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甄家兩兄弟鄉試喜中亞元以來, 那巴結之人便已開始上門了。畢竟兩兄弟今年才十四歲, 依著如此推算,將來的前程不可限量。是以早早打好關係,免得將來巴結不上。甄家對此的反應卻是閉門謝客, 低調的很。

可這種情況只維持了幾日就宣告失敗了,原因無它, 在隨後的武舉第一場的武藝比拼中,十六歲的封子寒竟力壓群雄, 獲得第一名。這下甄府算是在京城中出盡了風頭。

雖然有那眼熱之人, 說了幾句嫉妒之言,卻無人敢對子寒的第一名有所質疑。因為這不同於文試是可以作假的,那武藝比拼可是實打實打出來的, 所以人們對這個少年真是佩服的五體投地。

那朝中的武將, 家中有女兒的,已經開始盤算著等子寒高中, 便派人上門說和親事了。只是子寒對此卻不上心, 每日裡只顧著打熬力氣,鑽研兵法策略,還不時的找楚燁霖切磋一下,忙的不可開交。

就這樣,在幾人的忙忙碌碌中, 九月二十的會試如約而至。甄家兩兄弟再度下場,因有了前次的經驗,此番自是更加的從容淡定。

三場完畢, 兄弟倆從禮部衙門出來。還未等凝煙緩口氣,就又忙著子寒的武舉第二場。為此甄家主僕,從上到下皆是忙的腳不沾地。

如此辛苦自然就有回報,待文武名次出來。甄家又是收穫頗豐!兩兄弟依然蟬聯第二、三名的成績,而子寒則在二試中屈居第二。這三人的成績如此驕人,士隱再不遮掩,熱熱鬧鬧的為其慶賀了一日。

那老友新朋聚集一堂,很是開心。因崔英已連中兩元,一眾好友皆祝願他能連中三元,好一展其胸中抱負。崔英感念眾人情意,鄭重表示定當全力以赴,不負好友期望!

相對於甄家的順風順水、春風得意,那賈府卻是愁眉苦臉,氣氛低沉。究其原因,卻是寶玉在會試之中落第了!這對期望值很高的賈府來說,不亞於一次沉重的打擊。

王夫人心有不甘,每日裡辱罵主考官貪贓枉法,閱卷不公,完全不去思量一下其中原因。

她也不想想寶玉雖然有幾分聰明才智,卻素來厭惡讀書。仗著臨時抱佛腳的苦讀一時,能獲得舉人之名已經實屬僥倖了。如若憑著這點子才華就能獲得第一,又將那些十年苦讀的士子置於何地呢?

只是如王夫人這樣自以為是的人,是斷然不會在自己身上找原因的,他們只會抱怨別人屈待了自己,恨不能所有人都要聽從他的吩咐,不要違拗才好。

寶釵雖然為此感到遺憾,卻猶自想著,如若寶玉繼續苦讀下去,待下次科舉必定有所作為。所以她苦口婆心的勸說寶玉繼續苦讀。

豈料寶玉早就厭倦了這種苦日子,見自個落第不悲反喜,將手中的書本一丟,可勁的玩耍去了。

賈母畢竟疼愛寶玉,見事已至此也就算了。憐他前些時日很是辛苦,便下令讓他放鬆些時日,等緩過勁來再讀不遲。

賈政見寶玉得了舉人已是出乎他的預料了,對於如今的結果也能接受。他的想法與寶釵相同,想著下科再努力也就是了。今見賈母發話讓寶玉暫歇,便預設了此行為。

這下,寶玉算是解脫了。每日裡與薛蟠等人一起尋花問柳飲宴取樂,日子過得何其逍遙!期間他多次到別院求見黛玉,皆是無功而返。

這讓他的心裡很是不自在,整日裡唸叨著:“林妹妹怎的就變了心呢?枉我對她的一番情意。那嫁人有什麼好的,還不如與我和姐妹們歡聚一輩子的好!”

寶釵見他冥頑便多說了幾句,卻招來寶玉的厭煩很是躲了她不少時候。此舉卻讓湘雲暗中欣喜,她從來不對寶玉講這些大道理,每日裡只和寶玉吃喝玩樂,倒是贏得了寶玉知己的名號。

寶釵見他不聽勸說,又被湘雲勾去了全部心神,自是不甘示弱。也放下架子陪寶玉胡鬧起來。這寶釵才學過人,又見多識廣,自不是湘雲這侯府千金所能比的。略施展了些手段,便把寶玉的注意力重新吸引到了自己身上。

如此一來,背後各有靠山的二人算是徹底槓上了。而寶玉則成了二人爭鬥的棋子,在兩人之間來回徘徊,不過他倒是樂在其中罷了!

洪慶十七年的十月二十,決定舉子們命運的殿試來臨。舉國上下皆在翹首以盼,看今科三甲會花落誰家。

此日凌晨,一眾天之驕子們皆按名次入場。在洪慶帝親自主持下,殿試開始……

此時甄家上下皆是坐立不安,等著兩兄弟的訊息傳來。黛玉也從別院過來,正陪著凝煙和甄珠一起焦急的等待。

這時,一個丫頭匆匆趕來,以為殿試有了訊息,凝煙與甄珠、黛玉趕緊站起迎了過去。誰知才到客廳門口,卻聞聽是北靜王妃來訪。幾人對視一眼,皆為自己的慌亂失笑不已。

“哎呦呦!我的面子何時變得如此金貴?竟勞動三位貴人前來相迎,真是折殺我了!”隨著話音,梅吟雪帶著一眾婆子丫頭快步走了進來。

凝煙斜了她一眼說道:“你的面子確是金貴!可著京城也找不出一個不給你面子的。若是不給,你這潑辣貨豈不把人家桌子給掀了?所以咱們膽小,這不就列隊相迎了嗎!”

此番對話,引得周邊的人們笑個不停。黛玉樂不可支,靠在甄珠身上望著二人打嘴官司。

梅吟雪一向辯不過凝煙,便向看熱鬧的黛玉、甄珠招手道:“乖女兒,好兒媳,趕緊過來幫忙。這潑貨著實難對付,咱們娘三齊心合力,定要把她的囂張氣焰打壓下去不可!”

凝煙坐在椅上,閒閒地說道:“你且消停一會子吧!就你這人品,我這乖女兒、好兒媳是斷不能幫你的,你就死了這心吧!”

梅吟雪不服,又與凝煙辯駁了幾句,可惜總是處在下風。黛玉見她急的面紅耳赤,忍住心中笑意給她端上一杯清茶潤喉。而甄珠則在旁殷勤服侍。

梅吟雪端著茶洋洋得意的說道:“你且看看,這倆乖孩子到底向著誰?事實勝於雄辯,再不欺我的!”

凝煙看著她小人得志的摸樣,撇撇嘴,不希的搭理他。其實凝煙心裡明白,梅吟雪此舉是為了緩和一下幾人焦躁的情緒,免得她們著急上火。對好姐妹的一片苦心,凝煙自是十分感激的。

有了王妃的插科打諢,時間便很快的過去了。下午時分,四人又嘻嘻哈哈的玩了一會子牌後,就到了殿試結束的時辰了。

凝煙吩咐下人準備好宴席,等士隱父子回來也好慶祝。果然,沒過多時,士隱父子與王爺父子便聯袂回府了。

看他們的臉上頗有喜色,凝煙幾人便知兄弟倆表現的不錯。有了此認知,眾人俱都放下心來。

在酒席上,王爺很是誇獎了兄弟倆一番,斷言其必中三甲。那王妃湊趣道:“這麼說來,咱們夫妻豈不是得了一個貴婿不成?若是如此,我這岳母臉上可是光彩的很吶。”

此話惹得黛玉臉生紅暈,害羞不已。甄逸聞言心中高興,很是敬了王妃幾杯。此舉樂的王妃直誇甄逸機靈,是她心目中的好女婿。

眾人皆知王妃向來口無遮然,對她出格的話語從不計較。所以任她與甄逸互相吹捧,權當看笑話了。

這熱熱鬧鬧的酒席直到亥時才結束,因明兒就是“傳臚大典”,自是輕慢不得。是以在送走王爺一家後,甄家所有人都洗漱完畢,早早安置了。

黛玉因擔心結果便沒回府,在甄逸的相送下,到甄家為自己準備的閨房中歇下了。

次日清晨,士隱父子皆著裝整齊,去赴“傳臚大典”了。而凝煙等人則坐在家中等人前來報喜。

此時,太和殿丹墀下,朝廷大臣及新科進士肅立兩旁。待皇上御駕到此,舉行完各項禮儀後,便是宣佈殿試名次的時候了。這時,所有士子的心都提了起來,忐忑不安的豎耳傾聽。

隨著鴻臚寺司官的唱名,一個個榮升為進士的士子皆跪倒謝恩。因名單是從三甲同進士開始念起,所以尚未念到名字的舉子,心情是越來越放鬆,臉色也是越來越好看。

終於除了前三甲之外,所有名單唸完。這時所有人的目光全部集中到了剩下的三人身上。

而這三人就是甄文、甄逸、崔英!

看到這番情景,朝臣們又把目光轉向了士隱。那目光中的羨慕、喜悅、糾結、嫉妒充分顯示了他們此時最真實的感受。

忠順王爺難以接受這個結果,他狠戾的盯著士隱父子不放,心中恨不能讓他們立即消失才好!

這時,唱名響起:“第三名探花,甄逸!”“第二名榜眼,甄文!”“第一名狀元,崔英!”……

接到報喜之人送來的喜帖,甄家上下歡呼雀躍,喜不自勝。那府門外鞭炮齊鳴,好不熱鬧!得了訊息前來瞧熱鬧的百姓,黑壓壓的將甄府大門圍了個水洩不通,皆想沾點甄家的福氣與喜氣。

凝煙早就命人準備了一筐銅錢,散於前來賀喜的百姓。那百姓們見甄家出手大方,自是撿那吉祥話說個不停。

凝煙此時也忙碌起來,吩咐府中上下做好各種準備,免得親朋好友、朝中同僚來賀喜之時,失了禮數。

黛玉心中高興,臉上自是遮不住喜意。紫蘇在旁打趣道:“小姐今兒的氣色著實不錯,想必是人逢喜事精神爽的緣故吧!聽說姑爺還要身著紅袍參加什麼”瓊林宴”,倒真想看看姑爺是怎樣大放異彩的!”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聽了這話,黛玉害羞之餘,也不禁在腦海裡開始描畫著,甄逸身穿紅袍意氣風發的俊美摸樣。

沉思中,忽想到一事,讓黛玉失笑出聲。雪雁等人不明所以,黛玉含笑解釋道:“我不過是感嘆這世上竟有如此巧合之事罷了,兩位哥哥倒真是繼承了甄伯伯與爹爹的衣缽,那科舉名次再無半分差的,真是冥冥之中的天意使然。”

其實黛玉無意中的遐想卻是命中事實的真相!這巧合確實是天意使然,不過這“天”卻是那皇上水玄斌!

原來,皇上自太子和皇后處多次聽聞甄家兄弟的才名,所以才明令二人參加此次科舉,自然他們每場的表現皆在他的密切關注之下。

當鄉試的成績出來之後,皇上發現二人確實名不虛傳。原本的名次本是甄文第一,崔英其次,甄逸居三。但皇上考慮再三,最終將甄文和崔英的名次做了互換。

皇上此舉也是考慮到甄文畢竟年幼,少年得志雖好,卻難免會招來些無謂的算計。點崔英為首吸引住他人的目光,也好為甄文減少一些壓力。再說皇上也是怕甄文會驕傲自滿,才讓實力相當的崔英壓他一壓,讓他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好有利於其今後的仕途順遂。

隨後的會試、殿試,甄文依然略勝崔英一籌,不過皆被皇上將名次互換了。其實除了以上的原因外,皇上其實還有一個小小的惡趣味。

他知道林如海之女已與甄逸有了婚約,便想著來一出:“父子皆榜眼,翁婿同探花”的傳世佳話,不得不說皇上偶爾也有抽風的時刻。

就這樣,在皇上的設計下,這段佳話還真就在整個雲朝傳播開來了,直至很久以後,還有人對此津津樂道……

繼甄家兄弟喜登科後,封子寒也以三場極佳的綜合表現,被皇上欽點為武狀元。這樣一來,甄家算是在雲朝徹底揚名了!

俗話說,人紅是非多,有那一起子小人是萬不能見人好的。如今見甄家風頭強勁,自是眼紅不已。背地裡不知嚼了多少舌根子,說甄家之所以如此風光,憑的不是才學而是裙帶關係。有那不明真相之人,被他們攛掇的對甄家質疑起來,一時間謠言四起。

這世上奸佞小人不少,但正義之士則更多。今見有人無事生非的汙衊甄家,自是仗義不平起來,其中尤以士子們為最。

要知道士隱清名才學滿天下,是所有士子們在心中敬佩的榜樣。哪能容忍小人來損害他的聲望 ?再說甄家兄弟的考卷他們也曾拜讀過,皆是丹青妙筆、字字珠玉。其中甄文的文章更是讓他們驚才絕豔拍案叫絕,如此才華沒點為狀元已是受了委屈,而今竟還有人對其質疑,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是以他們針對那起子小人的言語,一一反駁了回去。文人罵仗不容小覷,那一句句辯駁之言,引經據典有憑有據,讓人無可辯駁!甚至其中的一些粗話也是不帶髒字極其深奧,讓那些小人摸不著頭腦,直到找人詢問之時,才知被罵了個狗血噴頭。

外面如此熱鬧,可甄家對此卻是一笑置之,不予置評。如今兄弟倆皆被授予六品,在翰林院任職。士隱正忙著指點兒子如何辦差,如何與同僚相處,哪有時間去管這些無聊之事。

至於凝煙則更是淡定,她在現代之時曾聽過一句話,並對其深以為然。那就是:有人的地方就是江湖,江湖中自是少不了是是非非。所以為了這些子虛烏有的罪名而生氣惱火,得不償失,根本沒有這個必要!

甄珠、黛玉幾人倒是對此很是生了一回子氣,但在想通之後,也就隨它去了。畢竟清者自清濁者自濁,隨著時間的流逝自會證明一切!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