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也有流沙?丁二苗皺起了眉頭。

說話間,前路更加難行,縱瑞祥停了車,走下車來,用望遠鏡向四周眺望。

丁二苗也隨後下車,頓時覺得勁風撲面。那些細小的沙子,被卷在狂風中,打在臉上隱隱作痛。

“臥槽,看天氣預報,不是說今天微風嗎?”丁二苗牢騷了一句,手搭涼棚超四處觀看。來時的路上,還能遙遙地看到一絲清脆,但是去路茫茫,卻都是黃沙……

季瀟瀟和顧青藍也跳下車來,各自戴上風鏡,豎起衣領,衣袂飄飄,女俠一樣颯爽英姿。

觀望良久,季瀟瀟感概道:“怎麼來到這裡,有一種置身大漠的感覺?逐草四方沙漠蒼茫啊。”

“說對了,這裡本來就號稱漢中大漠。”縱瑞祥放下望遠鏡,道:

“俗話說,廟小妖風大,洞淺毒蛇多,大家可不要小看了這塊沙漠,無數盜墓好手,都把自己的皮囊,埋葬在這蒼茫黃沙之中啊。”

丁二苗笑了笑,不置可否。

“縱師兄,前面無法前進了嗎?”顧青藍問道。

根據行車路程推算,這裡只是小沙漠的邊緣,距離中央地帶,至少還有三十公裡的路途。如果從這裡棄車步行,可不輕鬆。

“還能再向前走一二十裡,但是再往後,深入沙漠腹地,恐怕就不行了。”縱瑞祥揮手道:“大家上車吧,再往前開一段路kànkàn。”

眾人再次上車,繼續西行。

但是地面坑窪不平,更兼時不時地遇上沙堆,所以前進緩慢。

這二十裡路,走了一個多小時。直至車行的速度,和步行差不多,縱瑞祥才把越野車熄了火,招呼大家下車。

丁二苗帶著季瀟瀟走下車來,放眼身邊,黃沙萬里,已經看不到任何青綠。

“縱師兄,你對這一帶的情況要熟悉一些,現在我們聽你的。”顧青藍kànkàn四周,說道:“往哪裡走,在哪安營紮寨,你就吩咐吧。”

縱瑞祥回身kànkàn丁二苗,徵詢著說道:“這裡距離沙漠腹地,還有十幾裡路。我的意思是,大家帶上部分裝備和飲食,步行向前,找個地方安頓下來,然後一步步地向前探索。”

“沒問題。”丁二苗點點頭,收拾好雨傘和揹包,然後扛起了一個裝著食品和飲料的旅行箱。

季瀟瀟也背上了雙肩揹包,力所能及地負擔起部分裝備。

而顧青藍和縱瑞祥,則帶上其他的盜墓工具和雜件,在前面領路。

根據“不要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的經驗教訓,越野車上,還留下了部分裝備,以防不測。

西風烈列,四人行走在浩瀚沙海里,渺小的似一支微不足道的螻蟻部隊。

因為做好了持久戰的心理準備,所以大家不趕時間,也不著急,走得比較慢。走走停停,在中午時分,終於抵近了沙漠腹地。

所幸一路上還算平安,無驚無險。

只是狂風肆虐,亂沙飛舞,讓人覺得自己更加渺小無助。

眾人放下行李和裝備,躲在一個避風的沙丘後面,略作休息。

“丁老弟,顧師妹,下一步該怎麼辦,我聽你們的。”縱瑞祥打量著丁二苗等人的神色說道。

眼前到處都是黃沙,一馬平川,無山無嶺,從地形上,無論誰也看不出來龍去脈。所以要在這裡找墓葬,縱瑞祥的盜墓經驗,就顯得捉襟見肘,有些不夠用了。

故此,縱瑞祥也拿不出主意,甘願做馬前一卒,聽候差遣。

同時,縱瑞祥這樣說,也是想kànkàn丁二苗這個茅山弟子的成色。據說道門高手尋龍點穴找墓葬,不僅僅可以憑藉山形地勢做判斷,還有一個絕招,就是夜觀天星而定穴。

但是觀星定穴,別說縱瑞祥了,就是他祖師爺李鴨子也不會。

李鴨子yàoshi有那能耐,就不會發明洛陽鏟了。洛陽鏟的原理,是帶出地下的土樣,然後盜墓者根據土層分析,判斷地下有無古墓,何朝古墓,多大規模等等……

“二苗,這裡一望無際都是黃沙,地表特徵,幾乎一模一樣,我們能找到劉伯溫墓嗎?”

顧青藍也看出了縱瑞祥試探丁二苗的目的,便幫著丁二苗說話,道:“不如,我們先找沙丘河?或許運氣好,我們還能找到古河道。”

誰zhidào縱瑞祥鐵了心要試探丁二苗的道行,笑道:“顧師妹想過沒有,找到沙丘河,我們又能怎麼樣?既然是一條河,那麼河道一定很長,誰又能斷定,墓葬在河道的什麼位置?河頭,河尾,還是河腰?”

“那你說怎麼辦?”顧青藍瞟了縱瑞祥一眼。

“聽說……道門中人,可以憑藉天星定位,而找到墓葬。”縱瑞祥圖窮匕見,亮出了自己的意圖,道:

“丁老弟既然是茅山弟子,想必也精於此術。目前一望無垠都是黃沙,想找到墓葬所在,大約要看丁老弟的本事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觀星定穴,只是故老相傳。無論是遠古的摸金卸嶺、發丘搬山,還是近代的南派北派,都沒聽說過有這樣的奇才。”顧青藍對縱瑞祥刁難明顯不滿,道:“就算是我們的祖師爺李鴨子,也沒有這本事吧?”

丁二苗kànkàn四周,又kànkàn自己的羅盤,對顧青藍和縱瑞祥的話,裝作充耳不聞。

縱瑞祥嘿嘿一笑,說道:“顧師妹,李淳風和袁天罡,為武則天挑選墓葬的故事,想必你也zhidào吧?”

“老掉牙的故事了,地球人都zhidào。”顧青藍聳聳肩。

這的確是一段老故事,幾乎盡人皆知。

——據說武則天做皇帝的時候,命令當朝宰相李淳風和國師袁天罡,分別為自己選擇墓地。李袁二人不敢怠慢,星夜出發,走訪名山大川。

數月之後,兩人同時回朝覆命,說已經選定了地址。一番謙讓之後,李淳風先說,已經在遠離長安的西北某地選定了墓穴,並且埋下了一枚銅錢作為記號。

袁天罡也說道,他也在那個方位選定了墓穴,並且紮下一根銀簪作為標記。

武則天聽見兩人所選的墓穴都在一個區域,暗自稱奇,便命令其他官員前往驗證。驗證官員前往檢視,果然在地上發現了一根扎在土中的銀簪。

扒開銀簪下的浮土一看,銀簪恰恰扎在李淳風所埋的銅錢眼裡!

原來二人選定的地點,盡然不期而遇,不偏不倚。武則天大喜,就將墓葬定在此地,便是後來的乾陵。

縱瑞祥嘿嘿一笑,道:

“師妹可曾zhidào,袁天罡就是利用天星定位,選定墓穴的?浮世如夢,滄海桑田,唯有天星永恆。既然選定墓穴可以利用天星,那麼尋找墓穴,為何不能利用天星?”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