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的話,國內大體還算太平無事,相對穩定。

基金會主力全都撲到南非這塊大肥肉上,在同時期的全球範圍之內,幾乎所有能算上大國的玩家都一窩蜂往南非看,隨著全球各界目光不斷聚焦與此,作為盛宴主要推手,基金會開始蟄伏退出。

任何事物,但凡是被大多數人都看好,給拿到放大鏡底下仔細研究的時候,它的暴利時代就已經過去,也差不多是該收起來了。

蘇聯解體時的體量實在太大,基金會這種小胳膊小腿兒哪敢進去渾水摸魚,能夠蹭一點湯湯水水便不錯了,倒是這次南非的黑化,基金會所得到的直接受益反而還更大。

有了一筆熱錢到手,那就真的可以為所欲為,很多事都可以操作起來。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錢人,剛回到國內便聽說中推核心機專案已經分出勝負,606所方案終究還是更勝一籌,畢竟是佔據了太多優勢,況且光從核心機設計本身構架來看,它也不比64所方案差到哪裡。

鎩羽而歸的64所也沒辦法了,帶著之前跟著一起組隊下中推核心機副本的隊友,比如二重、40、黎陽等單位一起,徑直來到聯合動機集團公司“化緣”。

雖然名為“化緣”,但誰要是真以為這四家單位是低聲下氣來求人,那肯定是要吃大虧。

算算數量,現在64、40、二重、黎陽,加起來已經有四家單位,差什麼,肯定還差一個補位才能開啟五黑大業啊,不管是出於哪方面原因,他們都是第一時間找到聯合動機,這個也足以說明當前聯合動機公司在國內航空發動機產業的舉足輕重地位。

聯合動機作為母公司,也知道這四方同時出現是打算做什麼事,趕緊把公司專門負責航空發動機業務的西南動機公司叫出來待客,需要談一些什麼情況,現場都直接說清楚。

......

“繼續給核心機專案投資,為下一代大推力渦扇發動機積累經驗,這個想法倒是很不錯,但我們西南動機當前主要任務都排的很滿,在渦輪風扇發動機領域,主要還是以青城發動機中期改進與增推為主。”

吳大觀依舊是西南動機公司總工程師,雖然手下年青一代都逐漸成熟起來,也到了可以挑大樑的時候,但他還是沒有選擇退休下去,轉而是坐鎮居中,也不再參與具體型號研製,最多當個技術顧問。

所以要問誰對西南動機公司的發動機專案最熟悉,那麼當之無愧就是吳大觀,他說現在抽不出人手參與新一代核心機預研,那肯定沒得錯,現在公司絕對是處於缺人狀態。

劉大響作為64所總工,他當然知道西南動機主力都在推進青城發動機中期改進與增推計劃,而且64所也有深度參與其中,所以知道的挺多。

“關於青城的增推計劃,其實我們大家都知道,64所一直都是全力支持,包括之前高推預研的很多技術都運用到其中,但這並不是我們放棄下一代核心機研製工作的理由,一代成熟核心機研製難度和耗時要用多久,我們大家也都應該很清楚。”

在青城增推力計劃當中,吳仲華老爺子做技術顧問,指出後續改進的方向,西南動機負責抓總體,64方面則是研究所總工程師劉大響親自帶隊配合,整個隊伍配置堪稱華麗。

青城增推計劃命名為“青城Mark”,選擇性採用高推預研的技術成果,按計劃可能會在000年左右定型服役,所以相對急迫點兒。

但正如劉大響所言,青城Mark專案的時間緊急,卻也絕非拖延下一代大推核心機研製的理由,相對於共和國現目前的航空發動機產業底蘊來說,要想弄出一款頂級四代大推核心機,那絕非易事。

眼看這邊還是沒鬆口,劉大響也有些急了,趕緊又到。

“放心,青城Mark專案肯定不會受到影響,我會一直在這個專案當中做下去,直到它徹底完成之後才會抽身進行其它研究工作,核心機研製都是交給江和甫帶隊,這次和606所競爭的中推核心機就是他負責,雖然最終惜敗,但經驗方面絕對夠用。”

64所研製的中推核心機沒有競爭過606所,要說兩者之間技術差距有多大,實際還真不見得,其實兩者都屬於半斤八兩,真正影響勝敗的因素都是臺下競爭,而這方面顯然不是64所強項。

話都說到這份兒上,要是不給一個靠譜地回答,恐怕還真沒法交代,那只能實話實說。

“下一代大推核心機預研是很有必要,但當前問題出在我們的基礎技術儲備還遠遠不夠,達不到開展核心機研發所需,所以我並不贊成現在就開始研發,反而更應該回過頭,把高推預研持續推進下去,最佳化我們在航空發動機領域的核心技術儲備。”

說白了,核心機研發也是要看基礎技術水平,現目前國內連第一代單晶高溫葉片的工業化生產都還有很大難度,那又談何下一代大推核心機。

把航空發動機研製比作建樓房,核心機研製就是打地基,但問題是打地基就那麼容易?

水泥標號確定能達到頂級?

鋼材牌號是否能滿足要求?

對應測量裝配工具是否能夠到位?

如果這些基礎材料、裝置、工藝都還不能滿足,還談何打地基,不如回頭來,一步一步地推進,腳踏實地。

“我們現在有充足的資金,正聯合各大配套的工量具廠商研製測量裝備,同至少三家高溫材料工藝研究所合作攻關三代單晶材料工業化生產,而在以上這些配套技術都還沒搞定之前,我們不會開展核心機工程研製。”

之所以是直接說開展第三代高溫單晶材料工業化研製,這裡面原因也不得不說,很有意思。

主要是汪正國這傢伙太黑心,直接在蘇聯解體之後,丫第一時間衝向伊圖魯普島(日本稱為擇捉島),大手筆圈地開發礦產資源,打著開發硫磺礦的幌子,硬是把當地的庫德裡亞維火山獨家採礦權搞到手。(未完待續)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