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夜心裡也清楚這次也就是來趟路的,李大山是不會讓夏夜消失在眼皮底下。到了三點多鍾,李大山就駕車領著夏夜到公社部委而去。到了公社大院,他們所屬的大隊算是來的晚的,有些知青已經到了,早到的大隊已經把人領了回去。

李大山找到公社的副社長,專門負責知青分配的王奇。王奇拿著個本子在畫著,和李大山說著:“你們隊裡今年分了6個知青,三男三女!正好你們隊裡沒有村小學,社裡的意思可以弄個村小給你們,你們隊的書記可是提了好久的意見了。這次有了知青就給你們解決這個上學問題!省的屯裡的小娃得走那麼老遠上學了!老師可以在知青裡面挑,口糧和工資公社這邊給出一半,你們大隊出一半!”

李大山不太清楚,但是也不妨礙的點點頭,娃子上學這是好事,李大山是最擁護讓孩子多學東西的那種家長。所以知青還沒分到,想著未來這裡面有香餑餑的老師,就對著知青的態度稍微的好些了。老師是值得尊敬的!

在王奇的安排下,不到半個小時,人就被領到了李大山的馬車前,“劉娟,錢升,趙建國,李立權,黃英,趙蕊,你們被分到了第八大隊,常山屯支援農村建設,希望你們能紮根農村,為黨的社會主義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

六人一起立正:“是,為社會主義而奮鬥!”很是激揚的樣子。

王奇握了握李大山的手:“這幾位知青就交接給你了,希望你們大隊都能安排好了!”

李大山回握到:“保證完成上級的任務!”

李大山別過王奇,就對著六個知青說:“你們把行李都放車上吧!人也都坐好了,咱們就出發了!”

眾人也沒有說什麼,畢竟坐了好幾天的火車,大家可能有點累,都有點精神萎靡。

一路上李大山坐到駕車位沒有說話。一行知青最大的瞅著也就16,7歲,都看起來比較小,李大山對於這些娃子幹活真是不敢想象,你看看那一個個細皮嫩肉的,尤其那些女娃子,一個個水靈靈的,白淨淨的,一看就沒吃過苦,李大山暗嘆口氣!

夏夜和知青們坐在一起。幾個女知青瞅瞅夏夜,黑黑瘦瘦的,衣服上補丁摞著補丁,但是看著收拾的很乾淨,看著夏夜的指甲也剪的乾乾淨淨的,也沒有汙泥,大家對所到的環境還是有所期待,畢竟有馬車來接,來接的倆人看著都還乾淨。(大霧!)

其中一個女知青對著夏夜說:“小弟弟,你好,那是你爸爸嗎?”

夏夜聽著小弟弟,暗自吐槽!但面上搖搖頭說道:“那是俺叔,俺是陪俺叔過來接你們的!你們是從哪裡來的?”

夏夜的一句問話開啟了知青們的話匣子。

先前和夏夜說話的女知青回道:“我來自京市,我叫劉娟!大家好!”邊說邊對著大家點點頭。

梳著短髮的那個女知青看著對方回道:“我叫趙蕊,來自滬市!”

憨憨的那個男知青聽到趙蕊的回答也連忙道:“我叫趙建國也來自滬市,那咱們應該是一批的老鄉了!五百年前還是一家人呢!”衝著趙蕊興奮的點點頭。

趙蕊聽了也沒有太接茬,只是覺著這個男青年看著老實但是也挺能說的。

這時梳著偏分頭打著髮油的小夥有點吊兒郎當的問道:“哎吆,兩人都是滬市的啊!我叫錢升,京市,和劉娟妹子一個地方的!”像是特意平衡滬市和京市的數量。

剩下的一女知青年級可能偏小,見大家都互相介紹了,就有點語氣弱弱的:“韓英,我是杭城來的!”

有點文藝男青年的那個男知青,終於被大家聲音從思維中解放出來,用一種悠遠的語調回到:“李立權,滬市的!”

幾人簡短的互相介紹認識,夏夜看著這幾個知青,可能各有各的性格,基本都是一身軍綠的衣服,下身藏青色的褲子,腳踏解放牌膠鞋,估摸著是最好的最貼切的一身。男生除了錢升梳著油光水滑的偏分頭,其他兩個都是標準的工人頭,趙蕊一頭齊耳短髮,其他兩個女知青都是梳著麻花辮,瞅著就很有時代感。

估計錢升的家庭不差,看著都認識了,就從揹包裡拿出一袋餅乾,挨著人給遞了幾塊過去,嘴裡喊著:“都一下午了,除了在車上吃了點油麵,現在肚子裡空空的!大家都吃點墊下飢!老鄉,咱們還有多久才能到啊?”

邊拍了下李大山,看到李大山回頭就將餅乾遞過去,李大山擺擺手:“你個小同志,這餅乾可是稀罕物!留著自己吃吧!別急,還得走一個小時呢!”

說著李大山揮了揮馬鞭,在空中打了個鞭響,瘦馬得得的往前跑了幾步,又慢慢的走了起來。

李大山一樂:“嗨!這頭懶馬!到底年紀大了就精!慢慢走著吧!你們要是餓了,都像小錢同志一樣吃點東西充充飢!”

幾個人都拿了餅乾,各自嚼了起來,也是累了,在顛顛蕩蕩中慢慢就咪了起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慢悠悠的馬車終於在天黑前趕回了屯裡,李大山把車直接趕到了大隊部,那裡隊長兼書記趙淑天在等待著。一看一行人進來,忙趕了出來:“都來了,來來,各位同志,第八大隊歡迎你們啊!都先到屋子裡歇會!”

在知青來之前,趙淑天已經找了家裡有空房子的人家詢問知青借住的問題。因為涉及到糧食,誰家也不敢隨便接待人,畢竟口糧都有限。雖然大隊說每人補貼30斤糧食,但是多多少少的都有親戚在外村,以前知青的情況也都瞭解,都是幹活不行,吃啥不夠,大多都愛挑挑揀揀,萬一補貼的不夠,還得自家貼補。於是得知知青要住家裡都是不太樂意。沒辦法,趙淑天只能往人少的,有空房子的夏夜家分配了!

“房子呢!俺都給安排了,幾個男知青就住老夏家那邊外面的屋子,女知青先借住在夜娃家,目前村裡有像樣的住的地方也就這兩了,等忙完秋收,就給你們建知青點!為了支援國家建設,希望知青同志都能克服困難,到了人家去住的話能多多忙活些,畢竟只是借住而已!都交代了,要是能自己開火儘量自己開火,糧食都送到那邊了,你們自己和借住的人家商量!”趙淑天仔細交待著。

夏夜聽到三個女知青分到自己家裡,分分鐘覺著修了房子搬了家惹了麻煩來。但是現在情況確實他們家住房不緊張,家裡人也單一,女知青住也不會對女知青不好,只希望三個女知青能別惹事!

李大山聽了,想想三個女知青應該不會有什麼事!就跟著說道:“俺正好送夜娃回去,就都給送到地吧!”

趙淑天點點頭,先安置了再說吧!

於是李大山把知青又一一送到住的地方,到了老夏家門口,把三個男知青送到夏夜之前住的窩棚那裡,三個男知青看著窩棚,就都傻了,錢升嚷嚷著到:“老鄉,這哪裡是屋子?不是牛棚啥的吧?那不是破壞分子住的?還讓我們三個睡一個炕??”

李大山點點頭:“以後別忘記燒炕,要不然冷著了得了地方病可是會上吐下瀉的,有啥就問這家當家的!你們口糧趙書記不是說了嗎,都已經分配給這家了,你們跟著搭夥,有問題就問書記!好了,俺走了,你們自己安置!”

說著卸了幾人的行李,就往夏夜家趕去。

夏夜看著了家門就連忙喊著:“娘,俺回來了!”

夏母聽著聲音出來,看著自家孩子安全回來,一陣激動!不期然看到新分來的三個女知青眉毛皺了皺。

都是些孩子,也不好冷落。夏母忙道:“這就是城裡來的知青同志吧!都真俊!咱們先進家再說!”

邊說邊引了女知青們進了院門。

李大山從車上把鐵鍋拿了下來,對著夏母說:“二嫂子,今天運氣不錯,淘著個大鐵鍋,這下做飯不愁了!”

邊說邊把大鐵鍋放在了廚房,把暫時當鍋的陶盆拿了下來,放上了鐵鍋,因為基本都是按照一個型號的,放上去正好。

夏母跟著到廚房稀罕的看了幾下,要不是家裡來了外人估摸著要燒火試試了!想著外人,夏母轉身看看院子裡站著的三個姑娘,嘆了口氣:“小同志,叫俺夏二嬸子就是,夏夜是俺家娃子,你們三就住西廂房就行,那裡的炕俺都燒起來了,你們把自己的鋪蓋行李弄好就行,跟俺進來吧!”

說著夏母開啟了西廂房的門,裡面收拾的很齊整,因為新刷的石灰,整個房間很乾淨,就是傢俱還沒有打好,現在空空落落的就一個炕。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