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不放心的李應祺就在不遠處偷看, 見自家妹妹好不矜持的上去就摸,臉都綠了。

“小妹怎能沒有一點兒女孩兒家的矜持, 不行,我得去把他們拉開!”李應祺說著就要衝上去。

被李應壁一把拉住:“哎, 大哥,你現在上去幹什麼呀,他們都定親了,你管呢!”

“定親了又不是成親,再說就算成親了不能在大庭廣眾之下這麼..做這麼親密的舉動吧,小妹她...哎!”李應祺別過頭去,覺得簡直沒眼看了。

李應壁呵呵一聲:“哪裡是大庭廣眾了, 這不是在咱家嗎。走走走, 我們練武去,你放心,小妹有分寸的。”

李應祺被推著往外走,時不時還回頭, 見李應茹還在周頤身上摸, 臉色越加發黑;“以前還有分寸,你看看現在...成什麼樣子了!”

“哎呀,走走走,不看不就成了嗎?”

“不行,萬一他倆..”李應祺還是覺得不放心,甩開李應壁的手準備往回走的時候,便見李應茹放手了。

李應祺松了口氣。

“行了吧, 我們快走。”李應祺這才被李應壁拉著走了。

李應茹莫了一會兒,才發現有些不合適,臉紅紅的放了手,不過她剛放開手,就被周頤捉住了,周頤含笑看著她:“找到了。”另一只手拿著一個精巧的盒子。

“你...你先放開我。”李應茹將手往後面縮。

“怎麼,現在知道害羞了,你剛剛可是還在我身上摸來摸去呢!”

李應茹本就緋紅的臉色這下更是紅的滴血,她也不傻,“你騙我的對不對?東西根本就沒有丟。”

周頤眼睛裡似乎裝了星星,點了點:“我是想逗逗你,可是誰想到我未來的夫人竟然這麼大膽啊,還沒成親呢,就在夫君身上摸來摸去。”

“呀!你這個人...”李應茹手一用力,直接就將周頤的手甩開了。

“啊!”李應茹練武之人,沒控制力道這麼一甩,哪裡是周頤這書生身板抵擋的了的,猝不及防之下,便被拉到了肌肉。

疼的周頤齜牙咧嘴。

李應茹一看急死了,“啊,周頤,你怎麼了,不會有事吧,我看看,是不是骨頭斷了。”李應茹按在周頤的胳膊上,然後大松了一口氣:“還好,還好,骨頭沒事。”

周頤簡直欲哭無淚,早知道就不逗李應茹了,他輕輕甩了甩自己的胳膊,只有些輕微的疼痛:“應茹,你這力氣這麼大,以後成親了,不會家暴我吧。”

“不會,不會,我就是一時沒控制住,沒事了,沒事了。”說著還小心翼翼的拍了拍周頤的手臂。

“看來以後我也得跟著大舅哥練練武了。”周頤小聲道。

“大舅哥...”李應茹呢喃,臉又爆紅著低了下去。

周頤笑看一眼李應茹,開啟盒子,兩枚黃金做得戒指放在一起。

“應茹..”

“嗯..”李應茹不好意思的抬起頭。

周頤拿起一枚女戒,將李應茹的左手抬起,在李應茹疑惑的眼神中戴到了她無名指:“這個手指叫無名指,但戴上了這麼戒指,就代表你是有名份的了,從此以後,你就我的人了!”

李應茹啊一聲,右手捂住自己的嘴巴。

周頤又拿出一枚男戒,遞到李應茹手裡,“給我戴上吧,這也代表從此以後我也屬於你..”

“哦...”李應茹眼圈紅紅的接過戒指,照著周頤的樣子同樣戴在了他的左手無名指上。

周頤將手攤開在陽光下,戒指反著微微的光。

他將自己的左手與李應茹的左手相對,兩隻戒指相連,“應茹,這對戒指只屬於我們兩人,從此以後我們就要休慼與共,福禍相依了。你願意嗎?”

李應茹捂著嘴巴連連點頭:“我願意,我願意,我願意..”

周頤失笑的揉揉李應茹的頭:“傻姑娘,不用說那麼多次的。”

“牽...牽手了!”李應祺去了練武場,左想右想還是覺得不放心,總覺得那笑眯眯的小子像狐狸似的,自己妹妹被他迷得暈頭轉向,別吃虧了,便丟下李應祺又轉了回來。才剛踏進花園呢,就看見了這一幕。頓時怒氣衝衝:“這混賬,他和妹妹還沒成親呢,就敢佔小妹的便宜..”說完大步向著兩人走去。

“你們在幹什麼,還不給我放手!”猛地一聲喝,嚇得周頤和李應茹兩人下意識的放開了手。

李應茹紅著眼圈對著突然出現的李應祺不滿道:“大哥,你幹什麼 ,把周頤都嚇到了!”

李應祺不敢置信的看著李應茹,捂著胸口覺得只犯心絞痛,果然啊,小妹完全被這小子迷住了,現在都幫著外人了。

周頤摸了摸鼻子,對比一下如果剛才這一幕是自己的姐姐和其他的男人...,嗯,好像能理解一點兒李應祺的怒火了。

他帶了點兒討好的說道:“大舅哥來了,今日上門時間不短,我該告辭了。”說罷又看了看李應茹,這才離開。

李應茹的眼光便一直追隨著他。

李應祺黑著臉上前擋在李應茹跟前。

李應茹扒開李應祺,直到看不見周頤的身影了才作罷。

“小妹,雖說你和周頤定了親,但姑娘家還是要矜持一點的好,你這麼大白天的.就...就和周頤這樣那樣,實在有失體統。”李應祺措著詞,小心的說道。

李應茹聽了也不惱,只笑眯眯的點了點,然後舉著自己的左手放在陽光下,“大哥,好看嗎?”

“看什麼呀?”李應祺順著日光看去,眯了眯眼睛。

“這個。”李應茹便特意動了動左手的無名指。

“這是什麼東西,古里古怪的,而且若是首飾,也應該綴一些寶石吧,這麼禿...”

李應祺還沒說完,李應茹便收了笑臉,對著李應祺道:“難怪別人都說你是榆木疙瘩!”說完便眼睛彎彎的舉著左手,嘴裡哼著小調離開了。

“哎,小妹...”

周頤出了李府,青竹便連忙上前來。

“少爺,老家的人到了。”

周頤點點頭。在去元平府之前他就給周竹寫信,讓他在本家裡挑一些聰明伶俐識文斷字的孩子送到京城來。

大越時報是他基業中重要的一環,肯定不能不在裡面安插自己的人手。

而且以後方方面面也要用人。

這個時代,宗族就是一個人的根,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用自家宗族裡的人,比外人要放心的多,當然,前提是要好好調教。

周頤到家的時候,周老二和王豔正在招呼這些孩子。

這些孩子都有些拘謹,見周頤來了,忙站起來,來之前家裡人還有族老就叮囑了,周頤就是整個周氏宗族的依靠,他們能跟在周頤身邊是燒了高香,一定要聽周頤的話。要是敢在京城壞了周頤的事,回去以後不但要被打斷腿,還要被除族。

周頤看向這十個少年,都是十二歲到十五歲的年紀,面龐稚嫩,舉手投足間帶著窘迫。

周頤端著臉,嚴肅道:“來之前,竹弟想必已經對你們說清楚了,你們此次進京,就是來幫我的,但在我跟前做事,就得有規矩,我說不可以做的事,你們絕對不可以做。”

這些少年一直以來就是聽著周頤的種種夢幻事蹟長大的,這個人雖然比他們大不了多少,但現在卻是整個周家宗族的靠山,說的話比族老都管用。在他們心裡,周頤簡直就和神沒有什麼差別。

現在周頤這麼一板著臉,這些少年便大氣都不敢出。

“我說一下在我身邊禁止做哪些事,第一,不能仗勢欺人,若被我發現,立刻查辦,若犯了國法,我絕不會徇私,第二:在沒有我的允許下,嚴禁和其他官員或是其下人來往.....”

十條禁令,周頤一口氣說完。

看著面前緊張不已的少年們,周頤又忽然展顏一笑:“當然,若能做到我說的以上十條,其他的任由你們,都坐坐坐,我們是族兄,也是親人,到了這裡就和回家一樣。你們雖然現在是在幫著我做事,但做的好,我也不會虧了你們的前程,若有人能在科舉中取得成績,我也可以悉心教導。”

這些少年們才松了一口氣,有人更是目現崇拜的看著周頤。

周老二知道周頤之前實在給這些小子立規矩,他不懂這些,就不開口,現在見這樣,便笑著道:“對對,到了這裡就像到了自己家一樣。”

沒一會兒開席,周頤打一棒子給一顆糖,和這些少年的關係頓時親近了不少。

第二天,周頤就將這些少年安置妥善,並親自送到大越時報,下衙後,親自教導他們如何迅速上手大越時報的業務。

教了沒幾日,這些少年便理解了個大差不差。

周頤對周竹這次送來的這些族人非常滿意,有些悟性非常好,一點就通。有些雖年少,但心性非常穩重,有些領導才能不錯.周頤便根據他們各自的特性安排在了大越時報恰當的位置。

佟葆保他們也就玩兒個新鮮,現在雖然還掛著名,但已經很少來了,這些日子的大越時報差不多都是周頤親自在負責。

周頤還巴不得,之前他還擔心啥國丈府,長公主府看出了大越時報的重要性,藉著佟葆保他們往大越時報裡插人。

要是那幾家聯合起來,又是他親自把佟葆保他們誆騙進來的,所以即便他領著主編的位置,大越時報也是皇帝明確了由他負責,但人家要插手,他也不好拒絕。

現在看來,是他杞人憂天了。

這些王公貴族沒有實際的權利,大越朝對他們除了權力外,其他都相當優待。不需要去爭去搶,爵位都是世襲的,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這群人除了喜歡屯田外,對其他事情也就不怎麼上心了。

周頤松了口氣,還好,還好,他還真怕自己還沒成長起來,就被別人摘了果子。

現在佟葆保他們這樣,正是周頤求之不得的樣子,掛著這些紈絝子的名頭,有什麼事也可以擋一擋。雖說有些卑鄙,但也沒法子。

如此,過了十幾日,這些少年們已經完全可以獨擋一面,除了現在對新聞的敏感性還需要周頤把控以外,其他方面已經可以做得很好。

這樣一來,周頤也可以抽空去做別的事情。

剛剛把大越時報這邊安置妥當,第二天去翰林院點卯的時候,便聽說有人敲了午門外的登聞鼓。

登聞鼓是大越朝的一種直訴方式,從縣、州、府一直到京城衙門都設有登聞鼓,逢敲必應。

但地方上的登聞鼓由於天高皇帝遠,那些地方官到底怎麼操作的,京城裡也不知道,也就漸漸的流於了一種形式。

但大越朝還有一面登聞鼓,若真有天大冤屈的老百姓,即便跋山涉水也會來到京城,這就是設立在午門外的登聞鼓。

這面登聞鼓一旦敲響,六科?事中必須要奏報給皇帝,皇帝看過後,決定受不受理,若受理,則一般交由督察院負責,案情重大,涉及到高官或王公貴族,則還需大理寺與督察院共同審理,最後結果也要給皇帝過目。

但這面登聞鼓也不是誰都能敲響的,要想敲到這面登聞鼓,可不是地方上的挨幾十下板子,而是真正的上刀山下火海。

滾刀片,下油鍋..如此你還不死,那也只能說明是老天爺都看不過你的冤屈了。

而這次敲登聞鼓的人狀告的不是什麼一般的人物,而是尉遲公府。

大越朝現存的世襲罔替的功勳之後為四公三侯。

四公分別是祁國公府,也就是祁瞿他們家。張國公府,張廷興就是現在的張國公爺的嫡子。還有林國公府和尉遲公府。

三侯是鄭侯,虞侯和武侯。

現在的尉遲公叫尉遲經。

敲登聞鼓的是京城往西的一個叫清屏小縣裡的人。

訴說的冤屈震驚了眾人。

按這個上訴的人說。尉遲公府為了強佔民田無所不用其極。

本來若是尉遲公府給的銀子還合算,這些平民也就不會抗爭了,自古民與官鬥,哪裡有好下場。

但關鍵是尉遲公府一畝給的錢竟然只有一兩銀子,一般良田的話,就算一畝十兩都買不到,這樣的價錢哪裡是買,根本就是明搶。

田地就是農民的根,一家老小的身家性命全在這些薄田上,尉遲公府這樣做不是逼他們去死麼!

清屏縣的這些人當然不願意。

但尉遲公府多大的權勢,人家早就打點好了當地衙門。這些良民的田地竟然在他們不知曉的情況下直接過了戶,變更到了尉遲公府名下。

這些田地原本的主人還是遭到官丁驅趕的時候才知曉的。

好好的田竟然在自己不知道的情況下變成了別人的,而且他們連一個銅板的賣地錢都沒看見,這些人當然不願意了。

沒了地,他們就只有等死,於是清屏縣所有被佔了田地的農民便聯合起來,和尉遲公府派去的下人要一個說法。

推搡之間,尉遲公府的下人竟然打死了人。

這下子事情鬧得更大了,這些平民聯合起來去衙門告狀,但衙門早就被尉遲公府打點好了,怎麼會幫這些無權無勢的泥腿子。

這些人申訴無門,便準備來京城告御狀。

但這訊息卻被清屏縣衙和尉遲公府的下人知道了,他們為了怕事情走漏風聲,竟然喪心病狂的想殺人滅口。

趁這些人來京的途中,直接將他們趕到一起,點火燒人。

一百多人到京城告御狀,逃出來的只有不下二十人。

這二十人學乖了,分批走,誰能走到登聞鼓前誰就算拼死也要為被強佔田地的一千多戶人家和死去的那八十人討個公道。

這二十人到了京城,尉遲公府這邊也知道了,只要一冒頭,這些人就會不明不白的消失,而天理昭昭,唯一的一個人沒有被找到,就真的被他走到了登聞鼓前。

案情聳人聽聞,崇正帝當時看了遞上去的那還附有斑斑血跡的訴狀後,罕見的冒了真火,馬上下令控制住了尉遲公府。

並指派監察院,大理寺,通政使司聯合審理,務必要把案子查的水落石出。

周頤聽到案情經過,在翰林院呆坐了一上午,這是一個什麼樣的世道啊!這些人怎麼就這麼喪心病狂?

他攤開手看著自己白淨的手掌,難道他來到這裡,一生就只能陷在爭權奪利的漩渦裡?之前他發誓,要有足夠的權勢,能夠主宰自己的命運,但現在看來,什麼時候是個頭呢,他到了一個高度,前方似乎總有更強大的敵人在等著他!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而他汲汲營營的,就只能是為了生存嗎?這一瞬間,他見到的難民,元平府的災民,還有今天這樁駭人聽聞的案情一一在他腦子裡閃過。

周頤捏緊了手掌。

這件案子事實經過再清楚不過,大理寺甚至從尉遲侯府一個下人府邸搜出了被關押的來京城告御狀的那十九人。

而尉遲公堅持說自己並不知情,他只是買田地,並且也是按市價給的,只是因為下人擅自做主,齊圖貪墨銀兩,才釀出了後面的禍事。

而尉遲公府的下人也認了,承認是見財心起,才想了那樣的法子。

尉遲公是世襲罔替的四公之一,家裡還有大越開國皇帝賜的免死金牌。

大理寺和監察院做不了定奪,又把案子呈到了御前。

崇正帝發了好大的脾氣,並下令第二天開早朝討論。

第二天,周頤早早的起床,到了午門外等著早朝,和他打招呼的人非常多,楊知文和邢景兩個的免職時間終於到了。

這會兒站在前面。

鍾聲響,眾位官員排著隊進入了金鑾殿,這次周頤不是站在末尾了,而是隊伍中間。

崇正皇帝的心情似乎很不好,陰沉著臉,直接叫人將尉遲公帶了上來。

尉遲公四十歲左右,面白微須,可能是這幾天操了心,眼睛裡滿是紅血絲,臉上也是一副疲態。

他一到大殿,就五體投地的趴在地上,痛哭流涕:“皇上,微臣冤啊,真不是微臣下令幹的,都是那些不知事的下人,皇上,微臣祖先曾隨太祖打下這萬里江山,忠肝義膽,微臣就算再糊塗,也不至於會做出這般害人性命的事,皇上,您要明察啊...”

不過這時候就有御史跳了出來:“尉遲公真是會推脫,侵佔民田,害人性命,樁樁件件實在讓人觸目驚心,現在卻想推給下人了事,未免想的太過簡單了些。皇上,微臣建議必須追究蔚遲公到底,不然那些被侵佔良田的人家,還有那被害的八十名良民,他們的公道去何處申訴?”

“臣附議”又一名臣子站出來說道。

“皇上,微臣有不同的看法,尉遲公並不缺那點兒銀子,他何至於去佔那些平民的便宜,微臣覺得尉遲公並沒有說謊,肯定是下人擅自做主,這才釀成了這等禍事,尉遲公是忠烈之後,若因為下人而牽連到他,未免有些寒先人之心。”

“臣附議...”

“臣附議...”

那御史和這名官員說的話都各自有人支援。

周頤看了一下。

支援御史的的多是朝廷上的清流,比如像翰林院,御史,監察院這類的,而支援從輕處罰尉遲公的多是一些王公貴族。

還有一些並沒有表態,諸如邢景,楊知文之類的。

也是,大boss都是要最後上場的,不能輕易叫人看去了虛實。

崇正帝冷笑一聲:“下人?當朕是傻子呢!你尉遲公家的下人真是好大的狗膽,若沒有你尉遲公的權勢,你家下人能聯合當地官府,去欺壓這些百姓?”

“臣萬死...”崇正帝這一句,直接將尉遲公的命嚇掉了一半。

“皇上,微臣建議從嚴處罰尉遲公,以儆效尤。”見崇正帝這樣說,馬上就有臣子附和道。

還是清流 官員。

“皇上,現在所有的證據都證明是尉遲府的下人擅作主張,尉遲公只不過是拿了銀子讓下人去買田地而已,之後的事情他一概不知,皇上,還請您明察啊!”祁國公出來說道。

“請皇上明察...”這是林國公。

“請皇上明察..”虞侯。

“請皇上明察...”

沒一會兒,除了趴在地上的尉遲公,其他四公三侯全部出列道。

“臣弟附議”福王爺的聲音

“臣附議”楊知文的聲音。

“...”漸漸的,大半個朝廷的官員都站出來支援尉遲公。

而建議嚴懲尉遲公的總共也不過十來人。

還有一小半則站在原地,不知如何表態。

“周頤,朕見你並未說話,說說的你看法。”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