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2月24日 g省

海邊城市的暖風伴著冬日裡的些許降溫,將這座沿海都市的外部也籠罩了一層朦朧的薄霜。

未來即將竣工的城郊機場外,一步步搭建的大型建築工地發出劇烈的轟鳴聲,大路上運載著各類貨物的重型大貨車來往頻繁。

伴著高架橋上下的車流,一些早幾年還不多見的私家車已經開始悄然進駐城市的一角。

這裡是g省——中國金融貿易之都。

全國放眼望去,未來無數外資企業,重工業工廠,電子科技公司都即將在這裡破土孵化的最肥沃不過的一塊土壤。

政府連年來的經濟年產值都在這裡得到了一次次歷史性的突破。

海對岸的華人,僑胞,外商也因此紛紛看重了這塊土地,使近兩年的這裡愈發地受商圈矚目起來。

人們來到這裡,謀取金錢,尋找商機,洽談買賣便是第一要務。

而大清早的,透過喜來登大酒店的透明落地窗,遠處,隱約有從大氣層中徐徐飛過的飛機映入人的眼簾,另有依稀的對話聲闖入人的耳朵裡。

“誒,喂,ok,您找哪位?誒,您好您好,我是梁總的助手小毛。”

“……”

“噢噢,麥克喬先生,前天一起在珠江大飯店吃飯的那個,我當然還記得哈哈,關於昨天的那份投資案您想要個電子檔案,行,我馬上就用酒店這邊的傳真機給您去一份……”

“……”

“對,梁總這會兒人是不在,東區咱們不是弄了個臨時地基準備看一看?他這兩天去現場看規劃圖安排工人去了,是,等他回來我一定讓他給您去個電話……”

凌亂鋪滿了檔案的地毯旁,兩個臨時拼湊在一起的辦公桌旁正有個被電話驚醒而匆忙爬起來接電話的男助手。

他看歲數差不多像是三十來歲。

帶方框眼睛,略胖,會講熟練的英語,看掏出鋼筆飛快落在便籤上留下的字跡也很利落。

雖然身底下的襯衫被胳膊和訂書機壓的皺巴巴的,但看口才和能力還是很有專業助手的風範的。

至於這間酒店高階套房,從他話語中的意思,應該就是這位助手和他口中的梁總——梁生同志臨時辦公的地方無疑了。

說起咱們的老朋友,梁生。

其實距離他本人被麥德龍賣場的投資方邀請到g省的省會城市來洽談這筆未來的‘shopping mall’,工期投資建設也已經快十多天了。

年前他和自家小聲聲自打從北京旅遊回來,就一個人跑來這省城,熱火朝天地投身到了這開年新局面的事業中。

都說他這人註定閒不住,成天想發大財。

但其實關於他此刻腦海中盤旋著這‘shopping mall’的宏偉藍圖構想,最早還要追溯到他上輩子。

那時候他自己還是個不懂事的毛孩子。

十幾歲輟學後他沒再繼續讀書,就在社會上亂混,大世面沒見過幾次,飛機汽車之類的更是只存在於想象中。

但有一回卻很湊巧的,讓他在一本掛在一家髮廊的風景掛曆上看到了十分陌生神奇的一幕。

那是一本生產於2003年的風景畫掛曆,對應梁生自己的上輩子,恰好也就是現在這個時間點。

掛曆上畫著一座十幾層的玻璃高樓,裡面有很多擺放著蔬果商品的商鋪,看上去特別氣派,底下有停車場,外面有天橋長廊,咖啡廳,快餐店等。

這樣的存在,放在當時還處於經濟實力各方面剛剛與國際接軌的中國人眼裡肯定是十分陌生的,新奇的。

而也是透過這一次機會,那時的梁生才知道,這就是傳說中的‘shopping mall’即後來每座大中小城市都必定會有的商場,購物中心的前身。

畢竟在零售業中,shopping mall是一種高階的商業業態形式。

在西方國家,shoppingmall與百貨店一超市一樣是一種常見的業態形式,屬於一種新興的複合商業零售業態,具有規模龐大,功能齊全的特徵,它集購物、休閒、娛樂、飲食於一體,是包括全力百貨店、大賣場以及眾多專賣店、娛樂中心,連鎖店,餐廳在內的超級商業中心。

於是乎,從那時起,擁有一個完美的,能夠滿足人一切需求的大型連鎖超市的理想就埋在了他的心底。

直至這輩子他從頭來過,從菜市場的一輛三輪車小販做起,一步步走到現在,能夠帶著完整市場進貨渠道和充足的底氣去聯絡接洽人真正的國外超市,將其引入中國。

這一切,不得不說聽起來真像是一場美夢,亦或是一則天方夜譚了。

“梁生,你給我說說,咱們到底為什麼要冒著這麼大的風險,去搞這個……超,超市大賣場?”

“……”

“這年頭大家連基本消費水平都沒和國際接軌,咱們這幫賣罐頭起家的人真的能做到嗎?你就和我說說你到底要幹什麼吧!”

“哈哈,我啊,要等著咱們市開起大商場,全國連鎖大超市,然後把咱們的罐頭都統統塞滿裡面的貨架,要把咱們的產品買到美國,賣到加拿大,賣到世界上任何有華人居住的地方,讓那些留學生,華僑都吃到哈哈!我啊,做咱們市,咱們省,全國都知道的‘超市大王’!”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我靠,梁生,你這是痴心妄想跑去非洲賣拖鞋,找死啊!”

“找死就找死唄,向死而生,西部淘金潮的美國牛仔也想不到在那樣一個荒蕪的地方底下真的存在金礦,我梁生天生就是這樣的孤膽英雄啊嘿!

這是一段他在出發前對昌平廠房,包括老龐這幫老夥計拍案定下來省城計劃時,親口笑著許下的承諾。

可梁生離開y市前,春節假期眼看著還沒過完。

結果這一番折騰,正月十五眼看著都被他給糊里糊塗地忙過去了。

期間他忙的腳不沾地,也沒工夫和家裡邊多聯絡,僅有的幾次通電話,卻也沒和金萍小梁聲說上幾句話。

不過不得不說,這一次,也的確是他這二十幾年上下輩子加起來,到目前為止碰到的最大,最不容許錯過的一次機遇。

抓住了,那他就是親手拿下這00年後,內地大型連鎖超市合作商的中國第一人。

抓不住,那即便是如他這樣的樂天派,怕是也會難免也因為這樣千載難逢的機會而遺憾終生。

也因此,這段日子,匆忙帶著幾件西裝,一臺電腦,外加一個外聘來的助手就上了省城的梁生每日都基本在酒店房間裡辦公度過。

酒店每天送三頓飯,拿小推車專門送上來都是些賣相不錯的西式簡餐。

可他這種米飯養大的中國胃,愣是一口都吃不慣。

為此還搞得免疫力都下降了,又是低燒又是頭疼的,弄得助手小毛還去藥店給他買止痛藥。

但為了這買賣進行的順利,身體隱約覺得哪個環節好像是有點不舒服的梁生也只能硬生生熬著。

守著這塊商場的戰地焦頭爛額地和各路投資人耗,搞得一嘴巴都是泡,天天還只能使勁地灌洋咖啡提神。

而這頭五天,他基本就是帶著人聚會吃飯見各路外賓。

期間,各種大鬍子藍眼睛的外國人他是見了一波又一波,西裝夾層裡的塞進去名片那也是一波波地見漲。

好在他的英語水平吧,雖然自學了那麼久還是個半吊子,但各種涉及商業合同上的專業性詞彙倒是熟悉的差不多,加上還有小毛這個助手從旁協助。

於是乎,承載著昌平,y市兩廠幾十人乃至百人的希望,咱們的小梁總這回也就作為這企業獨當一面的老闆,好好在談判桌上和對方派來的各路人員正式交手了起來。

……

2003年2月26日 y市

(廣播內播報內容)

“26日早,本市中醫院疾病科再度引來掛號高峰,傳染病高發期,公共環境下請注意衛生安全,因坊間傳聞四散,及部分不良商販惡意引導,近日市場內物價再次上升,各區居民大量採購蔬果,口罩,84消毒液,特在此闢謠,請市民朋友切勿相信社會不實謠言……”

連棟居民樓之間用鎖頭死死扣住的鋼筋窗戶外,樓下電線杆大喇叭下方正斷斷續續傳出播報聲。

市廣播電臺一大清早就面向全市連續轉播了數遍內容,但具體有多少人聽進去內容卻也是完全未知的。

此刻,外頭來往路上行走的車輛其實很少。

結束春節假期的天不算特別冷,可偏偏頭頂的空氣雲層都是黑壓壓的,顯得怪窒悶的。

空蕩蕩的城市馬路上顯得格外的靜的,以往滿大街熱鬧的活人好像一瞬間人間蒸發了,連個路邊擺攤賣菜的鄉下老人都沒有。

而頭頂沒裝聲控燈的樓道裡,偶有幾聲樓下防盜鐵門開合的動靜傳來。

但伴著不知名鄰居凌亂單調的腳步,和人手上拎著塑料袋的譁啦聲,很快整個底下就又什麼多餘的動靜都沒有了。

“咣噹——”

鐵門不知道是被風刮上了,還是被人給重重推上了,發出好大一聲響。

被驚動了的小梁聲就是在這種情況下聽到動靜跑到自家窗戶旁邊看的。

在此之前,他早上起來打了點水洗臉刷牙,又在家裡做了兩套題之後,就踮腳趴在自家鐵窗戶外一動不動聽了一早上廣播。

今天已經是26號了,距離熱熱鬧鬧春節已經過去快兩週了。

說好了一個禮拜就從廣州談買賣回來的梁生目前還沒回家,他們學校那邊,班主任萬老師竟然到現在也沒開學。

這事放在往年肯定是完全不可能發生的。

他書包裡這會兒還塞著成堆做好卻沒交上去的假期週記和寒假作業,原本這時候他已經在學校上了小一個禮拜的課了。

可現在,不僅僅是他。

整個區,整個市如梁聲這樣的初中生,高中生大多都還在家裡焦灼地等著學校那邊時間未知的開學通知。

金萍今天一早上就又臉上蒙著個大口罩,另帶著幾件換洗衣服和一個裝著生薑母雞湯的保溫桶出門去了。

臨走前她給小梁聲做好了早飯,並叮囑他下午記得把鍋裡的醋再裡外燒一燒,以及千萬別開窗戶別下樓玩就走了。

燒醋,別開窗戶,不準隨便下樓玩——這就是這兩天小梁聲從金萍嘴裡聽到的最頻繁也最密集的叮囑了。

小梁聲不知道她這兩天時不時地這都是悄悄去哪兒。

但他隱約還記得,曹叔叔自打前天接了個居委會的通知,又被上門檢查了圈身體後,大半夜就也被一輛120給接走暫時性隔離了。

——暫時性隔離。

這個詞也是小梁聲從居委會那幫帶著袖章的工作人員嘴裡聽說的,期間,他作為小孩子也被特別詢問了一下春節期間的外出動向。

“小朋友過年去過外地沒有?”

“……”

“去過北京?哎喲,那大致是什麼時候?期間去過什麼流動性場所嗎?比如醫院,網咖?火車的時候靠近過什麼流鼻涕打噴嚏的人沒有?”

“……”

“哦,正月之前回家的?那還好,那就先拿兩板退燒藥和咳嗽藥水,最近注意保暖,提高下免疫力,一有不舒服記得要早點聯絡我們,我們好安排暫時隔離,沒多大事,就是流感,這兩天得流感的人特別多。”

上門來的那些工作人員說到關於隔離的原因時,口氣似乎沒有太多緊張感。

無論是傳單派發,還是義務科普都做的相對流程化。

似乎除了說要把有‘流感嫌疑’的人集中先安置在一塊觀察兩天,也沒有散播太多不安和恐懼。

可與此同時,小梁聲也是後來才知道,被陸續帶走暫時隔離不止有他們這一家。

還有半個區這個春節去過外省外市走動親戚,做買賣的人,包括梁聲的小哥們兒林侗。

居委會說這是區醫院下的通知,區醫院則說這是區政府給安排的大型體檢,而所有上門負責檢查的醫務人員也都口徑一致。

——這事不大,就是流感,人先隔離兩天,過幾天就回來了。

這些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給的說法是政府給安排地方先住一段時間,天天有醫生護士檢查身體,但是就是不能四處走動。

關於自己的好哥們兒林侗為什麼也會出現被暫時隔離的人群其中。

究其原因,就是現在外面已經持續多日的市民廣播裡提到的那場至今沒有被定名的‘流行性感冒’。

以及,他剛好在春節的那段時間去過他媽媽和繼父家,也就是鄰市z市。

“誒,聲聲,我悄悄告訴你,我過年那段時間不是去我媽和後爸家住了幾天,然後又提前回來了麼,他們那邊不知道為什麼過年街上都沒人,一點都不熱鬧,特別奇怪。”

“怎麼沒人?他們不出門玩嗎?”

“對啊,我也納悶呢,過年大家怎麼都不出來玩呢,後來我就問我媽了,我媽不是護士嗎?那段時間她也天天呆在醫院整天不回家,也不和我一塊吃飯,有一次加班到很晚,剛進院子她就突然咳嗽地摔在地上了,鼻子裡還有消毒棉球塞著淌出來的血。”

“……”

“我和我媽從小也不太親,她拋下我爸和我改嫁那麼多年,我就見過她幾次,但我看她那個樣子我也嚇死了,可我媽非和我說她只是上班累著了,不小心感冒了,後來每過兩天,他們就趕緊先把我送回我奶奶這兒了。”

“……”

這個之前從林侗口中偶然聽說的關於鄰市的奇怪見聞,這會兒小梁聲其實心裡還是存著疑問的。

後來林侗被隔離的時候他倆沒再有機會見著面。

但透過金萍之口,小梁聲還是得知,林侗目前沒什麼事,他奶奶去給他送過好幾次飯了,這小子活蹦亂跳的,

可在一個普通青少年的認知裡,咳嗽到倒地不起,還有連日來市內悄悄擴散的‘流感’風波其實給人的感覺都不太好。

即便所有人目前都沒當回事,但這種恐懼又反常的氣氛還是像結了冰的湖面下漸漸擴大的某種細小裂縫一般讓小梁聲內心隱約不安了起來。

可現在一是金萍不準他隨便出門亂走動,搞得他既不能上學又不能去彭老師家補課,二也是他哥暫時又沒回家。

因此小梁聲思索之下也沒有其他辦法,只能一邊利用起時間也沒敢耽誤自己的學習進度,另一邊就悄悄留意起外邊這些廣播來了。

他有每天從公共廣播中記錄防疫站變化的隔離患者增加人數。

大概是出於對數字的敏感程度,在家除了做數學題也沒別的事可做的小梁聲還列了個表格,算了下周邊幾個區的患者數量的增長趨勢。

因為以前上衛生課,他有聽老師說,傳染病等級其實是可以透過區域密度劃分的,一旦一種疾病達到了危險值,那就意味著一場災難即將爆發。

此刻尚還年幼的小梁聲並沒有想到,他這樣完全出於巧合的數學計算,將在接下來的一場巨大疾病風暴的邊緣,拯救包括他至親在內的數條無辜者的性命。

而此刻,年幼的孩子只是又一次拿起自己手中的筆,又在鐵窗隔著的廣播中一字一句地寫下了一段這樣的話。

【今天早上起來,我哥還是沒回家。】

【廣播裡說最近生病咳嗽的人好像多了,可是我其實並沒有在路上見到這樣的人。】

【金萍阿姨說,這兩天市場裡所有的蔬菜和豬肉都突然漲價了,大家都開始往不在意的價格往家裡買菜,不知道以後能不能吃得完。】

【這一天是26日,我不知道接下來還會發生什麼,但我希望我哥哥早點回家,曹叔叔和林侗也能早點平安地回家。】

【——梁聲】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