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候,仍然在顧慮的企業,基本上都是,和網路、移動通訊、電子科技,都完全不沾邊的企業。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而決策者本身,又是十分慎重的人,在這個時候,沒有對整個專案有著深入瞭解的時候,不敢輕易的確定參與。

他們雖然想賺錢,有著投資的想法,但是對於這個行業卻不是十分的瞭解。

這時候,看著相關行業的人紛紛參與進去,他們有些焦急。

有些的人在和顧問一起猜測、分析,而有些人性子比較直,就直接就問了出來。

“陳總,恕在下冒昧,我們公司基本都是在傳統領域,短期內,是不會涉及到人工智慧、作業系統相關的行業的。

“所以,我們關心的問題,還是集中在晶圓工廠本身,它的技術水準,它的行業前景,以及盈利能力,投資回報率等等。

“我在來之前,做了簡單的瞭解,得知新建的晶圓工廠,它的生產成本,會比成熟的老工廠高很多,同樣的工藝,可能會比老工廠高出一倍以上。

“關於這樣的問題,我希望陳總,或者其他的半導體行業老哥們,都給我們這些外行講解一下。”

這個人,問出了大部分傳統行業人都想知道的問題,所以他說完之後,其他人,也都豎起了耳朵聽著。

陳建生還沒說話,華為總裁呵呵一笑:“這個問題,我來回答吧,你剛才也說了,是在同樣的工藝標準下,進行的猜測,但是要是不一樣的工藝標準呢?”

問問題的這個老總,還算是非常的虛心的,於是繼續問道:“恕在下愚鈍,還請於總解惑。”

華為總裁笑呵呵說道:“我這麼說吧,捷達和勞斯萊斯,都是四個輪子,你能說他們是一樣的車嗎?”

聽了這個比喻,所有人都忍不住臉露微笑,性格比較直的就直接笑出聲了。

華為總裁聳聳肩,繼續說道:“從大夥兒的表情上,我已經看到答案了,那麼相應的,名義上,都是10nm工藝,但是實際上,卻未必是同樣的東西。

“半導體製作工藝,除了普通人知道的製程奈米數,還有很多其他關鍵引數的……

“算了,說專業的,大家可能聽不懂,我來打個比方吧。

“有一種考試,非常的複雜,外行人只知道結果,是及格還是不及格。

“但是只要過了60分,就顯示及格了,而即使考了90分,也只是及格而已。

“但是60分,和90分的人,雙方的真實實力,是一個級別嗎?

“然後,這個考試,因為很難,所以每個人有十次機會。

“有的人,第七次,甚至第八次才過的。而有的人,第三次,甚至第二次,就過了。

“那麼這兩個人,是一樣的水平嗎?”

說到這裡,之前那個認真求教的老總,算是回過味來了:

“原來如此,原來如此,就是說,半導體製作工藝,除了大眾所知的奈米製程,還有很多其他的關鍵引數。

“而intel在大部分技術標準上,都是領先的,三星和臺積電這個10nm,只是虛有其表的,真實水準,未必領先intel了對吧。”

華為總裁想了想:“比喻可能不是很合適,不過基本上是這個樣子。因為客戶不同,市場定位不同,雙方的市場戰略是有很大區別,導致了這樣的結果。

“intel的最高級工藝,只會用來生產自己的桌面和筆記本處理器,這是一個傳統行業,出貨量巨大,成本必須降低,良品率必須提高。

“實際上,intel的10nm,早就已經試制成功了,只是良品率,還達不到他們自己家的標準,所以沒有在自己家的產品上應用。

“而三星和臺積電,他們的主要客戶是蘋果和高通,產品主要集中在新興的手機行業。

“相比整體的工藝水平,他們更在意單純的製程更新進度,好用來做宣傳文案。

“第一個10nm處理器,宣傳作用,大於實際意義。

“普通人,頂多能知道製程是多少奈米這個引數,就連工藝型別,都分不清。

“為了做出第一個10nm處理器,為了造成一種,自己工藝超過intel的跡象。

“她們在這兩年,拼命的堆製程,並最終做出了10nm處理器。

“在這樣的背景下,他們能做出10nm,就已經是勝利了,對於良品率和價格,他們和他們的客戶,並不會太敏感,或者說,還沒有精力去敏感。

“簡而言之,intel是行業標杆,一直執行一種高標準的工業化生產。

“而三星和臺積電,則是爆發性的追趕者,生產方式相對粗放一些,他們沒有精力去注重細節。

“所以實際上,在同樣級別的製程上,intel無論是電氣效能、漏電率、合格率,都比三星和臺積電要優秀。

“漏電率低了,效能就上來了,合格率高了,成本自然就降低了。

“如果可以選擇的話,同樣的製程,我肯定選intel。

“就算是intel用看似落後一代的14nm,和臺積電三星所謂的10nm比,如果可以選的話,我還是會選intel。

“然而intel他始終不肯開放代工,nvidia也提過好幾次,但是沒用,我們就只能繼續用臺漏電和喪門星了。”

華為老總一頓扯,講清楚了intel和三星臺積電的定位,解答了這幾個老總的顧慮,也把現場氣氛調動起來了。

特別是臺積電的綽號:臺漏電,三星的綽號:喪門星,讓很多人會心一笑。

整個會場的被充滿了歡樂的氣氛,當場就又有十幾家企業確定了投資意向。

仍然沒有表態的,還剩下不到二十家。

而且,這二十家也沒有明確拒絕,只是說,需要回去慎重考慮和調研一下,再做決定。

看著現場的情況,氣氛有點小活躍,陳晨就覺得,差不多該再打壓一下了。

於是,陳晨對陳建生打了個手勢,這是提前約定好的,可以開始說股權分配方案了。

看著還有二十多家沒有表態,想想那個強硬到極點的股權分配方案,陳建生有些遲疑,歪著腦袋對陳晨小聲說道:“確定現在開始嗎?”

陳晨點頭道:“我確定。”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