢。年紀比姐姐大個十多歲,做個繼母也配得上了,免得太小了惹人閒話,又不懂事和姐姐尋事生氣地。信佛的一般心善,她還不是一般的信佛,是真正修行了十多年的,想來性格一定對姐姐的脾胃,如此一來,姐姐倒是有了極好的相伴的人了,我也就好放心地回去了!”

黛玉忙說:“環兒你怎麼要走了?”

賈環說:“是啊,林姑父都要娶親了,身體也向著大好了,我還不回去,不得招我娘罵我嗎?”

黛玉依依不捨地拉著賈環,說:“爹爹不是說要指導你參加會試的嗎?”

賈環說:“那個倒是無所謂,我年紀還小呢,就是這一次的趕不上,也可以趕下一次的。”其實,賈環的真實想法是不想給人家添麻煩,林如海一旦要娶妻,後面的事情肯定是多得不得了,他一個外姓親友在這裡,委實不便,偏偏他於林家有恩,林如海和林黛玉再怎麼麻煩都不會說什麼,可是,人要自覺點不是嗎?

再者,祁潛那情形,雖然沒有明言,卻是十分地依戀,叫賈環心裡被煽得癢癢地,很想衝動一把,要不,今天再試試他?賈環暗暗地拿了主意。

等賈環進了內院安慰了林黛玉一番出來,林如海還在和祁潛擺談。賈環聽了一會兒,倒是聽出大意來了,姑父在委婉地暗示祁潛該回京城去了,萬一在揚州出了事,姑父哪裡擔得起這個責任!

祁潛肯定也是聽懂了這意思的,但是他就是八風不動般繼續飲茶,不表態什麼時候離開揚州。

一會兒,有下人來報,說是吳知府請林大人去府衙議事,林如海經過這些天的調養身子也好了許多,偶爾還可以拄著柺棍去府衙內轉轉,故而吳知府有要緊事的時候就會來請他一起去決策決策。

林如海一走,賈環便笑著說:“你什麼時候走啊?我姑父就差直說‘殿下求求你快些走吧’了!”

祁潛不慌不忙地說:“那要看環兒什麼時候走了。行李收拾好了沒有?收拾好了咱們馬上就走。沒收拾好就等你收拾好。”

賈環故意裝作氣得跺腳,說:“我什麼時候說了要跟你走了?”

祁潛馬上是一臉鬱悶落寞的表情,叫賈環心裡暗笑不已,暫時不鬆口。

晚飯過後,侍衛總管龐強便帶著一眾侍衛們過來,跪了一地,苦苦哀求秦王即刻返京。

龐強頓首說:“殿下去金陵之時,皇上就派了人來探問殿下的差事可否辦好,何時歸京,屬下們好容易才遮掩住的。要是,殿下在金陵遇刺的事情傳到了皇上的耳朵裡面,加上之前的欺君之罪,屬下們便要粉身碎骨了。現在,行刺的賊人不明,只怕他們還要動手,此地不可久留,不如儘快回京為宜!屬下們的性命全在殿下一念之間,求殿下開恩!”

龐強知道賈環和殿下交好,便往前膝行了幾步,跪在賈環的腳下,哀求道:“請賈公子幫著勸勸我們殿下吧?在下知道,您說一句話,比我們說一百句還管用呢。”

等侍衛們退下去之後,祁潛一臉鬱卒地看著賈環,說:“你到底怎麼打算的給個準話吧,再過兩天我還不回去,就會有聖旨來了,不想走也得走。”

賈環決定先叫他鬱悶鬱悶,等晚上再給他一個驚喜,便故意愁眉苦臉地說:““你先回京城去嘛,這邊我姑父身子還沒有全好呢,我既然是來陪護他的,至少要等他病好些了再走吧。”

祁潛不以為然地說:“你姑父不是都能去府衙辦差了嗎?算是好了吧。這‘病去如抽絲’的,你要一直等他全好了才肯走,那得等多久去了?”

賈環沒有話說,祁潛見四下無旁人,便走過來拉著他的手,說:“咱們後天走,你不說話我就當你允了。”

賈環果然沒說別的,祁潛大喜過望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