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處姑蘇城郊大如州的封家大宅,從外面看上去是一座幽靜古樸的庭院。院落座北朝南,前後四進。旁邊又有側院。封家門楣上懸掛著甄士隱題寫的“封府”匾額。

封家的前面兩進院落為前堂,後面兩進為後宅。前面待客之處莊嚴大氣;後面居住之所則淡雅和清新。

後苑內月門花牆,亭臺樓閣皆是精雕細刻;假山池塘,石橋流水相映成趣;名木花卉,碧荷勁竹,桃紅柳綠,爭芳鬥豔;可謂一步一景!秀麗優美,典雅別緻,具有南方園林特色。

那苑中門楣、石額、匾額、楹聯包含書法“楷、隸、行、草、篆”,皆出自甄士隱與封軒之手。用典精巧,耐人尋味,且與苑內環境融為一體,相映成趣。凡到此遊玩之人,莫不交口稱讚。

六月初九這日,封府的僕從們已經開始佈置府邸,為明日老太太的壽辰做著準備。每個人都兢兢業業,不敢懈怠。這封家可是這方圓百里數得著的人家,有財有勢誰都高看一眼。他們自然要精心準備,莫要到時失了封家的面子。

正在僕從們忙碌之際,就見從遠處來了一隊車馬。那看門的門房眼尖,打眼望去,見是姑奶奶家的車子。管家趕緊派人通知少爺少夫人,自己帶著幾個小廝先迎了過去。

待甄家的車子來到大門前,府裡的正門已開,管家帶人將甄家的車馬迎進府裡。封軒和妻子雲氏已是早就在二門處等候了。

見丫頭們將各自的主子們扶下馬車,封軒夫妻含笑走了過來。封軒對姐夫寒暄道:“我猜著姐姐姐夫必是今兒就過來,還想過會子去迎接一下,沒想到姐姐姐夫竟來的如此早。”

封軒為人頗對士隱胃口,所以士隱親熱的回答道:“不過是想著晚了天氣炎熱,所以趁早趕路也涼爽些。再說早過來也可看看能否幫得上忙。”

封軒自是不敢勞煩姐夫,忙招待士隱及兩個甥兒向正院而去。

這邊雲氏也親親熱熱的挽著凝煙,另一只手還拉著甄珠。一邊走一邊笑著說道:“姐姐一家出門這麼久,可把我們給想壞了!老太太前些時候一個勁的唸叨,就怕你們在外有個病痛什麼的,又怕幾個外孫吃不好睡不好。直到前兒姐姐家來人稟告,說是一家人平平安安的回來了,這才放了心。今兒一早就吩咐我們去迎接姐姐,豈料姐姐竟比我們勤快,早早過來了,到省的我這懶人跑一趟了。”

凝煙母女好笑的聽著雲氏連珠炮似的說話,不禁替她累的慌。凝煙與雲氏關係親密,說話從不顧忌:“你倒是慢著些說,我們又不跑,這麼著急忙慌的也不怕噎著。”

雲氏將頭放在凝煙肩上,表情諂媚:“我自然是怕姐姐跑了,那我的禮物自然也就撈不到了。”凝煙假裝嫌棄的把她推開,甄珠在旁邊看得樂呵:“舅母,您這諂媚的表情可是學自表弟?珠兒可是覺得一模一樣呢!”

雲氏假裝生氣的拍了甄珠一下,笑道:“死丫頭,沒大沒小,竟然取笑起舅媽來了,真是該打!”

幾人嬉笑著在丫頭們的簇擁下來到老太太居住的正堂。士隱夫妻自是上前給封老爺、老太太行了家禮,兩位老人見了女婿一家,很是高興。一個說著快不必多禮,一個吩咐丫頭們趕緊上茶。

待大人行禮完畢,甄珠姐弟也接著給外祖父、外祖母請安。老人看見乖巧的外孫,更是開心的合不融嘴,老太太更是把幾個孩子挨個摟在懷裡親熱了一回。

老太太幾個月不見乖孫,心裡頗有怨氣,嘴裡直怪罪著士隱夫妻:“你們呀真是找罪受,不好好地呆在家裡,非要到處去跑。人常說:在家千日好,出門半日難。那外面怎比家裡舒適?看看你們,把我好好的外孫們都累成什麼樣子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士隱夫妻任憑老太太數落著,心裡也知道老太太是擔心他們。甄珠姐弟看爹爹孃親陷入窘境,趕緊想法解救。甄逸眼珠一轉,上去抱著老太太的胳膊撒嬌道:“外祖母,逸兒和哥哥姐姐此次出去給外祖母帶了禮物哦,都是我們親手選的呢,您看我們是不是很乖。”甄珠、甄文也配合小弟一唱一和,瞬間將老太太哄得眉開眼笑找不到北了。

老太太是多麼睿智的人,怎能不知到他們的小心思,不過樂的孫子們和她鬧騰,人老了,不就圖個子孫滿堂,其樂融融嗎。

過了一會,封子寒得知表姐表弟來了,也匆匆地來到祖母這裡。這下房間裡更熱鬧了!凝煙見人來齊,就吩咐紫竹、紫韻帶著小丫頭把禮物拿進來。

凝煙一一分派禮物,封家人自是開心不已,他們都知道,自凝煙這裡來的禮物從來都是珍貴無比。就比如那些珍稀藥材,他們服用之後效果極其明顯,不但身體康健,就連容顏也年輕很多。不少的親戚都追問緣由,可他們知道這些東西得之不易,且數量稀少,也僅僅只夠自家人使用,所以也就隨便找了理由推搪過去了。

不出凝煙所料,封子寒拿到姑姑為他準備的‘無影’匕首後欣喜若狂,當即興奮地在眾人面前秀了一套拳腳功夫。之後又極其諂媚的纏著姑姑,要姑姑有機會再為他尋一些神兵利器,結果被一家人笑罵貪得無厭。

將孩子們趕到花園去玩,男人們開始商議明日來賓的接待事宜,女人們則商議酒席、戲班等等事務,每個人都忙得不可開交。

待到六月初十這天,封府上下人等自半夜時分就開始準備了,至天亮時,府裡的所有事宜經檢查已經準備的七七八八,大家的心才放鬆下來。兩府的主子們在略進了些早飯後,就各自回房更換衣衫,準備迎接賓客臨門。

自辰時開始,親朋好友,世家至交就開始絡繹不絕的進門了。士隱和封軒自站在門口迎接男賓,而凝煙帶著弟媳雲氏也在內宅迎接各家女眷。

一時間,封府裡熙熙攘攘、人來人往。到處都是熟人親戚之間的問候寒暄聲。僕從、小廝們分工明確,有登記禮物的;有引領賓客的;有安排車轎的,雖然忙碌卻井井有條絕不混亂。

而內宅中也不遑多讓,各家女眷或老或少、活親或疏都湊在一起說笑著。人說‘三個女人一臺戲’,那今日的封家內宅中豈不是幾十臺戲?那嘈雜的說笑聲和女人們身上的各種香氣,讓人喘不過起來。

凝煙不禁找了個藉口出來透口氣,不料卻碰到同樣受不了也出來透氣的弟媳。兩人相視一笑,略微歇息一會,就又進去應酬了。

凝煙和雲氏遊刃有餘的周旋在眾女眷之中,收穫無數羨慕、讚歎、嫉妒、複雜的眼光。就在大家高興之際,前面來人通報:如州縣衙、姑蘇知府處皆持名帖送禮而來。

凝煙、雲氏自是趕緊派人答謝。這房裡的親眷們見此更是奉承不已,皆誇老太太有福氣,連官老爺也來給她賀壽。老太太容光煥發覺得倍有面子,嘴裡還得謙虛的說道:“哪裡是我的福氣,不過是仗著女婿的面子罷了。”眾人自是又誇獎了一番士隱夫妻。

看看時辰已到,凝煙等人又招呼親眷們入席吃酒,酒宴上自是少不了說些家長裡短,各家是非。熱熱鬧鬧的吃完酒宴,一群人又轉戰花園聽戲。

剛剛坐定,戲還未演。前面又有人來報:京城北靜王府前來送禮!這下滿園寂靜,一大群人都驚呆了!王府竟然給一個平民送禮,太令人震驚了!就算看在封家女婿甄士隱的份上,也有點過了。

凝煙卻不以為然,她知道北靜王夫妻二人隨性的很,對看重的人向來視同家人。而自己夫妻早就被他們認可,被護在他們的羽翼之下。今日有如此舉動,倒不是太意外。不過他們是如何得知母親的生日?凝煙記得她未曾在他們夫妻面前提過,難道……他們人在江南?

“姑奶奶就是比我們有福氣,看看這找的好女婿面子多大,王府都來送禮,可真讓人羨慕!真是同人不同命啊!”一個酸溜溜的聲音打破寂靜,引得眾人的目光都往那裡看去。待看清是何人口出此言,大家都露出了一個鄙視的笑容。

凝煙轉頭望去,發現說話之人是自己的舅母趙氏。凝煙無奈的搖搖頭不再理會,自去處理王府之事了。

那趙氏為何如此說話?這裡有一個原因:這趙氏是凝煙舅舅李虎之妻,素來是個糊塗之人。那舅舅李虎沒什麼才幹,只守著些不多的家業生活。平日生活難過之時,皆由妹妹、妹夫封老爺夫妻照顧。那趙氏是個刻薄小氣之人,於錢財、權勢極為上心。

奈何她的一子一女皆不成器,那兒子不顧家世不濟,一味的好逸惡勞拈花惹草;那女兒也是吃不得苦,想要過那金奴銀婢的生活。為此他們一家沒少騷擾封老爺家,那老太太念在自家哥哥的面上,對他們多有接濟。沒想到就此沾上了甩不掉的包袱,那趙氏母子幾人三五不時的就來哭窮,非的掏摸點銀子才肯罷休。

後來凝煙成人及笄,生的美人一個。那趙氏母子就把主意打到凝煙身上,想把凝煙聘給自己的兒子。他們主意打的巧妙,一是凝煙人才出眾;二是封家極其寵愛凝煙,那嫁妝怕不得有一半家產,所以那母子幾人就動了貪心。

這人就應該有自知之明,你兒子什麼樣子誰不知道,就沒有好人家的女兒願嫁於他,現在還打凝煙的主意,誰肯啊!就這樣趙氏母子被老太太狠狠收拾了一頓,才消停下來。

到了凝煙嫁於士隱,而士隱又高中做官之時,那趙氏母女又活躍起來。趙氏見士隱富貴,就找到凝煙,讓她把尚在閨中的女兒許給士隱做個二房。凝煙氣極告知母親,老太太又沒留情面的收拾了她一頓。趙氏猶未死心,暗地裡託人說到士隱面前,結果被士隱直接命人打了出來,趙氏這才徹底歇了心思。

後來,趙氏終究不顧阻攔和臉面,把女兒嫁於一個大家公子做二房。那公子也是一個紈絝子弟,家中姬妾甚多。那趙氏之女自嫁進去後,就與那些姬妾打做一團,成為人家茶餘飯後的笑柄。

趙氏的兒子最終只娶得一個小戶家的閨女王氏,娶了來又不好好待人家,整天當丫頭似的使喚。天長日久王氏的心也漸漸地冷了,在生了兒子之後,就守著兒子過日子,再不管那娘幾個怎麼折騰了。老太太和凝煙覺得她倒是個難得明白之人,就暗地裡對王氏多加照拂,才讓王氏母子不至於太難過。

就因為這些陳年舊事,那趙氏見了這封家的富貴體面,才忍不住心裡的嫉妒,發著牢騷。那趙氏之女也在旁附和著母親說著些酸言澀語。別人都知道這母女的德行,懶得和她們計較。可有一人卻看不下去了,立時對這母女發作起來。

這人就是封軒的岳母雲夫人,她正為親家得了王府青眼而高興呢,就聽到趙氏母女的言語。素來潑辣直爽的她就直接開火了:“大妹子這話真是在理,這俗話說的好:人要步步積陰德,才能福祿及子孫。我這親家素來就是慈善仁厚之人,平日裡就愛做些善事,就連那些喂不熟的白眼狼也是照顧有加,也難怪親家有如此福氣,這可不是那起子小人能眼紅算計來的。”

老太太也早就被這趙氏幾人傷透了心,聞聽親家擠兌趙氏母女,也是扭頭裝作聽不見,自和身邊的老姐妹說話去了。

那趙氏母女聽聞雲夫人所言,甚是羞愧惱怒。想要立時發作出來,但看看周圍,沒有一人站在她們這邊,只能忍氣吞聲的不再言語,自往角落裡生悶氣去了。

忽略壽宴中的這個小插曲,封家老太太的壽宴非常圓滿的結束了。兩家人送走眾多賓客,皆是累的不行。匆匆地收拾一下,就各自歇息去了。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