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身邊照樣跟著吳起, 他們身後還跟著幾個下人,看樣子是來送他考試的。

“怎麼, 你考的很好?”周頤問。

楊不凡一挑下巴:“還行吧。”

吳起拉了拉楊不凡的袖子:“不凡哥哥,我考的不好。”他撅著嘴巴都快哭出來了。

“哎呀, 你又來了,小哭包,你能不能別總這樣,沒考好就沒考好唄,再考不就行了!”楊不凡看著吳起一臉的無奈。

“可是...可是,你要是考過了,我們以後就不能再在一起唸書了。”吳起卻傷心的不得了。

“你別哭啊, 行了, 我就算考過了,也和你在一起唸書行了吧。”楊不凡從下人手裡拿過帕子,粗魯的在吳起臉上抹了一把,最終還是妥協的說道。

“真的?”吳起果然不再哭了, 睜大著雙眼問他。

“真的。”

周頤看著兩人的互動覺得好笑, 咳了咳:“我要回家了,你們也回家休息去吧,還要準備後面的考試呢!”

告別了兩位同窗,一家三口駕著馬車回了下灣村。

回到家裡,連續兩天沒有看見周頤,周嘉簡直像一塊狗皮膏藥,黏在周頤身上撕都撕不下來。

“哥哥, 你去哪兒了,我想死你了。”周嘉摟著周頤的脖子,在他的耳邊呼著熱氣說道。

“哥哥去考試了,好了,你下來吧,這麼重,我手都抱酸了。”周頤拍了拍弟弟的胖屁股。

“我真的很重嗎?”周嘉一聽說哥哥抱累了,連忙從他身上掙扎著下來了,有些受傷的問。

不會是打擊到蠢弟弟幼小的心靈了吧,那可不行,要是在他心裡留下陰影就糟了,“還行,也不是太重。”

“果然還是重。”周嘉幽怨的看著周頤一眼,就坐到旁邊耷拉著腦袋不說話了。

“呃,七郎,哥哥胡說的,你真的不胖,小孩子就是要肉肉的才可愛,你看看,村子裡其他小孩兒哪裡有你好看,是吧!”周頤以為周嘉真傷心了,忙安慰。

周嘉這才喜笑顏開:“那是,我是最好看的,哥哥,是吧?”

“是。”周頤嘴角抽了抽,沒想到周嘉竟然這麼看重容貌。本以為把周嘉哄好了,可是吃晚飯的時候才知道人家壓根是真的放在了心上。

平時周嘉飯量極好,他端著自己的小木碗一般都要吃兩碗飯才放手,可今天竟然只吃了一碗飯就不吃了。

“七郎,你不舒服嗎,咋吃這麼點兒?”王豔以為周嘉生病了,忙用手摸了摸他的額頭。

“沒有,我少吃點兒就可以長瘦點兒,不然哥哥就抱不動我了。”周嘉放下碗一臉鄭重的說道。

這話一出,引得一家人都大笑。

周頤扶額,只得拿出好話連哄帶騙才讓周嘉重新端起飯碗。末了嘆口氣,小孩不好養啊,最關鍵的是他發現自己竟然有些小孩控,要是以後自己有了孩子,只怕也下不了狠心管教。

縣試第一場發案是在考試後的第三天下午,按照慣例,第一場考試後透過的人是五十人,這五十人會用紅布張貼,過了縣試第一場,只要第四場答得不是太差,縣試一般就是過了,只是要綜合第四場排出名次而已。

等著發案的這兩天,周頤照常讀書,早上起來圍著村子裡跑一圈,到河邊呼吸呼吸新鮮空氣,上午將四書五經研習一遍,下午練字,周頤心裡平靜的很。

他平靜,但王豔和周老二卻很著急,又不好在周頤面前表現出來,周頤還看見他們倆偷偷拜菩薩,保佑他縣試順利透過。

周頤只當沒看見,安心等著發榜。二月十五,一大早周老二就套好了馬車,拉著周頤去了縣城,“爹,這麼著急做什麼,還要下午才發榜呢。”

“我們這是去討個好彩頭,早點兒看到也好心安。”周老二卻有自己的理由。

周頤聳聳肩,算了,周老二既然這麼想,那就隨他吧。

這天廣安縣各大客棧,茶鋪都被等著發榜的考生佔了,到處都是討論下午發榜一事的聲音。

一間客棧裡:“宇文兄才名遠播,這次定能拿下縣試案首。”一群穿著長衫的學子聚在一起,他們大概都在十五六歲,都是青雲書院的學生。

“哎,別這麼說,你我都知道廣安縣臥虎藏龍,有大才的人多了去了,這案首之位在下不敢肖想。”趙宇文搖搖手裡的扇子,謙虛的說道。

“宇文兄,你就不用自謙了,書院裡誰不知道,院長在你十歲的時候就斷言只要下場必中,是你自己為了讓學問更紮實,這才生生到了十六歲才下場,依我看,你不光縣試必拿案首,只怕舉人,進士也是一考必過。”當即就有人說道。

“哎,哪裡哪裡,眾位抬舉了。”趙文宇嘴裡說著抬舉的話,不過他的眉梢眼角還是露出了些許自得。十五六歲正是好面子的年歲,被同窗這麼誇,趙文於沒有立刻認下,已經算好了。

客棧裡這會兒坐了不少人,聽這些人這麼誇趙宇文,有人不屑,有人不服氣,也有人疑惑的問道:“這宇文兄是個什麼來路,竟然被這麼追捧?”

有瞭解的說道:“趙宇文你不知道?他自小就有才名,在青雲書院裡素有名聲,一首詠梅詩在縣裡廣為傳誦。”

“詠梅詩?就是那首《詠梅賦予清寒寺》?”

“可不是。”

“那首詩我也讀過,著實巧思,這人當真有才。”問的人聽了,感嘆到。

也有人冷哼一聲:“哼,詩詞不過茶餘飯後把玩的小道,我等求學,要追求的是經世濟民的大道,寫了一首歪詩算什麼,這也不能代表他就一定會拿下縣試案首。”

其他人只當他心有不平說酸話,也沒理會,趙宇文也聽見了,對那說話的學子說道:“仁兄說的對,科舉考的是聖人之道,我這點兒微末道藝自是不值一提的。”

他謙虛的態度引得客棧裡的人紛紛稱讚。

因為這間客棧正對著發榜的地方,為了第一時間看到榜文,周頤被周老二拉著也坐在了大廳裡。

全程圍觀了這一出好戲的周頤摸摸鼻子,覺得頗為有趣,那個叫趙宇文的傢伙學識怎樣他不清楚,不過裝逼倒是挺有一手的,二月這麼冷的天,手裡卻還拿著把扇子搖來搖去,明明臉上滿是自得,硬要塑造自己虛懷若谷的形象,難道這就是大越朝流行的謙謙君子模樣?

午時發榜,隨著時間越來越臨近,客棧裡有的人坐不住了,有些站起來焦躁的走來走去,有的人索性直接跑到了發榜的地方等著發榜的時間到來。

倒是趙宇文沉得住氣,他臉上掛著篤定的神情,時不時品一口茶,搖搖扇子,端的是風流倜讜。

“六郎,我去看看發榜沒,你在這裡坐著吧。”周老二等不及了,站起身對周頤說道。

說話間,忽然鑼鼓敲響了,這時有人大喊:“發榜了,發榜了...”

“六郎,發榜了...”周老二激動不已,一把抱起周頤就朝發榜的地方跑去,被周老二抱著的周頤虐?澹??頰餉創罅嘶谷美系?В?攀滌行┎緩靡饉寄亍?br>

貼榜處已經貼了兩張榜單,是第二場招覆名額,共計三百名,這是剔除前五十名後,從第一場落選的所有人挑出的較好的那一撮,這三百名學子有資格參加第二場考試,招覆之後,又會從中挑中一百五十名參加第三次的再覆,然後再從中挑出一百名和第一場就考過的五十名學子一起參加後面的第四場。

廣安縣是大縣,縣試過的人數一般在一百名,而第一場過的五十名差不多已經定下是會過縣試的,也就是說,這張榜單上的三百人最終只有五十名會透過縣試。

從這些資料和一輪輪的考試就可以看出大越朝的科舉競爭何其殘酷。

“有我的名字,有我的名字,老朽終於能參加招覆了....”一位白髮飄飄的老頭兒被家人扶著,喜極而泣。

“我的名字怎麼會在招覆榜上,不會的,我應該第一場就過啊...”一位穿著白衣的學子在榜單上看見了自己的名字,卻一臉的不相信。

有人為了自己的名字在這張榜單上喜,有人卻因為自己的名字在這張榜單上而憂,而更多沒有看到名字的人則是心提到了嗓子眼。覺得自己不會第一場就過,又不想相信真的會落選,便拼命告訴自己,也許第一場就過了呢!

周老二索性將周頤架在脖子上,周頤居高望遠,發現這張榜單上並沒有自己的名字。心裡微微松了口氣,他對自己答得還是相當滿意的,如果沒在招覆名單上,那多半是第一場就過了。可是又想到這種考試完全是主觀題,過與落完全是看閱卷人的主觀印象,要是自己的試卷不小心礙了閱卷人的眼,就被罷黜了也是很可能的事。

想到這裡,一直都非常鎮靜的周頤也提起了心,小手微微攥著,特別是衙役拿著後面的榜單臨近時,周頤覺得自己開始口乾舌燥。

這比他當年參加高考等成績時都磨人。

因為那時候自己會得多少分,交卷後可以預估個大差不差,而科舉考試的隨機性和意外性太大,這對於一貫習慣將所有事都掌控在手中的周頤來說,太不適應。

“讓開點,讓開點,貼榜了。”

“六郎,沒事,沒事啊,你名字肯定在這張榜單上呢,咱們不著急。”周老二安慰著周頤,殊不知他自己的聲音讀在微微顫抖。

周頤抱著周老二的頭,輕輕應了一聲:“嗯。”

這時候人已經越來越多,除了有參加考試的一千多名考生外,還有一起來看榜單的家人,此時這地方已經聚了差不多有三千多人了。

“啊,我的鞋子,誰把我的鞋子踩掉了..”

“誰抓我的頭髮!”

人群中時不時發出驚叫,周老二和周頤本來是在外圍,但隨著人越聚越多,周老二便被擠著到了中間。

周頤坐在周老二的脖子上還好,但周老二就遭殃了,時不時被人踩一下腳,撞一下胳膊腿的。

“早知道就讓你阿元哥來了。”周老二被撞了腿,悶哼一聲,苦笑著說道。

“爹,你放我下來吧,背久了你腿受不住。”

“沒事,我們看了榜單就走。”

“走開點兒,走開點兒,要貼榜了。”衙役將前面的學子趕開一些,然後開始貼榜。

榜單一貼上,周頤就瞧見了自己的名字明晃晃的掛在第一名,大大的松了一口氣,“爹,我考過了,我的名字在第一個!”

“真的?”周老二踮起腳看去,果然看到了周頤的名字,他立刻大喜,“好好好,好啊,我兒爭氣,哈哈哈哈哈哈哈哈....”當初掙錢的時候都沒見他這麼高興。

“誰是周頤,第一場榜首叫周頤!”有人驚呼。

父子倆人知道了名次,也沒大肆宣揚的想法,忙從人群中擠了出去。

一直在客棧等訊息的趙宇文,他對於自己拿下榜首志在必得,也有百分百的把握,只是看榜單的下人帶回來的訊息卻是他只是第二名。

“怎麼會?第一名是誰?”趙宇文臉色不好的問。

“是一個叫周頤的。”下人小心翼翼的回答到,他一直貼身伺候著少爺,自然知道少爺的抱負,縣試案首只是開始,他們家少爺還想著一路都摘得桂冠,只是這才剛剛開始就折戟沉沙了...

“周頤,此人是誰,我怎麼沒聽過這人的名字?”趙宇文問。

“這...小人也不知道。”

“去打聽。”

“是。”

打發走了小廝,趙宇文皺著眉,廣安縣是科考大縣,人傑地靈,被人擠下第一名他雖然難受,但也不算太意外,只是這周頤是誰?若是被其他有名的才子擠下倒也無妨,但屈居一個默默無名的人之下,這就有些打他臉了。

若是他知道周頤只有十歲,只怕要氣的吐血。

廣安縣文風鼎興,想要在這樣的科考煉獄中拿下榜首是何等難事,於是等榜單一出,眾人就將第一榜單上的五十人扒了個乾乾淨淨。

其他人都還好,但拿下榜首的周頤卻是一個十歲稚兒,這就讓人受不了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當即有人大喊不公,一個小奶娃娃憑什麼拿下榜首,將一干名聲斐然的才子踩在腳下?

不過馬上就有白鷺書院的人出來解釋:“周頤是我們書院童子院的佼佼者,每次書院小考都名列前茅,他拿榜首有什麼問題?”

更有人說:“自己沒本事就埋怨考試不公,我看不光學問比不過,連胸襟也只有針眼大小。”

雖有人還是不太能接受十歲的周頤拿榜首,但大越朝看重神童,以前還有牛人八歲下場,之後考試中一路碾壓過去,輕鬆摘得小三元,不說後無來者,至少前無古人了。

所以周頤十歲拿下榜首雖稀奇,但和這位牛人比起來也不算太妖孽。

在學子中議論了幾天,這話題自然也就散了。

第一場沒過的只好收拾收拾包袱回家,等著來年再戰。而要參加招覆的,自然也要緊鑼密鼓的準備考試。

周頤從知道了第一場的名次後就一直呆在家裡備考,所以也不知道縣裡關於他的討論,更不知道有個人已經將他視為了對手。

他過了第一場,而且還是拿下的榜首,把王豔和周老二高興壞了,周老二甚至想要放鞭炮昭告鄰里。

還是周頤把他攔住了:“爹,我這就是過了縣試第一場,有什麼好慶祝的,還是等縣試之後再說吧,而且只過了第一場就鬧這麼大動靜,別人會說我們沉不住氣的。”

周老二聽了周頤的話,怕給兒子招閒話,只得遺憾的放下手裡的鞭炮。雖然不能大張旗鼓的昭告,但周老二還是跑到村裡,逢人便說周頤在縣試第一場拿下了第一名的事。

自然引得村裡人的豔羨稱讚。

這引得在村裡曬糧壩上和人聊天的李二妹相當不滿意:“不過是過了第一場,有啥值得顯擺的,我們大郎還是童生呢,也沒見這麼招搖的,小家子氣!”

自從周老三從四年前回家後,周家上房徹底陷入了熱鬧中,三天一大鬧,兩天一小鬧。周老四和周老三都是肩不能挑背不能扛的,上房真正的壯勞力就只有周老大一人。

鄭瑩做活還算利索勤快,但趙春兒在鎮上住慣了,那時他們在鎮上還專門請了一個老媽子做家務,趙春兒要做的就是走家串巷的聊天,現在回了老家,要輪著做這麼多家務,自然不能勝任,常常出錯。

一大家子人,就李二妹和周老大出力最多,這讓兩口子心理怎麼平衡?於是便一意孤行的讓大郎繼續考秀才,在他們心裡,這麼多人在一起,費用都是公中出,不能光他們兩口子幹活,而讓別人佔便宜。

周老爺子為了安撫住周老大兩口子,便同意了,只是大郎連續又考了兩次,還是沒過。

這下連李二妹和周老大都有些灰心了,算是斷了大郎高中的念想,既然大郎都不唸書了,他們兩口子也就不想再繼續給上房眾人這麼吭哧吭哧的幹下去。

最近李二妹正在攛掇著周老大鬧分家,所以這段時間周家相當熱鬧。

聽李二妹話裡含著酸意,有婦女就笑道:“可不能這麼說,都說周二爺家的六郎是文曲星下凡呢,不然咋會小小年紀就進了白鷺書院?大嫂子,你家大郎只進了一個私塾吧!”

“私塾咋了,私塾還不是照樣考童生,我們家大郎就是命太苦了,投錯了胎,家裡沒那麼多銀子供他繼續唸書,不然早考上秀才了!”李二妹一臉篤信的表情,她是真的認為大郎是懷才不遇。

“可得了吧,你家大郎前前後後都看了多少場了,也沒見他考個秀才回來。”有人心直口快的說道。

“你們懂啥..”李二妹在這裡受了氣,回去就衝著周老大和大郎撒氣,連金葉也沒放過。憑白又添了許多笑料。

周頤自然沒心情關心上房的事,第三場再覆已經考完了,三天後就要考第四場,這場考的內容較雜。

主要以考察判、詔、誥、表等官府辦公時文為主,附加大越律,九章算術,賦詩等加分題。

前面周頤都有把握,就是賦詩什麼的,著實讓他有些頭疼,不得不說,這真的是要看天分的,李白素有斗酒詩百篇的美名,但周頤只怕喝死了,也點不亮這個技能。

不過賦詩在科舉中並不看重,只要考生能語句連貫,做到押韻,這分數應該是不會扣的。

照例在考試前兩天,周老二和王豔就帶著他到了鋪子裡,考試時間不變,只是這次周頤排隊等著檢查的時候,總有若有似無的眼光朝他掃來。

周頤看了看自己的衣服,沒弄髒也沒開叉啊,這些人看什麼?

不過到了這時候,前面和他同齡的都沒有進入第四場,楊不凡和吳起是第一場就沒過,孫竺竹在再覆中被刷下去了。

一百五十名考生中,唯有他一個小豆丁,確實蠻吸引眼球的,周頤自認為找到了原因,也就不再糾結了。

輪到周頤的時候,給周頤檢查的還是第一場那個衙役,他看見周頤吃了一驚,不過這次卻客氣了太多,這麼小的年紀就能過縣試,以後有出息的可能性很大,這些衙役都是懂人情世故的,在給他檢查的時候就放鬆了許多,動作也比其他人輕柔,那衙役檢查完了還對周頤笑著說道:“好好考。”

周頤笑笑:“謝謝伯伯。”

這次只有一百五十名考生,只開了一個考棚,和第一場的程式一樣,周頤順利進了考場,轅門落鎖。

李伯雍坐在正堂,人少程序就快了許多,很快就輪到周頤領卷,周頤上前行了一禮,“學生周頤。”

李伯雍只略略點了點頭,便一臉平靜的將試卷給了周頤。

周頤走回座位的時候還有些納悶,再怎麼說他也是以十歲稚齡拿到的第一場榜首,李伯雍看見他多少會有點兒情緒吧。

直到他坐下才忽然福至心靈,正因為他年歲太小,這位欽點他成為榜首的縣太爺才要避嫌呢!免得別人說他徇私,他這樣一副姿態也就是告訴旁人我沒有任何私心。

果然啊,官場的彎彎道道多著呢!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