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片生產線最後的歸宿問題,對於透光廠黨高官廖偉華而言,他沒有任何要過度關心的理由,有沒有人接盤這條報廢的生產線,他現在都已經穩穩地取得透光廠的絕對主導權。

只是相對於汪正國說的花錢買下即將拆除的鏡片生產線,他還有些好奇,光學實驗室、飛機設計研究所兩個科研性質的單位居然聯合到一起,這到底要幹什麼,現在都開始流行發展三產了?這是不務正業啊!

“你要購買我們即將拆除的報廢鏡片生產線,這已經不是我所能夠做主的事情,你最好還是直接去找1廠的領導,這些裝置雖然是報廢了,但如何處理,依舊不能全部由我說了算。”

本著對自己沒有好處的事絕對不能多摻和的精神,廖偉華對出售報廢生產線感覺興趣缺缺,反正裝置拆下來放在那裡也是國家的,而自己把這條報廢生產線賣掉,其實也不見得有什麼好處,說不定哪天被人覺得賣便宜了,自己還得背上一個職務過失導致國有資產流失的罪名,這是吃多了撐著?

往往國營單位在這種時候,領導都是抱著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心思,所以想要說服廖偉華做主將這條報廢生產線出售,確實也不是那麼容易,汪正國自打一開始操辦這事的時候,就知道肯定是有難度的。

然而有難度是一回事,但也不是不能解決,正如剛才廖偉華說,生產線的處理不能全部由他說了算,但很大程度上可以透過他的努力來促進,這就看人家願意出多少力,事在人為。

左右看了看情況,發現周圍也沒有人,倒是比較方便說一些不太適合在公眾場合說的話:“廖書記您應該知道,現在這條生產線如果僅僅只是拆除,裝置還依舊留在廠子裡,那麼後續這條線還是有可能再次被重啟,所以.....”

話不需要說太多,聰明人面前只需要稍微露出點由頭,對方就能立刻明白你的意思,像廖偉華這種能夠輕鬆吊打丁一博的狠角色,自然都是人精中的人精,他又如何看不出言下之意到底是什麼意思。

沉默了一會兒,或許內心也還在思考,最後又應該是想到什麼關鍵之處,一狠心,也就有了決定。

“你跟我來,我們到辦公室詳談,這邊不太方便。”

初步認可了汪正國的想法之後,聰明人就知道這條生產線八成要和出售扯上關係,這就決定邀請到辦公室詳談。隨即又吩咐另外一位現場管理人員注意裝置拆除過程的安全工作。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兩人前後進入到一旁辦公樓的黨高官辦公室,直接把門掩上,坐下來正式開始會談,相比丁一博的見人說人話、見鬼說胡話,說話總喜歡有所保留、藏藏掖掖,廖偉華的行事風格就顯得大開大合一些。

“我聽你的意思,倒也想了一下,廠裡這條報廢的生產線確實有必要找一個新的下家來處理掉,把它留在廠裡也佔地方,平時還得安排人檢視和維護,佔地方不說,還總是擾亂軍心,索性就直接交給兄弟單位也好。”

能夠在國企單位靠著大開大合、直來直往的行事風格趟出一片天,這確實很少見,不過看這位說話細節之處,也還是很有藝術,倒算一大特色,也是難得清流一股。

“廖書記所言有理,生產線留在廠裡也沒有太大的用處了,透光廠以後應當在軍品方面深耕,現在1廠出口訂單已經漸漸有了起色,沒必要舍大抓小。”

對於廖偉華來說,現在他身上已經有了軍品路線的烙印,在1廠高層們看來,這位黨高官就是堅持工廠走軍品路線的角色,算是保守派,而這也就限制了他以後要想再有發展,也只能在軍品方面耕耘,現在汪正國所言也有道理。

丁一博是廠裡堅定的軍轉民派系,就勉強能算是改革派,而保守派的性質就註定他要想盡一切辦法打擊改革派,現在能有機會將鏡片生產線這個軍轉民的核心徹底除掉,那就是必須要做的事。

被汪正國之前一句話點燃了心中黑暗,廖偉華現在甚至有了更加進一步的想法,他一定要徹底將自己的競爭對手壓下去,正好借這次生產線問題,可以一併解決。

“聽說之前你和丁一博籤了一份鏡片採購合約?而現在鏡片並沒有完全交付,對吧?”

不明白為什麼突然說到採購合約的事,實際上都知道這年頭的採購合約,真心不具有後世那樣的效力,甚至整個八十年代共和國法律都因為之前大革命而破壞,現在還處於努力恢復的狀態,合約什麼的,也就只是一個形式。

更何況現在是因為軍事需求要拆除鏡片生產線,從而才導致鏡片訂單不能完成生產,這一點連汪正國自己都已經認了,難不成這位廖書記還其它的想法不成?

仔細想想,好像這合約也不會對己方產生危害,倒也直接承認:“是有這樣一份單簡的採購訂單,但合約只是簡單地寫了一下,可能現在也沒什麼太大的作用吧?”

確實,在汪正國看來並不能起到太大的作用,單就以他個人提出這個採購合約的事,人家透光廠直接鳥都不鳥他,畢竟軍事訂單的需求擺在那裡,再加上這次軍事訂單還扯上外交,就更不可能因為小小的民品訂單有所改變。

但換一個角度,如果是透光廠在內部提出這個問題,甚至直接捅到1廠的高層去,這問題一下就變了味道,相對要引起的重視程度也大不一樣。

“這樣,下午我就去總廠反應你的問題,既然大家都是兄弟單位,肯定也不能因為我們透光廠的出問題吃大虧,現在你們既然都已經把鏡片問題擺出來,也提出可以採取由你們接手鏡片生產線的方式來解決生產的問題,那我肯定會幫你把問題向上反映,並且積極爭取,明白?”

看看,有能力的人始終還是有兩把刷子的,三兩句話就找到了藉口,擺明這是要支援汪正國把鏡片生產線弄走,果然再堅固的堡壘都是從內部突破,所言非虛啊!

或許覺得還有什麼沒說到點子上,想想之後又補上一句:“你們的資金現在夠用不?如果不夠的話,我可以幫你們儘量把這批報廢裝置價格壓低一些,或者採取更靈活的付款方式。”

廖偉華清楚地知道,這批裝置價格上壓得越低,就證明當時丁一博軍轉民決策有多失敗,甚至想要以遠低於裝置本身廢鐵價出售都有可能,只要一口咬死這都是因為丁一博當時草率接訂單所造成,自然所有的鍋都由丁一博來背。

這樣一來,透光廠這位丁廠長可能就真的是萬劫不復了,以後要是沒有大機緣,就只能冷板凳一直坐到退休,畢竟是因為他的決策才導致了廠裡固定資產流失。(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