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聳入雲的雪山之中, 直通布達拉宮的漫長路途上,零星出現著一些磕長頭朝拜的藏人。

漫長的公路上, 各式各樣的汽車帶著塵沙駛過這些三步一磕虔誠朝聖藏人。

顧南沅站在布達拉宮一塊能看到來途的高地上,遠遠?望著那群向著布達拉宮磕長頭朝聖而來的藏人。

這群藏人在長長的公路邊, 夾雜著飽經雨雪風霜的洗禮之色,他們為信仰風塵僕僕而來,行駛路過他們的車子,降下來的車窗露出其中前往藏地旅遊的遊人, 他們拿著現代的攝像儀器, 對著這群匍匐在地上一點點前行的藏人拍個不停。

無數嘈雜的關注, 伴隨著遊人對這些朝聖者的無數指指點點。

在這些關注和指點中, 向著信仰虔誠朝聖的藏人沒有受任何干擾,依舊掛著寧靜的笑, 心無旁騖繼續向著他們目的地磕長頭前行。

磕長頭之路, 從朝聖者蒙滿灰塵的臉就能看到他們背後的枯燥辛苦,而這樣的辛苦, 還不是你短短幾秒,幾分鐘, 幾小時見到的,而是長達幾個月甚至半年的堅持之行。

風雨無阻,從家鄉一路跋山涉水穿過一座座雪山,走到朝聖之地。

是什麼支援他們走到這裡,是那些被外族人指指點點無法理解的“愚昧”信仰,還是那些已經與現代格格不入的堅持信念。

這個問題, 顧南沅用她飽含力量的聲音告訴聽眾,在沒有像藏人一樣匍匐在地上為心中神聖的信念去做努力的時候,不要站在自己狹隘的世界裡,對別人的精神世界評頭論足。

站在自己的視角裡,你永遠體悟不到這些藏人堅定不滅的信仰之力對他們人生的指引之力。

這種信仰之力,給了他們無懼任何困難的勇氣,所以不管朝聖路上發生任何意外,天氣如何惡劣,路途多麼崎嶇,這群朝聖者還是不卑不亢,堅定不移的向著朝聖之地緩慢前行。

被藏族視為“純淨靈魂”的磕長頭朝聖,心中都懷揣著很美好的祝願和祈福,很多朝聖者的朝聖之路是為了天下蒼生在祈福。

信仰的美好,在無論何時都充滿希望和善良的時候,是一件令人崇敬的事。

因此在外人沒有站到他們的視角,去觀看世界,去堅守祖先傳承下來的信仰時,對他們的任何評斷

都是偏見狹隘的。

人類很多苦難,來自於我們對彼此的偏見。

站在自己的思想世界裡,對他人的思想世界抱有膚淺的偏見,才是真正的愚昧。

《信仰》

第一次顧南沅唱到《信仰》這一段的時候,是在糾正那些對藏人信仰指指點點飽含各種偏見的遊人。

透過她飽含力量的聲音,《信仰》的歌詞混合著重鼓聲,傳達了信仰之力克服一切困難,能震撼人心的強大力量,這份力量神聖不可侵犯,這份信仰需要受到尊重。

在沒有站在藏人精神世界的視角下,可以不理解藏人這份的信仰,但是需要尊重藏人的信仰。

《信仰》之中,顧南沅令人回味無窮的聲線和唱功,將這份捍衛信仰的尊重之意唱出來,mv背景出現的是藏人在與天最接近的高原上,在一座座高聳雪山之間,在最空曠的天地間,熱愛大自然,熱愛生命,熱愛生活的美好生活。

一張張染著高原紅的面龐洋溢著笑容,是最美好的藏族印象。

期間飽含著由平措、央金四人組成的雪域高原組合帶領著藏族孩童載歌載舞的畫面,很搶眼給他們這個組合刷了一波存在後,《信仰》的mv畫面開始似時光回溯一樣倒回。

那些行駛的車輛,那些虔誠朝聖的藏人都一一回溯到起始點,然後繼續時光倒流,將藏地建國前後的發展以倒回的形式展現出來。

這個時光回溯,最大限度展現了藏城建國後的地域發展,也展現了這片雪域高原的險峻地形。

那條給藏人堅守信仰去朝聖的路途,在時間倒回中,可以清晰看到它從無到有。

懂點經濟發展的都明白,一個地方的發展,交通是多麼重要的元素。

要想富,先修路。

這不光光是一個口號,還是一個很大的事實。

雪域高原,千古以來上天賜予了它最美的風景,也剝奪掉當地的資源。

物質匱乏,是這個地域到現代,到如今都還難以擺脫的標籤。

但是這個物質匱乏,還是隨著建國後,一條條在雪域高山中修建的“天路”有著巨大的減輕。

有了這些連通內地的“天路”,藏地因為高原地域自身發展難的限制,還是隨著時間人民生活發生著翻天覆地的鉅變。

而這個鉅變,《信仰》mv中不展示與主題無關的細節,只展示一直貫穿在mv中的朝聖之行。

藏人為信仰一直想付諸實踐的朝聖,在藏地隨處可見,也都是依靠著建國後藏地出現的一條條打通貧瘠和落後的“天路”。

沒有這些路,朝聖根本不會在藏地如此繁盛,在沒有這些公路的時候,隨著時光倒回的藏地,可以清晰見到這個地域自然環境對於長途跋涉的“惡意”。

過於險峻的地形、惡劣的氣候和匱乏的物資,朝聖之行在很久以前是極少部分藏人貴族和英雄才能完成的行程。

普通藏人無法有這個機會和條件,去實現心心念念一輩子想要完成的信仰朝聖。

所以很多善良的藏人在進行朝聖的時候,一路為自己的信仰祈福時,還是在為修路之人祈福。

而那些修路之人呢?

在《信仰》越來越震撼人心的高音歌唱中,mv內容的時光倒回又開始隨歌聲前進,在前進中一條條打通雪域高原各個重要生命要道的公路突破天險而成。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這一幕隨著顧南沅振奮人心的聲音,很多人被這一幕震撼的久久不能回神,在這些公路在艱險之地破天而成後,mv出現的卻是令無數人為之落淚的畫面。

一座座紀念碑矗立在路邊,一個個醒目的數字提醒和銘記著為修建這些“天路”犧牲的軍民。

那一個個抱著信仰磕長頭前行朝聖的藏人,在這裡為信仰磕頭,也為這些給他們帶來好生活的修路之人磕頭,祈福他們受到他們信仰之力的保佑。

而那些活著並依舊在為藏地修路的人呢?

mv畫面出現那些公路的建設者。

他們跟那些朝聖的藏人一樣,飽經風霜雨雪洗禮之色,風塵僕僕在艱險的地域做著公路建設。

而這些建設很多是中國解/放/軍在崇山峻嶺中突破萬險劈斬出來。

很多人帶批判性的說,現代的中國人很多缺乏信仰。

然而,沒有信仰,是什麼力量支撐中國軍民劈荊斬棘,與天鬥與地鬥,建設出這樣一條條天路。

這群修路的中國軍民,在《信仰》沒加任何修飾和刻意拍攝的mv畫面中,堅毅的眼神,神聖的堅持,批判他們的沒有信仰,是不是很可笑?

正是這個中國普遍存在的中華民族信仰,才在無數磨難之中,拯救了這個民族,復興了這個民族。

一個個中國奇蹟,背後都堅守這個信仰。

所以《信仰》唱完所有振奮人心的歌詞,最後mv出現的畫面,顧南沅站在布達拉宮?望正在為信仰不畏辛苦朝聖的藏人同時,她也在?望駐守在這些朝聖之路上的軍人。

這些軍人最先堅守中國信仰為這裡劈開天險,帶來日新月異,翻天覆地的美好變化,也守衛著這個國家疆土,守衛著安居樂業的各族人民。

“顧南沅《信仰》最後?望遠方,對著一抹綠色敬禮的動作,要感動死我!”

蘇淡是大城市裡一個上班族,第一次觀看《信仰》後,在貼吧釋出這句話,惹來無數人回帖表示贊同。

很多人將顧南沅的這個動作理解為是在致敬保家衛國的軍人,只有極少數人懂得顧南沅最後那個動作是在致敬她的中國信仰。

而這個理解,顧南沅上節目做了肯定的解釋,更是惹哭了無數在現代處於迷茫之中的中國年輕人。

《信仰》這首歌,無論是節奏還是旋律都帶著一股神聖不可侵犯的韻味,這股韻味伴隨著顧南沅用相當強勢的力量聲線來演繹,一股能劈天蓋日的信仰之力,極為振奮人心,不看mv只聽歌,這首歌飽含力量和支撐的聲音,很容易掃清很多人心中的迷茫不安,給人注入昂揚的能量。

這些身處於迷茫不安的人,可能是為信仰迷茫,也可能是為生活,為青春,為人生中各種各樣的煩惱。

這個煩惱在《信仰》這首歌高昂的唱腔中,一點點神奇的被化解,心中很莫名的會跟隨著顧南沅的聲音去堅定心中的某種信念。

而觀看了mv的很多人,特別是一直被指責沒有信仰的中國年輕人,則是更加受到鼓舞和激勵。

明確的知道,他們不似藏人或者一些有宗教信仰的人群一樣,擁有這類宗教信仰,但這不代表他們沒有信仰,他們很多也可能跟顧南沅一樣,跟那些堅守在邊疆,那些披荊斬棘為復興中國,為創作民族奇蹟奮鬥的軍人一樣,擁有著不輸於很多宗教信仰的中國信仰,中華民族很多人一直植根於骨髓之中的中國信仰。

所以隨著顧南沅的《信仰》歌曲,很多中國人懂得尊重其他民族的宗教信仰,懂得尊重他們不理解的文化信仰之外,這些中國人透過顧南沅的這首歌發現了一直被他們察覺不到的中國信仰。

《信仰》這首歌的mv,在中國各階層都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對處於迷茫期的中國青少年影響是最大的。

而《信仰》mv在國外爆火,同樣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信仰》釋出第三周之後前後不差幾天成功爬上多個國際音樂榜第一,音樂討論區最多的是《信仰》之中出現的一段話。

“人類很多苦難,來自於我們對彼此的偏見。

站在自己的思想世界裡,對他人的思想世界抱有膚淺的偏見,才是真正的愚昧。”

這段話,在歌詞和mv中都是在說藏族的信仰飽受外界的偏見,但是在國際上釋出,會聽弦外之音和“弦外之畫”的外國人還是能知道,這支mv和歌曲,再說藏族,再說中國人的信仰,卻也在對映西方一些國家和人士對中國的指手畫腳。

尊重信仰,不僅僅尊重他人的行為方式,也尊重他國的發展。

所有站在自己思想世界,對其他國家發展和民族發展指手畫腳,都是偏見跟愚昧,都是不懂得何為真正的尊重。

同時顧南沅《信仰》之中用來展現中國信仰的藏城公路建設,也極為直觀有力的打了那些都不知道藏族人民過什麼生活,生活在哪兒,需要什麼,卻想做救世主的外國人極為有力的耳光。

而這記耳光,打的太狠,很多人還提出抗議,要在多國禁播《信仰》這支mv,有幾個xx支持者的國家官方才有這個意向,中國官方出面做了mv國際推廣。

“最近一段時間,謹防一些勢力對你不利,你別出國做《信仰》歌曲的宣傳活動。”

中國官方開始在國外有勢力壓制《信仰》傳播的時候,動手穩住《信仰》席捲全球的發展,並且為顧南沅安全的提醒她暫時別出國。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